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
“清点损失。”
在终于驱散了那些联邦军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之后,刘敦诚皱着眉头下达了命令,说是驱散了那些联邦军舰艇,事实上更有可能是敌人耗尽了自己的鱼雷,所以才主动撤退。
整个诱饵舰队现在已经有三条伪装船中雷了,这些用民用船只改造出来的伪装船,虽然远远的看起来就像战列舰一样威武雄壮,但是底子里的民用性质是无法改变的,别看吨位一个个的普遍都有两万吨左右,但是对鱼雷的抗性很可能还不如一些不到万吨的巡洋舰。
损失很快就汇总了上来,军舰并没有受到损失,四条战列舰和护航的巡洋舰无一战损,只有两条巡洋舰在驱逐敌军驱逐舰和巡洋舰的过程当中,在炮战里受到了一定损失,但是情况也不严重。
只是伪装船在刚才的雷击当中表现得实在是有些太脆弱了,毕竟这些伪装船上面虽然除了假的主炮之外也塞了一些副炮上去,但是这些塞上去的基本上都是老式的88毫米火炮,不仅口径小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这些88炮是用来伪装150毫米副炮的,方才联邦军的驱逐舰对这些伪装船发动攻击的时候,虽然这些伪装船和护航舰艇都拼命拦截,但是依然被轻松的一捅就破。
刘敦诚并不是心疼这些损失,他害怕的是自己这边会因此提前暴露。
第115章 赢赢赢,然后输光光
刘敦诚的担心并没有变成现实,从夕阳西下到太阳彻底落山,联邦军的追击始终未曾放松,这让担心露馅的刘敦诚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虽然说现在联邦军就算立刻开始掉头返回,恐怕也很难在南海上截住泗水舰队,但是在经历过爪哇海海战的失败之后,刘敦诚不愿意把任何影响胜利的不确定因素来交给敌人做决定。
因此即便接下来冒着伤亡与风险,他也决心要把联邦军继续引诱一阵子,他们在这里多拖住38舰队一个小时,泗水舰队那边就能够多平安一分。
他当然很清楚,自己现在舰队当中的那几条伪装舰在眼下这种情况下简直相当于在敌人的炮口下走钢丝,那是真正的在刀尖上跳舞,这些脆弱的民用船只稍有不慎就会遭受到惨重的损失。
虽然这些伪装船的损失并不会影响海军的战斗力,但是要运作这些两万多吨的巨舰,尽管不需要通常的战列舰上那么多的武器操作人员和大量的军官,但是一条两万吨左右的邮轮动力系统要伺候起来最少也需要百余人,每条船上再加上必要的那些负责管理补给物资和操作加装的轻型火炮的人员以及操舰人员,一条船上的人也相当于大半条前无畏舰上面的人员了。
而这些脆弱的船只一旦受损,那么很快就会沉没,这些伪装船上的官兵相比于普通军舰上的官兵而言,他们逃生的概率更小,也更容易牺牲。
可是眼下这些牺牲在刘敦诚看来都是必要的,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何等冷血的选择,无情地把这些将士们的生命来当做砝码摆放在胜利的天平上,但是他并不为此而感到后悔,因为他也同样把自己看作是天平上砝码当中的一部分。
在必要的情况下,谁都可以牺牲,包括他自己。
联邦军现在还继续保持着猛追的架势,那就说明联邦军现在还并没有识破他们的伪装,这是好事。
那么哥伦比亚人现在真的完全没有认识到问题吗?
