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接手西凉铁骑开始 第311章

作者:起个笔名真难

这种后果,对除李暹外,所有诸侯的威信都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荀彧竟然出了这种馊主意,接什么天子诏,而且听他的意思还不像是阳奉阴违的接,而是实打实的听宣听调,一副自己就是个忠于长安那个朝廷的忠心地方官的模样,就你这态度,谁还会怀疑长安那个朝廷是个诸如先前的董卓和李傕那种,被叛军占领首都,俘获天子的伪政权。

不可否认,李暹如今的实力确实如日中天,令天下诸侯为之胆寒,在这种情况之下,听宣又听调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勉强咬咬牙,也就认了,谁让你实力比不过人家呢。

可这跨海去打一个土著居住的蛮荒之地,这到底图个什么?

百姓看在眼中的时候,又该如何去想,似乎在普通人的眼里,因为长安发来的一纸诏书,你这就徒耗人力物力,跨海去打一个蛮荒之地的样子,就跟一个对长安忠心不二的狗腿子,哪里是什么诸侯。

你曹阿瞒到底是一方诸侯呢,还是什么?

这操作,别说是普通百姓怀疑你的用意了,就算是其他诸侯,怕是也很难搞清楚你的真实意图,谁知道你是不是暗地里归降了李暹。

无论他曹阿瞒想与不想,他都已经成了各方反秦势力的精神支柱了,他要是怂了,称臣了,那些小诸侯只会比他跪的更快。

别扯什么你是虚与委蛇,图谋后手,你能虚我也能虚,你能图我也能图。

一旦这种不信任的种子在各方势力中生根发芽,日后哪怕真的出现了什么天赐良机,再想联合起来讨伐李暹,怕也很困难。

“说说看,为何我们要接这种诏书,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跨海去打那苦寒的蛮夷之地。”

曹操的反应不平不淡,也不知到底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去做,还是只是想借荀彧之口,来说服大堂内的这些人。

世家豪门,名门望族,出钱又出力的跟着你南征被讨为的是什么,难不成只是那虚无缥缈的信仰?

或许有这种人,诸如荀彧之流,在他们这些足以堪称为一个时代的天骄眼中,信仰无疑高于一切。

像荀彧这种出身世家豪门,本身又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甚至连品性风骨也挑不出什么毛病的人,他们有的是能力保证无论谁执掌这天下,都能保证自己家族屹立不倒,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这一生还有什么追求呢,能够让他们追求的,也就只有那崇高的信仰了。

可也不是所有人都如荀彧这般,这个时代有理想、有抱负、还有能力的人,确实数不胜数,如星光般璀璨。

然而在这漫天的星空之中,最多的却不是他们这些又大,又闪耀的明星,更多的是那些只能发一些微弱的光芒,甚至连光都发不出来的,他们这些人的追求,可就会现实许多了。

跨海远征蛮夷之地,对他们这些人中,几乎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利益关系,更看不出在哪里他们能得到什么。

把钱、粮、兵,砸在这种地方,跟拿钱去打水漂有什么区别。

要是不能说服这些人,就独断的下令跨海远征三韩这样的蛮荒之地,人心怕就彻底散了。

本章完

荀彧让人抬出了一副巨大的地图摆在了大堂的正中,踱了两步,走到了地图前。

“诸位请看......”

荀彧伸手在地图上指划了两下,徐徐开口道:“如今并、幽、司、雍、益、凉、豫,外加半个徐州,都已尽落李暹之手。”

“而今,又要再加一个荆州,可以说我大汉之疆土,已大部分都被那李暹所占据。”

“还有那北地广阔的草原,商贸繁盛的西域商路,麾下更有精兵百万,良臣猛将多如牛毛,当今之天下,还有何人能够与之争锋。”

