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因此我们最终还是被迫选择收缩兵力,将太平洋方向和巴拉特洋方向的兵力向南海收缩,准备同联邦人在太平洋上寻求舰队决战。”
“海军是想把拳头收回来,然后一锤定音地和联邦人打上一场决战,依靠着训练以及战术上的优势击败联邦海军主力以后,再把解放出来的兵力用于攻略巴拉特洋?”李宗棣虽然说出来的话似乎是在猜测海军当时战略意图的出发点,但是他的语气却好像并不是疑问句,反倒更像是肯定句。
“是的。”萨鼎铭点了点头。
“即便做出了一定的转变,但是说好听了是瞻前顾后,说不好听就是依然首鼠两端。”李宗棣忍不住摇头:“在战场上这样是要出事的。”
眼见萨鼎铭一副都快要钻到桌子底下去的表情,李宗棣便主动转移话题:“那海军是怎么准备同联邦人决战的?”
“大洋舰队的前军及中军驻扎于高雄港,东御联邦太平洋舰队,南下则可挡维多利亚军巴拉特洋舰队;
并以右军8艘新锐装巡为缅甸海游击舰队,屏护马六甲海峡,以左军4艘旧式战巡为吕宋海(就是菲律宾海)游击舰队,屏护南海东侧,防止联邦舰队窜入。”
晋王给的这个台阶让萨鼎铭略微松了口气,他简单的把海军当时的部署表述了出来
晋王在脑海当中构建了地图上对应了一番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至少在我们这些门外汉看来,算得上是很周密了。”
“可惜我们那个时候并不知道我们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击败联邦人的关键窗口,同月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
萨鼎铭说到这忍不住攥紧了拳头:“在17年8月的时候,在合众国军增援舰队约2个战列舰分队8艘战列舰于斯卡帕湾到位后,维多利亚军2艘声望级、1艘虎级、1艘狮级、5艘女王级及4艘铁公爵级战舰秘调前往巴拉特洋舰队。”
当萨鼎铭说到这的时候,桌子上坐着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大家以前只知道爪哇海海战是败在了哥伦比亚和维多利亚联军手里,但是由于信息管制在内的种种原因,大多数人都以为不列颠人只是投入了巴拉特洋舰队助战——毕竟巴拉特洋舰队挨着嘛。
可是谁能想到,萨鼎铭嘴里爆出来的名字,那简直就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大舰队的全明星啊,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15吋炮舰除了复仇级,基本上全员到齐!
李彻更是忍不住脱口问道:“原来不列颠海军调动舰队前往东方,我们海军完全不知情?!”
李彻一时之间不知道是该骂情报部门都是饭桶还是骂不列颠人的战略欺骗和情报保密做的太好,而萨鼎铭这个时候已经羞愧的几乎快要把自己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没有预料到不列颠人的舰队调动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一方面是当时海军高层内部南北派意见之争导致的组织混乱,频繁人事变动致使海军的情报部门效率低下。
再加上我们的惯性思维导致认为不列颠海军不会调动大舰队主力冒险,毕竟莱塔尼亚公海舰队主力犹存,此前在日德兰海战当中更是在交换比上对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略有优胜,我们也没有想到不列颠人居然敢冒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抽调大舰队最精锐的一批快速分队和本队主力。”
萨鼎铭的语气当中既有对于海军自身问题的懊悔,也同样带着几分对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这般胆大心细战略风格的叹服。
第十一章 失败的前奏 2
“不列颠人这算是有心算无心,暗度陈仓下奇袭成功了,这也就不怪海军在接下来的爪哇海海战当中损失惨重了。”
李彻此时此刻也是唏嘘不已,虽然说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联邦人当时也抽了一部分主力舰,前往斯卡帕湾同不列颠人“换防”,但是联邦人补充过去的舰队战斗力绝对是比不上不列颠人抽调过来的这支舰队的。
