七海烽烟 第95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两人携手走进了今天包场的金陵大剧院,在一看明显就是军情局的干员伪装的服务人员的带领下,在大剧院天字号厅的2楼楼的贵宾席,李彻见到了自己老爹以及今天晚上的“客人”。

  一个李彻此前并没有见过,但是倒也并不陌生的人。

  朱尔典。

  一个据说最了解东方的维多利亚人。

  毕竟这位从906年开始担任不列颠驻华大使开始,至今马上就要满14个年头了,哦,准确来说,由于开战之后,大明和不列颠双方将对方的外交关系降到了代办处级别,他并没有担任那么长时间的驻华大使,但是毫无疑问在过去的13年当中,他始终都是不列颠在华外交机构的最高级别负责人。

  李彻也知道自己的老爹在过去的快一年当中,始终都在和朱尔典打交道,从最开始的新加坡问题到后来的同联邦在内的三国关系,可以说不列颠政府在过去一年当中的态度和不列颠远东舰队按兵不动的表现,固然有不列颠政府自己的意愿,但是和自己老爹的这一系列外交谈判是分不开关系的。

  至于现在这两位在这里坐下来又要谈什么,李彻大概也能够猜得到,在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当中,联邦国内的新闻舆论场几乎快要被掀翻了。

  对于那些广大的联邦民众们来说,他们第一次如此全方位的从那么多不同的视角,同时的去了解前线所发生的一切,从婆罗洲那边的状况,到海运途中遭遇了几乎屠杀的攻击,再到那些撤到瀛洲的联邦远征军官兵的处境,一桩桩一件件不仅配有相当有冲击性的文字,更是配上了一幅幅文字无法替代的直观的图片。

  那些联邦的民众们看到他们的小伙子在滩头为了尽可能多的挤上船,不仅丢掉了所有的武器装备,更是全身上下脱的,就像当初三角贸易当中的黑奴一般,而那些运输船的条件相比于当年的那些运奴船来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他们看到了第2次巴士海峡海战之后唐军对哥伦比亚军运输船队的攻击,那些运输船只扭曲沉默的身影以及遍布海面上哀嚎着求救的联邦官兵,无一不触动着那些普通联邦民众的心弦。

  今天自己的老爹和朱尔典在这里一边看戏一边开始这场非正式的会谈,恐怕要讨论的便是联邦那边所发生的状况。

  这也是此前双方达成的利益交换,大唐现在手中在北美的情报网不能说没有,只是一方面由于人种的问题,在北美的情报工作本身开展的就不是特别顺利,另一方面当初明帝国自己内部的动荡也对情报机构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尽管情报人员对于祖国的忠诚度是远高于其他绝大多数行业和机构的(这一点可以参考毛子解体之后的克格勃在联邦的那些间谍),那些在大明时期就在联邦部下的情报网也依旧愿意为大唐效力,可是依靠大唐自己是不可能一下子发动那么多报刊来进行这场舆论场上的海啸的。

  现在进展的这么顺利,这都要感谢维多利亚人啊。

  只是这边刚刚来到2楼的贵宾席,李彻便听到了朱尔典口中带有些许怒意的质问:“..........我想请问太子殿下,在我们此前的协议当中,你们似乎并没有告诉我们你们控制的那几个报纸也会同步行动,而且你们所发表的那些内容根本就没有事先告知我们!”

  “朱尔典先生,我想这里面并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问题,我们双方达成的协议进行的很顺利,我们确实教给了维多利亚帝国一些东西,并且委托贵方动用你们的关系在联邦国内把这些消息散播开来,你们就相当于是我们聘请的股票经纪人,但是并没有说聘请了股票经纪人之后,我们就不能自己去炒股吧?”

