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雁夜就是要娶时臣的女儿 第353章

作者:欧阳若雪

毕竟这是决定一国食运的仪式,若是使用幻想食材能够提升品质,绝不会有傻货弃之不用。

真正的原因,就在于中原区对于厨艺的认知上。

在中原区,传统厨师对于料理的看法有着很独特的认知,对于他们来说,厨师,和武者、道士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种对于自身“道”的阐述,因此,重点不在于寄托道的载体,而在于自身的道。

因此,食材的好坏对于它们并没有意义,哪怕是陈旧的食材,只要仍旧处于“能吃”这个范畴(也就是食用不会对人造成损害),他们就能够倾注自己的厨艺。

他们追求的,是伟力归于自身,是无论用什么样的食材,也能够制作出最顶级的菜品的“食之道”。

在前世,对于美食系的玩家来说,食之道、食之义、食之音三者完全无法通过角色面板来领悟,但是只要领悟其中之一,就能够将自己的一身能力(只限美食系)带回现实。由此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食义雁夜完全不在行,食音更是摸不着头脑,唯独食道,在少林寺那群大光头和几道人生菜单的作用下,总算是摸到了一点边际。

也正是靠着这一点边际,雁夜可以毫不脸红的称自己为中原区的料理人,即使他血脉并非中原,国籍也不在中原,但是他的传承,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原“血统”。

“我记得上辈子这场比赛种子选手有四个,除了史蒂芬周和唐牛外,还有一个赵文卓……咳咳,龙坤宝,除此之外就是来自极东的‘新月の魔女’新月盈,至于另外两个杂鱼名字想不起来了,只记得连四个种子选手斗厨的气势都承受不住就晕倒了。”

雁夜脑子里回忆着上辈子关于这场食神大赛的剧情,心里想着是不是发个帖子把玩家们引来参观一下,不过后来一想,自己的厨心还在摸索阶段,根本不可能战胜史蒂芬周的黯然销魂饭,还是低调的蹭点食运就好。

上辈子他虽然不是美食系,但也参与过食神大赛——当时他打算谋夺五大法以此复活幽幽子,因此盯上了新月盈的一种能够加成潜行能力的糕点,为了从她手里得到那巴掌大的蛋糕,他可是在极东中原两地来回跑,才总算找到了一条合乎她要求的鲷鱼,不过那一块糕点也切实起到了作用,不然他也没办法敲切嗣的闷棍了……

食神争霸赛的报名现场人来人往,对于绝大多数年轻厨师来说,参加这场比赛并没有高傲到将目标放在冠军之上,很多人的终极追求,恐怕也只是能够进入斗味场,在那满溢着食运的舞台上,突破自己的极限罢了。

虽然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自知之明还是要有的,在这场比赛中,那些通过预赛晋级的厨师从来都是去陪太子读书的,能够站到斗味场的食运就已经不错了,真正有缘冠军的,还是那些能够直接做出六星料理的高手。

实际上,规则之所以规定了人数而不是只要能做出六星料理的厨师,主要还是为了给那些普通的人才一个向上的机会,而斗味场剩下的席位,便是对他们的奖励。

不得不说,猎人执照这玩意到哪都管用,在出示了带着豪腕勋章的两星猎人执照后,雁夜立刻被主办方带进了只有普通评审无法评定的高级厨师才能进入的vip赛场,也是大多数种子选手晋级的地方,此时此刻,五位经常能够在美食杂志上看到的美食评论家就坐在评审位上,等待着一道又一道的菜品上桌。

“没有熟面孔……”雁夜左右张望了一下,没有看到龙坤宝和新月盈,史蒂芬周还在少林寺受难,至于唐牛,怕是早就已经搞定了。

“间桐先生,您的报名表已经交上去了,请问您要什么样的食材?”工作人员拿着一张表单来带雁夜身前,预赛的参赛人数毕竟巨大,为了保证公平性,所使用的食材和调料都由大会提供。

“两头乌的硬五花和大排,新马蹄,老花菇,钱塘盐,镇江醋,金华火腿只要滴油,油要手工花生油,然后再来一只跑山鸡……嗯,对了,田鸡有吗,养殖的就行。”雁夜嘴里念叨着复杂的食材,不过工作人员倒是没有半点的意外,别看雁夜说的细,实际上就只是圈定了食材的产地、品种和加工方式,只要是专业人士一听就明白他没有半点吹毛求疵的意思,比起昨天那个连猪的生卒年月日都有要求的白痴强多了!

不过出于身份,这位工作人员还是道:“我们大会有提供顶汤的,都是igo的专业设备产出,很多选手都直接使用的……”

“不了,我不缺那点时间,高汤这种东西,还是自己熬着放心……”

对于雁夜的回答,工作人员也不意外,雁夜不是第一个决定亲手熬汤的选手,毕竟中原菜系中,高汤可以说是灵魂中的灵魂,愿意把自己菜品的灵魂交给机器的厨师,还不如直接用味精呢!

ps:看到有人说米其林三星一般,这里科普一下——如果真的是抱着吃美食的想法的话,米其林一星、二星都是很好的选择,当地人比较推荐的小店也可以(当然不是导游推荐,而是当地口碑比较好的,这个可以通过旅游类或者美食类app查询口碑),但是三星就别去了,因为所谓三星,是有黑幕的,不信的话可以看看近年的三星评定,日料超乎寻常的多,而中国的餐厅几乎没有,当然这个黑幕不是指塞钱,而是另外一套规则,简单来说,三星评定并不是让你吃的,而是让你装的,更多的要求是环境、服务、菜品摆盘之类,所以日料占便宜,而中餐大劣势。毕竟中国有句话说得好,想吃本地特色去街边摊别去大酒店。当然了,西餐的话还是要去那些比较贵的餐厅才能吃到,个人推荐就是一两星就好,三星是给你拍照用的,味道甚至还不如二星。

第二百九十五章 烹调

说道中式菜品,无论川鲁粤淮扬,都离不了一个鲜字,而对于地道的中原厨师来说,吊得一锅鲜美的顶汤,便是必备的技能。

这么一说,顶汤似乎非常高大上,但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炖。

土鸡、排骨以葱姜去腥,再与水以1:1:1的比例文火慢炖,不断撇去浮沫,熬出一锅上汤,然后以此为底,按照各派不同的法门增加食材,并以肉蓉、豆腐渣、蛋清等食材滤去杂质,方能得到一锅上乘的顶汤。

雁夜所得的传承,除了基础的土鸡、排骨之外,还要加入火腿、田鸡,田鸡也就罢了,但火腿需得金华火腿中的滴油部分。

这滴油并不是说真的滴着油水,而是指火腿靠近腿根的部分,这个区域最适合吊汤提味(上锅蒸也不错,另外如果是做直接喝的汤的话,火爪,也就是猪蹄位置的火腿更合适一些),虽然处理起来较为麻烦,但是却能够极大程度的加深味觉的层次感。

正常情况下,这样的一锅汤至少要烧伤十数个小时才能够完成,届时汤汁通透,如同白水,烹制菜品时替代清水加入,增鲜提味,妙不可言。

只是一般人家根本不会去废这种功夫,只有大型的酒楼,又或者是豪门私厨,才会日夜不断地熬着一锅又一锅的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