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起个笔名真难
言罢,也不给陈宫拒绝的机会,当即吩咐了高顺一声,随率领数百兵马,护着陈宫和吕布的家小朝着汜水关逃去。
......
长安,未央宫
一身玄色朝服的李暹沿着通往大殿的阶梯缓缓而上,汉白玉修砌的阶梯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两边白玉刻壁,玉砌雕栏,殿宇楼台,雄伟壮观,两队禁军威严的立于两旁,气势很是雄伟。
虎贲将军许褚和虎烈将军典韦手压刀柄,跟随在李暹的身后,一步一步朝着大殿而来。
大殿内,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多时,龙椅上的刘协坐立不安,焦虑不安的望着殿内的文武众臣,本能的觉得今天似乎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丞相到......”
汪直尖锐的嗓音高喊了一声,殿内文武百官纷纷转过身,面朝着大殿中间空出来的走到,躬身行礼齐喝。
“恭迎丞相......”
在满朝文武百官的目光中,李暹缓缓的来到了大殿内,冲着龙椅上的刘协抱拳一礼。
“臣李暹,拜见陛下。”
本章完
“爱......爱卿免礼。”
刘协慌忙的想要起身相迎,一想到自己皇帝的身份,又坐了回去,强笑道:“爱卿凯旋归来,舟车劳顿,不在府中好生休养,来......来这作甚?”
往日里李暹从来不来上朝,一应政务都是在丞相府中处理,每次他来这朝堂之上都没什么好事,今日他不仅自己本人来了,麾下的一众心腹重臣也来了。
事出反常必然有妖,不知道这狗贼又想做什么。
这话说的,什么叫我来这做什么,我是这大汉的丞相,怎么就不能来这朝堂了,李暹神色平淡,也不接刘协的话,自顾自的开口道:“启禀陛下,此次北征匈奴,臣不负陛下厚望,生擒匈奴单于呼厨泉,替我大汉一举扫清为害我大汉北境百年之患。”
“臣打算在草原之上新建五城,将整个草原纳入我大汉的版图,特来向陛下复命。”
“好......好......”刘协讪讪笑道:“丞相远征匈奴,生擒匈奴单于,震我大汉雄风,劳......劳苦功高,丞......丞相辛苦了。”
按理来说,李暹立下如此功劳,哪怕只是做个样子,又或是嘴上喊喊,也得象征性的给点封赏,刘协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李暹如今位高权重,功劳又实在是太大了,没法给他封赏,刘协连口头上喊喊都不敢喊,以李暹所立下的功劳,怎么也得封个王。
可老祖宗曾经立下规矩,非刘氏不得称王,刘协也只能期盼着装傻充楞能糊弄过去了。
之前李暹收复并州、凉州、豫州、扬州、徐州、汉中,不也没提封赏之事嘛,此番平个匈奴,他应该也不要的吧。
刘协想要糊弄过去,可有些人却不愿意了,当即便有一个文官走了出来,随意的冲着刘协一礼。
“启禀陛下,自丞相执掌长安以来,北定并州,西平凉州,袁术篡位称帝,亦是丞相举兵伐之,生擒袁术那逆臣返回长安,以正朝纲。”
“此番丞相亲征匈奴,生擒匈奴大单于,所立之功,更是堪比卫霍。”
“为君者,当赏罚分明,丞相为我大汉立下如此不世之功,若是不加以封赏,岂不寒了天下人心,何以让满朝文武,天下百姓信服?”
