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雪飘飘飞
“长柏性子端正。”
江昭断言道:“若是不介意海氏族规,对于双方而言,都不失为一门好亲事。”
“海氏门第,世代簪缨。”不等盛纮说什么,盛长柏就插话道:“长柏自是不介意海氏族规。”
江昭微微点头。
“如此,着我一封书信过去,说一说长柏的为人。成与不成,就看天意。”
“多谢姐夫。”盛长柏连忙拜谢。
不足一炷香,三次拜谢,真是欠了天大的恩情。
还不完!
“劳烦贤婿。”盛纮也连忙拱了拱手。
江昭的一封书信,意义可不小。
可以说,一封书信过去,亲事就起码稳了九成。
江昭点头。
他不是乱点鸳鸯的人。
盛长柏,的确是一等一的好丈夫。
海朝云,也是一等一的好妻子。
今儿七千字,肾虚,感觉被榨干了!
第127章 齐衡,不该走文官路?
寿安堂。
堂构轩敞,陈设疏朗。
自主位以下,左右席位,皆是置有一小木几,上摆鲜果、糕点、清茶。
盛老太太、王若弗、盛华兰、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江怀瑾、江珣齐聚一堂。
七岁的江怀瑾,梨涡浅现,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却稚气未脱,口称“姨娘”、“祖母”、“曾祖母”,甚是讨喜,往往惹得几位女眷吟吟一笑。
特别是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三女,未经人事,猛地让一位七八岁的小孩称呼“姨娘”,自是觉得颇为有趣。
盛华兰手握锦帕,不时说一些关于官眷贵妇的八卦,往往惹得堂内几位女眷一诧。
王若弗怀抱小外孙江珣,小心翼翼的逗弄,甚是疼爱怜惜。
不一会儿,江昭、盛纮、盛长柏、盛长枫几人走进堂内。
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几女连忙起身一揖:“大姐夫。”
江昭温和一笑,罢了罢手:“不必多礼。”
说着,江昭向着盛老太太一礼:“祖母。”
“昭哥儿有礼,快快请坐。”盛老太太浅笑点头。
孙女婿,三品大员!
哪怕是勇毅侯府巅峰期,也未必及得上小阁老的三分风光。
毕竟,这可是二十七岁的三品文官!
江昭、盛纮、盛长柏、盛长枫相继落座。
“唉!可惜了,齐小公爷风度翩翩,竟然没考上。”
盛如兰性子直率,口无遮拦,继续说起了几女谈论的话题。
此言一出,江昭立刻就知道了几女都在谈论些什么。
无非是关于科考的事情。
“科考一途,选举的乃是天下读书人最优异的三四百位。其中,不乏五六十岁的老年举子一起竞争,但凡能够三四十岁考上功名,已然是一等一的读书人。”江昭摇头一笑,插话道:“一次不中,属实正常。”
齐衡此人,要说读书天资,肯定是有的。
否则,也不可能考上举人。
细究起来,其天资甚至还在盛长枫之上。
不过,自从认识了盛明兰,心就不在读书一途。
心不在焉,竞争失败并不稀奇。
“可大姐夫和二哥哥不都是一举中的嘛!”
盛如兰遗憾道:“我还以为小公爷也能考上呢!”
相比起读书启蒙的几位女眷,齐衡举子之才,无疑是降维打击。
集才华、容貌、家世于一身,齐衡可谓是近乎“完美”的人。
当然,从盛如兰的举止来看,她并不为之伤感。
或者说,她并不钦慕齐小公爷。
相反,盛明兰握着手帕,微低着头。
盛墨兰瞥了一眼,默默无言。
这二女,一人受齐衡主动亲近示好,一人仰慕齐衡家世,自是为齐衡伤感。
“一次不中是常情,你大姐夫和二哥哥才是例外。”盛纮一笑,摇了摇头。
江昭淡淡一笑:“说起来,国公独子入仕,也真是少见。”
其实,以齐衡的家世,哪怕考上了进士,前程也不可能太好。
国公就是国公,出身武将。
哪怕披上了一层进士的皮,也断然不可能为文官所认可。
勋贵子弟考上了进士,走武将路,那自然是“儒将”,为文官推崇认可。
勋贵子弟考上了进士,走文官路,那可就是侵占文官的生存土壤,注定为文官厌恶。
更别提,齐衡似乎还是走的御史路子?
