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雪飘飘飞
“让人去打扫一二吧!”江昭叮嘱道。
无主的御宅,一向都有工部官员定期修缮、清理。
让人适当打扫一二,根据审美装饰一下,就可入住。
盛华兰点了点头。
“搬去了御宅,就设下乔迁宴。”江昭沉吟道:“一些好友、韩系老人的官眷,都送去帖子。一些适当的往来,还是得维护。”
如今的他,已经到了积累底蕴的阶段。
无论是韩系的年轻一代,亦或是韩系的老一代,都得安抚好。
作为妻子,盛华兰也得渐渐的向着“党魁妻子”去发展,起码得服众。
盛华兰连连点头。
自从嫁给了江昭,她没事就跟韩章的宠妾崔姨娘走动,也知道党魁的妻子究竟该干些什么。
维护团结!
丈夫有丈夫的交际,妻子也有妻子的交际。
偶尔,要是存在党内两位核心人物的妻子出现嫌隙、矛盾的情况,就得女眷去解决。
说到底,要是真的有了嫌隙,乃至于仇恨,吃亏的还是党魁。
放下御宅地契,江昭取出皇庄地契,望了两眼。
这玩意,一向是有皇庄管家管理。
皇庄管家,这可是个油水丰足的差事。
就他所知,本来的剧情线上,顾廷烨也得到了皇庄赏赐。
一个个管理皇庄的管家,竟是一副主人模样,甚至敢威胁已然潜邸从龙的顾廷烨。
江昭放下,沉声道:“让人对一对皇庄的账。”
“官人的意思,是皇庄可能有人吃黑钱?”盛华兰仔细望了一眼地契,轻声问道。
“就怕有些人常年相伴官家,自以为也成了皇亲国戚。”
江昭摇了摇头,他可不是顾廷烨,甘愿忍受管家威胁!
要是他手上这处皇庄的管家老实,那自然是一等一的好事。
可要是不老实,那就不能怪他不留情面。
若皇庄管家的背后是太监,那就参奏宦官专政。
若皇庄的背后是贵妃、皇后,那就参奏后宫乱政。
文人当道的时代,区区太监、后宫,谁怕谁啊?
盛华兰了然,乖乖点头。
积英巷,盛府。
午时,中门大开。
或许是有什么贵客,竟是使得盛纮、王若弗两人特意出来迎人。
余下的年轻一辈,盛长柏、盛长枫、墨兰、如兰、明兰,一个不落,齐齐走出来观望。
须知,盛纮前几年以尚书台任转从五品礼部员外郎,而今俨然是新晋的正五品礼部郎中。
这是天底下都能排上前四百号的人物。
这架势,要迎接的客人起码得是三品紫袍!
“咦!”
“来了,来了!”盛如兰喊了一声,几人齐齐举目望去。
盛纮心头一震,顺着女儿的视野,一眼就望见了渐渐驶来的榆木马车。
那马车丈许长,鞍上刻着“功德四方”四个字,悬挂紫穂,可不就是他的好贤婿?
盛纮正了正衣冠,面色尽量平和。
作为岳丈,他既得适当维持长辈的稳重严肃,又不能真的太过生分疏远,以免让贤婿心头不爽。
难啊!
盛明兰、盛墨兰两人,都望见了盛纮的举动,心绪不尽相同。
于盛明兰而言,她早就知道了些许老父亲的性子。
宠妾灭妻,谨小慎微。
面对一位二十多岁的三品文官女婿,可不得小心翼翼的巴结一二?
关键,巴结也是一门艺术。
不但得巴结,还得硬气的维持住长辈的风度。
盛明兰心头微叹。
要是她也有大姐夫一样的本事,何愁不能为母报仇?
盛墨兰捏了捏帕子,紧紧的盯着驶来的马车。
从三品紫袍大员啊!
而且,还是鲁国公!
相较而言,小公爷齐衡面对大姐夫,怕也是黯然失色。
女婿、女儿回门,几乎是全家出来迎候。
这样的排场,何其让人羡慕。
不知,她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呢?
