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雁夜就是要娶时臣的女儿 第354章

作者:欧阳若雪

(作者曾经闲着没事熬过一锅,最后就拿来下清汤面,连着吃了五六天都不腻,不过熬汤太费神了,而且也废火……)

不过此时,雁夜却并没有打算真的在这里耗上一整天,内力涌动间,细若牛毛的白雲烟内力化入水中,将食材中的精华尽数逼出,雁夜只是自顾自的撇除浮沫,再以肉蓉、蛋清吸取杂质,不到半个钟头,一锅看上去与白开水没什么区别的顶汤便已经完成。

此时,只要选一只白菜心以针板刺孔,然后将一勺顶汤浇下,便是川菜中著名的叛逆,在无辣不欢的氛围中以清新淡雅闻名的一朵奇葩——开水白菜。

当然,雁夜是没打算这么敷衍了事的,虽然这一锅清汤已经臻至完美,但天下能吊得出的名厨犹如过江之鲫,换一张预赛门票倒是够了,但若是想要成为种子选手,未免有些自大。

一道菜品,想要单凭厨艺,从平凡食材跃升为超凡料理,那必定是要求厨师本身有着超越食材本身的技巧,但单纯的吊汤,并没有这样的魔力。

雁夜想要做出六星料理,还得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他那已经臻至宗师级的刀工上下手。

说起刀工,一般人可能会想到蓑衣刀法、整鸡去骨,稍微懂行一点的会想到文丝豆腐、扣三丝,但实际上,这些菜品都和开水白菜有着同样的毛病。

就拿刀工巅峰的文丝豆腐来说,一小块豆腐切成细如发丝的程度,再以鲜汤烹制,但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集中了刀功精华的豆腐丝,其实并非是这道菜的精髓,那豆腐丝只是点缀,真正吃的,还是那一口汤。

这样一来,刀工再怎么精湛,也只是锦上添花,反而可能会凸显出汤的不足,产生如同当年雁夜初至少林寺时那样,画蛇添足的后果。

而雁夜选择的这道菜,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把它与刀工联系起来,但是只要看看之前的配料,却又已经能够报出它的名字,那就是与文思豆腐同属淮扬菜系的经典名菜

葵花大斩肉。

说这个名字可能会有人想不起来,但是另一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狮子头。

如果四个放在一起,还能叫做四喜丸子。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道菜,是从某部电视剧里看到的,没关系,作者也是如此。

(但是像作者家这样电视剧播完就自学了怎么做,并且每年年夜饭必定上桌的恐怕是少数……顺便一提,作者的母上大人擅长川菜和淮扬菜,一碗麻婆豆腐简直精髓,但是你们绝对想不到那是和我一起看中华小当家时学会的,不止麻婆豆腐,几乎所有非家常菜都是看电视剧或者动画学的)

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四喜丸子虽然看上去是个大肉丸子,但本质上,却和丸子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做法。

其根本之处,就在于其学名之中的那个大大的“斩”字!

葵花大斩肉切忌绞肉、肉蓉,更不能以快刀乱剁,非得以上乘刀工斩成石榴籽大小的肉丁,才算合格。

这狮子头的用料也有讲究,雁夜选用的是两头乌的肋下硬五花,按理来说,选这个位置就是为了肥瘦相间,但是雁夜下刀之时,却是肥瘦分开,单独斩碎。

虽然本身并没有什么,但雁夜下刀的时候,脑子里却总是冒出一句:“精的和肥的分开,细细的切做臊子……”

当然雁夜不是在刻意玩梗,而是菜谱本就是如此要求,葵花大斩肉要求三肥七瘦,半点马虎不得,至于蛋清淀粉葱姜蒜等料不必再说,却是还要加入马蹄丁,按照一个方向搅拌上劲之后,方能团成球状,再以双手轻拍,便能让狮子头表层形成毛绒状的结构。而其中与寻常菜谱不同之处,便是以顶汤代替清水,对于盐的把控,自然是要少些。

说到狮子头,雁夜是更喜欢红烧的做法,但是为了体现出这一锅高汤的美妙,他选择了清炖,一只只小砂锅放足高汤,大火烧温,文火慢炖,即使有内力辅助,这一道清蒸狮子头也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终于完工。

雁夜的烹调动作早已引起了几位评委的关注,特别是那一手精湛的刀工,早就让吃了一天普通货色的评委们期待不已。

待到五只砂锅上桌,锅盖掀开,道道金光便从锅内升腾而起,直冲斗牛,久久不散,哪怕场内灯火通明,却也无法掩盖这光芒的一丝一毫。

这正是以凡物达到极致后才能展现的奥义——发光料理!

ps1:这次中午吃定了,不会消遣你们了……

ps2:要生卒年月真不是我随便扯的一个段子,而是真的有那种神经病讲究这个,你问他他还能给你煞有介事的说什么五行搭配,你他喵的是做菜又不是炼丹,而且人家手里确实有功夫,你又没法证明这玩意真的就没有,就好像以前还有骗子医生要找药引一样,什么成对的蛤蟆炼的酥,什么阴月阴日阴时的母鹿的鹿茸,现在听起来真的就和段子没啥区别。

第二百九十六章 狮子头·开吃?

“雁夜回来啦!晋级了吗?晋级了吗?”雁夜回到酒店客房,迫不及待的幽幽子立刻窜了出来,整个人半挂在雁夜身上,语气里充满了期待。

是的,期待,她打从一开始就没觉得雁夜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