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世孙究竟是怎么想出这些战术的?”萨鼎铭实在是压抑不住自己心底的好奇,怀才这东西虽然说就像怀孕一样是遮不住的,但是也没见过有谁刚怀孕就像怀胎8个月一样啊!
“呃.........有时自己会看一些闲书,包括一些技术和军事类型的刊物,不过主要其实是根据萨将军之前所说的苏禄海海战到爪哇海海战当中敌我两军的表现汲取的一些经验。”李彻嘴上说着一些自己都不信的鬼话。
萨鼎铭很想说这些海战海军自己也复盘了不少次了,怎么我们就没有这么快的就总结出这些经验来呢?
就好比潜艇,我们的潜艇干掉了一条联邦的战巡,我们自己也有一条受伤退出战线的战列舰栽在了联邦人的潜艇手里,但是大家往往想到的是怎么用潜艇来辅助舰队决战,谁能想过让这些潜艇通过无线电进行联系,在夜间以水面航行的高速状态杀到商船编队当中大开杀戒呢?
这年头的潜艇本质上就是能潜水的船,虽然水面速度远高于水下速度,但是在水面上实在是太过脆弱,遭遇敌军的舰艇,自然都要尽可能的下潜规避。
主动以水面航行的姿态来发动大规模攻击,这听起来天马行空,但是放在夜间的话,怎么想都有很高的可行性啊!潜艇那低矮的围壳想要发现起来,可实在是太难了!
“那世孙也是打算用潜艇对合众国军在元山的登陆场发动攻击了?”
“是准备用潜艇发动攻击,但是并不是只用潜艇,而且主力并不是潜艇。”李彻摇了摇头:“我军的潜艇总数只有100多艘,而且远洋潜艇的数量并不多,并不太适合作为主力来对于元山的登陆场发动攻击。”
“那世孙您所说的主力是?”
“萨将军可曾听闻过古罗马的旱地行舟?”
李彻这个问题让萨鼎铭有些摸不着头脑。
旱地行舟?世孙的意思是陆地巡洋舰吗?就是不列颠人在世界大战当中整出的那些水柜?
不过接下来,李彻的问题便让萨鼎铭感觉自己头皮上的每一根毛孔都立了起来。
“萨将军,我军有多少鱼雷艇是可以通过铁路运输的?”
“数量很多,只要是长度不超过30米的鱼雷艇,都可以考虑由铁路运送,14米以下的一辆铁路拖车可以运一艘,14米以上的可以由两辆拖车共同运一艘。”
萨鼎铭咽了口唾沫,他已经隐约的猜到了李彻的打算,不过他还是继续道:“这些鱼雷霆的总数大概有300以上,殿下准备把鱼雷艇运到哪里去?”
李彻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随后一字一句地道出了那个地名:“海!参!崴!”
第十七章 德川家的樱花妹
萨鼎铭异常欣喜的带着李彻提出的作战方案离开了,这位世孙所提出的作战计划有很高的可行性,萨鼎铭在此之前就曾经听过李彻素有才名,现在看来传闻所言实在是有些太保守了。
他真的就是天才啊!
自己提出的老鼠运输终究只是一种被动的支援策略,采用这种方法注定是不可能获得海上的主动权的。
但是反过来进行攻势破交,说不定能够把海上的主动权重新掌握回自己的手中。
毕竟西方那才是真正的跨远洋而来,尤其是合众国军现在所发起的大规模攻势、他们在整个东南亚东南亚地区所投入的百万大军那都是要依靠联邦人后方太泙洋上倾全国之力几年时间内堆积出来的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船队来进行保障,看着风光,但是压力一点都不小
如果能够大量的击沉联邦人在太泙洋上的商船,那么合众国军就没有办法维持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攻势。
而至于在不远的将来要准备进行的围绕着元山地区进行的歼灭战,以旱地行舟的方式动用大量的鱼雷艇,也确实比让海参崴港口内那些老爷船冲滩当做固定炮台更加大有可为!