“臣恳请陛下,进封丞相为王。”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京兆尹司马防当场跳了出来,怒斥道:“华歆,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昔日我大汉高祖皇帝曾立下祖制,非刘氏不得为王。”
“你此言不仅是在逼迫陛下违背祖制,更是陷丞相于不忠不义。”
华歆冷笑一声,道:“司马公此言差矣,如今山河破碎,天下分崩离析,天下诸侯割地自立,蠢蠢欲动,前有袁术逆天篡位,窥视神器,幸有丞相及时出兵将其剿灭,以正国法,才让那些蠢蠢欲动的诸侯安分了下来。”
“若无丞相,这天下还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丞相,内,重整山河,外,北平胡虏,威慑四方蛮夷,丞相于我大汉之功,纵观大汉四百载,何人能及。”
“今若不能赏罚分明,岂不寒了天下士人之心,寒了万民之心。”
华歆掷地有声,说罢,不再看司马防,理了理袖袍,俯身拜下。
“臣,恳请陛下,进封丞相为王。”
到了今时今日这个地步,李暹是否进位为王,已经不是李暹一个人的事情了,更关乎着他麾下文臣武将的利益。
李暹的位置更进一步,他们这些为李暹效力之人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位置也能向上动一动。
理论上来说,把李暹推上帝位,他们这些为李暹效力的人的利益就能达到最大化,但华歆却并非庸人,他很清楚,如果他敢在这个时候劝李暹称帝,都不用那些汉室死忠和刘协弄他,李暹就会亲手弄死他。
时机未到,有些事情就不能做,否则以他对这位丞相的了解,李暹怕是会怀疑他华歆意图谋害他。
但劝李暹进位为王的时机却到了,以李暹如今的威望,进位为王可谓是上顺天意,下应民心,以李暹如今的功劳,即便是那些汉室死忠站出来反对,能拿出的反对的用词,也只有什么非刘氏不得称王那种苍白无力的言论。
李暹微微一愣,诧异的看了华歆一眼,这华歆还真的挺会来事,也是时候称王了,总得给手底下的这些人一些盼头。
有了华歆带头,一众文武官员纷纷拜倒在地,齐声道:“恳请陛下进封丞相为王。”
“你......你们......”
刘协颤抖着指着大殿中跪满一地的文武官员,颤声道:“我大汉高祖皇帝曾留下祖制,非刘氏称王者,天下共击之,尔等......尔等......朕......朕身为刘氏后人,怎能违背祖制。”
刘协心中悲愤万分,做一个傀儡也就罢了,他可以接受自己不能光复汉室的现实,但若是由他加封了一个异性王,死后他还有何颜面去见大汉的列祖列宗。
贾诩捋了捋山羊胡,笑着躬身道:“时也势也,昔日高祖皇帝与众臣定下白马盟誓之时,天下归心,然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若在墨守成规,如何能收拢天下人心,任贤用能,扶大厦将倾,匡扶汉室。”
“今我大汉河山分崩离析,高祖皇帝当年定下的祖制,以不适用于当下,时移世易,陛下当适时而变,方能重整山河,匡扶我大汉社稷。”
“臣想,即便是高祖皇帝在天有灵,也会赞成陛下此举。”
“臣恳请陛下,进封丞相为王。”
言罢,贾诩深深的一拜到底。
今天下过半掌控在了李暹的手中,随着这次北定匈奴,李暹的威望又更上一个台阶,现在区区丞相之位对李暹来说已经没什么用了,只有封邦建国,才能放开手脚做事。
若是这个时候还顶着一个丞相的名号,不仅已经没多大用处,反而做起事来还会因为丞相这个名头束手束脚。
到了这一刻,贾诩也赞成李暹进位为王。
本章完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百官伏地请命,请求加封李暹为王,只有太尉杨彪等少数汉室死忠立着,显得格外的突兀。
杨彪等人面色复杂至极,想要出言反对,痛斥一众群臣,却又不知该以何种说辞反对加封李暹为王,毕竟李暹的功劳摆在那里,李暹本就已经是冯翊侯,丞相,位极人臣,如今又有着平叛定天下之功,不给封赏说不过去。
给吧,除了封王以外,好像也没什么能给的了,立下如此多的功劳,件件都是能够封侯拜相之功,总不能给个公爵糊弄过去吧。
拿所谓的异姓不得封王的祖制来反对,又显得苍白无力。
当然也可以为了反对而反对,但前提是你要么拳头够硬,要么有足够高的威望,只要你一句话就能让天下百姓站出来跟着你一起反对,让李暹不敢动你。
然而,这两个条件杨彪等一众汉室死忠,显然都不具备。
满朝文武跪满了整个大殿,请求加封李暹为王的呼唤声在大殿中回荡,刘协脸色苍白,无助的目光投向了杨彪等人,心中仍抱有一丝侥幸,希望这些汉臣们能够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力挽狂澜,帮他应对群臣的威逼。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平日里天天在他的耳旁嚷嚷着要为国除贼,哪怕付出性命也要助他重整朝纲,匡扶还是的那些汉室死忠们,此时却一个个目光躲闪,更有甚者,一些人干脆闭上了双目,低着头对此充耳不闻。
不与这些‘佞臣’们一起威逼陛下,是他们这些汉室死忠们最后的倔强,以表明他们和跪在地上的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不同。
刘协孤单无助的身影此时看起来格外的可怜,缩在袖袍中的手微微的颤抖着,眼中升起蒙蒙的水雾,凄凉无助的目光在殿内众臣的身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到了李暹的身上。
“众臣......要朕加封丞相为......王,不知......丞相......之意如何?”
