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31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不过好在元山那边,合众国的炮火打得非常热闹,甚至不需要通过岸上无线电的指引,只是根据隐约间炮声所传来的方向,就基本上能够大概地判断出合众国的军舰在什么地方进行炮击,由此自然也就能推断出陆军的包围圈的范围以及相对应的合众国运输船队的位置。

  李田所相信,只要沿着现在的方向继续前进,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够在远处水天线上看到火光,到时候就可以根据可见光来判断目标方位了。

  然而就在李田所以及整个P1编队已经在想象接下来怎么样迅速地杀进合众国的登陆场,然后找到一条合众国海军的驱逐舰,用自己船只上面所有的火力来给对方好好的“搓个澡”,最后用450毫米鱼雷再把对方给送走。

  可是骤然间,一道探照灯的光束就像雪亮的军刀一般划破了这黑色的夜幕,对于军舰来说在夜战当中最忌讳的就是自己被敌人首先发现。

  毕竟夜战双方之间能够发现的距离都很近,如果自己被敌人首先发现,那么大概率敌人的炮口都已经摇好了,他们这几条老式驱逐舰有限的吨位和火力如果能够抢占先手还好,如果要让敌人抢占先手的话...........

  在探照灯亮起的这一瞬间,李田所只觉得自己所有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可是下一刻他就意识到自己的军舰以及整个编队并没有被探照灯所笼罩——那突如其来的探照灯笼罩的是跟在自己后面由鱼雷快艇组成的L1编队。

  什么情况?

  事实上,这纯粹只是P1编队的三条驱逐舰,和两条联邦海军的克莱门森级驱逐舰刚刚擦肩而过了而已,尽管双方当时相隔的距离甚至不足5000米,但是双方就愣是互相没有发现彼此。

  双方互相以为没有什么异常状况各自刚刚错过之后没多久,由两条联邦驱逐舰所组成的巡逻舰队和L1编队撞了个满怀。

  “威廉琼斯”号驱逐舰的瞭望员隐约间发现黑暗当中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瞭望员把这一消息传达给舰长后,舰长并没有把那些黑影看作是鱼雷艇,在他的认知当中,这些黑影是夜间浮上水面的潜水艇。

  之所以这么想,自然要拜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大明皇家海军的潜艇在大洋上狂刷存在感所赐,哥伦比亚人在此之前也是经历了大西洋护航战,和莱塔尼亚海军的U艇打过交道。

  人家的潜艇发动攻击那都是追求一个“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在遭遇敌舰的时候,能够躲在水里就绝对不冒上来。

  只有大明皇家海军的潜艇部队最近的新战术会主动浮出水面来进行攻击——在夜色当中这些潜艇之间会互相用无线电来进行沟通和配合,他们在无线电频道当中完全是用明码来交流,也根本不怕合众国的作战舰艇来监听,就像是一群饥饿的狼群一样,冲上去瓜分合众国军的运输船队。

  随后伴随着“威廉琼斯”号这边打开探照灯,那边双方都傻了。

  对于合众国来说,这不亚于你玩我的世界的时候,在游戏里睡一觉起来发现外面怎么都是苦力怕。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跟在威廉琼斯号后面的那条驱逐舰,同属克莱门森级驱逐舰,这一艘驱逐舰同样也配备了四英寸的主炮和21英寸的鱼雷,在发现情况不对海上出现了带着鱼雷的危险刺客之后,这些在海军当中本来就担任着大型水面舰艇带刀护卫职责的驱逐舰立刻向着这些夜色当中如同鬼魅一般的鱼雷艇开火了。

  克莱门森级绝对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相对比较优秀的一款驱逐舰,1000多吨的排水量配备了4门四英寸主炮,而且还有两具21英寸的鱼雷发射管。

  102毫米舰炮的炮弹呼啸而出,但是很显然在这种距离上突然遭遇这些“海上最灵活的狗”,这些102毫米的舰炮表现得并不是很好,而克莱门森级驱逐舰虽然拥有相当不错的主炮和雷装,但是当初合众国海军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这条军舰的时候,大概怎么也没有想过让这款驱逐舰在这样近的距离拦截一大群鱼雷艇。

  而除了102毫米的主炮之外,克莱蒙森级驱逐舰就只剩下一门76毫米的高射炮以及少数几门47毫米炮。

  骤然被探照灯锁定的这些鱼雷艇也确实没有想到。自己前面有友军的情况下,敌人的军舰居然率先闯到了我们这,这前面的驱逐舰难道是没长眼睛吗?