至少此刻,在奥兰多号巡洋舰上,这条联邦军巡洋舰的舰长已经察觉到这里面有蹊跷了。
在日落前,联邦军路过一条已经翻覆过来的“明军主力舰”的时候,奥兰多号轻巡洋舰负责把这条沉没的明军战列舰周围落水的水兵给捞上来,在靠上去打捞的过程当中,经验丰富的奥兰多号巡洋舰的舰长很快就发现了不止一处疑点。
首先第一个疑点,那就是此刻那条正在沉没的“明军主力舰”,这些被捞起来的明军官兵声称他们是大明皇家海军“开远”号战列舰上面的官兵。
对于大明皇家海军目前现役的两型超无畏之一的开远级的一些从公开场合能够收集到的情报,联邦海军的官兵们那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这款以平铺的方式,在中轴线上采取前一中一后一布局的超无畏战列舰在造型上并不像同样是平铺布局的那些乌萨斯战列舰那样看起来有些蠢笨,从侧面看风格上反倒是有些像叙拉古海军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在舰体中央桅杆部位增加一座炮塔的感觉。
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是一款外形优美而且性能优良的装甲巡洋舰,大明皇家海军的开远级虽然在大明皇家海军的眼中有一些不足,但是和这个世界上其他很多的超无畏相比的话,那下限确实是要高不少的,2.4万吨有九门330毫米火炮,22节的航速有4.5米高的300毫米的装甲,联邦海军对这个对手的评价显然要高于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那些343战列舰。
原本联邦军对于不列颠的军舰其实还是有一些滤镜的,在这方面只要看看在绿宝书(也就是联邦战列舰设计史)上哥伦比亚人曾经构想过的那些参考了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设计构型就知道,可是在这个世界当中,联邦军在和不列颠人协同作战的过程当中恰好在港口内看到了一条正在修理当中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当然这个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不是二战的那个英王乔治五世级,如果不列颠人在一战的时候就能拿出28节10门14寸炮且有374毫米装甲的KGV,那现在丘吉尔就可以开着“丘吉尔”在柏林阅兵了。
这个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是不列颠人的第二型超无畏战列舰,装备有10门13.5英寸主炮,哥伦比亚人发现这条正在修理的战列舰组装甲带最厚的地方只有九英尺高的时候,一时不知道是不列颠人对于自己9英寸的上装防护效果太过自信,还是说不列颠人在这个地方装了磁铁敌人的炮弹一定会往这条皮带一样的装甲上面打?
总之在许多同行的衬托下,开远反正在哥伦比亚人那边的风评还是不错的,是一款需要认真对待的主力舰,而这款主力舰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特征,就是四轴四浆。大明皇家海军在此之前的战列舰,或许是由于和莱塔尼亚海军有比较密切的技术交流因此也喜欢采用三轴三桨的布局,从开远开始,大明皇家海军的主力舰才开始普遍都是四轴四浆。
可是奥兰多号巡洋舰的舰长看到的那条正在沉没的船,却是相当怪异的三轴双桨。
据他所了解,大明皇家海军没有任何一款主力舰采用了这种布局才对。
而且除了沉没船只尾部螺旋桨的异样之外,这些捞上来的水兵也充满了疑点——一条大明皇家海军的现役一线主力舰,有可能会有一批年纪怎么看都至少四五十岁的老水手吗?
反正在联邦海军的这种一线主力舰上,那怎么都应该是20多岁正是参军黄金年龄的棒小伙才对,这些四五十岁的怎么看都像是复原之后重新征召入伍的老兵,而这些老兵在联邦海军当中基本上都是开那些护航舰艇或者是各种军辅船只的。
毕竟虽然这些老兵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但是岁月不饶人,20岁的棒小伙子操作一门六英寸的舰炮可以每分钟打出六炮,但是你换成这些四五十岁的老登,先不说射速上可能就会掉到每分钟三四炮,说不准打一会儿之后有人腰都会闪着。
可是这些所有被捞上来的水兵都坚称自己就是开远号上面的官兵,奥兰多号巡洋舰上的联邦军甚至为此还动用了一些比较粗暴的手段,但是那个满嘴都是血的老兵把混着血的一口痰吐在他们的靴子上,依旧口齿不清地坚定地表示,他就是开远号战列舰上的官兵。
奥兰多号巡洋舰把他们这边所发现的异样汇报给了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但是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依旧要求继续追击,旗舰似乎对此熟视无睹。
本森上将真的对此熟视无睹吗?
