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123章

作者:从前慢

  秦淮如低了低头,再抬起坚持道:“我知道您不缺,可我也没别的能拿出手。”

  “大过年的,我总得给师傅您拿点啥。”秦淮如这话倒是说的没错。

  身为徒弟,还跟师傅住一大院儿。

  这都不给当师傅的拜个早年,也太没规矩,眼力劲儿了。

  贾东旭还在的时候,逢年过节可没少去给易中海请安的。

  哪次,也没空手。

  “行,东-西我留下,瓶子改天还你。”杨建国一伸手,把东-西收了。

  他又不是圣人,徒弟给送的礼,该拿就拿。

  他拿了,自己有的吃,徒弟也安心。

  不拿,没得吃。

  徒弟还得在那琢磨,自己是不哪儿惹师傅生气了。

  还是说,师傅对她这徒弟有意见?

  那,回头能好好教自个儿吗?

  秦淮如脸上一喜,说了声“新年快乐,师傅”就回去了。

  拿着小瓶儿进了屋,瞧见仨人都看自己。

  杨建国把小瓶儿拿起,说:“秦淮如,给我这个当师傅的拿了点礼。”

  “香油?”英子眼一亮,惊讶的很。

  “嗯,英子,你给换个瓶儿收着。”杨建国笑着点头。

  “哎。”英子接过瓶子,上灶头去了。

  傻柱眼神复杂,道:“建国,秦淮如这个徒弟,当的不差。”

  这些个香油,就是对他这个厨子来说也是宝贝.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回娘家,这叫一家亲

  从秦淮如来过,后头接着大刘婶就到了。

  没别的,给提了大半兜子的腌白菜包子。

  “婶子也没别的,你跟英子留着吃,这馅儿开胃。”.

  “行,我就不客气了。”瞧他没二话收下,大刘婶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这时候就是要不客气,客套那是跟外人的。

  自个儿人大过年的,你客套个嘛?

  这边提着包子,还没进屋呢!

  他就瞧见闫解放,手里捧着个小碗来了。

  “建国哥,我妈让我给你送些煮花生,请你跟英子姐尝尝。”

  黄-色的搪瓷碗,里头装了三分之二高。

  不多不少……

  是对常人来说,对严老抠家来说。

  这得叫‘破天荒,开先河。’

  跟自个儿孩子分花生,那都得论个算。

  一碗,想啥呢?

  “行,帮我谢谢壹大妈,回头我再去看她。”

  “建国,我这前些天得了些木头,打了个小凳儿给你留着。”

  “谢谢您,年好。”

  “好年,是个好年,哈哈……”

  一来二去的,本打算早早走的杨建国和英子,到了供销社都九点了。

  买了些家里爱吃的,又提了瓶西凤酒,成条的前门烟。

  俩人这才骑着车,往供销社大院儿赶。

  到了地头,家里已经有人了。

  供销社,在这四九城是绝对的肥差。

  英子爸做事儿老辣,资历深,为人又圆滑。

  这些个条件加起-来,可不得多走动走动。

  逢年过节有个来往,哪天有个随手就能趁一把的事儿。

  有这情分在,人还能回了不成!?

  “爸,妈,我跟英子来给您二老拜年了。”杨建国提着东-西,一点也不低调的往里走。

  大过年,正是要争面儿的时候。

  只要是正当劳动所得,只管往高了来。

  这大过年的藏着掖着,悄默默的。

  让人看见,还不得说“这家东-西来路不正,指定有啥问题”啊?

  一进门,英子爸妈还没开口,先把客人给看愣了。

  好家-伙,你这是来走亲戚,还是搬家底的。

  大包小包,光是看见的就有鸡蛋、带肥膘的猪肉,前门烟,西凤酒。

  那油纸包着的,还得有六七样。

  这女婿,啥家庭啊?!

  “来了,这是食品厂的肖主任,叫叔就成。”英子爸笑的眼都眯了。

  这个女婿,那是真给他涨脸。

  “肖叔,您过年好,我叫杨建国,英子男-人,您叫我建国就成。”

  “肖叔过年好。”英子。

  杨建国一掏兜,烟就有了。

  弹出接了,给点上,一套流程贼明白。

  “年好,年好。”

  肖主任笑呵呵的撇了礼物,突然从里面瞧见自家东-西了。

  “那是我们厂产的八宝盒吧?”

  正帮着归置的英子一笑:“肖叔,您眼还是这么尖,就是八宝盒。”

  所谓八宝盒,就是一种食品礼盒。

  不是油纸包的,是纸盒包装。

  里头装了八样不同口味的点心,因为物资匮乏,点心对寻常人来说太珍贵了。

  再者做点心的都是些稀罕的好东-西。

  能吃上一回,就跟那宝贝似的。

  所以,也叫八宝盒。

  “了不得,了不得啊!”肖主任瞧着杨建国,把他当平辈对待了。

  八宝盒可不是谁都买的到的,价格更是不菲。

  一盒得要十三块六毛,顶寻常工人半月工资。

  就他这个食品厂的主任,也就去看领导的时候,想办法寻了张票,狠心买了一盒。

  自己却连一块都没吃上,想想都心酸。

  啥主任,主任啥啊!

  还没人老李这个供销社的老资格,活的滋润。

  哎~

  瞅人这女婿,再想想自家那-个……

  奶奶的,人比人得扔!

  “老李,我那家里也要来人,就不坐了。”肖主任不坐了。

  这他娘的,那些个礼物一、样样的往出拿。

  老李家桌子都快放不下了,他那心也让‘塞’的满满当当的——憋屈!

  “老肖,路上慢着点。”英子爸给人送到门口。

  “哎,回去吧,走了。”

  肖主任跨上车,两腿一瞪,颠儿了。

  再待会,今儿来给他拜年的没一、个好脸。

  扭头回屋,英子爸就看见闺女跟老伴儿还在那归置东-西。

  馒头,杀好的鸡,还有一小袋子油条。

  英子爸舔了舔嘴,是有好些日子没吃过油条了。

  如今的油条,可也是稀罕物。

  为啥?

  因为是油炸的,它油水大啊!

  想吃,来,先拿‘油条票’来我瞅瞅。

  没有?

  您边儿歇着,下一、个!

  最后,英子爸还瞧见拿小瓶儿装的豆油。

  那颜色,一瞅就知道是压榨的好油。

  寻常那些个大豆油,里头浑浊的杂质可一样不少。

  哪像这个,看着跟透明似的……

  “建国啊!”

  英子爸又砸了口烟,丢在地上碾了碾:“下回来的时候,别带这些个东-西了。”

  “你跟英子才过日子,也得给自己个儿攒些家底。家里头啥也不缺,好着呢!”

  “英子她妈,等会给把那些油、吃的带回去。”

  “哎~”

  英子妈笑了笑,伸手又给往回装。

  英子好笑道:“建国,我就说别带这些。”

  杨建国也不拦,笑着坐下给老丈人递了根烟:“妈,您就别装了,家里头真有。”

  “这些个再带回去,回头指不定就得放坏了,那不糟践东-西了吗?”

  “爸,您放心,英子跟我好着呢!”

  杨建国一指英子,道:“您瞧这脸-色儿,人都胖了几斤。”

  听他这么说,英子攥着手,有些羞恼的跺了跺脚:“谁胖了,我那是有个小的呢!”

  “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