不足二十息,榆木马车碾过石板,驭手一拉缰绳,枣红马匹嘶鸣,止住了马蹄。
帘子一掀,一身锦袍的江昭从中走出。
一只纤纤素手伸出,扶着江昭。
盛华兰一手扶着丈夫,一手轻轻一拉,搂过一个头戴虎头帽的四岁小孩。
母子二人,齐齐下了马车。
“贤婿。”盛纮亲切的唤了一声。
“华儿!”王若弗有些激动。
她已经三年没有见女儿!
不过,考虑到女婿的存在,她还是克制住了自己,并未失礼。
“岳父,岳母。”江昭拱手一礼。
王若弗少有的端庄一笑,回了一礼,
“这就是怀瑾吧?”盛纮拱手回礼,上前和蔼一笑,摸了摸小孩的头。
“正是。”江昭点头。
“大姐姐,大姐夫。”
盛长柏、盛长枫两人上前行了一礼。
江昭温和一笑,微微点头。
“大姐姐,大姐夫。”
墨兰、如兰、明兰三人依次行礼。
江昭爽朗一笑,从榆木车上取下几件礼物,要么是字画,要么是金银首饰。
几个小舅子、姨妹受了礼物,齐齐道谢一声。
“哈哈!”
盛纮伸了伸手:“贤婿,请。”
“请!”江昭一笑,往前一步,翁婿二人齐步走了进去。
王若弗小心翼翼的从女儿手中抱过外孙,一脸的稀罕。
三年未见。
上一次,她抱着江怀瑾,外孙尚且不足一岁。
如今,江怀瑾都已经四岁有余。
少有的一次相见,自是非常稀罕。
一入内堂,一行人齐齐去拜见老太太。
“祖母。”盛华兰唤了一声,快步走上去行礼。
“华儿。”盛老太太笑吟吟的招了招手。
江昭见状,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
盛纮、王若弗相继行礼。
王若弗抱着外孙上前,稀罕的介绍道:“母亲,这是怀瑾。”
“呀!”
“怀瑾。”盛老太太望向江怀瑾,笑吟吟的抱了过去。
江昭、盛纮相视一眼,唤上盛长柏、盛长枫,齐齐退了下去。
几人挤在寿安堂,也没什么意思,不如论论字画。
书房,几人围着一幅书画。
“长柏、长枫都已经考上了举子。”
江昭执笔仿着字画题了一字,出声问道:“估计,下一届是要去试一试?”
“正是。”盛长枫率先点头。
江昭了然。
记得原作中,几乎所有的台词,都在说盛长枫不成器。
不过,细究起来,盛长枫可一点也不差。
不足十八岁就考上了举人,这样的天姿,已然超越了九成九的进士。
“那就好好学,读书入仕。”江昭洒然一笑。
作为三品大员,要扶持两个进士的前程,并没有什么难度。
盛长柏、盛长枫二人齐齐表示再接再厉。
此次,特意来一趟盛府,主要就是为了解盛华兰的思乡之苦。
江昭几人,一时间除了谈谈政事、学业,倒也没什么好说的。
樊楼。
朱甍碧瓦,旗幌招摇。
丈二长的木桌上,摆放着三坛陈酿,几碟时令小菜,几盘鲜果。
江昭、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章衡、章惇、顾廷烨、盛长柏九人,齐聚一堂。
时过境迁,三年过去,嘉佑七子,终是相聚。
九人一一诉说着仕途、生活的的发展。
苏轼没事作了些诗词,于文坛已然有了不浅的名气。
作为庶吉士出身的他,翰林任职三年,依惯例擢升一级,已然是从六品,一旦外放就是正六品。
苏辙默默读书,没事就分析一下边疆政局,偶然的一次分析,受到了王尧臣的注目。
经王尧臣、张方平两人举荐,已然任职正六品,外放就是从五品红袍官员。
曾巩擢升了一级,官居从八品。
上一篇:聊天群:我的群友全在反派阵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