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理性蒸FA型咸鱼
一桌老者看着富态老者旁若无人的大笑倍感无奈。
虽说他们确实大多数和形式霸道的广厨联一脉不对付,可也不至于像富态老者这般堂而皇之的……哈哈哈。
哦,该死,听着这老货笑嘴角不自觉地在上扬怎么办?
“憨货,克制点。”枯瘦老者绷了绷脸隐藏掉嘴角的笑意,尽量维持着自己家主的形象。
“能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接下来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
“如同主餐重点是让人喜眼的【丰富】、后菜重点是餐后有余的【滋味】。”
“这前菜——讲究的是开胃的【变化】。”
“这一方面,料理习惯有些更改不过来的墨家小子仍是劣势。”
不是很看好墨白的枯瘦老者微微叹气,不曾想幕布上墨白直接提起了一整条火腿。
“嗯?!”枯瘦老者正襟危坐,脸色一整。
靠着椅背的富态老者也立刻身体前倾,两眼冒光。
“好家伙!墨家小子这出整的有灵性啊!”
两人顷刻间通晓了墨白的意图——如果改变不了自己的料理习惯,那就改变食材的特性。
第637章.料理之奥秘,存乎一心
再看墨白的料理台上,松叶蟹、大黄螺、羊蹄、鳝鱼……可能和凉菜沾点边的也就豆腐和些许蔬菜。
可谁在乎呢?
正因为是取用制,反倒是对菜式的定义有些边缘化,更注重于是否能抓住食客眼球的表达特点。
这完全是在合理的运用赛制!找不出半点问题!
刚说完就被打脸的枯瘦老者难免感觉脸上有些火辣辣,不过并不妨碍他心中的震动。
破局居然能来的如此突然。
突然到他这张老脸都险些被扇歪了。
“为什么大堂里的老爷爷们一副很惊奇的样子?”大堂内的骚动让爱丽丝很是好奇。“白白拿出来的火腿难不成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这是云腿,云南宣威火腿。华夏著名的三大火腿之一。”刘雪怡讲解道。
“三大火腿?”这次发出疑问的是绘里奈。
一旁墨白一大一小两徒弟和大保镖也眼巴巴的望着刘雪怡。
本着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得心态,刘雪怡开起小课堂。
“三腿既是云南宣威火腿、浙江金华火腿、江苏如皋火腿。在华夏众多的火腿中三者最为出众。”
“其中宣威火腿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
“金华火腿皮薄爪细,皮色黄亮、形似琵琶、肉色红润、香气浓郁,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
“如皋火腿则皮色金黄,肉质红白鲜艳,火腿肌嫩肉肥,肥而不腻,风味独特。”
“由于地理位置,金华火腿和如皋火腿就被简称【南腿】以及【北腿】,而云南的宣威火腿则被称为【云腿】。”
“那味道呢?味道怎么样?”爱丽丝红宝石眼瞳冒着光,看着幕布上的火腿仿佛要扑上去咬两口一般。
“味道自然是各有千秋。”
“【南腿】金华火腿咸鲜正宗,无论作为主料还是辅料都足以支撑起门面,实为火腿之至味。”
“【北腿】如皋火腿咸鲜间又带着股恬静且优雅绵长的风韵,像极了李白那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所描绘的场景。”
“【云腿】宣威火腿相比以上两者味道上更为的咸甜适宜。”
“不过有一点你要记住。”刘雪怡手指轻轻勾着爱丽丝的下巴,把这只小馋猫的目光强制从幕布上移了过来。“华夏火腿大多是不能生吃的。”
“啊?”爱丽丝如遭雷击,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国外火腿能生吃除了培养限定猪种外,最主要是因为其工艺腌制后洗掉盐风干后放入地窖交由菌类来发酵。华夏火腿则基本不会洗掉盐,是包裹着盐腌渍发酵。”
“两者虽然都是发酵,但可谓是天差地别。”
简单地给姑娘们补了一遍关于华夏火腿的课,刘雪怡重归正题。
“其实用什么火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思路。”刘雪怡道。
“你们都知道两个小时内完成起码144份料理的紧凑程度,这种基本占满了料理时间的情况下大侄子根本无暇顾及下一轮的料理,自然也不可能去选择那些需要超长时间完成的大菜。”
把墨白当成自家人的刘雪怡明显不可能主动坐实前者料理有缺陷。
看破不说破,刘雪怡也是怕隔墙有耳。
小心总不会有错的。
“而华夏无论是腊制、腌制、熏制等等各类半成品种类非常之很丰富,可以说极大拓展了大侄子所做出的料理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白白这一局优势仍然很大?!”天晴了,雨停了,爱丽丝又双叒叕行了!
“可以这样认为。”刘雪怡微微颔首。
幕布上,墨白挥舞着超出制式一大半的大菜刀横切竖砍,非常暴力却又意外井井有条的将整条火腿切割成1:3:1:1三段。
从头到尾三个比例的一为【滴油】、【火踵】、【火瓜】,三者洗净放置一旁煲汤备用。
面对着火腿的一大段中段位置,墨白操起菜刀直取腱子肉部分。
整只火腿的精华便在于此——【上方】,又名【尚方】。
(③④②⑨⑥⑦④⑥⑤)
光听名字就知道其美味的程度。
腱子肉肥瘦均匀还带着筋膜,精肉颜色红润好似玫瑰,红白相间异常瑰丽,一掌见方的【上方】映在幕布上引得全场瞩目。
将剩余的【中方】同样放置到一旁,墨白挥舞着笨重的菜刀剔除黄皮,接着小白开道!
一片片三四毫米的大薄片行云流水般落到了一旁盛满了温水的海碗中。
“看来墨家小子做的应当是秘汁云腿。”枯瘦老者道。
上一篇:人在综漫:开局丢你蕾姆
下一篇:什么?!喜欢我的女孩子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