此时的他,多么希望李暹能够坚决的拒绝这个提议,并且痛斥殿中那些逼迫他的众臣,只要李暹愿意不做这个王,不让祖宗立下的规矩在这他活着的时候去打破,只要李暹不让这四百年的大汉断送在他的手上,让他做一个亡国之君,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傀儡。
李暹有条不紊的理了理宽大的袖袍,拱手一礼,淡淡的道:“臣,生平所愿,乃是为陛下结束这乱世,解救天下万民于水火,除此之外,臣从未有过丝毫的妄想。”
“丞相也好,王也罢,权利和富贵,从来都不是臣之所好。”
“臣只盼能早日结束这乱世,到那时,臣愿解甲归田,如寻常百姓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上一些平平淡淡的生活。”
“臣有些累了,就先行退下了。”
话音落下,不等刘协答话,转过身,朝着殿外而去。
王是要做的,但这个王必须是天子和群臣请他去做,然后他再勉为其难的做这个王,不能让世人觉得是他李暹逼着天子册封他为王,无论是史书上也好,还是在天下百姓的眼中,他李暹必须得是一个正面的形象。
走到了今天这一步,逼迫天子这种事情已经没必要自己亲自去干了,有人会去替他做这个恶人。
望着李暹离去的背影,刘协张了张口,心渐渐的沉入了谷底,李暹的这番话说的确实挺好听,可他根本就没做什么实事啊,他就这么留下一句漂亮话走了,可这些朝臣们还是会来逼迫自己啊。
刘协仍有些不死心,目光扫向殿内的群臣,鼓足勇气,浑身剧烈的颤抖着,吼道:“你们......你们都听到了吧,丞相他不要做王,你们就是逼着我下了册封的诏书,丞相不愿意也没用啊。”
“丞相......他是我大汉的忠臣,他不要做王,他不要做......”
华歆抬起头,沉声道:“丞相虽淡薄名利,但陛下却不能做一个有功不赏的昏君。”
“丞相心向田园,有卸甲之心,但这天下,却不能没有丞相。”
“生活在战火之中的天下黎民需要丞相,大汉支离破碎的山河需要丞相。”
“陛下怎能因丞相不受,就弃天下百姓于不顾,弃我大汉河山而不顾。”
“如此昏聩,陛下百年之后有何颜面去见我大汉的历代先帝。”
“若是没有丞相,陛下安能好端端的坐在这未央宫的大殿之中。”
“没有丞相震慑天下诸侯,这天下不知将有多少人称王称帝,天下诸侯,又如何还能表面上依旧奉陛下为天子。”
“丞相单薄名利,不愿为王,陛下便可以此为由有功不赏,丞相还说要解甲归田呢,难道陛下也能放丞相而归?”