李彻在另一个世界是知道莱塔尼亚海军当下是个什么样的现状的,莱塔尼亚人在日德兰海战结束之后就已经基本上终止了绝大多数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工作,但是莱塔尼亚海军在这方面的保密做得非常好,所以外界对此是不知情的。
另一个时空当中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甚至在17年的时候担忧自己手头上的战列巡洋舰不够用,因为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计算当中,莱塔尼亚公海舰队向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约克级战列巡洋舰这些巨兽这时候都已经应该完成建造了才对。
只能说现在这个时代的皇家海军到底是不是另一个世界当中那般“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45顶个球”的落魄模样,作为世界最强的海上力量,RN不仅强在独步天下的海军规模,更强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敢想敢做的大胆风格。
敢于在这样的情况下果断的分兵,跳出寻常的军事思维惯性打出了一场不亚于另一个时空里二战当中奇袭塔兰托般的典范战例,虽然是作为敌人,但是真的不服不行。
“对,由于不知道不列颠人的舰队此刻已经上路,因此我们在不列颠人踏上前往东方行程的时候所取得的苏禄海海战的胜利,反倒成为了后来爪哇海海战失败的诱因。”
萨鼎铭此刻也禁不住随口感叹,但是一直都在仔细聆听他发言的李彻却紧接着问道:
“萨将军这么说,难道是因为歼灭了联邦快速分舰队之后,海军觉得在解决了联邦人的前卫舰队之后已经高枕无忧了,所以在接下来的行动当中相对于联邦舰队的本队来说有绝对的交战选择权,感觉优势在我所以掉以轻心了?”
李彻此刻倒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沉浸到了萨鼎铭所描述的海军交战经历上,因此这个问题可以说几乎是不由自主的就问了出来。
李彻的意识在另一个世界当中体验了很多东西,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互联网,因为网络可以说是能够最快获得最多知识以及信息的渠道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李彻还“不小心”混入了军迷圈,甚至因为看了某本写jin代架空大明的小说加入了读者群。
一个有着爷们儿灵魂脾气好还不嘴臭的美少女在这样的群里面能有多吃香?总之李彻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建立起了对于海军的浓厚兴趣,对群里的群友来说他们所讨论的武器装备和战例都是历史,但是对李彻来说这却是当下,甚至是未来。
萨鼎铭面对李彻的这个问题是有些惊讶的,因为李彻问的这个问题其实已经相当专业了,而且一针见血的就指出了海军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可是世孙为什么会懂这些?
世孙据他所知可是没有接受过任何与海军相关的专业教育,但是显然世孙能够很清楚的明白前卫舰队和本队之间的区别,以及由此带来的在交战态势上的影响。
现在是18年,事实上前卫舰队这个概念明确出来至今也就10年的时间。
打个比方的话这就相当于2024年随便遇到一个人,结果交谈之后发现他能够对联邦人10年前提出来的分布式打击的理念理解的非常清晰——虽然这属于只要愿意去了解那么理解起来就不难的事情,但是又有几个人会去了解这些呢?
在眼下这个前互联网的时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壁垒是非常非常大的,甚至于在这个时代的很多军官对于自己使用的装备相关的技术完全一窍不通,海军之外的绝大多数普通人能够搞清楚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之类的舰种分类就不错了。
不过虽然浮现出了一丝这样的疑问,但是李彻毕竟是一个从小脑袋上就顶着神童光环长大的人,所以萨鼎铭只是觉得惊奇,但是并不会过于大惊小怪。
“殿下所言甚是,确实如此。”萨鼎铭在座位上向李彻拱手,这可以看作是萨鼎铭对于李彻专业的认可。
“那难道说我军从来就没有发现端倪吗?不列颠人从斯卡帕湾出动就算再怎么隐蔽?那么大一支舰队,一路上总不至于一点风声都不漏吧?”
