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雪飘飘飞
优势在我!
兖王府。
兖王独自一人,仰首望月。
“王爷,那黄景?”兖王妃屏退左右,走到兖王身边,一脸的惊疑。
“黄景不是我的人!”兖王摇了摇头。
兖王妃脸色微变:“那就是邕王的布局,他要反诬王爷?可这事.这事该怎么找官家解释清楚啊?”
这一来,邕王既是布局者,也是受害者,可让人怎么解释?
“也不是邕王的人。”兖王沉声,双手背负:“那是刘相公的人。”
“刘相公?”兖王妃一喜,轻声问道:“刘相公偏向了王爷?”
截至目前,尚未有内阁大学士偏向于两王中的某一位,要是刘相公偏向于王爷,那可就是天大的优势。
“尚是合作关系。”兖王摇头道。
“这事,注定是一滩烂账。”兖王望向皇宫的方向:“刘相公有句话说的甚有道理:布大局者,以阴谋为底,以阳谋成事!”
“可,官家怕是会第一时间就怀疑上你啊!哪有这么布局的?”兖王妃辩驳道。
兖王罢了罢手:“过些日子,我自入宫,将这事的堂而皇之的剖析清楚。”
“邕王这次遭到的陷害,未必不能是‘苦肉计’。”
兖王双手背负,向着皇宫望了一眼:“再说,不管怎么样,还是得以刘相公的胜负为主。”
这笔账太过混乱,注定各有各的说法。
说不清结果,道不清来由。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烂账,人心都不可能一点偏向没有。
而一旦官家有那么一点偏向于他的心思,那他就赢了三分。
甚至,哪怕官家不偏向于他,也并不意味着他输。
这次的争斗,两王之争并非主战场!
若是刘相公赢了韩章,自此偏向于他,那他可就多出一位内阁大学士的支持。
要是算上那位与刘相公出身一系的王相公,那可就是两位内阁大学士。
此外,刘相公的布局也会破掉官家的贺寿冲喜之事。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第39章 贺表缺了一份!
六月三日。
黄景劝谏曰:“臣闻《春秋》之义,立嫡以长。邕王居诸宗室之长,年逾而立,沉稳持重,百姓皆呼'贤王'。陛下若循祖宗成法,当以邕王为嗣,此乃顺天应人之举。”
官家震怒,一日不食。
六月初十。
黄景劝谏曰:“钦天监连报紫微垣异动,主星旁有明光正应邕王府方位。天意如此,陛下何疑?若逆天而行,恐伤国本。”
官家一日不食,问罪钦天监。
六月十五。
黄景劝谏曰:“邕王贤德,有天子之气,可为皇嗣,承继山河。陛下无子,若禅让皇位,可成尧舜之佳话。”
官家久久不言,问罪黄景。
黄景喊冤,直言不敢再上奏,又经谏官上奏说情,官家仁慈,并未治罪。
六月二十。
黄景称病。
六月二十三。
御街,韩府。
韩章、王尧臣、张放平、江昭几人,一齐散布走动,游玩参观园子。
“翰林修撰的生活怎么样?”张方平以一位老前辈的姿态,随意问道。
江昭沉吟着答道:“忙归忙,一天却也能省下一些时间用于学习,并非是初时了解的那样吓人。”
事实上,内阁一日的政令量并非那么夸张,往往也就几份、十几份。
绝大多数政令,关键点也就几句话的事情而已。
一旦熟络了流程,套一套模版,也就两个时辰左右的工作量。
实际上,编撰政令真正耽误时间的是斟酌字句,官场的那些老油子,最擅长的就是解读政令,哪怕是一字之差,也有可能因此而产生过分解读的问题。
而一旦过度解读,就有可能酿成大祸。
此外,政令实在不少,偶尔也可能存在纸张不小心染上墨的问题,那就得再来一遍,非常考验人的耐性。
张方平缓缓点头,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当然,肯定没有江昭这么忙。
“翰林修撰,以学为主。”韩章叮嘱道。
翰林修撰,为国储才。
工作不重要,学习才是根本。
江昭颔首,他也懂得这个道理。
不过,眼下翰林修撰的工作量俨然是没有触及到他的上限。
他是那种可以一天工作十个时辰,并且休息几个时辰就生龙活虎的那种人。
“最近这局势,让人有些心慌啊!”王尧臣面色沉重,说起了朝政。
这也是几人聚集的目的。
时至今日,一些事情越来越迷糊,一些事情越来越清晰。
江昭点头赞同,插话道:“那黄景,要是不出意外,估摸着就是刘沆的人。”
无它,黄景的贺表出了问题。
官家贺寿,集百官贺表,以作冲喜祭天之效。
这贺表,须得三司、六部、五监等部门的主官负责集齐,进而交于内阁,呈奏官家。
一如翰林院,负责收取贺表的就是翰林学士海承晏。
黄景是礼部郎中,他的贺表自然是礼部尚书韩章负责收。
而三司、六部、五监等部门的主官,几乎都是从从六月十号就开始收贺表。
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十三天,各部门的贺表都已经集齐,唯独礼部,尚有一人的贺表并未上交。
黄景!