  不过现在并不是抱怨的时候,所有的鱼雷艇这个时候立刻把动力提到最高,在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之后,几条鱼雷艇的艇长立刻亲自操艇,或是在海上迅速加速,或是干脆在海上表演水上漂移,这所有的一切自然都是为了躲避敌人的102毫米火炮了。

  但是今天双方遭遇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即便这些鱼雷霆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在合众国海军的两条驱逐舰舰长意识到使用榴霰弹来替换通常弹之后,很快第1个受害者就出现了。

  一条50吨级鱼雷艇被102毫米的榴霰弹命中,木质的艇艏直接被整个打烂了,受到这样的损伤之后鱼雷艇的速度自然就大幅慢了下来,在接下来短时间内又被连续命中了好几发炮弹。

  50吨的鱼雷艇,虽然重量和50吨的坦克差不多,但是就像50斤棉花的防护肯定比不过50斤钢铁的防护一样,面对合众国军打出来的榴霰弹,这条鱼雷艇上所有的官兵几乎都没有任何防护。

  炮弹里面伴随着爆炸的冲击力被弹出去的钢珠无情地带走了这条鱼雷艇上大多数人的生命,只有躲在轮机舱里面的轮机长逃过一劫,鱼雷艇的引擎是这条船上为数不多有钢铁的玩意。

  但是即便如此,剩下的鱼雷艇并没有在这个时候落荒而逃,这些鱼雷艇在一开始下意识的拉开距离并且躲避炮弹的过程当中,逐渐意识到了自己才是大唐的“正规军”。

  于是这些鱼雷艇立刻重振旗鼓,在海上兜了一个圈子之后准备对目标发动鱼雷攻击,由于整个编队当中并没有大型鱼雷艇,因此这些小型鱼雷艇普遍的火力最多也就是13.2毫米的重机枪。

  用这样的装备来冲击敌人的驱逐舰,这些鱼雷艇上的官兵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确实是属于勇敢者和真男人的游戏,不过此时的两条联邦驱逐舰上面的合众国官兵同样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千吨级的驱逐舰只要吃上一枚鱼雷基本上就game over了,所以两条军舰上所有的闲散人员都来到了甲板上。瞪大了眼睛搜索海上的目标,同时也警惕对方有没有发射鱼雷。

  但是这样的命令刚刚下达,突然间,“威廉琼斯”号驱逐舰感觉这天怎么突然下雨了?

  三条驱逐舰在一起,12门40mm的呯呯机炮同时向同一条船开火,那密集的落弹就像是老天爷下雨一样,前面说了,改造过程当中的机关炮是属于有什么就用什么,所以这些40毫米的机关炮当中有一部分是短管型号,现在这些短40毫米机炮就像MK19一样,在短时间内就把大量甲板上的合众国海军军人给打得“心胸开阔”、“脑洞大开”。

  -------------------------------------

  明娜把侧视图画出来了,先放出来大家先看看,回头都画好了再发个单章

  大明/大唐(东唐)皇家海军定远级战列舰

  常规排水量:31500吨

  动力:65000马力

  最大速度:23.5节

  主炮:三联一零式330mm/50L舰炮*3

  副炮:单装零八式150mm/45L舰炮*16

  单装零九式88mm/50L舰炮*8

  装甲:侧舷320mm

  炮塔360mm

  炮座340mm

  司令塔350mm

  上装145mm

  这个装甲数据很用典(确信)

  单独看可能不觉得,不过对比《大明海权》里同样1912年开工的“龙渊”,可见上本书的大萌应该叫巨明。

  (看不到图的刷新一下)

  

  

  尽管这个“定远”其实放史实一战已经是和女王、复仇、巴伐利亚、美国标准战列舰同一档次的T1选手,但是上本书龙渊太夸张了。

  事后诸葛亮的考虑,RN任何3系方案都打不过“龙渊”,当然了,大家也可以期待这本书的“龙渊”在未来登场。

第七十章 海上拼刺刀(3)

  当两条联邦驱逐舰突然被来自另一个方向的猛烈炮火劈头盖脸地砸上来的时候,几乎在半分钟以内就打掉了这两条驱逐舰上的过半火力。

  和李彻决定往这些船上面安装40毫米机关炮的时候,根据另一个时空实战经验做出的猜测一样,这年头炮位严重缺乏防护的驱逐舰面对这样暴雨梨花一般的火力,根本没有办法为军舰上的人员提供最起码的防护——哪怕是应对弹片的防护。

  这几条“骠骑兵”驱逐舰上面所安装的速射火力,无外乎两款炮管长度不同的40毫米机关炮和13毫米重机枪,这两款40毫米机关炮当中的长款火炮初速能够达到732mps,在眼下这种交战距离不超过2公里的情况下,可以轻松的扫穿合众国军驱逐舰一英寸的结构钢船壳。

