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起个笔名真难
阿史那倒也还算有些胆量,面对四周投来的欲将他碎尸万段的目光,丝毫不惧,依旧是鼻孔朝天,理了理被马超抓皱的衣襟,傲然道:“别怪我没提醒丞相,若不是先前大单于与丞相之间有过约定,答应替丞相保并州安宁,我大军早已南下。”
“丞相今日不舍这点粮食,待他日,单于亲率二十万铁骑兵临长安之时,恐怕就不是一些粮食能够解决的了。”
本章完
这句话倒也不算是在恐吓李暹,他李暹发展的时候别人也没闲着,整顿了草原各部的呼厨泉,拿出二十万铁骑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也难怪呼厨泉有底气派人来跟李暹讨价还价,就这二十万铁骑,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吃的下的,若是呼厨泉再跟袁绍或是曹操搅合到一起,对李暹来说也确实是个大.麻烦,这呼厨泉倒也还算有些本事,这个时候乘火打劫,李暹还真不一定能够拒绝的了。
李暹的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点头道:“嗯,还别说,我还真得谢谢贵使的提醒呢。”
“哎呀......二十万铁骑啊,还真是挺吓人的呢,吓的我的腿现在都在发抖呢。”
“五百万石粮食,数目虽然不小,但以我现在的能力,也不是拿不出来。”
“至于公主嘛,能够为两国和平作出贡献,能够让我大汉的子民免遭生灵涂炭之苦,我相信公主也是十分愿意的。”
“你家大单于所开出的这些条件,倒是不算太苛刻,我还是能满足的。”
“只是嘛,你要是好好跟我说话,我一高兴,说不定就答应了。”
“可你态度不好,我不高兴了,生气了,还是哄不好的那种。”
“本来呢,念在你家大单于曾经帮我护得并州一时的安宁,只要他开口,别说是五百万石粮食了,就是再翻一倍,我也愿意给。”
“不过嘛,既然你家大单于有兴致来长安一游,还想让我开开眼界,见识一下草原儿郎们的雄风。”
“那我也愿意,率领麾下的将士们,与你家大单于在那辽阔的草原之上游猎戏耍一番。”
“回去告诉你家单于,就说凭着我与他的关系,哪能让他大老远的跑长安来,我会亲自去草原上请他。”
平定天下之前,李暹本不打算和这些异族翻脸,不过既然人家自己非要跑到他眼前上蹿下跳,那他也愿意陪他们乐上一乐。
呼厨泉之所以敢在他面前上蹿下跳,无外乎因为中原政权一直拿他们这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没办法,即便是在大汉最强盛的时期,也只能把他们赶的远远的,待大汉撤军之后,他们就又回来了。
呼厨泉所依仗的,无外乎就是游牧民族的机动性,打不过可以跑,拖家带口的跑,连一顶帐篷都不会给李暹留下,在那辽阔的他草原上,他们想打就打,想跑就跑。
李暹只要敢讨伐他,无论胜负,李暹都得不到什么好处,在尚未平定天下的情况之下,他吃定了李暹拿他们没办法。
若是按照以往中原政权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做法,在现如今这种没有平定天下的情况之下,李暹确实没有一点可能会去在游牧民族这种得不到任何利益的蛮夷身上浪费时间,哪怕是咬着牙,也只能答应了呼厨泉的要求。
可他呼厨泉哪里能想得到,李暹不仅不是个会按常理出牌的人,而且还早就盯上了他们的人口,从呼厨泉把李暹当做以往那些中原政权的统治者来看待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这次是踢到铁板了。
“那我们就在草原上,恭候丞相了。”
既然谈判已经破裂,阿史那也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冷笑一声,傲然回了一句,干脆连表面的礼仪都不顾了,转过身便要离去。
“恩?你就这么走了?”
李暹故作惊讶的轻咦一声,好奇的道:“我们之间好像还有些事情没有说清楚吧。”
阿史那脚步一顿,转过身,面露鄙夷之色,方才不是挺勇的嘛,怎么一见我要走了就怂了?