  “这样的狡辩没有任何建设意义,太子殿下,在这样的场合,我觉得我们就不用说这些场面上的话了,现在你们的行为在事实上让维多利亚帝国替你们背了这个黑锅。”朱尔典的手指在他和李仁炽所做席位之间的那张小圆桌上摆放的那张报纸上用力的敲了敲:“而且我觉得像这种阴谋论的内容,对于贵国同联邦之间的和谈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果不其然,双方今天坐在这里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大唐这边给联邦头上偷偷扣的屎盆子。

  在维多利亚人动用他们在联邦的那些报刊散布消息的同时,大唐所控制的在联邦仅有的那么几家规模不大的报刊也在同时行动,这些报刊在此前早就囤积好了今天的报纸,超量印刷了这些小报社此前从未想过的份额,然后在圣诞节这天把这些报纸和维多利亚人散布消息的那些报纸混在一起,摆放在了联邦大街小巷的报亭里面以及抱童的袋子里。

  在这几张报纸上,大唐刊登了更加劲爆的内容,总而言之,就是把联邦目前为止遭遇了所有的军事失败,扣到了哥伦比亚人自己的头上。

  为什么哥伦比亚人失败了?

  因为现在的哥伦比亚军队受到疫情的困扰,部队战斗力损失严重,这世界上没几个人没有生过病,大部分人都体会过39度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在这样的状态下整个人手脚都是软的,那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身娇体柔易推倒,如果士兵大多都是这个状态的话,那么在战场上肯定打不赢啊。

  那么为什么哥伦比亚军队会受到疫情的困扰呢?

  这就牵扯到联邦政府在国内偷偷进行生化武器的实验,并且希望用这种泯灭人性的武器,在战场上多快好省的推进战局,只是没有想到这种。明显过于残忍和不人道的武器受到了上帝的诅咒,仁慈的上帝看不惯这样的行为,于是刺下了天罚。

  这就导致这些武器在联邦远征军的仓库当中就发生了泄漏,于是哥伦比亚人精心研究的细菌和病毒就在哥伦比亚军队当中散播开来。

  这几篇文章写的有板有眼的,里面还特别提到了联邦国内的“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并且向联邦民众暗示,这些该死的生物和病毒武器都是从这个实验室当中被研究出来的,继而进一步的暗示在前线所发生的这些疫情,也有可能在联邦本土散播开来。

  这些文章当然是出自李彻和朱妙云两人之手了,两人编起这方面的文章来那可是特别起劲,尤其是朱妙云,这妮子前世的时候在互联网上也是写过几本小说的,那个时候每天更新4000字感觉就像要了老命一样结果现在没有键盘、没有手机,手写起这方面的文章一口气就写了上万字。

  这些文章里面的内容自然是半真半假了!就比如这个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另一个世界当中的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前身也要追溯到42年才会建立起来,而哥伦比亚军队受到的疫情是生物和病毒武器的感染...........这个倒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了,历史上918年的伊比利亚流感起源于联邦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随后在整个欧洲美洲以及全世界散播开来。

  在这个世界当中,918年并没有爆发伊比利亚流感,但是李彻和朱妙云商讨之后认为这个疾病应该并不是凭空消失了,可能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当中伊比利亚流感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致病性,这东西只不过是在婆罗洲恰好完成了毒株变异,随后开始大杀四方。

  既然很有可能起源于你联邦的本土,那我给你扣一个研究生物和病毒武器的屎盆子,你就乖乖接好,这可是和另一个世界当中的哥伦比亚人学的手段,我们这还算是有点推理依据的呢,没有说拿一管洗衣粉出来就在那大呼小叫不是?