“不列颠人为了保密,并没有选择走地中海航线,而是选择绕行好望角,由好望角进入巴拉特洋。”萨鼎铭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把李彻当做一个比较专业或者至少对于海军基本理论有足够了解的人来进行交谈了:“不过我们曾经有机会能够察觉到危险,可是这个机会我没有抓住。”
“您说的那个机会是?”
“8月下旬,联邦海军6艘宾夕法尼亚级和4艘田纳西级装甲巡洋舰频繁从吕宋海方向夜间突入南海范围,骚扰独自航行的商船,提督刘敦诚命令组织吕宋海战役计划,计划集中前军及左军10艘战巡围剿联邦装甲巡洋舰部队,战巡部队南下至马尼拉湾周围相机行动。
9月2日的时候,联邦装巡部队从明军侦察薄弱的西里伯斯海一带通过锡布图通道进入苏禄海,拦截我方商船阻拦我方海上运输线,事后我们才得知合众国军的这一行为是在维多利亚军的指挥下进行的。”
“接下来就是我方的苏禄海大捷了是吧?”有人出言问道,这毕竟是大明皇家海军在世界大战当中获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获胜的消息传回国内之后,宣传机器也开足了马力进行宣传,因此这场苏禄海海战的胜利基本上人尽皆知。
“没错,在当日夜间,负责指挥战巡分队的老将邓正卿命令部队南下准备歼灭合众国军,同时电告巡洋舰队高雄司令部,要求中军及后军部队至马尼拉湾集结策应。
而就在我军收缩侦察兵力,向苏禄海方向集中准备会战时,维多利亚军由斯里兰卡出击,在巴拉特洋上抓住我军大洋舰队缅甸海分舰队,一举击沉明军3艘装甲巡洋舰。
几乎同时,邓正卿率战巡部队在苏禄海抓住了联邦装甲巡洋舰部队,击沉全部2艘田纳西级装甲巡洋舰和2艘宾夕法尼亚级装甲巡洋舰,并以此为饵,在黄昏当中几乎夜战的环境下诱歼了随后匆忙赶来驰援的联邦太平洋舰队四艘战列巡洋舰。
在这场辉煌的胜利结束后,邓正卿收到了缅甸海舰队发出的示警,由于维多利亚军快速歼灭了明军舰队,电报只发送了一半因此示警语焉不详。”
“所以这发送了一半的电报,并没有引起足够高的重视?”
“当时海军部认为,维多利亚军此时袭击明军缅甸海舰队意在登陆马来半岛或苏门答腊岛,破坏南海岛链防御完整性,获取打开南海防御的钥匙。因此,命令巡防舰队通过马六甲海峡,以重兵快速歼灭维多利亚军登陆部队,保证南海防御安全
我们猜到了这肯定是不列颠人在做动作,但是我们以为那几条装甲巡洋舰的失联只是和不列颠人的巴拉特洋舰队有关,没有想到不列颠人会把他们手上那么多精锐主力舰从欧洲抽调过来。”
虽然说这确实应该算是海军的一个决策失误,但是如果不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以当时海军能够获得的信息,做出这样的推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萨鼎铭说到这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截至到此时,我军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但是已然开始走向了敌人为我们设置好的陷阱中,到现在也没有从陷阱里爬出来..........”
第十二章 不是?哥们儿......
