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261章

作者:从前慢

  生不如死!

  得知消息,猜到杨建国有动静的张钰赶到了。

  向大个儿问明情况,张钰果断道:“走,我跟你们一块儿去。”

  到了后勤办,瞧见是张钰亲自来,里面儿还有秦淮茹。

  后勤办主任的脸瞬间垮了,“去,都出去。”

  把办公室的人都赶出去,关上了门。

  后勤办主任当场摆烂,“你们仨人,我也拦不住,要什么自己看着办吧!”

  看对方如此识趣,大个儿憨厚的笑着拍了拍他的膀子:“好样的。”

  让他那力气拍的身子一歪,主任连连苦笑道:“最后头那架子,第三层有你要的。”

  厂门前,何科长跟杨厂长并肩站着,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

  “厂长,到底咋办?”

  何科长把烟往地上一扔,用脚尖使劲碾着发泄内心的憋屈。

  他要不是这保卫科的科长,这会儿早把枪拍在桌上,甩手走人。

  老子不干了,他妈的……

  狗…R的欺人太甚,就连大伙儿想送送都不成。

  是要干什么?干什么?!

  杨厂长也是头大。

  这才几年光景,他已经乌云盖顶,满头白霜。

  大领导为了吸引目光,主动去了南方。

  厂里这些年因为屡屡立功,表现优异。

  又有杨建国这个‘先进模范工人代表’在,倒是安生。

  可现在他要带头搞事,怎么办?!

  其实,杨厂长心里也是倾向于要去的。

  可他所处的位置,不允许他照着自己的性子来做决定。

  哪怕仅有一丝风险,也要斟酌再斟酌。

  要不要去,要不要去?!

  人群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看到前方密密麻麻的工人们。

  杨厂长就知道说啥都没用,“开门。”

  一挥手,杨厂长伸手在口袋里一掏,黑纱袖套直接带上了。

  “老杨。”

  迎面过来的杨建国,朝他竖起拇指。

  咧嘴一笑,人群浩浩荡荡的向着主街出发。

  此刻,如果从四九城上空向下俯瞰,就会看到整座城市汇聚出数条长龙。

  东…西南北,四面八方。

  凡是能通行的道路都充满小小的蚂蚁。

  他们步伐坚定,神色痛苦、悲愤的向前,向前……

  那蔓延了不知多少里的长街,被黑压压的人海填满。

  从清晨到黑夜,汇聚的人越来越多,队伍排的越来越长,一眼望不到尽头。

  前来的人群不时焦虑的向皇城张望,却又安静等待着。

  时不时有老人掏出手帕,擦拭眼角的泪水。

  眼泪,不自觉的就向外淌,止也止卜住。

  饥寒交迫,站着的人却像木桩一样,动也不动。

  后面儿来的就往前填补空缺,能凑多近就有多近,走不近就想办法往高了站。

  站不高没地儿了,那就钉在原地等着。

  只要能看一眼,就一眼足够了。

  十多个小时的等待,站满人群的长街却是鸦雀无声。

  直至一辆灵车驶来……

  被妈妈牵着的志怡,垫着脚仰头张望,“妈妈,车里的就是爷爷吗?”

  “是,是爷爷,是最可爱、可敬的人。”

  ……

  一场令全国,乃至世界为之悲痛的遗憾后。

  温煦的春风扑面而来,将大地涂成鲜亮的颜色。

  群众们张灯结彩,推着大鼓,绑上腰鼓,将压箱底的鲜亮衣裳拿出来穿在身上。

  炮竹震天,锣鼓齐鸣。

  四九城里一百五十余万名群众走上街头,共同庆祝这一伟大的时刻。

  春风——暖.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领导归来,要动一动

  新年,真有新气象。

  这一次,压在大伙儿心头上的石头啊!

  它总算是让一脚踢开了。

  大院儿里,曾经压抑的欢笑放肆张扬。

  大人们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相互攀谈,孩子们可着劲儿的撒欢。

  “建国,你再跟大伙儿讲讲呗?”正在院儿里洗衣服的冉秋叶,突然提了那么一嘴。

  “对,给大伙儿讲讲,大伙儿都想听听。”

  “对啊,建国,给咱讲讲那招待会,到底是啥样啊?”.