“怎么,丞相这是怕了?”
李暹笑着摇了摇头,道:“不不不,我是想说,你此番前来出使,应该不是一个人来的吧。”
“我还带了一些随从,丞相此言何意?”阿史那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明白李暹的意思。
“那就好。”李暹笑着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不用担心我的答复无法传递给你家大单于,既然如此,也该说说你的事情了。”
“做人嘛,得知礼仪,懂规矩,否则的话,与禽兽何异?”
“我也知道你们这些蛮夷素来不知礼仪,能够体谅你们,所以啊,你们在那化外蛮夷之地的时候,是做人还是做禽兽,我都不会去管你们。”
“但是你既然来到了我素有礼仪之邦的大汉,要是还由着你们如同野兽一般横冲直撞,那就是我的失职了。”
“我刚刚好像应该也与你说了,你在我面前很无礼,我很不高兴。”
“所以啊,我打算教教你一些做人的规矩。”
“我这个人素来以宽厚仁义之名立世,知道你们以前没学过,不懂,所以我也不为难你们。”
“你们自己打断双腿,在长安城外跪上个几个月,我就当你今天在我面前这些无礼的举动,全都没发生过好了。”
“怎么样,够仁慈的了吧,换我以前的脾气,我肯定会把你们挂在这长安城的城门上。”
装完逼就想跑,哪有这么好的事,要不是老子心地善良,想要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守住自己那颗圣母心,就冲你在老子面前装逼,就得把你挂在城墙上晒上个半年。
阿史那脸色一变,寒着脸指着李暹怒骂道:“李暹,你可知你今日之举会给这本就千疮百孔的大汉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如果你敢动我,待我匈奴的儿郎们破了你的城,定以屠城以回报你今日的所作所为。”
李暹那温和的笑容看的阿史那背后发寒,跟着呼厨泉南征北战,经历了大小无数的战阵的他,可以说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死他倒是不怕,只是打断了双腿在长安城外跪三个月,这种折磨,可谓是比死更让人难以忍受。
打断了双腿跪在城外,给来来往往的商旅行人参观,这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还会让匈奴各部蒙羞,这种耻辱,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是吗?后果这么严重的嘛,这么吓人的嘛,我还真不知道呢。”李暹‘吓’的很是夸张脸色一变。
“还不快点很有礼貌的把这位阿什么的大人好好的请下去,对了,跟他一起来长安的那些人,留一个放回去给呼厨泉传信。”
“至于剩下的那些人,连同这位爷一起,全部打断了双腿,让他们跪在长安城门外的道路两旁。”
“记得派人好好照顾这些从草原上远道而来的贵客,别让他们死了。”
“我这个人说话向来算话,我还指望着他们跪在那里,活着等到我请回他们的大单于呢。”
“一定要让他们亲眼看到,我言而有信的把他们的大单于请来了长安,证明我没有骗他们。”
本章完
“李暹,待我突厥大军攻陷长安之时,你定会为今日的行为付出代价。”
阿史那满脸怒火,歇斯底里的冲着堂上的李暹咆哮,只可惜,此时的李暹却不再看他一眼,头也不抬的摆了摆手,数名甲士冲了进来,将阿史那拖了出去。
阿史那的咆哮声渐渐远去,谢奕看了一眼门外,缓缓出列,躬身一礼。
“丞相方才说要讨伐呼厨泉,可是戏言?”