李宗棣的眉头越发的紧锁了起来,显然在晋王的眼中,海军的决策层在过去着实是有些轻率了。
一直都在注意着自己老爹表情的世子李仁炽。可不希望自己的老爹因此对海军有什么不好的刻板印象,虽然说自己老爹的胸怀不至于这么小,但是这世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海陆军之间的关系都不会有多融洽的,于是他连忙打接过萨鼎铭的话题转移矛盾:
“话虽如此,但是我觉得这口大锅也不能只让海军一个背起来,当时的圣上以及枢密院在战略决策上一直都显得火急火燎,甚至有些急功近利,父亲,您忘了吗?当初您在前线的时候,上面也多次想绕过您来调动部队,想要提前发动进攻作战。”
世子李仁炽的这番话显然撩拨起了李宗棣脑海当中相当不愉快的回忆,大军作战,军纪要严,讲究一个行令禁止,前线的统帅大多都不喜欢来自于后方的越级指挥,尤其是有些青铜水准的菜鸡还总是喜欢亲自微操。
邕宁帝就是这样的人,只不过它相比于某个喜欢微操的光头而言唯一的好处就在于..........这位皇帝在大多数的时候没有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军事上。
可以说世子爷这一招转化矛盾的手段已经是炉火纯青了,同仇敌忾永远是这个世界上能够最快让双方成为朋友的方法。
不过晋王很快就回过味来,李宗棣可没那么容易就被人给忽悠过去,他瞪了自己大儿子一眼:“还轮不到你在这当好人,你当我现在老糊涂了是非不分吗?国家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这颗大锅当然不是让海军单独背起来的。”
李宗棣接着把目光投向了萨鼎铭:“萨将军,你不要有所顾虑,继续说下去,我们接下来既然要和西方继续抗战下去,那么大家至少要知道咱们之前是怎么输的,正所谓知耻者方能言勇。”
“是,殿下,在苏禄海海战之后,我们当时无从得知巴拉特洋上那支舰队究竟是如何损失的,不过当时枢密院和海军部的判断是相对一致的——维多利亚军此时袭击我军缅甸海舰队意在登陆马来半岛或苏门答腊岛,破坏南海岛链防御完整性,获取打开南海防御的钥匙。
枢密院考虑到日德兰海战当中莱塔尼亚人虽未打破不列颠公海舰队的封锁,但是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战术胜利,不列颠海军主力定要继续留于北海监视公海舰队,出现在缅甸海附近的维多利亚军舰队,应当是得到地中海舰队加强后的原巴拉特洋舰队,因而规模有限。
因此最终,海军部准备趁着苏禄海海战获胜之威,准备迅速通过马六甲海峡,以重兵快速歼灭维多利亚军登陆部队,保证南海防御安全。”
“也就是说爪哇海海战并不是我们在苏禄海海战之后被动受敌,其实反倒是我们也准备在苏禄海海战之后,紧接着再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海上战役?”
“正是如此,邓正卿率军从苏禄海折返安南金兰湾港,本来准备进行维护并且更换战舰的主炮炮管,但是还未来及施行,来自枢密院的军令就已经送达,要求在南海的各舰队立刻前往泗水港集结。
由于枢密院的命令下得很急,邓正卿将军只能在匆匆补充一些油料的情况下,即与从马尼拉湾出发的中军主力在南沙群岛汇合,率先南下泗水港,巡护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外围,而担负整个舰队指挥权并被委以重任的,则是.........”
萨鼎铭说道这的时候,在座的诸位都流露出了肃穆的神色,这个名字几乎是呼之欲出的——肯定是邓正卿啊,不是他还能是谁?
毕竟这位当初在海军当中可以说是现役的将领当中资历最老的之一,大明皇家海军所打出的最大的一场海战的胜利——苏禄海海战是出自邓正卿将军之手,资历最老,战绩最强。
而且虽然官方在爪哇海海战之后的态度有些暧昧,但是在民间,邓正卿将军的地位已经几乎能够和于少保坐一桌了。
因为除了战绩之外,邓正卿同时还是大明在这场战争当中至今在战场上牺牲的军衔最高的军人,也是开战以来唯一一名牺牲的海军上将,相当于陆军的大总戎。(海军和陆军军衔系统称呼不同,陆军更传统,海军更西化)
所以这个指挥官不是邓正卿还能是谁?
“.........是刘敦诚将军。”
“啊?”有人甚至不由自主的发出了这样疑惑的声音,倒不是说大家没有听过刘敦诚将军的名字,也不是说大家对于刘敦诚将军有什么偏见,主要是..........这位好像也没有参加爪哇海海战吧?