当然不是,本森上将这个时候也已经有些察觉到不对劲了,或者说他其实从一开始就有一些疑虑,但是他太想赢了,而且在遭遇这支舰队之后的开局实在是过于美妙。
所以他只能咬紧牙关追下去,这个时候在战前本森自己劝告自己的那些稳重、谨慎之类的话语已经被他自己抛到了脑后,他现在就像是赌桌上的赌徒,已经来不及带领舰队回头的他只能赌眼前这支舰队就是大明皇家海军第一战列舰分队的主力。
这个时候第四波驱逐舰的雷击再一次取得了战果,驱逐舰报告在夜色当中有敌人一条大型水面舰艇被命中了鱼雷,现代速度骤减,已经掉队了,而敌人的其他舰艇并没有减速,显然已经放弃了这条主力舰。
而那条受到鱼雷攻击受伤之后掉队的敌军舰艇正在做最后的困兽之斗,疯狂地向周围一切联邦军舰艇开火,有两条联邦军的巡洋舰都被这条军舰所发射的大口径炮弹命中受到了损伤。
听到自己手上有两条巡洋舰因此受损,本森上将的内心反而涌起了一丝狂喜,他在此之前已经开始怀疑自己追的是否是一只有伪装船组成的诱饵舰队了,用其他的舰艇来伪装成主力舰,这种事情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的难度,只不过在此之前没有人想过真的在海战当中这么做而已,本森很担心自己成为那个载入世界战争史册的笨蛋。
现在看来自己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伪装船伪装船,就算外观上再怎么相似,敌人也不可能把真正的大口径重炮凭空搬上一条伪装船的,而自己追击的时候敌人的速度就没有低于过20节,这个速度显然也并非是敌人那些前无畏舰能够达到的,因此这些伪装船显然也不会是前无畏舰。
看来自己追的确实是敌军的主力!
带着对自己军事生涯劫后余生的狂喜,本森下令驱逐舰和巡洋舰停止对这条船的攻击,他准备要让自己所率领的38舰队的战列舰们解决这个敌人,顺便亲自确认一下目标。
本森并没有等待太久,当他在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的舰桥上用望远镜看到远处那条被探照灯所笼罩的、此刻在海面上只能够保持不到10节的速度蠕动的战列舰的时候,那清晰的由大口径重炮所发射的炮口焰让他的嘴角不自觉的咧开了。
他的望远镜顺着探照灯所照射的光亮,从那条船的艏部逐渐打量着这个自己追逐了一天的目标当中的一份子,啊,这经典的三联装炮塔、这中式风格的上层建筑、这..........
等一下?布置在侧舷的单装炮塔?????
本森上将以为自己看错了,用力揉了揉眼睛之后再用望远镜看去,显然自己并没有出现幻觉,眼前这条船确实是采用了两个三联装的炮塔在中轴线、然后在两侧船弦各布置了两座单装炮塔的独特布局,这他妈是大明皇家海军最早的无畏舰!是一条在建造过程当中修改设计从前无畏舰升级为无畏舰的产物!
如果不是在这里见到这条船的话,本森都快要把这条船给忘了,这种最老的无畏舰。似乎除了在战争刚刚爆发的头一年还跟随着主力舰队行动之外,接下来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安安静静地在渤海湾里面宅着,说是拱卫京师,其实就是退居二线了。
毕竟这两条船无论是从火力还是防护上来说,都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了,而且在速度上最高勉强20节的速度相对于后来标准21节的无畏舰来说,也多少有些拖累。
这条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在此之前,自己的侦察力量所汇报的穿过巴士海峡的12条主力舰当中就包括这条船吗?这是那一型战列舰当中的哪一条?
不管是哪一条,既然这条船在这里,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在那12条船当中还有一条也是这东西?
明军为什么要用这两条二线船来替代原本第一战列舰分队当中的一线舰艇?