  想必联邦政府现在肯定是一肚子的火气吧,而维多利亚人在这里面就更里外不是人了,他们甚至不能向哥伦比亚人主动澄清,毕竟如果你澄清的话就等于要承认你确实在帮着敌对国家在自己盟友的国内发动舆论战。

  我维多利亚帝国行的正,坐得直,那是断然不能让自己背上这样的恶名的。

  所以维多利亚人绝对不可能澄清,可是不澄清的话在哥伦比亚人的眼中,这样的fakenews那自然就是你维多利亚人编出来的了。

  这种和维多利亚人混在一起打顺风仗,然后还把维多利亚人卖了的感觉可真爽啊。

  你看看给朱尔典气的,脸都红了。

  随着二人走过来,朱尔典和李仁炽之间的争论也暂停了下来,李仁炽自然知道现在来的人是谁,所以他甚至没有回头往后看,而朱尔典看来是没有料到今天在这里居然不止他和这位唐帝国的太子殿下两个人的。

  朱尔典在此之前并没有见过李彻,虽然说作为外交人员他搞到过李彻的照片,不过此时此刻他的目光完全被另一个人所吸引了。

  作为一个在东方待了十几年之久的不列颠外交人员,他当然不会不认识朱妙云,这位曾经大明帝国的那位皇帝最宠爱的公主、那位被称为东方最美丽的公主,居然在今天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虽然说此前他就曾经听闻这位公主殿下的一些事迹,不过他一直以为这位公主是被现在的唐帝国给暂时控制了起来,虽然不至于说像是一个囚徒,不过想来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失去了帝国、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兄长、失去了自己尊贵的身份和优渥的生活..........这样的亡国公主现在的精神状态会有多么的低沉,朱尔典在此之前认为自己是可以想象的。

  可是现在.........

  你管这位叫亡国公主?

第215章 把屎盆子扣到太平洋的另一边去(3)

  “公主殿下?”

  朱尔典下意识的站了起来,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在这样的场合见到这位前朝公主。

  可以说,朱妙云今天晚上出现在这里,不亚于给朱尔典的脑子里面丢了一枚震撼弹。

  毕竟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两个国家或者两个组织之间的任何非正式会谈讨论的其实都是最私密、最隐蔽、也是最需要保密的东西。

  结果在这样的场合,他看到了一位前朝公主挽着现如今皇太孙的胳膊就这么笑盈盈的走了进来..........

  “好久没见了,朱尔典阁下。”

  朱妙云笑盈盈的点了点头,随后和李彻一起在李仁炽身边向这位如今大唐帝国的“常务副皇帝”致以问候,朱尔典那一双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朱妙云用甜甜的声音对唐皇太子殿下道:“叔叔晚上好呀~”

  那语气不像是在问候皇太子,那语气像是在问候自己的公公。

  李仁炽这个时候虽然表现得非常镇定,但事实上,我们的皇太子殿下对于朱妙云,今天会出现在这里其实也同样很意外。

  今天晚上在这里的非正式会谈,本来在计划当中应该是他和自己的好大儿一起,在这里和朱尔典这个老狐狸互相勾心斗角的,只不过李彻在今天早上的电话里提到朱尔典这个家伙很不好打交道,毕竟这可能是全世界最了解东方的维多利亚人了。

  于是,李彻提出可以在今天晚上的非正式会谈当中,用一些小小的盘外招来干扰朱尔典今天晚上的心态。

  李仁炽对此自然也非常认可,外交这种事情很多时候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文质彬彬的,现实当中的外交充斥着大量的“你以为的外交流程.jpg”和“真实的外交流程.jpg”,盘外招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屡见不鲜。

  毕竟就连打个乒乓球都有各种各样的盘外招呢,马琳当年打球的时候在球桌边上那一手十八摸基本上除了张继科之外没几个能破他的招的,不管是打球也好,还是外交也好,能够打乱对手的心态就已经赢了三分。

  李仁炽一向都是很相信自己这个好大儿的,所以他也没有问到底是什么样的盘外招,现在看来果然不能相信这个小子。

  这样的场合你把这位带来干什么?

  平日里你的宅子里面有一个德川幕府的小公主,然后金屋藏娇的还养着一个前朝公主,偶尔还有宋王府的小公主来串门,你小子如果喜欢收藏公主这原本也没什么,但是你要分场合呀,你把这位带过来.........我的天,还真有效啊。

  李仁炽在短时间内脑海当中想了很多东西,不过很快他就发现朱妙云。出现在这里之后确实让朱尔典有些手足无措,我们的太子殿下自然不是什么草包,作为常务副皇帝,他当然有超越一般人的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

  朱尔典此刻的意外仅仅是因为惊讶于一个前朝公主吗?