清流御史,主打的就是弹劾人。
这个职业,但凡不是宦海老油子,就非常容易得罪人。
巧了,齐衡性子执拗,最擅长直言上谏。
此外,齐衡还是太后党!
内阁大学士庞籍为太后乡邻,尚且受文官排挤,手中掌握的实权位列六位内阁大学士之末位。
齐衡?
武将出身、御史清流、幸进之辈,buff叠满!
这一切,注定了齐衡的上限。
顶了天就五品御史!
盛如兰不懂宦海规则,不知道大姐夫的潜意,只是赞同道:“小公爷文才俱佳,肯定得入仕为官嘛!”
出身文官清流,于她而言,科考入仕才是正统。
盛纮、盛长柏、盛长枫三人则是若有所思。
国公独子入仕,的确是少见!
当然,也并非不能理解。
一般来讲,军中无人脉,的确是唯有读书入仕,谋求出路。
不过,这是对其他落魄的国公之子而言。
对齐小公爷而言,不一样!
他的母亲,乃是皇后娘娘养大的平宁郡主。
这个身份,哪怕齐国公府已经没有了军队底蕴,也不影响齐衡走武将路。
说到底,武将最需要的就是皇帝的信任,走的就是“幸进”的路子。
一步登天的武将,不在少数。
而平宁郡主之子,天然就有皇帝的信任。
特别是齐衡文才斐然,有机会走“儒将”的路子。
仗着皇帝信任,走儒将路子,重新积累国公府底蕴,说不定还真能振兴国公府。
哪怕难以媲美初代国公爷,起码也能掌握一定的实权。
特别是边疆一带,近年来不缺功绩,小公爷要是找了皇后娘娘的关系,入边领军,哪怕比不上顾廷烨,起码也能起势,年少有为。
然而,竟然走了文官路。
武将可幸进,文官可不能幸进。
这一来,“皇帝的信任”这一优势自然是没了作用。
“小公爷从小就读书习文,娇生惯养,不擅兵戈,统兵也未必能服众。”盛长柏搭话道。
一般人,没有受过特殊的教导,要想领兵服众,难度可是不低。
齐衡自小从文,娇生惯养,肯定没有学过领兵本领。
当然,他就是想学,也未必有门路。
自初代齐国公以下,齐国公府连续三代国公爷都是废物,传承究竟还在没在都不一定。
可以确定的是,这一代齐国公肯定不懂领兵。
如此,自然无从教导儿子齐衡。
此外,平宁郡主疼爱儿子,肯定不会让儿子习武,也不可能让独子去边疆。
毕竟,就一个儿子!
江昭缓缓点头:“言之有理。”
不过,东怕西怕,没有半分魄力,注定难以成就大事。
齐国公府要想振兴,难!
几人谈了没几句,王若弗的贴身丫鬟刘妈妈上前一礼,恭声道:“老太太、主君、主母、姑爷、哥儿、姐儿,膳食已于正堂备好,还请去用膳吧。”
“哈!”
盛纮一抚须,起身道:“贤婿,且去一齐吃个便饭吧。”
“岳父,长柏,请!”江昭伸了伸手。
此次过来,主要就是为了庆贺盛长柏考上进士。
“大姐夫,请。”盛长柏作了一揖。
江昭点头。
如此,几人直奔正堂。
第128章 小秦氏!
宁远侯府。
残阳西坠,暮色四合。
小溪淙淙,鲤鱼浅泳。
溪畔,小秦氏手上抓着一把煮熟的蚕豆,轻轻一丢,便引得不少鱼儿争相游动,争抢饵料。
“老二成了器。”
“这几天,从他的做派来看,怕是有意与老大争夺爵位。”小秦氏淡淡说着,不知喜怒。
一旁,贴身丫鬟向妈妈附和道:“大公子身子骨差,自小没少针对二公子。如今,二公子年少有成,有了开疆拓土的功绩,要争一争爵位,实属常情。”
上一篇:聊天群:我的群友全在反派阵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