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雪飘飘飞
拓土功绩啊!
就因为挖掘了一位贤臣,他就此成为了大周立国以来首位有拓土功绩的君王。
“自太祖皇帝以来,百年国祚,未尝有拓土之功。江卿以文臣之身统御三军,复汉唐故地,开疆两千里,实为百年第一功!”
一句话,几乎给予了最高评价。
赵祯振袖而起,扫视百官,声震殿宇:“如此功业,当彪炳史册,泽被千秋!”
言罢,内官持诏出列,朗声宣敕:
“门下,制曰:
朕闻武纬文经,社稷之桢干;犁庭扫穴,人臣之极勋。
陕西转运使、宣抚使江昭,器识恢宏,机韬沉毅。献《平戎》之策于堂庙,练铁血之师于熙州。开拓边先河之创,奇谋定七州之疆域。今特颁殊典,以彰殊勋。
特封鲁国公,食邑两千户,许戴貂蝉冠,佩金符鱼袋,紫袍玉带,许立宗庙!
赐皇庄二十顷,御园百亩,黄金千两,锦帛千匹,允置功臣田二十顷于故乡。
赐内库珍宝若干,允鞍轿刻“功德四方”字迹,命翰林院修《熙河平戎录》,以彰殊容!
於戏!
卿曾祖父沅,谢庭兰玉,懿言嘉行,追赠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赐谥“文肃”。
卿曾祖母陈氏,母仪淑德,慈惠含章,封陈刘郡夫人,赐珠翠翟衣。
卿祖父志,韬略传家,功裘丕显,加赠礼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赐立庙于郡。
卿祖母张氏,慈范昭垂,节烈昭闻,封荥阳郡夫人,赐澄心堂纸。
江父忠,教子有方,克成大器,加银青光禄大夫,赐李廷圭墨。
江母海氏,勤慎宜家,清静能贤,封河东郡夫人,赐锦缎二十匹。
江妻盛氏,贤良淑德、佐夫有志,封南阳郡夫人,赐鸾凤金钗。
特赐荫封子孙五人,可荐进士出身,荫补官职。
特命,卿以熙河七州,建熙河一路,授熙河路经略安抚副使、宣抚使、银青光禄大夫,假经略安抚使之责!
望卿不负朕望!
钦哉!
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内官一职,一向都有念诏书不断气的本事。
这一次,却是大不一样!
单独念江昭的封赏,竟是让掌印太监脸色都发红起来。
可想而知,封赏何其之长。
“臣江昭,拜谢陛下!”
江昭连忙上前一步,行大礼拜谢。
几乎同一时间,百官议论纷纷,尽是艳羡。
前些日子,官家于朝堂上公然探讨过江昭的封赏事宜。
不过,也就定下了大概。
究竟该怎么具体封赏,并未定下。
这一次,算是彻底揭晓了结果。
其中,最重要的赏赐,无疑是国公之位、史书留名、封荫妻儿、主政一方。
国公之位,就是流爵鲁国公。
作为尚未致仕的文官中唯三的国公之位,含金量相当不凡。
史书留名,则是让翰林院单独修《熙河平戎录》一事。
单独特意修书,这可是千古留名。
此外,除了《熙河平戎录》,还有有一本翰林院修的编年史,暂定取名《资治通鉴》,就更是不凡。
封荫妻儿,则是追封三代的赏赐。
从曾祖父一代,追封到祖父、父亲,妥妥的往上追封三代。
其中,已经过世的曾祖父江沅是追赠,给予了谥号。
并未过世的江志、江忠,则是加赠。
加赠官职,无关实权,但也是一等一的殊荣。
甚至,就连妻子盛华兰,也荫封了郡夫人。
这样的诰命,哪怕是放眼汴京官眷圈,也是少有的存在。
此外,还单独赏赐了荫封名额。
要是江昭的子嗣不成器,怎么着也能混个进士功名,下一代但凡不谋反,肯定是一等一的郡望大族。
光宗耀祖,封荫妻儿,不外乎如此!