  不,在朱尔典的角度,朱妙云。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就意味着他以及整个维多利亚帝国必须要重新考量现在的李唐皇室以及之前的朱明皇室之间微妙的关系。

  虽然说二者之间并非是直接的由前者推翻后者的那种关系,但是在不列颠政府此前的认知当中,双方的关系无论如何也说不上融洽,毕竟当初宫变发生的时候,李宗棣在那个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中立恐怕在朱明皇室的眼中就是一种背叛,后来他登上大位更是让这一点在很多阴谋论者的眼中成为了一种证明。

  可是现在看来..........双方的关系或许非常的融洽?

  毕竟,在朱尔典的角度看来,朱妙云那脸上的表情显然不像是伪装出来的,他也不相信过去那位他所认知当中天真烂漫的公主能够有这种堪比影后的演技。

  在所有人都落座之后,朱尔典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他知道自己原本准备的一些说辞现在不能再拿出来用了。

  在他原本的认知里,现在这个新成立不久的大唐(东唐)帝国国内的政局现在绝对称不上稳定,目前这个国家各方都在李宗棣以及大同派的压制下,不管是自愿也好,还是被迫也罢,各方都暂时在明面上放下了此前的争议,共同一致应对眼前的战争,毕竟有莱塔尼亚人的例子摆在前面,谁都知道如果战败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就将会被使整个西方瓜分侵食。

  他今天本来是准备在这里以东唐目前的国内稳定作为切入点,小小的威胁一下李仁炽,维多利亚帝国既然能够在联邦本土搅弄起这样的风云,那么他们在东方也同样具备类似的能力,只不过区别在于维多利亚人在联邦是通过不列颠资本所控制的那些报刊来实现这一点,而在东方,维多利亚人所依靠的自然就是这么庞大一个国家内部所必然有的那些反对派。

  朱尔典是见过他们当中的某些人的,目前维多利亚帝国对于这些人的支持很有限,他们现在保持和这些人的接触其实更多的就是作为和东唐打交道的筹码。

  可是现在这位前朝公主和这位皇太孙之间这你侬我侬的氛围..........这就不得不让朱尔典点怀疑此前他所接触的那些反对派的代表所自吹自擂的那些成色究竟有几分。

  该死的,自己手上的筹码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分量。

  “太子殿下,无论如何你们借着这一次我们双方合作的机会,混杂了一些非常有损于我们和哥伦比亚联邦之间关系的虚假消息,对于这一点,我认为这对我们两国之间接下来的合作必然会带来不利影响。”

  “朱尔典先生,我想我们现在首先应该明确一点,那就是我们双方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利用,维多利亚帝国和我国之间现在还是名义上的敌对关系,我们两国之间现在甚至还是法律上的战争状态呢,在这种情况下说合作,卫冕是不是有些太可笑了?就像青楼里面的头牌奢谈忠贞一样。”

  李仁炽的身子骨虽然并不是很结实,但是他说的话确实非常的硬,甚至给人的感觉都有些刻薄。

  “朱尔典先生,你又怎么知道我们散播的就一定是假消息呢?”李彻眼瞅着朱尔典的表情有点想要红温,于是他抢先一步反问道:“我想维多利亚帝国的情报部门应该不会对联邦远征军现在的状态一无所知吧?难道你们也觉得联邦远征军现在所遭遇的只是一场普通的流感吗?

