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雪飘飘飞
然而,对于顾廷烨而言,宁远侯府仅仅是个栖身之地。
万一
万一顾廷烨要争夺侯爵之位的继承权?
从小就针对顾廷烨,结果顾廷烨猛地成了器,顾廷煜不免心中发憷。
顾廷烨淡淡瞥了一眼大哥哥,昂首挺胸,缓缓道:“大哥哥,我回来了!”
“你慌不慌?”
上次官家封赏,入京、离京相隔也就十余天的时间。
也因此,他都没来得及向大哥哥施压。
这一次,不一样。
好友江昭已然得到官家密信,着其入京任职吏部右侍郎。
这说明,几人留在京城的时间会相当长久。
如此,他自然得高调宣布一些事情。
他,顾廷烨,回来了!
并且,他不但要向侯府宣扬,还要向勋贵们宣扬!
这宁远侯府,下一代究竟是谁成器,谁主事!
这宁远侯之位,他也要争!
顾廷烨昂首,淡淡的望向大哥哥。
前些年,他纨绔之名传遍,空有一身本事,却无发挥的机会,望不见出头之日。
可苍天眷怜,下淮左奔丧,竟然让他结识了江昭。
自此,人生轨迹大变,一朝起势,开疆拓土。
以前,那是他没有争的机会。
这一次,他要争!
不为别的,就为了让大哥哥难受。
从小就遭受的针对,他要还回去。
顾廷煜面色微变。
以他的才智,从老二的语气,以及其昂首挺胸的举动,自然猜到了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怎么能允许呢?
他才是长子啊!
……
第123章 侯府争端!
“怎么了?”
一道浑厚的声音响起,老侯爷顾偃开大步走出。
“咳咳!”
顾廷煜咳嗽了两声,面红耳赤,转头望向父亲,一手指着顾廷烨:“老二回门,竟是走了中门。这中门一向是唯有父亲方才可走,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哪怕老二封了官职,说到底也是父亲的儿子。”
顾廷煜一副维护老父亲的样子:“尊者先行,这中门唯有侯府最为贵重之人方可通行。老二此举,成何体统?”
作为象征等级森严的中门,须得顾虑“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因此,哪怕顾廷烨有了官位,也得走侧门,以示对老父亲的尊重。
“呵!”顾廷烨瞥了一眼大哥。
这就是他的大哥,毫无大哥的样子。
从小,大哥哥就是这样阴阳怪气。
一般来说,父亲听闻了挑拨离间的话,都会狠狠的打他一顿。
越打,他越心烦,父子二人就越有隔阂。
偏偏,哪怕他知道这是挑拨离间,老父亲也不为所动,察觉不出来。
顾偃开双手背负,微微皱眉:“二郎要走,就让他走吧。”
自从父子一起稳固了河州,顾偃开就对二子有了更多的耐心。
没办法。
诺大侯府,怎么着也得有一位扛鼎之人。
事实上,从一开始,他就最为重视二子顾廷烨。
大郎身子骨差,三郎太小,要想让侯府不衰落太狠,也唯有二郎为官支撑。
然而,越是重视,失望就越大。
顾廷烨的一次次纨绔举动,无疑让老父亲越发心烦,教训得也就越狠。
而今,二子成了器,顾偃开自是心中改观,态度大变。
既然二郎撑得起侯府,那他纨绔一点,也并不影响什么。
“父亲?”
顾廷煜面色微沉,心头大骇。
老父亲这个态度,他的爵位继承权,还能保住吗?
相反,顾廷烨则是向着大哥哥爽朗一笑。
早年源自于大哥哥的针对,他撑了过来。
如今,峰回路转,他成了器。
不知他的针对,大哥哥能不能撑过去?
“站在门口,成何体统?”
