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月,小开也算开? 第281章

作者:式模式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

  依旧哭泣的孩子摇头,“他们是带他去新城了。”

  乔达摩脑袋微微扭头:

  “……新城?”

  新城,即当初乔达摩出生之后,净饭王强制性将全国的穷苦之人搬去的地方。

  但乔达摩似乎并未多想,只是望着自家老师说:

  “老师,我感觉他很害怕,我们得把他送回父母身边。”

  “那我们便一起去吧。”

  得到迦维亚允许之后,师徒二人便前往了孩子所在的村庄之中。

  然而,当到达目的地后,乔达摩再一次因为眼前的景色所震惊了,简朴不已的破旧草屋,用泥土堆积的屋舍,一系列都是他从未设想过,从未见识过的悲惨之景。

  “请进,殿下,欢迎您。”

  沙哑的声音从孩子的父亲嘴中发出。

  之后这位饱受摧残的中年人便从屋内拿出一碗米粒只有上百粒,还散发着某种味道的饭端在了两人的跟前。

  “这便是我们的全部口粮,大人,你们能够享用,是我们无上的荣幸。”

  如此的稀少,如此的品质,乔达摩看得出来这是连宫内的牲畜都不吃的东西,而当下却是这一家人全部的口粮……因此,他抿了抿嘴,望着带着笑容双手合十的男人,不可置否地问道:

  “你们一家人,五个孩子,只靠这点米怎么支撑啊……”

  “有什么办法呢,殿下……”

  男人带着苦笑,双手干裂无比,“我们日夜辛苦耕作,收成却不见增长,大伙好心来帮忙,可……可又能帮得上多少……而且因为那场战争……他们的状态也不好……”

  “……之前你的孩子对我说,士兵带走了他的哥哥,到新城去了?”

  闻言,中年男人望着乔达摩身后的迦维亚,他自然明白净饭王的禁令,因此乔达摩身后的迦维亚自然也被视作国王的属下,他不敢说出真正的原因。

  “新新城?不,殿下,他是说……是说……对,是‘断疾处’,我听说病人都在那里接受治疗,有高明的医者照顾他们,我的大儿子病了,我们托个亲戚送他去那边了,殿下……”

  “原来如此,他很爱他哥哥,才哭个不停。”

  乔达摩正想起身离去,却被男人叫住了。

  “殿下,您还没用餐呢……”

  被如此叫住,双眼已经有所通红的乔达摩只能坐下,望着那一层薄浅的米粒,愣了神。

  他缓慢地伸出手,取出了一粒米,仔细端详着——

  “很好吃的饭,多谢你们。”

  在乔达摩发愣之际,迦维亚也同他一样拿起了一粒米并毫不犹豫地放进嘴里,并展现出微笑。

  这让乔达摩再也无法止住泪水,并连同着泪水一同吃下去。

  ……如此品质的食物是他们的生存必要之物,是连王宫内被圈养的动物都难以吃下的味道,可就算是如此,却还如此的稀少,而这样的人在世界之中何止一处,简直多到难以识别……

  乔达摩不知道自己之后是如何离去的,自己就像是浑浑噩噩一样,跟在老师身后,直到来到河边这才清醒了过来,但即便是这样绿发青年依旧全身颤抖着,仿佛随时都会哭出来一样。

  他望着仿佛已经习以为常的老师,声音中带着颤抖:

  “多么矛盾啊,老师,他们明明一贫如洗,甚至没有足够的食物充饥,而有的人却家财万贯,可以用黄金供养婆罗门,用牲畜来祭祀,这样的天差地别,为什么……”

  迦维亚没有说话,继续默默地看着乔达摩。

  “老师,我们生活在宫中,锦衣玉食,怎么能体会到家徒四壁的生活,老师您曾说上主无处不在,可是无处不在的话,又怎会……被人们的足迹玷污……”

  “大家都说上主创造了世界,可为何让悲伤充斥人间……”

  未来的正法之王颤抖着,向着自己的老师再度发出了请求。

  “老师,送我去新城吧。”

  “你有这份觉悟了吗,悉达多。”

  “有!”

  ……

  次日,两人来到了新城,那是犹如一座监狱的城市。

  四周的城墙漆黑不已,又驻扎着相当数量的士兵在周围围绕着。

  然而当进去的那一刹那,乔达摩看见了和‘地狱’别无不同的景色。

  数不清的残疾之人,数不清的不可接触者位于其中,弯着腰拖着背,浑然一副破旧不堪,恶臭不已的街道,甚至到达让人怀疑人到底能不能在其中存活的可能性。

  “上主即真理。”

  “上主即真理。”

  “上主即真理。”

  “上主即真理。”

  抬着尸体的人们如此呐喊。

  乔达摩环视四周,四周的人们却纷纷报以畏惧的表情看向他。

  “这些人……怎么了……老师……”

  “有的人总是说,他们正承受着往昔罪业之果,乔达摩。”

  “业?我听闻人的业会令其贫富,可他们,他们……这也是业的果报吗……”

  “不,乔达摩,这是扭曲的规则,这份扭曲不择贫富,只分种姓,只有他们会经历,而你,是不会的。”

  “……我不会?为什么?我不也是人吗?”

  “你——”

  “踩上去!”

  正当迦维亚和乔达摩交流之际,原先恐惧的人群之中有位面露愤怒的老妇人,她抱着盆子将其中被火焰燃烧着的石头倒在了乔达摩的脚下。

  “来吧,走上去!”

  乔达摩瞬间有些不解这份敌意的源头,只能呆愣在原地。

  “乔达摩悉达多,我们的苦都是报你所赐,从上面踩过去吧!”