  这一切都是我们从一条隐蔽的情报来源那里所获得的消息,我们目前已经把这场流感称为联邦大兵流感或者简称为联邦流感,我想贵国不应该指责我们捅出了这样的消息,几个月后我想贵国只会感谢我们让你们提前做出了准备,这将会是一场席卷全球的超级大流感。”

  李彻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在那里睁着眼睛说瞎话,但是他说话的语气以及所透露出来的消息让朱尔典还真的有些被唬住了。

  毕竟,你这边左一个超级流感,右一个席卷全球,给人的感觉简直就像是把当年形容黑死病的词都拿来形容这个了,把话说的这么笃定,也确实会让人觉得你肯定应该有什么凭据,就像李彻刚才话里所说的那样。

  一条隐蔽的情报线。

  保不准这些东方人真的从联邦的一条隐蔽的情报线上搞到了相关的消息呢?

  当然事实上,李彻和朱妙云都知道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凭证,什么狗屁隐蔽的情报线?

  在两个人大脑里面保存的另一个世界当中百度或者是维基上面的伊比利亚流感的消息算不算啊?

  摊牌了,我们就是有意给联邦泼脏水的,毕竟这脏水泼上去之后哥伦比亚人还就是洗不干净,这流感是从你的军营里面蔓延出来的,尤其是当这场流感肆虐全球之后,深受病痛之苦的人们根本不会考虑那些理性的判断,大家只会去诅咒你们这些该死的联邦佬。

  这就是人性。

  只有冤枉你的人才知道你到底有多冤枉。

  “朱尔典先生。”朱妙云在这个时候适时的插了一句嘴,用一句话就捅中了维多利亚人心里的7寸:“您能够想象现在的伦敦在经历一场类似上个世纪的霍乱吗?”

  朱尔典听到这感觉自己背后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是啊。

  当年伦敦的霍乱,虽然自己那个时候的年纪非常小,还完全没有到记事的年纪,但是自己从小就能够从自己身边的人口中听到太多关于当年那场霍乱的内容。

  那样的一场可怕的灾难如果再次降临的话..........这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想象。

  虽然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上来说,东唐这算是悄悄的阴了维多利亚人一把,但是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说,东唐所说的这些如果是真的话,那自己还得要谢谢他们呢。

  李仁炽看着自己身边两个小年轻这一通男女混合双打直接把对面给干沉默了,一边在心里感叹这小子今天把公主带过来还真是不白来之外,一边继续在今天扮黑脸。

  “朱尔典先生,说到底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和谈的进程,相信朱尔典先生你也知道,我们国家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在婆罗洲上,无论是宋王府的地位还是婆罗洲上那上千万的民众,我们都必须要考虑他们的态度。

  我相信维多利亚帝国应该对哥伦比亚军队在婆罗洲上面都做了什么事情并不陌生,您觉得遭受了战火的摧残,经历了哥伦比亚人的屠刀幸存下来的那些普通的民众,他们会对和谈持怎样的态度呢?

  我们在团结各方不同意见的同时尽力推动和谈的进程已经是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了,我想维多利亚帝国也应该同样能够理解用自己的屁股坐在火山口上是什么感觉,父皇还有我们以及大同派的那些人,绝对是这个国家当相当鸽派的一批人了。

  我们现在已经是在压着国内很多反对的声音来尝试着去推进和谈,所以我想对于我们所做出的一些行为,维多利亚帝国应当理解,除非你们希望到时候看到一批更极端的人来左右这个国家。”

  看着自己老爹在那半实半虚的恐吓朱尔典,李彻此时也在心里感叹朱尔典虽然声称是最了解东方的维多利亚人,但是显然他还不够了解。

  而且自己老爹这番话听起来怎么有点像是穿越之前的时候另一个世界互联网上点评普构和“伟大滴鹅螺狮”啊,只不过普构确实是毛子那边最鸽派的一个了,但是无论是爷爷还是你,都应该和鸽派没什么关系吧?