众人皆陷入了沉默,低头不语,荀彧这番话虽说有些涨他人之气灭自己威风的嫌疑,可便是那些武将此时也说不出话来。

如今的李暹,别说是跟他们打了,别说是这汉室的天子是刘协了,怕是就算让那汉武帝率领巅峰时期的大汉跟李暹打一下,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掌控着最富庶的商道,最好的养马之地,民生也一直在不断向上,经过他这些年来鼓励寡妇再嫁以及鼓励生育,人口也越来越多。

自从他将那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给平了之后,就连那以前在世人眼中是贫瘠之地的并州,如今作为草原和中原民族融合的交融之地,加之北境再无外在威胁的问题,来往于北地和中原腹地的商贾也原来越多,让那并州如今也变得比他兖州还繁荣。

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要顶级谋臣有顶级谋臣,还有那在这个时代堪称土豪才配拥有的战马良驹。

这实力,怕是巅峰时期的匈奴在草原上见了他,都得跟孙子一样。

跟他正面交锋,已经不是能不能胜,有没有信心的问题了,都已经到了想想就感到绝望的地步了。

“难道这就是你觉得我们得向他服软称臣的原因?”

曹仁面露不忿之色,道:“李贼是很强,甚至可以说哪怕是这天下剩下的这些诸侯全部都联合起来,也都未必够看。”

“我们可以不是那李贼的对手,也可以没有信心,但若是连与之为敌的勇气都没了,我们还何必去打那什么三韩,大伙干脆解散算了。”

曹仁的这番话显然引起了曹营一众武将的共鸣,曹洪、曹休、夏侯惇、夏侯渊等一众曹氏众将首先出声附和,李典、乐进等一干外姓将领也紧随其后。

这些武将虽不能说全是这个时代顶级武将,却也可以堪称是当世良将了,这些人又岂会在还没有跟李暹交手就自己先丧失了斗志的道理。

曹操双手下压,淡淡道:“诸位安静,文若又岂是那等涨他人之气灭自己威风之人,让他继续说下去。”

有了曹操的发声,众将纷纷安静了下来,他们虽然感到不忿,却也没对荀彧出言不逊,由此可见,荀彧在曹营众将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要是换个人来说这话的话,估计这些大老粗早就张口闭口什么收了李贼多少好处,什么这种人就该拖出去砍了的了。

众将的反应荀彧不仅不以为意,反倒是暗暗赞赏,他也能理解这些人心中所想,而这些武将也该是这样的反应,只有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都能不失斗志的将领,才能堪称为良将。

“众位将军能有此斗志,是我军之福。”

见众将终于安静了下来,荀彧才又接着开口,先是随意的奉承了一句,继而转言又道:“只是战争不是儿戏,更不能只逞一时之勇。”

“在下向主公进言接下那天子诏书,并非是惧了那李暹,更绝非要主公向那李暹称臣。”

“如今李暹是绝对不可能让我们再对袁绍动手,而且他也有那个能力。”

“他只需要让南阳、下邳、汜水关三地的守军牵制着我们,我们别说是去攻打冀州了,甚至连去攻取那三韩之地,也根本没有任何可能,可以说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而今李暹主要的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了西边,如此难得的良机,我们若是不尽快增强自己的实力,等到李暹把目光放到这中原之地的时候,就是我们灭亡的时候.”

“讨伐三韩的天子诏是他李暹所下,若是我们接了这份诏书,便是奉了朝廷的旨意去讨伐那三韩之地,便可不必要再担心受到那他的牵制。”

“我们尊朝廷之命出兵在外,他这位秦王若是在这种时候起兵攻打我们,不仅师出无名,还会受世人唾骂。”

“我们不仅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大举进攻三韩,更可借着攻打三韩争取到难能可贵的发展时间。”

“只要三韩的战事一日不结束,他李暹就一日无法对我们起什么其他心思。”

“而对那李暹来说,我们这个心腹之患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那三韩之地,他更会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到西边。”

“眼下,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便是时间。”

“我们若是夺了那三韩之地,便可由三韩逐步夺取辽东,乃至幽州和那北方鲜卑和乌桓所在的草原之地。

“届时我们就算仍旧无法与李暹抗衡,也能有自保之力,可以稳稳占据燕云辽东之地,以待时变。”