这就好比你从别人那里听他介绍中途岛海战,然后他告诉你联邦海军准备把重任交付给哈尔西将军,但是熟悉历史的你知道那个时候哈尔西将军还在医院里面,因为自己的皮肤病问题躺着呢,他就没有参加中途岛海战,这一仗怎么和他扯上关系的?
“刘敦诚将军当时不是患病了吗?这指挥权怎么会落到他的头上?”
似乎是看出了大家疑惑的表情,萨鼎铭有些难堪的摇了摇头:“刘敦诚将军并不是患病了,实际上的情况是..........刘敦诚将军的旗舰在出行之后不久,‘宁远’号战列舰二号炮塔就发生了爆炸,在‘宁远’号上面的刘敦诚因此身受重伤。”
“看来之所以对外宣称刘敦诚将军患病,是为了遮掩这次的爆炸事故?”李彻一下子就想通了这其中的关键,在大战爆发之前的旗舰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显然当时的海军以及枢密院都是准备要把这个消息给按下去。
在战时状态下封锁这样的消息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无论是不想让敌方知道自己这边舰队的状况,还是防止消息散播开来,影响更多参战部队的士气,这么做都是很有必要的。
李彻在另一个世界就曾经了解过,不列颠人的大胆号战列舰在意外触雷沉没之后,不列颠人出色的保密手段把消息封锁得相当完美,让莱塔尼亚人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知道不列颠有一条超无畏沉得是如此的搞笑。
“刚刚出港就发生了爆炸?这是否是有间谍在其中作祟?”李宗棣那边自然而然的首先联想到潜在的间谍造成了旗舰的爆炸,但是萨鼎铭面对这个猜测却摇了摇头:“海军部在事后组织了多轮对于宁远舰事件的调查,如果能够发现间谍作案的些许蛛丝马迹,那么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就会上报给枢密院,真要是间谍干的话很多人的官帽子都能保住,但是从结果来说什么都没有发现。”
“只是一场意外?”
很显然,这个答案实在是让人难以信服,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管怎么看,都透露着浓浓的阴谋味的味道。
不过李彻倒是觉得意外和阴谋大概是五五开之数,以之前提到的海军情报部门的表现来看,间谍不是没有可能混进去,但是这年头的海军舰艇发生自爆..........那也真是一点都不奇怪,不少国家都有这样不愉快的经历,瀛洲人更是炸了不止一条船。
萨鼎铭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眼下大家也明白,在当时的情况下原因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从结果上来说,这不仅仅是原定的指挥官重伤失去指挥能力,海军损失了一条宝贵的超无畏舰的战斗力这么简单。
“中军舰队护送受伤舰至嘉定海军基地(即今胡志明海军基地),而邓将军接过指挥权之后,同我当时所率领的后军舰队跟随他继续前往泗水港,中军舰队从嘉定海军基地离开已经是第2天凌晨了。”
“也就是说你们分兵了?”李宗棣用陆军的思维来考虑,觉得这里面的问题很大,分不分兵在战场上往往能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只不过有的时候作用是正向的,有的时候则是负向的。
这个时候李彻抢在面色有些难堪的萨鼎铭面前解释道:“爷爷,以邓将军当时的角度作出分兵的决定也不奇怪,海军的大海上彼此之间搜索对方本来就是大海捞针,而且以前面海军部和枢密院的表现来看,他们大概觉得南海是相对安全的,在联邦人的快速主力舰大多都已经在苏禄海海战当中被摧毁的情况下,分兵倒也无妨,只要不频繁的进行无线电通讯就...........”
李彻说着说着发现萨鼎铭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不是?哥们儿.........你不会让我说中了吧?