  就比如现在应天府和东都之间确实有一些分歧和矛盾,但是说到底双方矛盾的根源在于东都那边,觉得这场战争就是打10年打20年,也要打到哥伦比亚人跪地求饶为止,属实是有些太极端了。

  而应天府这边的态度其实是先停战,用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来让国家恢复元气,君子报仇10年不晚嘛,等发育起来了之后再砍对面的狗头。

  你们双方应该只有鹰派的程度问题,没有一个能够和鸽派扯得上关系才对。

  现在说的仿佛咱们老李家还真的对哥伦比亚人有什么菩萨心肠一般。

  “好吧,那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今天晚上先跳过。”朱尔典摆了摆手:“这方面的问题还是自己这边如实地向伦敦那边汇报之后再看看唐宁街到底有什么样的想法,让我们换个话题吧,比如说.........我们一起聊一聊瀛洲和琉球的问题?这也是目前的和谈当中贵方和美方之间分歧最大的地方。”

  “又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李仁炽缓缓的点了点头:“维多利亚帝国支持哪一方的观点呢?”

  “我们作为调停方式不支持任何一方..........”

  “那我觉得我们就可以把旧港的问题放进来一起谈了。”李仁炽打断了朱尔典的话,他的声音高了两度,听起来不像平日里的温文尔雅,倒是让人听出了几分李宗棣说话时的神韵。

第216章 不是,我瞎编怎么你来真的啊?(1)

  朱尔典走的时候显然并不是非常满意,双方之间进行了比较有建设性的会谈,但是并没有就所有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和广泛共识。

  “其实有时候我觉得,和维多利亚人作为敌人来谈合作,甚至要比和维多利亚人当盟友来谈合作更令人放心。”李彻目送着朱尔典的背影消失在剧院的大门后,颇有些感叹的对李仁炽道:“虽然我们和维多利亚人现在还有一些分歧,但是至少我们目前所达成的那些共识,倒是不用担心维多利亚人之后食言而肥。”

  “可惜我们这里没有一个高卢人,不然的话肯定要为你的这番话而鼓掌。”李仁炽也幽默了一把,父子两个颇有默契的笑了笑,在揶揄维多利亚人这方面,如果高卢人称第一的话,那么东大肯定是第二。

  笑完之后,两人的表情又恢复了原本的严肃,活跃气氛完了总要面对现实,维多利亚人现在和大唐的这些“苟且”说到底其实也就是不列颠在打过这场世界大战之后脑子清醒过来了,与其指望大唐和联邦这两个对维多利亚帝国世界霸权威胁最大的国家打到不死不休一起完蛋,不如现实一些尽快的调停两国之间的战争,维持现在国际关系的均衡。

  现在的国际关系是建立在维多利亚帝国世界霸权的基础上,维持这种关系就是在维持维多利亚帝国最后的余晖,正因为如此明面上互为敌人的维多利亚帝国和大唐帝国之间才会有这些合作的基础。

  但是维多利亚帝国终归要的只是两国之间能够真的和谈,在具体分配利益这方面,无论是从种族的角度,还是从盟友的场面上,维多利亚人肯定要更多的支持哥伦比亚人的诉求,这是毋庸置疑的。

  “说到底我们和维多利亚人还是实际上的敌对关系,双方之间互相利用一番之余,终归还是要互相打击对方的。”李仁炽说到这有些忧虑的叹了口气:“你应该已经听说了不列颠准备让一部分巴拉特独立吧?”

  李彻点了点头,维多利亚人许诺巴拉特独立早有传闻,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巴拉特为了维多利亚帝国出力颇多,所以现在巴拉特独立的呼声也非常高。

  在另一个世界当中,李彻记得维多利亚人在一战结束之后食言了,毕竟在一战当中流了那么多血,付出了那么多代价,整个国家都已经有些营养不良的维多利亚帝国,实在是太需要巴拉特作为“炉鼎”来帮助自己恢复了。

  而在这个世界当中,情况出现了些许的变化,这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相较于另一个时空而言东方强大的华夏帝国。

  在另一个时空当中,巴拉特在一战后对不列颠来说就是一块可以白嫖的肥肉,但是在这个时空当中因为东方大唐的存在,维多利亚人固然也可以继续压榨和剥削巴拉特,但是在大唐未来的压力下,维多利亚帝国为了守住巴拉特而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