顾偃开大步走进正堂,浑厚声音传出:“都进来吧。”
此言一出,顾廷烨理了理官袍,郑重的向小秦氏行了一礼:“母亲。”
对于小秦氏,他一向非常敬重。
“二郎。”小秦大娘子面露欣慰之色,受了礼。
一举一动,尽是慈母风范。
顾廷烨行了礼,负手大步入内,端的是意气风发。
这一走,顾廷煜则是面色一沉,不断的咳嗽着望向顾廷烨的背影。
小秦氏面上的柔和之色僵硬了不少。
两人心中,各不相同。
于顾廷煜而言,顾廷烨竟然要争夺侯爵之位,这实在太出乎他的预料,让人非常难受。
于小秦氏而言,则是心中矛盾。
慈母之名,让她有机会装一辈子的慈母。
但,这种做法违背了她的本心,让人心中时刻煎熬。
她要是成了慈母,她生的儿子顾廷炜,注定得仰人鼻息。
这怎么可以呢?
小秦氏眼帘微低。
绝对不可以!
正堂。
顾偃开、小秦氏二人端坐主位,顾廷煜、顾廷烨二人分坐左右首位,针锋相对,邵氏坐于左次席。
“边疆镇守,事关重大,怎么就突然入了京?”顾偃开出声问道。
二子成了器,且有开疆拓土的功绩,顾偃开并不希望出什么意外。
“此前,官家让子川考验五位宗室。时至今日,已然过了三年。”顾廷烨解释道:“官家下了密令,让子川入京任吏部右侍郎一职,几位宗室随之入京。”
“历来,勋贵掌管京城禁军。孩儿身上有开疆拓土的功绩,也不缺一点镇守边疆的资历。是以,孩儿就此一齐入京,希望谋求个京城官职。”
顾廷煜、小秦氏二人插不上话,唯有默默倾听。
不过,一口一个“子川”,却是让人不免暗生忌惮。
那可是小阁老啊!
顾廷烨,一介纨绔子弟,怎么就能认识小阁老呢?
“嗯。”
顾偃开点了点头。
勋贵子弟,的确是以执掌禁军为主。
“此事,为父找个时间入宫一趟,向官家说明。”顾偃开沉声道。
既然二郎成了器,他自然会为其铺路。
“对了。”顾偃开叮嘱道:“嘉佑七子是难得的对武将没有偏见,且愿意与勋贵子弟交友的文人。一些关系,切记维护。”
武将与文官交好,实在是太难。
反之,一旦真的交好,就是一等一的机缘。
甚至,顾廷烨从纨绔子弟一跃为勋贵子弟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也与交友文官有莫大干系。
“父亲放心。”顾廷烨点头。
嘉佑七子,这个小团体已经存在了九年时间。
除了他与盛长柏,有资格游离于小圈子的边缘,余下的人根本连熟悉的机会都没有。
哪怕是种谔、王韶这样的人,也仅仅是与江昭相熟,而非是与嘉佑七子都相熟。
其中,为人处世与时机,缺一不可。
他能混得开,自然是有原因的。
“既是入京,你也老大不小的了。”顾偃开沉吟道:“也是时候娶妻,成家立业。”
他这一生,有过三个妻子。
其中,以首任妻子大秦大娘子与他最为恩爱,夫妻二人形影不离。
可惜,大秦大娘子体弱多病,不好生养。
夫妻二人足足成婚十年方才诞子。
这也就使得,他诞子时间相对晚了不少。
英国公长子张鼎已然年近四十,他的长子顾廷煜连三十岁都没有。
父子年岁差距太大,就容易生出变故。
如今,二郎已经二十四岁,顾偃开并不希望二郎也重蹈覆辙。
当然,以宁远侯府的门第,以及顾廷烨的成就而言。
二十四岁成亲,其实也还好。
要是放出消息,满汴京的权贵女子,都得为之心动。
“也好。”
顾廷烨没有拒绝。
他身边的朋友,几乎都已经成亲。
上一篇:聊天群:我的群友全在反派阵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