  “我……犯了什么错,犯了什么罪……”

  双眼流着泪水的老妇人毫不留情地继续说道:

  “你的出生就是罪恶的!那个你的预言,成为转轮圣王,正法之王,所以你的父亲才会让我们这些贫穷困苦的,衰老,有着疾病的,从国内驱逐,欺骗我们,建立了这个新城!都是因为你!是你的罪行!我们就是你父亲尊严的受害者,替罪羊……”

  “为了不让你看见世间疾苦,我们陷入了这绝望的深渊,都因为你,你可知,这城内建了谁的神庙,阎摩的神庙,为了取悦他,让我们脱离痛苦。”

  “……人性竟扭曲如此,是我的出生造成了这一切吗……”

  悉达多抬起头,望着强烈的太阳之光,不知为何明明和往昔一致,却让他感到无比的刺眼。

  于是,他下意识地走向那满是烧得通红的石头之处,打算正如老妇人所说那样踩过去。

  然而——

  “乔达摩悉达多是我的弟子,他的罪业自然也有我的一部分,就让我代替他踩过去吧。”

  声音落下,迦维亚已然走到乔达摩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过乔达摩却不发一言,无比的固执地躺在了炽热的石头之上,让迦维亚踩在他的身体上过去。

  因为悉达多已然明白,现下的肉体之痛,和真正的痛苦其实并不相干,在这世界上因为正法而痛苦的人实在是多到数不胜数。

  那是真正的扭曲之痛。

  ……

  之后,在离开新城,返回王都的路上。

  “老师,我有话对你说。”

  听到这声音是何时呢……迦维亚在思考。

  “请和我一起受苦吧。”

  于恒河边上的菩提树下,乔达摩如此对眼前的迦维亚说。

  对于那些不幸的人来说,希望什么的几乎没有,所以我也无法为这一选择多说什么甜言蜜语。

  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实在是过于绝望,所以无比地明白这一选择的未来只有永无止境的受苦。

  所以说,所以才想要和您在一起。

  还未开悟的觉者,其言语中寄托着这样的想法。

  然而对迦维亚来说,里拉是何物,他是知晓的。

  四个世纪以来,没有谁可以越过里拉的必然,即便过程有所不同,但结果终究是注定的。

  上溯至圆满时,湿婆和萨蒂。

  再到三分时,罗摩成为圣王那一刻。

  抑或是二分时,浩繁的英雄明如灯火,继而黯淡。

  这样的他们,银发青年已见过太多。

  更是不必说在无论哪个时代之中都被正法视作非人的诸多贫苦至今之人。

  正是因为如此的‘必然’,在乔达摩悉达多的眼中,他还是头一次看见了自己无比尊重的老师,流下了和自己一样的泪水。

  如此的银发青年点着头,对着已然离别了转轮圣王这一道路的绿发青年笑着说:

  “好。”

  第336章弃绝者之道。

  迪毗罗卫的都城,依旧响彻着幸福的鼓声,散漫着近乎无穷的鲜花,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的笑容。

  这不是悉达多第一次听到这种声响,也不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色。

  即便这样,他却突然有种怀念的心情,看到天际的鸟群飞向被夕阳染红的山之彼端,他想起了刚刚才去过的新城。

  那里是活生生的‘炼狱’,破旧之中有着诸多因各种情况而残疾之人,街道之中唯有破败和恶臭。

  然后,与他所长大的王宫对比,在这里的灿烂的笑容,热闹的气氛,一想到‘明明大家都是一样的,却会变得如此’,这让乔达摩无比的伤感。

  屋檐和大门上装饰着黄金制成的神圣之物,悬挂于上方的华丽棋子飘动着。

  “……这该多少人活下去啊……”

  乔达摩突然想到,自己所呼吸的空气和踏过的石头,明明是真实的存在,却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

  正因世界这般华美,却有人过的那种下场,所以才让人感到悲伤,恐惧油然而生。

  于是,在深吸一口气后,绿发的青年坚定的望着眼前的父亲,迪毗罗卫国王净饭王,问道:

  “告诉我,陛下,您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隐瞒了那座新城,您可曾想过你的儿子长大后,发现因他的缘故,百姓家园破损,流离失所,他会怎么想?还能宽恕自己的罪过?无悔生于人世吗?”

  原本悉达多想以一种平静的语气跟自己的父亲说话,但不知为何,他越说身体和言语都带着颤抖,就连双眼也还是忍不住变得通红。

  知晓自己所做之事被揭穿的净饭王选择背对着自己的孩子,但语气一如既往那般冷淡。

  “想拥有光明的未来,就不得不牺牲当下,待你登基为王,将赋予无数的人民新的家园,开创富饶盛世,只有幸运的人民才生在明君治下,我也一直希望希望你成为那样的明君。

  悉达多,你是注定的转轮圣王,自那场大战之后能够统治世界的唯有你。

  你是带着神圣的使命降世的,因此有所牺牲实属正常,你无比的重要。”

  “可是——”

  悉达多叹了口气,“您在为人民培养明君之时,自己却成为了暴君,父亲,您亲手将一代子民投入了水火之中。”

  远处传来鼓声,与节日的欢快气氛相反,房间里弥漫着一股焦躁的气氛。

  “陛下,国王他那么做都是为了让您不受悲伤之苦啊。”

  看见父子的对峙,有大臣站了出来劝说悉达多。

  “我已悲不自胜了,诸位,黎民百姓因我受苦,这让我羞愧难当。”

  悉达多环视周围一圈,望着无比熟悉的富饶场景,以及熟悉的人们,又不禁想起了处于苦海之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