整顿了草原各部的呼厨泉如今麾下铁骑至少二十万,手中的兵力可不比李暹麾下少多少,深入草原作战必然是以骑兵为主,如果把麾下铁骑全部凑起来,李暹这个骑兵大佬倒也不是拿不出二十万的铁骑。
只是眼下天下未定,徐州守军、南阳守军、汜水关守军都不易轻易调动。
蓝田大营虽有七万兵马,但其中骑兵不过五万,即便是把西河徐晃麾下的五万铁骑也调过来,也不过才十万铁骑。
以眼下彼此之间的实力对比,想要进入草原剿灭呼厨泉怕是有些吃力。
就算是打败了呼厨泉又能如何,这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可不是一战败了对方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呼厨泉就算打不过也可以跑,此时出兵攻打呼厨泉,在谢奕看来着实有些得不偿失。
这样打赢了顶多也就是保并州一时安宁,打输了可能还会赔上整个并州的战争,在谢奕看来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呼厨泉,敲打敲打也就罢了,没必要意气用事。
此言一出,满堂众臣的目光皆投到了李暹的身上,就连马超等一众武将,也没曾想过李暹会真的会在此时出兵讨伐呼厨泉。
阿史那此人确实该杀没错,呼厨泉也确实该打没错,但眼下明显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武将们虽然喜欢以战立功,却也知道战争的本质是取城夺地,打这呼厨泉除了能出口气以外,却让他们看不到任何的回报,这打的有什么意义,总不能让他们占着那连城都没有的草地吧。
如果不是李暹有足够的威望,换一个人来坐在李暹这个位置上,刚才李暹要处置阿史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站出来出言反对了。
倒不是惧怕呼厨泉,只是会以为自己主公乃一时气愤,他们这些臣子们在适当的时机出言反对,不仅能够适当的敲打一下阿史那,也可以给自家主公一个台阶下。
主公唱白脸,他们这些臣子们唱红脸,然后再与那阿史那好好商谈一番,各退一步,此事也就完美的解决了。
然而这个位置上坐的却是李暹,李暹带着他们南征北战,战无不胜,至今所做的决策也没有出过什么错,这些时日来李暹所建立起的威望,让他们知道自家这位主公不是一个会意气用事的主,这才忍到了现在。
他们相信,李暹之所以这么说,必然有着自己的打算。
现在既然阿史那已经被拖下去了,他们也可以询问一下自家主公真实的打算了,若真是一时意气用事,他们再出言阻止也不迟。
“戏言,我何时说过戏言?”
李暹笑了笑,缓缓的站起身,正色道:“你们心中所虑,无非就是那草原之地无险可守,即便是打跑了那呼厨泉,待我们撤军之后,他依旧可以回来。”
“你们认为在这个时候出兵草原,与那些游牧民族交恶,便是胜了,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可我偏偏不这么看,草原上所拥有的,可不仅仅只是一望无际的土地,还有人口。”
“是出兵草原,我们只需要考虑两点。”
“一是有没有必胜的把握,二是胜了之后,我们能够得到什么。”
“先说第一点,世上本就没有完全之事,况且战场局势多变,又何谈必胜。”
“但我对你们,对将士们有信心,我相信我们能战,并且一定会胜。”
“再说第二点,谁说草原无险可守我们不能将草原划入我大汉的境内了?”
“没有城池咱们可以建嘛,呼厨泉手底下单单只是能够冲锋陷阵的青壮就有二十万,想想看,再加上一些老弱妇孺什么的,他的手底下,该有多少的子民。”
“灭了呼厨泉,别说是在草原上建几座城池了,就是再挖一条河渠,引黄河之水入草原,也不是痴人说梦嘛。”
“想想看,若是有了河渠,我大汉不仅可以在关中之外,在那辽阔的草原之上,再增万顷良田,更可一劳永逸的解决为祸我大汉数百年的北方之患。”
“请问在场的诸位,此战是打得,还是打不得?”