  而另外一种短款的40毫米机关炮,因为炮管和弹药的弹壳尺寸都更短的原因,初速只有500多,在2公里的距离上哪怕是面对造船钢的船壳,靠这种程度的弹药也不好啃。

  不过哥伦比亚人这个时代的驱逐舰所有的火炮几乎都没有炮盾,哪怕是防弹片的炮盾都没有,毕竟眼下这个时代各国海军的军舰上面装备的机关炮数量寥寥无几,如果把眼下这个时代机关炮和定位类似的9世纪末的那些类似诺登菲尔德、哈奇开斯转管炮之类的火炮数量来对比的话,9世纪末的那些老登装备的“连珠炮”数量都比这个时代大多数军舰装备的机关炮要多得多。

  造成这样的原因自然是因为9世纪末的海战超过3千米就很难有什么准头可言了,一两公里距离上的绞肉对于那个时代的军舰来说是家常便饭,各国海军都喜欢装备一些连珠炮架在比较高的位置,居高临下的用于扫射其他军舰的舰面,或者是用于打击那个时代的鱼雷艇和杆雷艇。

  但是伴随技术的进步,交战距离也越来越远,眼下哪怕是驱逐舰之间的炮弹,常规交战距离都不会比十几年前主力舰之间的交战距离更近。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国家的海军都不会花心思给驱逐舰的炮位增加装甲防护,哪怕是防御弹片的炮盾都懒得加。

  毕竟这年头驱逐舰的炮弹类型里面是没有穿甲弹的,大家都是通常弹或者是高爆弹,尤其是很多高爆弹非常的敏感,哪怕是抵御弹片的薄钢板都有可能引爆,所以驱逐舰的炮位合众国海军比较倾向于“没有装甲就是最好的装甲”,尽量降低一切可能引爆引信的东西。

  然而过去一切合理的理由都让合众国海军驱逐舰上面的官兵们在今天晚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由于两款40毫米机关炮当中长炮管的40毫米机关炮是更新的型号,因此库存的数量相对也比较少,配备给了主要的几条巡洋舰和千吨级的驱逐舰之后,剩下的数量基本上就寥寥无几了。

  因此各种千吨级以下的驱逐舰大多都是这两种火炮的混编状态,而且短款的型号基本上都是更多的。

  虽然明军装备的主力机关炮的初速比较松弛,但是合众国驱逐舰裸奔的炮位又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

  从背后突然受袭的那一刻开始到整整5分钟之后,两条联邦驱逐舰不仅首尾转向右舷用于攻击那些鱼雷艇的四寸炮始终没能成功地转回左舷对敌,就连原本就布置在右舷没有办法向另一侧射击的那门四寸炮,在这5分钟当中也始终未能打出一炮。

  除了四寸炮的炮位之外,更受到关注的自然就是这两条驱逐舰上的鱼雷发射管,这玩意其实才是驱逐舰上面威力最为强大的武器。

  哥伦比亚人的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是分布在两侧船舷的,理论上具备左右开弓的能力,但是事实上由于只有一具鱼雷射击指挥仪,所以除非让鱼雷操作手用目力瞄准,否则的话哥伦比亚人的驱逐舰根本不可能完成大多数窝窝屎玩家在游戏当中的常规操作。

  但即便如此,解除这些大威力的武器也依然是最优先的选项,万一把鱼雷给打爆了,那就能够收获意外之喜了。

  明军驱逐舰机关炮的扫射虽然没有打出“暴击”,但是也成功的瘫痪了两条合众国军驱逐舰在左舷的三联装鱼雷发射管的回旋装置,再也没有任何顾虑的三条明军驱逐舰迅速进行进一步的靠近到了只有6、7链的距离,88毫米主炮炮位上两名水兵轮流装填,以每分钟超过20发的爆发射速,如同雷霆暴雨般猛锤合众国军驱逐舰的水线。

  大锤80,小锤40,战锤88。

  两条合众国海军的舰队驱逐舰就这样在短时间内丧失了战斗力,尽管两条驱逐舰上面的合众国海军官兵表现得非常英勇,有相当一部分勇敢的水兵们冒着猛烈的炮火操作包括37毫米呯呯炮、47毫米速射炮和76毫米高射炮拼死还击。

  但可惜的是,在合众国军的每条驱逐舰上只有一门37毫米呯呯炮和一门76毫米高射炮,火力密度显然就没办法和对面单舰至少4门40毫米机关炮和两门88毫米速射炮相提并论。

