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104章

作者:花雪飘飘飞

  江昭捧过锦盒,欣然受之。

  “走吧,一起逛一逛园子。”

  几人走了一圈,足足耗费近半个时辰。

  作为御宅,且是百亩大小的园子,该有的东西可谓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飞詹斗拱,曲廊环庭。

  窗棂雕花、石刻照壁。

  莲花池,水色清幽,莲蓬隐现,淡淡荷香。

  无论是荷花映日,亦或是残荷听雨,都是一等一的意境。

  假山园,佳木葱茏,藤蔓缠绕,海棠垂枝,梅影横斜。

  银杏、松柏,乌桕、红枫,杨柳,金桂,一一齐备。

  更有一道丈许长的小溪途径,水流清澈,偶尔有小鱼游动。

  正堂。

  苏轼不免惊诧道:“这宅子,真大啊!”

  谁敢想粗略的逛一圈,竟然要花费半个时辰?

  夸张!

  江昭淡淡一笑。

  “宅子再大,也就睡一张床。”

  “初时,承蒙圣上赏赐,自是欣喜。不过,慢慢的也就习惯。说到底,宅子大小与否,都是睡觉休息。”

  此言一出,几人齐齐一怔。

  宅子再大,也就睡一张床。

  该说不说,的确是有道理。

  “受教。”苏轼拱手道。

  积英巷,盛府。

  林栖阁。

  “墨儿,要不试试襦裙?”

  林噙霜手执团扇,挥了挥手,自有丫鬟拉开一件淡粉牡丹襦裙,上绣金线花瓣,点缀些许牡丹花,内衬玫红纱衣。(插图)

  因是淡粉,且是少女服饰,要是配上吊坠,绝无半分娇艳,反而更多的是清新。

  盛墨兰摇了摇头。

  这套平时还行,但这次可是大姐夫的乔迁宴。

  届时,定然有不少名门贵女、权贵公子。

  就这一套,她说不定得让人艳压。

  她偶尔穿淡粉襦裙,可也知道淡粉色难以凸显大家闺秀的气质。

  上不得台面。

  “这套呢?”

  林噙霜挥了挥扇子,丫鬟拉开一件月白色缂丝褙子,内衬藕荷色纱衣,仅在领口、袖口处用银线绣着几枝疏梅,搭配淡蓝珍珠吊坠,相对清素内敛不少。

  以往,无论是林噙霜忙于宅斗争宠,盛墨兰忙于艳压盛如兰,几乎都不怎么选择清素的衣裳。

  “这件.”

  盛墨兰略微迟疑,缓缓点头。

  “就这件吧!”

  大户人家,都偏好端庄内敛的女子。

  林噙霜挥了挥扇子,丫鬟连忙上去服侍更衣。

  “墨儿。”

  林噙霜叮嘱道:“入了江府,切记要眼尖。若是有机会认识一两位权贵公子,那可真是苍天眷顾。”

  “女儿记下了。”盛墨兰连连点头。

  葳蕤轩。

  “墨兰也要去?”

  盛如兰拍了拍特意选好的襦裙,一脸的惊诧。

  “那是定然。”王若弗嘀咕道:“这种聚会,女眷要么不去,要么都去。否则,岂不显得你大姐姐没有胸怀,区别对待妹妹?”

  她也不希望墨兰参加乔迁宴。

  可惜,没办法。

  要去,肯定是都得去。

  寿安堂。

  盛明兰一袭淡绿色襦裙,平静的端着清茶。

  “你大姐夫的乔迁宴,可不乏顶级的名门贵妇,你不准备换一身衣裳?”

  盛老太太抿了口清茶,见孙女一身平常服饰,不免出声问道。

  “孙女换了身衣裳,名门贵妇怕也瞧不上我。”盛明兰颇有自知之明的说道。

  庶女出身,在这个时代,限制还是太大。

  盛老太太摇头一叹,没再说什么。

  ……

第102章 宴毕,吐蕃王崩!