现在想要跟李暹争夺天下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了,只能找个稳一点的地方等待时机。

或许这个想法有些天真,可能不知道得等多少年,甚至连这个时机有没有也不知道。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如今那李暹简直就是一副天命加身,无人可当的气势,在这种时候去跟他夺什么天下,那不是夺,那是把自己的脑袋伸过去,给别人砍。

兖州虽地处中原,是个好地方,但现在无疑变的很是尴尬。

汜水关和南阳都被李暹掌控在手中,许昌和整个兖州大地几乎就是前线之地,而且还是个不设防,利于骑兵奔袭的平原之地。

李暹要是现在想夺兖州,他们敢肯定自己守不住,富庶的兖州,如今对他们来说,简直跟鸡肋没啥区别。

好好的用心经营吧,感觉好像就在替别人经营这兖州,谁让现在的兖州就是个门户掌控在他人手里的地方。

你的家是属于你的没错,但你家的门却是属于别人的,而且这个别人还有随时能夺了你家的能力,你这还敢用心的花大价钱去装修,花大价钱去买家具家电摆在家里吗?

本章完

兖、青两州是不是好地方,得看谁是这两州的主,给李暹的话,那是一片平摊肥沃的土地,用心发展个几年,修几条驰道,挖几条运河,保管能把这片大地发展成一片富饶之地。

可地方再好,也得守得住才行,很显然,现在的曹阿瞒根本没有守住这块地方的实力。

荀彧说的已经很清楚了,如今他们的发展空间已经彻底被李暹封死,便是静下心来发展民生,也不过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把,另谋一条出路。

听了荀彧的一番话,众臣陷入了沉思,他们倒是不惧与李暹交战,可跟李暹打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一两场战役就能解决的问题。

战争最根本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为了土地和人口,现在的李暹,单就只是驻扎在南阳和下邳两地的兵马就能让他们倾尽全力,更别提还有驻扎在其他区域的兵马,李暹要是不来主动打他们,他们根本没有哪个勇气去招惹李暹。

可眼下西起凉州,东到徐州下邳,全是李暹的势力范围,北边还剩下几个郡在那苟延残喘的袁绍眼,因为李暹的原因,他们也不敢动。

不打李暹就意味着没法发展,打李暹又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李暹或许会惨胜,但他们一定会惨败。

无论愿不愿意,现在似乎也只有东渡大海,攻打三韩了。

拿下了三韩之后,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乘着公孙瓒和公孙渊两人斗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从公孙渊背后给他来上一刀,乘机拿下辽东。

现在这样的局势,似乎已经不是在让他们去选择要不要攻打三韩了,而是只有一条路摆在那里,爱走就走,不走就死。

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方才还斗志高昂的曹营众将,此时却一个个垂头丧气,愁眉不展,仿佛根本看不到未来,只觉未来一片迷茫。

“你怎么能保证那李贼不会乘着我们渡海攻取三韩之际,突然乘机发难,举兵来攻。”

曹仁皱眉道:“若是到那时他真的领兵来犯,我们根本就来不及回援。”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到了荀彧的身上,甚至连坐在上首的曹操,此时也不禁将目光望向了荀彧,面色有些沉重,似乎他也在担心曹仁说的这个问题。

荀彧笑了笑,环视众人,道:“这便是在下建议接了那道天子诏书的原因。”

“诏书?”曹仁冷笑一声,不屑道:“区区一道天子诏,怕是还不足以限制那李暹吧,那样的诏书,他想发多少没有?”