  “谁愿意听那个,咱们关心的是那个吗?”

  25周年的招待会,杨建国作为钢铁系统的工人代表,亲自参加了这一次宴请。

  那次可爱的人可是亲自主持,进行了讲话的。

  大家想听得,是这个……

  前面儿大环境不允许,大家也不好追着他问。

  现在,天儿好了。

  大伙儿可都压卜住心里的好奇,想要听一听那天的招待会上,都讲了些什么?

  “牵挂人民,心系祖国。”

  杨建国简要总结道:“就是这两点,也只有这两点……”

  “好了,我们不要讲这些,说点高兴的。”

  英子打断众人的追问:“雨水,可以考大学了,你有没有想法?”

  何雨水看着一旁的孩子,苦笑道:“我能有啥想法,总不能把孩子撂家里不管吧?”

  “找人看着呗,咱院儿里不也这么过来的。”

  英子笑道:“反正肯定得辛苦点,但我觉着读了大学将来指定出息。”

  何雨水有些拿不定主意,心动可又缺乏行动的勇气。

  冉秋叶看了看小姑子,随后向英子说:“英子,你们家那俩将来肯定得考大学吧?”

  “嗯,得考。”英子笃定点头,望向自家男人说:“是吧?建国。”

  “是,那必须得考,不仅要考,我还打算让俩人出国去留学,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听到他打算让孩子去留学,大伙儿可惊呆了。

  这,建国不会是向资本帝国靠拢了吧?!

  可这想法刚一出来,就让理智给打散了。

  怎么可能,建国是什么人。

  这都住了十多年了,谁还看不明白?

  “到外面去,看一看列强的强大,学习他们的技术,他们的经验,他们的制度。”

  杨建国向前一伸手,紧握成拳,用力向着怀里那么一拉。

  “把这些好的都带回来,建设我们的祖国。”

  啪~啪~啪~

  “好,说得好。”热烈的鼓掌声从身后传来。

  杨建国回头去看,身穿中山装,精神奕奕的大领导站在门洞内看着自己。

  “首长。”

  杨建国惊喜万分,迎上前握住他的手:“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下的火车,去皇城报道,谈了谈工作,就来找你了。”

  大领导用手虚点的指了指,满目称赞:“你这个标兵,没有让人失望,啊!”

  杨建国直笑,邀请大领导去家里坐坐。

  大伙儿也拘谨的看着他,神色各异。

  “大家不要紧张嘛,在这里,我也只是个普通的老…头子,啊,哈哈哈……”

  听到大领导爽朗的笑声,大伙儿也跟着一起笑了,“首长,您真幽默。”

  傻柱挠头憨笑,说完就让媳妇儿给拍了下,“啥幽默,这叫和蔼可亲。”

  冉秋叶上前两步,大方介绍:“首长,我是咱红星二小的老师,冉秋叶。”

  “哦,我听过你。”大领导竟直接表态,认识她冉秋叶。

  面对她惊喜中带着置疑的目光,大领导直言道:“红星二小的模范老师,冉秋叶同志。”

  “到二小也有十二三年了,带了两届学生,其中考上高中的就有97人。”

  “先后赞助了13个贫困家庭,前后花费也有几百上千块了吧?”

  面对眼眶发红的冉秋叶,大领导握住她的手说:“不要激动,你这样的好同志,不只是我,上面也是看在眼里的。”

  “谢谢首长的关心,我以后一定继续努力。”

  “好嘛,就是要有这股精神,为我们归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归家才能进步了。”

  等冉秋叶的情绪平复些,大领导又和院儿里的老少爷们谈了几句家常。

  随后,在杨建国的再次提醒下走向后院儿。

  “建国啊,这些年我虽然在南方,但对你是有所关注的。”

  “你做的很好嘛,没有让我失望,让上面失望,让归家失望,这很好嘛!”

  大领导端着茶杯,对杨建国是赞不绝口。

  这个建国同志,在他看来是难得的人才,有大智慧,大才能。

  这些年处于大环境的影响,把他放在红星轧钢厂这个地方,是屈才咯!

  “首长您别这么说,在哪儿不是做贡献。”杨建国有些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