本森现在脑子当中想的东西很多,而且很乱。
在这个时候,又有“好消息”传来了。
前方的巡洋舰表示,他们所追击的那支明军舰队现在已经解散了编队,开始分散逃跑了。
这种解散编队在通常而言是一支舰队在被击溃的情况下尽可能保存兵力的做法,而这些联邦军驱逐舰和巡洋舰在敌人解散编队之后,奋力地咬住了一条敌人的舰艇,这次用鱼雷命中了这条船的舰尾,让那个大家伙现在已经丧失了动力在海上开始随波逐流。
这一次那些驱逐舰和巡洋舰没有尽快地用鱼雷进一步的补刀,他们壮着胆子尽可能地靠上去,却发现这条船并没有想象当中密集的火力,而且在月色下那些“炮塔”始终一动不动,最终当他们抵达到六千米的距离上继续用火炮打了几轮之后却惊讶地发现他们把这条船给点着了。
这条船的表面有大量的易燃物,尤其是那几个硕大的炮塔,此时此刻烧得像火炬一样。
这些炮塔是用木头做的。
第116章 主动权易手(1)
本森看着眼前燃烧起火的那条伪装船,尤其是舰体尾部已经如同巨型篝火般噼里啪啦烧起来的两个木制的炮塔,他此时居然被气笑了。
无疑,摆在他面前的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那自然就是明军现在已经腐朽到一定程度了,他们开始用木头来建造军舰的炮塔了。
事实上,本森上将被气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知道如果在国内认为必须要挽尊的情况下,那么那些新闻媒体编出这样的报道来也不是不可能。
这不是在开玩笑。
或者说这是一种联邦新闻界的传统。
可能这会让很多不了解联邦的朋友觉得难以置信,但事实上如果你找一些联邦二战时候的军教片——这东西在b站上就能搜到,哥伦比亚人在那个时候拍摄的一些用于对比联邦军自己的武器装备和敌人的武器装备之间优劣的片子。
像这种军教片,那都是在已经确定的既定立场下来进行论证的,毕竟是要给走上战场的新兵增加信心嘛,所以你就能够看到,哥伦比亚人论证自己的M919勃朗宁比MG42更优秀这样的结果。
事实上,在这场战争当中,合众国向来也没有放松过对自己对手的诋毁,在各种各样的角度大放厥词。
比如论证大明皇家海军列装的战列舰主炮口径要比联邦军列装的普遍要小一号,尤其喜欢对于那些280毫米炮的无畏舰指指点点,仿佛联邦的那些媒体不是生活在10年代,而是生活在30年代一样,差点让人以为这年头的280毫米火炮的无畏舰在海上都没有呼吸权了。
而在东瀛王国跳反之后,这种宣传论调更是被推到了一个极致,合众国那边找了很多所谓“了解东方帝国内幕”的瀛洲人,然后编造出了一系列的谣言,大多都是一些矮化敌人的论调——可千万不要相信互联网上某些远程养殖畜牧业出品的生物所宣传的哥伦比亚人不会矮化自己的对手之类的话,但凡真的了解过联邦在战争时期的宣传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在某些宣传当中,大明皇家海军已经是一只喜欢在战列舰的主炮炮管上晾衣服的、素质低下的海上强盗了,这种宣传口吻对于绝大多数的联邦民众来说都非常的适用——很少有人想过要怎么样在距离甲板几米高,粗得像是电线杆一样的炮管上晾衣服是副什么模样。
有这样的宣传舆论在前,你要是非说明军现在重新修理之后的战列舰“缺斤少两”,没有装甲钢只能用木头来修炮塔,相信也是有人会信这种论调的。
当然,事实上此刻所有看到这一幕的联邦海军的官兵都清楚,摆在他们眼前的事实只存在第二种可能。
那就是他们从一开始就被耍了,而且被耍得相当彻底。
从敌人的舰队穿越巴士海峡...........不!甚至要从更早的时候,从雷州港的外围开始拉起那些屏障的时候,从敌人宣传他们海军剩余的舰队主力在雷州港集结的时候,甚至是从他们那位世孙南下的时候............战略上的欺骗就已经开始了。
这个时候甚至没有人敢上前询问本森现在应该怎么办,因为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很清楚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只会让自己的长官难堪。
好在本森并没有让周围其他联邦海军的官兵纠结与为难太久,他那原本一直挺直的脊背此刻变得稍微有些佝偻,这位掌握着联邦海军绝大多数的海上力量、指挥着联邦海军目前几乎全部形成战斗力的无畏舰与超无畏舰的本森上将,已经丧失了此前的锐气,带着一种难以言明的沮丧返回了自己的指挥位。
对于像他这种在战役进行的过程当中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关键的制胜节点,整场战役在接下来注定只能无奈地滑向失败边缘的将领,其实就像某些带有恋爱要素的小说、动漫或者影视作品里面的败犬女角色一样,明明在感情的交锋战当中已经一败涂地了,但是却还不得不被强迫着看男女主角在那里撒狗粮,自己只能通过狂炫卡路里的行为来安慰和逃避。
