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612章

作者:从前慢

  中医能不能治白血病,他不知道。

  但他上辈子亲眼见过,中医凭几服药治好癌症晚期的患者。

  那个患者,就是他三舅姥爷。

  当时被确诊,已经没什么好办法了,医疗技术不够,家里也没那么多钱。

  医生虽然说的委婉,但话里话外留给他的只有一条路可走。

  趁还有时间,回家吃好喝好点吧!

  然后,不知道三舅姥从哪儿找来的方子,照着方子竟然给老伴儿治好了。

  本来最多六个月的人,活到93岁。

  心态可能也是一方面,三舅姥爷当时可是一点不在乎。

  成天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想吃就吃,想睡就睡。

  根本不操心的。

  “这儿离我家不远,领导,咱们走着过去吧!”

  “嗯,就走着过去。”

  绕了两个巷子,一行人就到了华山2号院。

  “我是第二批分的房子,领导楼。”

  “哦,领导楼和普通楼有什么不同。”

  “房间面积稍微大点,布局更好,除了这些倒也再没什么区别。”

  “领导楼只有领导住吗?”

  “不是,还有一些老师傅,对厂里做出卓越贡献的职工。”

  “哦~”杨建国点点头,向着楼上走去。

  “我们突然造访,不会打扰到家人吧?”

  “没事的,领导,我媳妇儿白天也上班,老人可能也出去遛弯了,家里应该没人。”

  掏出钥匙开门,进屋果然如他所说的空无一人。

  厂长摊了摊手,苦笑道:“看吧,我就说没人。”.

第七百一十三章 打探,老神仙

  进门,是三十多平米的客厅,隔壁还有间十多平的餐厅。

  三个卧室也不小,厨房有四平方左右,这个是真不小了。

  一个卫生间,有两阳台,这房子确实是够大的。

  “多出来的房间,我做书房了,平时看个书、写个文件、办公用。”.

  看着他推开的房门,三面墙环绕的靠墙立柜里堆满各种书记、资料,黄色书桌上,地上也都堆满报纸、手稿之类的东西。

  “那一家五口怎么住,老人睡的开吗?”

  “睡的开,孩子跟她妈睡,我爸妈睡另一件,我大多数时候就在沙发上将就……闺女大了。”

  如今越来越讲究,过去拉个帘子,或是在一张床上挤一挤不流行了。

  让人知道,还得说两句闲话。

  他作为厂领导,不光要注意形象,也得注意风评不是。

  “嗯~”杨建国转了一圈,笑道:“这个房子不错,就是要解决好后顾之忧才能好好工作。”

  这个标准没有过线,他一向主张领导干部待遇要好一些。

  没了后顾之忧,就能踏实下来给老百姓办实事了。

  要是这样再搞出什么狗屁倒灶的营生,什么艰难、痛苦都是放屁。

  家里的电器应有尽有,电视机是老实黑白的。

  看见大领导一直盯着,方厂长解释道:“这电视用着挺好,没舍得换,想给孩子攒点钱将来用。”

  “嗯,不错,未雨绸缪。”杨建国满脸赞赏。

  出了家门,方厂长收敛笑容,开始向他请罪:“领导,小万的事儿是我考虑不周,没有实地去看一看,想当然的认为情况不会那么糟。”

  “这孩子,也一直不说实话,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我这个厂长做的不称职。”

  杨建国点了点头,认真道:“这点确实是你作为厂长的失职,你自己也是搞技术的,难道不知道工人的奉献精神有多高。

  有苦自己吞,有难自己扛,就是不能给别人、给组织添麻烦。”

  “虽然有害群之马,但大多数的工人都是团结、热爱,愿意为厂里、为国家奉献一切。

  能够让他们张口叫苦,可想而知情况有多困难。这点,不光你要牢记,回去后我也会专门就此事开会讨论,发文到各处。”

  不能把工人的风险和自我牺牲,当成是想当然的理所应当。

  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更不是领导该有的觉悟及表现。

  “是,回去后我也会专门开会,就此次事件展开讨论。”

  开会虽然是个令人感到繁琐的事儿,但很多事不开会,永远得不到解决。

  除非是一言堂,不必考虑任何人的想法与意见,直接下令就行。

  那样,倒是可以免去所有复杂的流程。

  “工作该怎么展开,还得由你这个厂长来决定。”

  “谢谢领导理解……不过,小万这个事。”

  厂长察觉到自己的话含糊不清,容易造成误解,忙说道:“我是说他母亲这个病,怕是不好治吧!”