在场的诸位朝臣,特别是李暹麾下的那些心腹重臣,都是能够名留青史的当世人杰,他们看不到这一点与他们的眼界和能力没有什么关系,主要还是思维方式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局限。
自古以来,别说是筑城挖渠了,就是给皇帝修个陵寝,都是一项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一不小心就会闹得民怨沸腾,百姓民不聊生。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大汉历来又是以仁义为本,善待俘虏,哪有如李暹这般把俘虏当牲口来用的。
起初李暹执意要彻里吉抓蛮夷来修建通往西域的驰道之时,都已经有不少人站出来反对了,只可惜反对无效,后来见修建驰道这样的大工程,也没有影响到国内的民生,这才没有人再说什么。
通往西域的驰道,不知道是用多少人的尸体堆起来的,按理来说,李暹必然得划归到暴君的行列之中,受万人唾骂,可他却对自家百姓又是十分的宽厚仁义,这些臣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定义李暹了。
要说李暹是个宽厚仁义之主吧,也说得过去,哪怕是在大街上随便拉个普通百姓,也绝对不会说出一个不字来。
说李暹是个毫无人性的暴虐之主吧,也没什么问题,他的一些手段简直没有丝毫的人性可言,河西草原上的各部,有多少人因为李暹轻飘飘的一句修驰道而家破人亡,因为一条驰道而死去的人的尸体,一字排开怕是能从西域排到长安。
本章完
李暹此言一出,在场的朝臣面神色各异,李暹轻飘飘的一句筑城修渠,不知道又得填进去多少人的性命,不乏有那么一些人觉得此举过于残忍,于心不忍。
可他们也清楚,李暹既然已经生出了这种念头,他们就算反对也没什么用,倒不是说这些人同情那些异族,只是数百年来,一直有着礼仪之邦之称的大汉,儒家宗旨又一直是仁义礼智信,突然出现李暹这么个主,他们有些不太适应。
如果一切真如李暹所说,剿灭呼厨泉所带来的好处,不下于攻下任何一个中原州郡,至少从李暹的所作所为来看,夺了中原的州郡,李暹不仅不会拿各郡的百姓去修什么驰道,挖什么河渠,还得耗费粮食去治理。
从李暹说出这番话起,谢奕就知道此番出兵草原,已经没什么悬念了,苦笑一声,道:“丞相若是想要在草原筑城,想要占据草原,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城池就算修筑了起来,以草原上各部对我大汉的仇恨,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都得派重兵驻扎,以防动乱。”
“臣还是以为,眼下并非是解决北方草原之患的最佳时机,还请丞相三思。”
在草原上筑城,修渠入草原,无疑可以改变草原上那些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习性,让那些游牧民族从此定居下来,日后治理起来无疑会更加方便。
只是城是筑起来了,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似乎也变的好了起来,从长远来看,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对于那些游牧民族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让他们不必再靠天讨生活。
但眼下筑城修渠,无疑得用那些人的命去填,如此血海深仇,那些游牧民族又怎么可能会安分,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草原上怕是都不会太平,需要驻重兵防止可能随时会发生的叛乱。
此举虽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了为祸数百年的北方之患,但眼下中原大地都尚未平定,又哪来的余力在草原上屯驻重兵。
若是一统天下之后,谢奕必然赞成李暹此举,但眼下,还是有些冒险了。
“谢老所虑之事,确实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
贾诩缓缓出列,先是礼貌的冲着谢奕一礼,随后转过身,拱手道:“不过臣有一策,或许能解决谢老心中所虑。”
谢奕说的问题李暹也明白,不过在他看来,民族融合本就需要鲜血和时间,在草原上屯重兵虽然代价很大,但也不是不能承受,以眼下他治下的人口,再征召一些士卒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既然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减少代价,降低维稳的成本,那就再好不过了,也更能说服这些朝臣。
听到贾诩之言,李暹大喜,目光投到了贾诩的身上,笑道:“说说看。”
贾诩捋了捋山羊胡,眯着眼睛笑道:“草原各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在呼厨泉一统北境之前,草原上各部之间已经相护争斗了百年,他们之间又何尝没有血海深仇。”
“待剿灭呼厨泉后,可以分而治之,只要愿意忠于我大汉,做我大汉子民的,他们便可与我大汉的子民享受同等的待遇。”
“再从其中挑选出合适人选组建成军,由他们负责监督之职,来监督筑城修渠之事,并且善待这些人的家小。”
“另可以丞相府的名义,发布招贤令,招文人士子赶赴草原,去教化那些蛮夷,让他们习汉文,说汉话。”
“如此用不了多少年,相信必能如丞相所愿,一举解决北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