本森上将此时此刻的模样,就非常适合用来创作一部《败犬指挥官实在是太多了》之类的作品。
“迅速解决掉那条战列舰,然后我们立刻返回东都外海。”
本森有些丧气地下达了这个命令,接收到命令之后驱逐舰部队还没有上前,华盛顿号战列舰就主动地脱离编队前出,这个多少有些擅自行动的举动却并没有遭到本身上将的训斥和阻止,或许现在的本森上将已经不在乎这些舰队当中的“小事”了。
面对冲上来的排水量达到三万吨,装备八门15英寸舰炮的华盛顿号战列舰,此时在海上已经丧失了大多数行动力的“宁海”号战列舰以及全舰官兵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勇气,在宁海号舰长的指挥下,这条老船的280毫米火炮以前所未有的强装药的形式向华盛顿号开火,通常来说这种280毫米45倍径的舰炮可以把315公斤重的穿甲弹以820MPS的速度打出去,对于一款大口径舰炮来说这样的性能只能算是平庸合格。
不过在当下全舰官兵抱着玉石俱焚的念头,你不在乎火炮可能随时会炸膛的情况下,采用强装药模式下,使得315公斤的穿甲弹初速从820MPS硬生生的提高到了900MPS,虽然在这种射击模式下火炮的炮膛腐蚀极其严重,火炮的身管寿命很可能只有三四十发或者更少的程度。
可是现在还有谁还在乎这些呢?
只可惜的是,现实当中的挑战结果并不以人的勇气或者意志而一定会发生转移,280毫米这种口径搭配上眼下这个时代的软被帽穿甲弹,就算堆加的发射药可以让炮弹获得更高的初速,但是炮弹本体的强度对穿甲能力来说是有阈值的,事实上火炮初速提高到850MPS以后,对于这门280毫米舰炮而言,对于穿甲深度的提高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为炮弹打在华盛顿号13.5英寸厚的装甲上,在穿透之前炮弹就碎裂掉了。
虽然说宁海号战列舰最后的这一行为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但是抵抗的本身就是意义,勇气永远是人类最伟大的赞歌。
这条大明皇家海军最老的无畏舰之一,用一种悲壮的形式在面对体型上超过自己一大半的巨兽的时候,以一种站着的方式走完了自己作为一条军舰服役的全部历程,对于一条军舰来说,在大海上战沉,尤其是奋战到自己竭尽全力之后得到的结果无论是什么,都绝对不是最差的结局。
-------------------------------------
对于此刻在婆罗洲另一端,东都外海的伊利诺伊号和肯塔基号了这两条战列舰来说,情况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这支联邦海军当中,伊利诺伊号和肯塔基号是怀俄明级战列舰的三号舰和四号舰,联邦海军在这个世界当中所建造的军舰,相比于另一个世界当中同期的联邦海军,那可是要多得多,毕竟在这个世界当中,联邦海军在海上的压力也比另一个世界当中面对瀛洲联合舰队的联邦海军要大得多。
因此在另一个世界当中只建造了两艘的怀俄明级战列舰,在这个世界当中整整建造了四艘,凭心而论,怀俄明级战列舰作为一款联邦海军最后的无畏舰,虽然在联邦海军内部当中有炸弹卡车这样的绰号,但是其无论是火力还是防护,放眼全世界都算是中规中矩,而且算是相对比较不错的那一批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你只要老老实实地让主装甲带不要整那些偷工减料的花活就已经战胜很多对手了)
12门305毫米舰炮的火力,六座双联装12英寸炮塔,事实上,怀俄明级战列舰和纽约级战列舰的船体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联邦海军对于怀俄明这样的战列舰设计并不是特别喜欢(不然也不会有炸弹卡车这样的绰号了),可是受限于局势,建造数量还是提了上去。
毕竟当时的明美双方在建造各自战列舰的时候,都是奔着要尽快成军的角度去的,所以大明280毫米炮的主力舰造了一堆,而联邦军这边12英寸炮的无畏舰也没少造。
对于这两条联邦军战列舰来说,他们本来觉得在这里守点应该是一个比较轻松的任务,毕竟现在这两条船都可以称得上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可是这两条战列舰的舰长说什么也绝对想不到,他们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居然会看到这辈子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在远处夕阳的照耀下,水天线上出现了两个似乎是擦了金粉的大型军舰?