第十三章 气壮山河邓将军
果然,邓正卿将军在发生了旗舰爆炸的事故之后,立刻发电联系了海军部,详细的汇报了军舰的受损情况。
而且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当中,邓正卿将军更是来回和海军部之间进行了多轮无线电通讯,加起来发送的电报字数超过了3500多字。
这已经不是小作文了,几乎赶得上是一个扑街写手一天的更新了。
很显然邓正卿将军对于保持无线电静默的重要性,并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在这方面他可以说犯了和吕晏斯特一样的错误。
俾斯麦号战列舰在丹麦海峡海战之后,已经一度脱离了不列颠人的追踪,但是击沉了胡德号以后过于兴奋的吕晏斯特给小胡子发去了一份长达3000字以上的电报。
也正是这份电报这让不列颠人通过无线电测向大致锁定了俾斯麦的方位并且最终追踪到她,直接导致了俾斯麦号最终被围歼击沉。
可是现在大家能够去指责邓正卿将军的错误吗?
即便不从死者为大的角度来考虑,邓将军这样一个已经年过六旬的老将本身就不可能指望他们接受新事物和那些年轻军官一样快。
就像我们不可能因为爷爷奶奶用不好智能手机而去责怪他们一样。
倒不如说为何在这场世界大战当中,大明皇家海军在一线指挥的还是这些老将,还要这些老家伙们奋战在与敌人搏杀的第一线,这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列颠人这个岁数的将领早就已经退休或者是在后方坐办公室了。
在邓正卿这一代的将领他们的传统经验的角度看来,哪怕是一支由主力舰构成的庞大舰队,在海上也是沧海一粟,想要在大海深处发现这些舰队的踪迹是无比困难的。
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在这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都奉行近岸封锁的策略,除了对自身舰队实力的绝对自信以外,更重要的也是因为如果不实行近岸封锁的话,敌人的军舰深入大洋之后再想找到他们的踪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莱塔尼亚人在大战之初的埃姆登号,耗费了不列颠人多少资源多少兵力?
但是反过来不列颠人在战争初期吃的亏,经过痛定思痛之后,在远洋索敌的战术战法上面的革新也让大明皇家海军迎头撞上了这一棒。
“我军在此之前对于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发展上的反应确实比较迟钝,我们也是在这一战之后才得知,维多利亚军舰队在达尔文港秘密补给后,北上班达海,此时秘密进入爪哇海,寻机与我军舰队决战。
而军频繁的无线电通信被维多利亚军侦察船截获,并通过高频无线电测向手段对我军舰队方向进行了大致定位,而更加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舰队在前往泗水港的途中还遭遇了强台风。”
9月初开始的南海13级强台风又导致邓正卿同泗水港那边的通信不畅,几近失去联系。
在这样极端不利的情况下,917年9月17日,爪哇海海战爆发。
“当时维多利亚军以4艘战巡、6条快速战列舰的强势兵力同合众国军最后幸存的2艘战列巡洋舰会师之后迎击我军6艘战巡和8艘老式战列舰。”
旁边一直在仔细聆听的一位参将听到这有些意外的咦了一声,因为此前经过萨鼎铭将军的叙述,在爪哇海海战之前,海军种种不利情况都已经被一一列出,再加上大家都知道这场海战的结果是我方舰队损失惨重。
所以大家下意识的以为,爪哇海海战是邓正卿将军率领舰队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遭遇了英美联合舰队主力,并且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遭遇了惨重损失。
但是这掰着手指头算一算,我们是14打12啊,还多两条船出来呢!哥伦比亚和维多利亚联军只出动了他们的战列巡洋舰?压根就没有动用联邦海军太泙洋舰队的战列舰队主力?
李宗棣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晋王此前率领大军在西北战场上同俄乌萨斯帝国交战的时候,军队毕竟受疫情所限,所以西北边军反而是讲究精兵策略的,在战场上应战乌萨斯的那些灰色牲口的时候也常常以少胜多。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