  晨辉熠熠。

  江府。

  彩旗飘摇,灯笼高挂。

  锣鼓喧天,戏曲长吟。

  宾客登门,熙熙攘攘。

  一位位名门贵妇,一一登门,不少都是有诰命在身的人物。

  此次乔迁宴,江昭并未大操大办,仅是向韩系五品及以上的官员、一些故吏、友人,送去了帖子。

  饶是如此,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光是韩系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就有近百人,

  妻子、子女,一齐做客,宾客拢共已然近四百人。

  官员尚在处理政务,是以来客暂时都是女眷,便由盛华兰负责迎人招待。

  戏曲、杂技、投壶、锤丸、行酒令,或是表演,或是小游戏,一一开展起来。

  后园,假山。

  曲水萦回,若环碧衔珠。溪自叠嶂嶙峋处透迤而下,两岸锦褥铺陈,檀几错列。

  盛华兰一袭华服端居主位,蹙金牡丹暗衬罗裳,珠翠琳琅映鬓,浅笑着与几位命妇寒暄,举止温婉平和,引人心生好感。

  乐声乍起,箜篌之声不断。

  侍女素手奉上奉鎏金羽觞,盏作莲形,承清酒如琥珀。

  自上而下,羽觞逐波而行,或绕幽兰,或掠海棠,碎一池花影。

  宾客环水而坐,眸光随盏流转。

  杯盏停在谁面前,那人就得按规矩,要么当场作诗一首,要么连喝三杯酒。

  这便是曲水流觞。

  论起雅致,绝对是第一档次的存在。

  文人官眷,无一例外,都甚至偏爱。

  ……

  正堂。

  “哒!”

  江昭手持箭矢,轻轻一抛,恰好投入壶内。

  “好准头。”顾廷烨出声一赞。

  “请。”

  就在这时,仆从领了几人入内。

  江昭侧目望去。

  王若弗、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

  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三女有些意外,相视一眼,连忙齐齐一礼,恭谨道:“大姐夫,顾二叔。”

  向着两人认识的人行了礼,三女又齐齐向着余下几人行了一礼。

  江昭罢了罢手示意几人不必多礼,旋即正色向王若弗行了一礼:“岳母。”

  此言一出,其余几人相继严肃起来,拱了拱手。

  “哎呀!”王若弗连忙回礼,瞥了一眼,谨慎的问道:“我……我是不是来迟了啊?”

  举目望去,却是不见女眷。

  江昭洒然一笑:“这会儿,女眷们应该都在后园。”

  几人齐齐点头,往后园的方向走去。

  “说起来,仲怀竟是认得妻妹?”江昭一脸惊诧的问道。

  要是没记错,顾廷烨并未入盛氏私塾读书吧?

  顾廷烨手持箭矢,解释道:“前几年,侥幸考上了秀才功名。你书信送到我手中,我已然在盛氏私塾读了几天书。”

  江昭了然。

  两年以前,顾廷烨来了一封书信,说是考上了秀才。

  彼时,他恰好有意上奏《平戎策》,为了有人相助,就书信一封送于了顾廷烨。

  这送信的时间差,估计就是顾廷烨入盛氏私塾学习的时间。

  “读书,肯定是好事。”苏轼赞誉道:“武将勋贵,可是少有仲怀这样文武兼备之人。”

  “哈哈。”顾廷烨一笑,负手而立:“要是有机会,我得试试能不能考个举人功名。”

  凡是就怕对比。

  相比起其他的武将勋爵,他算是相对特殊的存在。

  仗着认识江昭,且与嘉佑七子相熟,身上又有秀才文身,不少文官都已经把他归于“儒将”行列。

  相较而言,更认可他一些。

  就连封赏,也并未受到什么阻挠。

  反正,他已经相当清楚的察觉到了“儒将”与“勋贵”的区别。

  既然认识到了区别,就得拼命往上攀爬。

  起码,彻底定位上“儒将”的标签。

  “好啊!”江昭点了点头:“届时,我让淮左的官员给你担保。”

  读书人要考试,并非是想考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