很快这两条联邦战列舰上面的官兵就判断出了这两条突然冒出来的大型军舰的型号。
那自然是大明皇家海军的也“海圻”级战列巡洋舰。
这一型战列巡洋舰对于两条战列舰上的官兵来说,那自然是再熟悉不过,
当初就是这型船在苏禄海海战当中给哥伦比亚人的快速舰队带来了灭顶之灾,由于这条船是当初和莱塔尼亚的技术交流之后的成果,因此看起来多少也带有些许的莱塔尼亚风味——和莱塔尼亚公海舰队的德福林格尔多少有点像。
而德弗林格尔这玩意在日德兰可是打出了威名,堂堂日德兰铁狗,而海圻在苏禄海海战当中也打出了不小的名头,虽然说两条联邦军战列舰面对海圻不是不能打,哥伦比亚人只不过是火炮的威力小一些,但是在火力密度,火力投射量和装甲防护上都是有优势的,可是明军的两条战列巡洋舰出现在这里,对两艘联邦战列舰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震撼了。
毕竟这玩意按理来说现在应该躺在泗水港口里面继续当宅女才对。
打的话当然不是不能打,可既然已经有两条船出现在了这里,那么此刻是否还有其他的明军舰艇紧随其后呢?
因此这两条联邦海军的怀俄明级战列舰便放弃了与之交战,主动北上退却,并且在这种和对方战列巡洋舰拉扯的过程当中,伊利诺伊号战列舰收到了来自旗舰宾夕法尼亚号的电报。
而这电报当中的内容更是让两条战列舰上的官兵感觉到有些魂飞魄散。
泗水舰队现在已经从港内脱困,十几条主力舰浩浩荡荡的返回本土,为了这些舰艇都能够安全返回,明军还组织了一场带有精心目的的战略欺骗行动。
对于联邦军来说,现在敌人已经取得了完全的成功,短时间内两条战列舰将不会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援军,但是敌人后续的大部队却正在缓步而来、源源不绝。
可是对这两条战列舰来说,他们不可能无限制的退却,甚至以他们的速度而言,保持现在这种敌进我退的状态还是明军那边所主导的,毕竟21节的战列舰可跑不过27节的战列巡洋舰。
但是退下去总要有一个头吧!这两条战列舰上的舰长可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是要掩护岸上的陆军,保护登陆场,退到最后没得退了!
如果只是要和眼前的两条敌军的战列巡洋舰交手的话,那么两条联邦军战列舰的舰长并不畏惧,可问题是现在几乎100%的能够确定这两条明军战列舰的后面肯定还有一支大部队!
就算能够打得赢这两条战列巡洋舰,面对这种有速度优势和挑战主动权的对手,对方真要觉得打起来吃了亏的话,大可以重新拉开距离,然后等到后面的主力舰队上来之后再一口吃掉自己。
伊利诺伊号的舰长甚至给肯塔基号发去了灯光信号:“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第117章 主动权易手(2)
两条联邦军的战列舰最终选择掉头离开,明军的两条战列巡洋舰保持着20节的速度把这两条联邦军战列舰从东都外海“礼送出境”。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