曹仁的话虽然有些难听,但也不无道理,如今那所谓的天子诏书,除了被李暹拿来为自己的行径加一层合法大义的光环以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用处了。

没见那李暹治理天下用的都是秦王的王诏吗,那所谓的天子诏,也就能被李暹拿来限制和要求他们这些诸侯了,一道天子诏,还不足以限制住李暹,让他不敢趁人之危来攻打兖州。

众人的脸上也皆带有一丝不屑之色,显然他们也不认为李暹会因为一道天子诏书就会放弃灭了他们的机会。

“没错,天子诏本身确实还限制不了那李贼。”

荀彧点了点头,继而又道:“可诸位似乎忽略了什么。”

忽略了什么?曹操不禁也为之一愣,面露不解。

荀彧笑着道:“诸位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下意识的认为那李暹凭借如今的实力,便可以为所欲为。”

“是啊,挟天子以令诸侯,只要他愿意,就可以随便找个理由,让天子下一道诏书,然后打着奉天讨逆的旗号,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只是诸位可曾想过,李暹不是董卓之流,更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诸侯。”

“他如今以朝廷正统自居,无论这天子诏真是出自天子之手也好,还是出自他李暹之手也罢。”

“既然这诏书传出了长安城,传到了这兖州,那这份诏书就代表了朝廷的旨意。”

“我等奉诏讨伐三韩,而他若是在这种时候乘机举兵来犯,天下人将如何看待他李暹,日后又会如何看待朝廷。”

“朝廷的权威,天子诏书的权威,神圣而不可侵犯。”

“李暹此人图谋甚大,他的野心促使他不能不去维护这份权威。”

“他这位秦王可以在外人看不到的深宫之中,把刀架在天子的脖子上,逼迫天子去按照他的意思下一道天子诏书,也可以自己夺了玉玺,自己写一道天子诏发出来。”

“但他绝对不会做,也不可能去做,更不能去做的,就是去削弱一道已经发出的天子诏的权威。”

“其他人或许会为了灭了我们而不惜做出这种事情,但他一定不会。”

“凭他如今的实力,世人皆能看出,只要不出意外,一统天下是早晚的事情,又何必为了眼前之利,去给自己埋下一个祸端。”

“以如今他的身份和地位,他的言行举止,以言一行,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

“如果他今日可以凭着秦王的身份,视天子诏于无物,开了这么一个坏头,那日后别人也会纷纷跟着效仿。”

“诸位好好想想,自那李暹初次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的时候,直至今日,诸位可曾听说过他做出视天子诏书与无物的事情。”

“别说是他,天下诸侯之中,又有几个诸侯敢明着做出这种事来。”

“众人最多也只是阳奉阴违,亦或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不承认天子诏的真实性。”

“意在天下者,无人敢去触碰朝廷的这份权威,诸位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关乎的不仅仅是自己掌权之后朝廷的权威性,更是因为这个头一旦开了,将会国将不国,将会生灵涂炭,天下苍生都将无休无止生活在战火之中。”

荀彧的一番话说的可谓是振聋发聩,如果李暹在这的话,一定会为他这番话喝彩。

正如荀彧所言,朝廷的权威不能动摇,否则的话影响的不仅仅会是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更会让天下苍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浩劫。

江山只有自己打下来的,才是自己的,靠权谋去篡位,削弱朝廷的权威,后果会如何,司马家已经用最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告诉了后人。

说曹阿瞒一生都是汉臣的话,或许也会有人说司马懿也一生都是魏臣,可这两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曹魏是曹阿瞒两三代人打下来的,司马家却是靠权谋篡来的。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让朝廷的权威当然无存,你觉得自己掌控了兵权可以做皇帝然后就上去了,别人掌了兵权之后也会这么认为。

从司马家篡了曹魏开始,先是原是司马家的心腹钟会等人生了异心,之后又是淮南叛乱,接着又是八王之乱。

一直到了后来隋朝重新一统天下之前,许多国家都有着今天你当皇帝,明天皇帝就换成了我的这种篡位不断的风气。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中,一些国家的皇帝姓什么都让后人看的有些头大,今天是一个姓,明天又是一个姓。

朝廷如果没了权威,所引发的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而这个灾难,针对的不仅仅只是统治者,天下生灵没一个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