  “提到这个,我还有事儿要问你,咱们附近有没有什么比较知名的郎中,最好是百姓口口相传,都说好的那种。”

  楼观台,一台大众,一台面的满是泥点的停在道馆门前。

  打开门,随行的干部为难道:“领导,上面车开不过去,只能靠人走了。”

  杨建国下了车,眺望林间的崎岖小路道:“那咱们就走着去,小万她娘我来背。”

  刚从面的上下来的小万一听这话,忙转过身道:“娘,您上来,儿子背你。”

  “不用背,娘自己能走。”

  “您就听我的吧,领导刚说要背您,咱还能真让人家背。”

  小万娘一听这个,犹豫的趴在儿子背上:“那你慢点走,累了就跟娘说。”

  小万乐呵一笑,道:“不累,你儿子可是装卸工,干的就是力气活。”

  “小万,小万娘……你背着能行吗?”看见小万背着她娘过来,杨建国忙询问道。

  “能行,领导,我可是干力气活的。”

  方同和马卫也忙抢着说:“领导,这还有我们呢,路上跟小万同志换着来,累不着的。”

  杨建国也知道,有他们几个在,自己就是想枪这活儿怕是也抢不到。

  “那行,咱们赶紧上去吧!”

  楼观台的老神仙,是他请方厂长打听一圈才找上的。

  据说,老神仙救治的人里,就没有治不好的。

  不管是什么病到他手里,几服简单的药剂就能药到病除。

  不光有效,还不收钱。

  药也一样,全都是他在山里采的,分文不取。

  听到这些,杨建国就决定一定要见一见他。

  就算治不了小万她娘的病,这样的奇人也不该埋没在山里。

  清晨的山道因为霜露,变的泥泞且湿滑。

  没走多久,小万就差点让滑道在地上。

  “还是让我来吧!”方同和马卫,合力将小万娘换到方同背上,由他背着继续向上爬。

  走了几步,也是脚底打滑,步履艰难。

  “好了,都别争了,我来。”杨建国上前俯身蹲下,道:“什么都别说,谁也别劝,什么身份比起安全来都不重要。

  你们呐,还是对这种路没有经验……小万娘,你也别难为情,要不咱今天非得耗在这了。”

  里里外外,全都让杨建国给说完了,谁也接不住话茬。

  最后,还是把小万娘搀扶到他背上。

  双臂夹着大腿外侧,杨建国抬脚就往蜿蜒小路旁的草丛里走。

  踩着杂草和松软的泥土,觉得光滑就用脚尖踢出个槽子来,一路是如履平地。

  看见这个,方同和马卫满脸羞愧。

  真像领导说的,经验太少了。

  这次回去,一定要到野战营去进修一趟。

  要不然,实在是没脸回来跟着领导。

  这叫什么事儿啊!

  “诶~你们是干什么的?”眼瞅前面道馆冒出尖来,树林里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扭头看去,背着藤篓,手里杵着木棍的老道士站在那里,正新奇的打量着他们这一群人.

第七百一十四章 百善孝为先,约定

  “就放这里吧!”老道指着墙边的土炕,爽朗笑道:“条件有些简陋,别介意。”

  “老神仙,您实在是太客气了。”跟着来的厂领导,连忙谦虚道:“能找到您,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

  “别这么说,我老道就是会几手医术,能不能救得了这位女士还得看过再说。”

  “您看,您看……”几人连忙让开,杨建国也将小万娘放在炕上。

  “都让让吧!”杨建国看向众人,跟着向后退了几步把地方让开.

  请老道坐下,所有人的视线都凝聚在他脸上。

  有道是‘中医不笑,生死难料。中医皱眉,后事预备。’

  老道的手指一搭上,没几秒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可给大伙儿吓的够呛,不管是为什么,在场的人都希望小万娘能有个好结果。

  “道长,到底是什么情况?”

  看老道松开诊脉的手指,杨建国试探的上前问道:“道长,别的都不需要担心,只要有办法您尽管说。”

  回头看向众人严肃的表情,老道这才发现自己过于严肃,搞得现场的气氛格外紧张。

  “哈哈,不要紧张,这个病是挺严重的……咱们到外面说。”

  有些话说给病人听,除了给对方造成压力和负担,并不能起到什么正面的作用。

  所以,还是讲给家属听的好,哪怕病人有种种猜测,只要没有下定论,内心总会抱有一丝幻想。

  这一丝幻想,可能就会为患者留出唯一的生机。

  “她这个病,很严重。”

  门外,杨建国拉着小万和自己一起听老道的诊断。

  “热毒久蕴,浊邪内结、正气虚衰而致精髓被扰,这是标,病位看似在骨髓。实则邪毒内侵血脉,阻碍气血生化,累及骨髓……”

  老道说了很多,杨建国记住的最后几句是‘病因多虚实夹杂,病情危重。’

  “那,该怎么治呢?”听他说了一整,杨建国发现他都没提过‘不能治或治不了’这样的说辞。

  “难治……老道只能试一试。”道长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