“如果没有丞相,这天下不知会有多少人想要取陛下的性命。”
“陛下当知,如今这天下,不是丞相离不开陛下,离不开我大汉,是我大汉离不能没有丞相,是陛下不能没有丞相。”
“臣恳请陛下,为我大汉计,也为陛下自己计,加封丞相为王。”
“你......你......”面对华歆的斥责,刘协面无血色,浑身急颤,颤抖着指着华歆,良久,突然大笑了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凄凉和无奈。
“好......好......你们可真是我大汉的忠臣,好......就如你们的愿。”
“华歆是吧,就由你来替朕拟一道诏书,加封丞相为......秦王。”
刘协咬着牙,艰难的将这最后两个字吐了出来,痛苦的闭上了双目,无力的瘫坐在了龙椅上。
关中属秦地,李暹以关中起家,王的封号显然用秦王最为合适,当然,如果刘协愿意,也可以加封李暹为汉中王。
不过汉中王这个封号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给的,往前追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协的祖宗刘邦就曾为汉中王。
所以汉中王在汉朝有着特殊的含义,不是一个可以随随便便就封出去的封号,汉中群臣建议张鲁为汉中王的时候,张鲁起初乐呵呵的就是因为他懂这层寒意,是寓意着以后他可以称帝。
刘备占据益州,自立为王的时候无论怎么看都是蜀王最合适,但却偏偏自立为汉中王,足可见刘备的野心。
后面刘协被曹丕所废,明明还活着,刘备却急着直接给刘协发丧,然后称帝,也正证明了这一点。
本章完
“......丞相顺天举义,荡寇除贼,灭袁术,平匈奴,收复司、雍、并、凉、豫、扬等州,丞相功垂天下,威震四海,堪比周吕二公。”
“今,朕进丞相李暹为秦王,赐司、雍、并、凉、豫、扬、徐等州为秦国封地,冕十流,乘金车,架六马,出入皆用天子车服銮仪......”
丞相庭院中,一个小宦官宣读完圣旨后,一脸谄笑的双手将圣旨朝着李暹递了过去。
“奴婢恭喜丞相......哦不,该喊秦王了,瞧奴婢这嘴。”小宦官连忙朝着自己的嘴上抽了两巴掌,一脸谄媚的道:“秦王接旨吧。”
李暹面无表情,伸手将圣旨接了过来,摊开看了看,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圣旨一看就知道是那些想要向他献媚的朝臣写的,圣旨上把司、雍、并、凉、豫、扬、徐等他所占领的地方全都册封给了他作为封地。
至于什么冕十流,乘金车,架六马,出入皆用天子车服銮仪,这些李暹根本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从今天起,他就可以封邦建国了。
依制,封邦建国之后,他可以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一个独立于朝廷之外的小朝廷,有完整的官职体系,甚至是国相,他所册封的官职,可以不再受朝中现有的官职系统所约束,他可以顺理成章的把三省六部制给提到明面上来。
在他的封国之中,他可以顺理成章,名正言顺的建立自己的官职体系。
刘协不愿意加封他为汉中王,他也乐的做一个秦王,无论是汉中王也好,还是秦王也罢,对于他来说,不过只是一个封号的区别,况且他也不愿意把自己的野心表现的太过于明显。
朝中的百官和天下的诸侯怎么看待他无所谓,但在天下万民眼中,他还是要立一个伟岸形象的,若是真加封了汉中王,不仅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还会让人觉得他的吃像有些难看,还是秦王好。
加封秦王后,有人提议李暹应当修建王宫,也有人说修建王宫虽然有必要,但难免会给天下人留下一个铺张浪费的印象,不如请陛下下一道圣旨,搬去长乐宫。
这两个提议李暹都给否决了,既然建国了,国都就定在长安好了,以后自己要般去未央宫的,没必要这个时候再去修一个什么王宫,暂时先用丞相府将就一下,还能给天下人留下一个节俭的印象。
至于搬去长乐宫,确实是只要让刘协下一道圣旨就可以了,而且长乐宫原本也是汉朝廷理政的地方,但这个时候搬进去无疑会给天下诸侯留下一个攻击自己的口舌,完全没这个必要。
进封为王的第二天,李暹在原丞相府召集了文武百官,身着衮服,头戴王冠的李暹刚刚踏入厅内,文武百官皆伏地而拜,齐声高呼。
“臣等参见王上,王上万年,秦国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