要说最涉及含权量的封赏,还得是令江昭建熙河路,领经略安抚副使一职。
这可是从三品实职,主官一方军政的职务,上头就一个经略安抚使,毋庸置疑的二把手。
而“假经略安抚使”之职,也就意味着官家短期内没有擢升一位安抚使过去任职的意向。
江昭,作为经略安抚副使,兼宣抚使,就是事实上的一把手,妥妥的封疆大吏。
并且,还不是简单的封疆大吏。
须知,以往熙河七州,可都是受异族统治。
如今,异族退去,以七州为熙河路,也就意味着从上到下,从高官到小吏,处处都是空缺的官位。
一旦江昭任职熙河路,就得大批量的重新擢拔官员,填满空壳。
作为新的一路,无论朝廷再怎么插手一部分官位的调遣,余下的一部分,都是天大的量!
凭借着这些量,以江昭的本事,轻松就可建立一个新的班底。
熙河系!
从上到下,绝大部分官员都是他的人!
一旦经营好熙河系,江昭自此就有了入阁的资本。
时间一长,熙河系的官员该擢升的擢升,该调任的调任,江昭就可顺其自然的达成“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一成就。
韩系新一代的官员,也定然会去往熙河路历练,化作江昭的底蕴、入阁班底。
自古以来,凡是内阁大学士,几乎都会尝试掌控一路,借此作为入阁的基本盘。
然而,相比起那些内阁大学士,江昭对熙河路的掌控力,注定会强上不止一筹。
说到底,熙河路一个正式官员都没有。
他要做的是填充!
而绝大多数内阁大学士,都是通过政斗,拉一波、打一波,调任自己人上位。
这种做法,肯定有机会掌控一路。
但要说彻底掌控某一路,根本不可能。
再怎么简拔、打压官员,顶天了也就四五成官员是自己的人。
地方大族的人,起码占据了官场三成以上。
除此以外,肯定还有其他派系插手。
四五成的官员掌控力,就已经称得上掌控了一路。
江昭不一样。
一旦组建熙河路,从上到下,起码八九成的官员都是他的人!
甚至,熙河一路还没有地方大族的干扰。
别人是要地方大族支持,他是可以扶持地方大族!
此外,除了熙河路,还有陕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
陕西一路,江昭经营的时间并不久。
然而,江昭拓疆期间,不知多少官员受过他的简拔,成了他手底下的人。
一旦江昭起势,这些人又何尝不是“故吏”?
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也即淮南。
江昭出身淮左,淮南可是他的故乡,天然就亲近。
可以说,一旦江昭掌握熙河路,就可称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有了入阁的资本。
一旦江昭入阁,适当经营陕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天下十四路,掌握其四,百官之首,舍他其谁?
熙河路,就是入阁的资本!
就是宰辅大相公之位的种子!
熙河七州的处置权,这才是最重要的封赏!
一章封赏,竟然没写完。明儿还得封赏一下……咳咳,怎么感觉有点虚呢
第94章 封赏之事!
二十四岁,史书留名,封妻荫子,主政一方!
何谓年少成名?
这就是典型的年少成名!
文武百官,齐齐注目,不乏议论之声。
特别是关于熙河七州的处置,更是让人探讨不休。
那可是整整一路官位的支配权啊!
一旦江昭走马上任,简拔门生故吏,巩固好基本盘,说是“熙河王”,也并无不妥。
以往称呼“小阁老”,主要是起赞誉之意。
初出茅庐的仕林新人,表现不俗,自是有人称颂。
如今,大不一样。
小阁老,那可真就是“小”阁老!
江昭,自此是真的有了入阁的资本!
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江昭手持笏板,垂手而立,神色淡然,岿然不动。
左首之位,代表着臣子权势巅峰的六位内阁大学士,皆是平静肃立。
此次具体的封赏事宜,六人早就知晓得一清二楚。
丹陛之上,赵祯余光瞥向议论纷纷的文武百官,也不意外。
经略安抚副使、宣抚使的官职封赏,的确是一等一的重赏,有些争议也实属正常。
不过,文武百官议论之声不断,却没有人站出来质疑。
由此可知,文武百官心中能够接受这样的封赏结果。
原因也非常简单:
熙河七州,疆域两千里,肯定得单独建为一路。
既然单独建为一路,那就涉及到了胜利果实的瓜分。
而开疆拓土最大的果实,就是熙河路“最高军政长官”的归属。
上一篇:聊天群:我的群友全在反派阵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