这缺的一份贺表,就是礼部郎中黄景的贺表。
须知贺表这种东西,主打一个“全”字。
这是一份也不能缺的东西!
休说黄景仅是生病,便是下一秒就要进棺材,贺表也万万不能有缺。
但,黄景就是缺了!
准确的说,不是缺了,是暂时还没有交,只要在正式呈递官家以前上交,就不算缺了。
起初,江昭代老师韩章去催过一次,黄景拖着重病身子,说定然按时上交。
怎料过来两日,也还没有上交。
慢慢的,就是第二次催,第三次催。
直至昨日,韩章亲自去催,结果得到的答案还是说定然按时上交。
这可就有些难办!
这就是一个局!
刘沆的局!
尽管不清楚刘沆与黄景为什么会有关联,也不清楚两人怎么有的关联,却也不影响几人推出幕后之人就是刘沆。
从受益者分析即可。
韩章出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刘沆!
“官家是六月二十六贺寿,明儿是六月二十四。”张放平摇了摇头,双手背负,面色严肃:“要是不出意外,明早的朝会,官家就要看贺表。”
一般来说,大寿的那一天,还是以祭天与宫宴为主,贺表这种东西,都得提前交上去,官家有兴致也会查看一二。
既然是布局,这贺表怕是难以收上来。
“有心算无心,逢此时机,出了差错也不奇怪。”韩章倒是非常淡定。
自考上进士起,他十七年就干到内阁大学士之位,一路以来风风雨雨,什么没见过?
刘沆有意拉他下水,但他可不一定会被拉下水。
“有解?”王钦若疑虑道。
“有解。”韩章点头。
他的政斗能力是真的很强,经得起文武百官的考验。
早年间,他几乎是一人杀穿朝堂的存在。
否则,也不可能三十七岁就位列台阁。
论政斗水平,刘沆绝对不如他。
这段时间,刘沆也没少下套,希望他入局。
韩章自是不入局。
这几个月的时间,他起码彻底了韩系九成九的力量,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人物。
那些官场旧友,也都有拜会。
此外,没有任何一位宰辅大相公希望自己治政的内阁有两人出自一系。
兼而有宰辅大相公富弼的偏向支持,他只要稳打稳扎,就不会输。
这次也一样,刘沆布局,他不入套就行。
“实在不行,就干脆不收贺表,就把罪责推与黄景。”韩章解释了一句:“或者,让刘沆去催黄景的贺表。”
有着宰辅大相公的支持,他做起事来可容易太多。
这种局要想逃开,不难!
更何况,哪怕他真的被迫下场,也不一定输。
张方平严肃的神色一松,“那就好。”
要是官场有“天之骄子”这么一种说法,那韩章就是一位毫无疑问的天骄。
并且,还是已经成长起来的天骄。
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近乎是除了大相公富弼以外再无敌手的存在。
韩系老人对于韩章的信任,不可以常理计之。
“主君,张公、王公、江公子,还请去用膳!”韩章侍妾崔氏走近。
“哈哈!走吧,吃饭。”韩章笑了笑。
有他顶着,这天,塌不下来!
第40章 宰辅大相公的拉偏架!
上一篇:聊天群:我的群友全在反派阵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