  47毫米的速射炮倒是有不少,但是在密集的火力下两条驱逐舰上不说那些英勇操炮的炮手能够存活多长时间,惨烈的人员伤亡也让47毫米速射炮很难凑够完整的炮组成员,有的水兵甚至需要自己装弹、自己瞄准、自己射击,一门47毫米炮只有一个人来操作,像这样的小炮能够打出什么样的战果也自然可以想见了。

  在10分钟之后,两条合众国军驱逐舰就已经基本上被打成了漂浮在海上的船棍,虽然这两条驱逐舰距离被击沉还为时尚早,但是这两条驱逐舰上面的人员已经损伤过半,而且各种武器装备和动力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面对这样两条已经丧失了战斗力的驱逐舰,明军这边甚至懒得上去补两发鱼雷。

  无论是驱逐舰上面的官兵,还是鱼雷艇上的官兵,他们都认为自己携带的鱼雷在今天晚上应该留给更重要的“贵客”。

  -------------------------------------

  在那边一群轻型舰艇之间的混战持续了好一会儿之后,本森上将才后知后觉的接到了手底下其他军舰发来的消息,表示他们发现威廉琼斯号驱逐舰所在的双舰编队好像和不知名的敌人发生了猛烈交火。

  之所以这么重要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也依然延迟了一会儿才送到他这,这倒并不是因为在外围执行警戒任务的合众国海军军舰上面的官兵都在摸鱼,纯粹只是因为第7舰队在岸边进行的炮击太过猛烈,不少合众国军舰艇上面的官兵不仅自己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些“海滩烟火大会”上。

  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听了一会儿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到那新出现的炮声并不是合众国海军给陆军兄弟的火力支援。

  察觉到情况不对,意识到敌人很可能出动了“小规模”的作战舰艇来对登陆场发动袭击之后,这些合众国海军。在外围担负警戒任务的作战舰艇迅速地向旗舰发去了告警,而等到本森上将收到了相关的信息,想要通过无线电来呼叫威廉琼斯号驱逐舰试图获得第一手情况的时候,两条联邦驱逐舰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活着的无线电操作员能够给他回电了,而两条驱逐舰凑在一起这个时候也凑不出一部完好的无线电了。

  像驱逐舰这种脆皮无甲的作战舰艇,如果在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敌人给近距离逮到的话,剩余寿命基本上是可以用分钟来计算的。

  本森上将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认为他马上就要面临很大的麻烦,在他看来明军要发动夜袭实在是太正常了,因为这几乎是海参崴港内的第一舰队唯一能做的事情,倒不如说在过去的一个月的时间内,敌人压根没有发起过一次夜袭只是进行了几次侦查行动才有些不太正常。

  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小心妥善地应对就可以了,在本森上将看来,自己无论是在总吨位还是在数量上都有绝对的优势,根据他们事先掌握的明军第一舰队的情报,第7舰队现在的巡洋舰比对面的驱逐舰都要多,在这种情况下本森上将并不觉得来自海参崴的第一舰队能够有什么作为。

  这些被合众国海军普遍看作是阴沟里的老鼠一般的舰队,或许他们能够在一两场突袭当中,斩获那么一两个战果,但是本森上将对自己手上的舰队有着充分的自信,像现在这样拼消耗的话,本森将军相信最先耗不住的肯定不是第七舰队。

  在这一段时间以来,第七舰队的官兵们展现出了良好的素质,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所有行动都完成得相当令人满意,小伙子们的战斗欲望也很强烈,参谋部也制定了尽可能详细的巡逻路线,而且从今天晚上的情况来看,虽然敌人摸到的位置比预想的要更近,但是警戒巡逻依然起到了作用。

  现如今在这瀛洲海内,优势在我!

  当本森上将发现自己怎么都叫不到威廉·琼斯号驱逐舰的时候,他的内心还很波澜不惊,因为现在谁也不知道明军投入了多少兵力,也许是他们在海参崴的作战舰艇倾巢而出了呢?一口气投入好几条巡洋舰的那种?

  那这确实很有可能在夜间交战的时候,一个照面就解决掉两条驱逐舰。

  但是这并不重要,联邦海军有的是驱逐舰,损失两条驱逐舰对于本森将军来说那是根本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

  可是很快本森上将就发现,情况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当他想要重新呼叫一下最先发现情况的那个编队,让他们靠上去看一看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率先进行一波试探性侦查的时候,他才发现这支编队在无线电上也叫不到了。

  ?

  本森将军把目光投向旗舰海图桌上面最后标注出来的两支失联分队所处的位置,接连两个编队4条驱逐舰的消失就像是被什么不可名状的东西从海上吞没了一样,这不由地让本森将军,把原本主要放在对岸炮击上面的心思给收了回来。

  哼!你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直到这个时候,本森将军的脸上依然挂着信心满满的微笑,这种笑容也是他指挥手段的一部分,其他的官兵看到自己司令官的脸上永远能够挂着这样充满信心的沉稳笑容,那么自然也会对于接下来的作战充满信心。

  围着海图桌转了两圈之后,本森将军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分队标记,这个在海图上面所标记的编队符号明显就与前两只驱逐舰分队在海图上的符号有比较大的差别。

  因为组成这支舰队的,是另外两条“圣路易斯”级一等巡洋舰,这种巡洋舰的性能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总的来说让他们和同级别的对手较量的话,那肯定会被打得灰头土脸,但是这两条把火炮在全身插满、插得活生生像刺猬一样的军舰,对下碾压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发电报给莱德,让他带着手底下的船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本森上将信心满满的道:“如果他们发现了明军的踪迹,不用向我们汇报,他们可以随意开火。”

  电报很快就发了出去,但是这份电文发出去之后就像石沉大海一般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就连最简单的“收到”都没有。

  等到了这个时候,傻子都能看出情况不太对劲,如果说一个编队联系不上是因为敌人突袭,两个编队联系不上那是因为巧合,那么到现在又有一个编队联系不上,这里面肯定就有鬼了!

  -------------------------------------

  我的天,我今天是真的有点想要拜入风灵月影宗了。

第七十一章 中计了!(1)

  对于任何一名智力正常的指挥官来说,自己撒出去承担警戒侦察任务的部队离奇地接二连三地消失,哪怕是用膝盖也能够想明白,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如果说此前的本森对于在瀛洲海的明军第一舰队是一副瞧不上的姿态的话,那么现在短时间内。本森上将已经开始思考明军是不是通过其他途径增强了第一舰队,或许第一舰队现在已经在规模上不亚于第7舰队了?

  也不怪本森上将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因为本森上将只是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如果现在是由我来率领第7舰队来进攻地区舰队的话,我能够那么轻松地、就像是夜色当中的幽灵一般吞没掉三个小规模的两舰分队吗?

  虽然被吞没的船都并不是非常重要,无非是千吨级的驱逐舰和已经过时的老式巡洋舰而已,但是想要像这样无声无息地吃掉这些编队,可绝不是原本情报当中在海参崴港内的明军第一舰队能够轻易做到的。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很多时候速胜论者和速败论者之间的转换是非常非常快的,本森上将虽然不至于说迅速的转向失败主义,但是这并不妨碍本森上将在短时间内迅速地错判了第一舰队的实力。

  在很多年以后,合众国自己的海军战史研究学者在谈及这次元山海战的时候,也并没有对本森上将有太多的苛责,因为他判断的逻辑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以他当时所能够获得的信息而论。

  在本森上将的视角下情况是怎么样的?

  我们外围的警戒编队像泡沫一样消失了,这必然是我们的敌人投入了压倒性的兵力才能够这么迅速的解决外围的警戒舰队,敌人投入了比我们原本预料当中更多的兵力,这确实没有错。

  以之前情报当中所获得的第一舰队的规模来看,这肯定是敌人给予了第一舰队的支援,因为海参崴没有造船厂,军舰不会自己从瀛洲海里面捞出来——你又不是在玩舰队收藏或者是战舰少女R。

  那么敌人究竟是怎么样支援处在相对封闭的瀛洲海当中的第一舰队的呢?

  本森上将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前一阵子在海上给合众国海军造成了不少麻烦的那些破交舰队,直到现在合众国海军都没有搞清楚明军究竟投入了多少军舰在海上执行破交作战。

  毕竟明军投入破交作战的舰艇当中都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这种精心挑选不仅仅限制在军舰的速度和火力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所投入的军舰的外观上,根据报告,明军更倾向于投入同一级别同一型号的作战舰艇,而且往往会抹除这些作战舰艇的弦号,在外观上尽量保持基本一致。

  你猜猜你在海上这次遇见的船究竟是哪一条船?.png

  原本合众国判断,敌人采用这样的手段是为了让更少的船在海上假装有更多的同型军舰都在活跃,以便牵制更多的合众国作战舰艇在大洋上活动。

  不过现在看来,也不排除敌人采用这样的手段是为了隐藏兵力,一开始故意活跃是为了让合众国相信他们投入了这么多船在大洋上,但事实上很可能敌人抽掉了一部分兵力在夜间悄悄通过了宫古海峡进入了瀛洲海,并且在海参崴的军港当中潜伏起来,直到今天才杀出来打了合众国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