毕竟联邦人在新罗战场上此前轻敌冒进导致战况受挫之后,他们急于把被包围在元山的部队给撤出来,然后视情况投送到其他的战场。
比如可能会投入到釜山来试图重新推过去,又或者是干脆放弃在大陆上进行对抗,而是集中兵力南下夺取吕宋和延坪。
冲滩的老爷船虽然不会被再次击沉,但是联邦人在天亮之后如果投入战列舰的话,依然可以通过抵近射击的方式让这些冲滩的军舰被击毁而丧失战斗力。
毕竟使用老爷船进行冲滩,本质上也就是争取一个几天的窗口期,试图在这段窗口期内对包围圈内的合众国军一战而定。
但是换成大量的鱼雷艇之后,容错的概率就高的多了,现在元山被团团包围之后包围圈内的合众国军和部分瀛洲军想撤只能从海上走,如果能够决定性的摧毁联邦人用于撤离的船只以及军舰,那么这些被围困的合众国军短时间内可就走不了了。
而以这些合众国军现在的状况来看,如果他们不能够在两个月以内尽快撤退的话,那么这些合众国军恐怕就会不战自溃了。
虽然目前这只是一个比较初步的战略构想,要达到彻底摧毁敌人登陆场的目的需要多少艘鱼雷艇?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又可以动员多少条鱼雷艇并运往海参崴?这些问题暂时都没有答案,但是萨鼎铭知道现在已经是需要尽快的去调查并且落实的时候了。
这是一场敌我双方同时在进行的和时间的竞赛。
只是萨鼎铭这边告辞以后,李彻本来也想随着一同用餐的几位大参戎一起离开的,但是有些郁闷的是爷爷再次把他留了下来,而且自己的老爹也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显然接下来祖孙三人还有一些话要关起门来说。
李彻倒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今天的一些举动在父亲和爷爷的眼中可能有些夸张、甚至是反常。
专业的学识这样的东西确实不好解释是怎么凭空出现在自己脑海里的,但是就像在另一个时空当中芸芸打游戏的时候总是喜欢嘴硬的那句话一样——你不会真以为我不会顿悟吧?
嗯,如果他们要是问起来的话,那我就是顿悟了。
以前的李彻虽然有时候会在不经意之间表现出一些来自于另一个世界所获得的信息和能力,并在年少时就以聪慧扬名。但是他向来都还算比较含蓄的掩盖自己,他所展现出来为人所惊叹的“远见”和学识,其实更多已经是一种在掩盖之下的“锋芒毕露”。
不过这一次,他不准备再像以前那样掩盖下去了,或者说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掩盖下去了。
曾经,他对于自己生活当中的一切都抱着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自己的意识或者说灵魂能够在两个两个世界的两具躯体之间不定期的“穿越”,这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给他的宝藏,但是以前的他却并没有好好的想过如何去运用这份宝藏。
毕竟他不需要通过这份宝藏来获得什么,以他的家世他的身份,在这年头就算是皇帝也不见得有他快活。
可是近一年多以来,由于战场上的急转直下,他能够感受到这个将近600年的王朝,这个曾经伟大的国家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深渊,不过在过去他虽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但是却并不为之所动。
因为他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爷爷,有一个运筹帷幄的父亲,有两位能征善战的叔叔,天塌下来了有长辈们顶着呢!
但是此前随着在另一个世界芸芸前往中东去当一名志愿者,在亲眼目睹了加沙人民生存的现状之后、在见识了西方那些惯常打着人权和人道大旗的新闻媒体以及政客官员对这里的惨状熟视无睹以后,他开始意识到或许他应该做点什么。
毕竟虽然两个世界的历史并不相同,但是在亲历了加沙之后,李彻绝对无法接受自己国家土地上的人民也会遭受这样的磨难。
而那一枚自己的那个世界意识的最后关头落下来的杰达姆,更是用最直白的方式的告诉了他贯彻两个世界的真理——弱肉强食是永远的生存法则。
你可以保持高尚的道德,但是绝对不能抛弃兽性和爪牙。
所以,无论自己的爷爷和父亲一会要询问自己什么问题,李彻都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父亲,海军计划要从应天府把人接走的事情.........您不准备过问吗?”李仁炽抛出的问题让李彻一时之间有些不明所以。
海军计划要把人接走?接谁走?
“现在的事情多了去了,什么都要我来过问,我是来当管家婆的吗?”
李彻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自己的老爹和爷爷,你们把我留下来不是来询问我今天这有些“出格”的行为的?
眼下这里面就咱们三个人了,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一些,能不能不要打哑谜了?
“左右不过是一个公主。”李宗棣有些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须知海军内部又不是铁板一块,萨鼎铭我是有所了解的,他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这方面的事情他应当不知道,这大概是潮王的手笔........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
李彻从旁边这算是听明白了,看来是海军内部有一部分人准备偷偷的把前明的公主给送走,不过看来这保密措施做的并不怎么样啊,根据之前萨鼎铭将军所描述的情况来看,这算是海军的情报部门正常发挥?
大明原本的军事情报部门锦衣卫在晋王起兵靖难之前就已经站到了晋王这一边了,晋王靖难的过程异常顺利也离不开锦衣卫从中的配合。
通常来说一个国家的情报机构往往是这个国家最纯粹最忠诚的一部分,锦衣卫最初的时候也是听命于临时政府的,但是奈何临时政府后来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虫豸了,而且他们大概自己也知道这么做很虫豸,所以当时的临时政府准备一定程度上肢解锦衣卫的机构。
就像是苏联解体前对克格勃的机构所做的拆分那样,准备让国家的情报安保部门先一部丧失职能,只不过锦衣卫可没有像克格勃那样坐以待毙,他们直接主动联系上了李宗棣,然后一起把临时政府给扬了。
现在暂时分管锦衣卫的就是李仁炽,锦衣卫指挥使自己大概也知道,虽然锦衣卫在晋王靖难的过程里出力颇多,但是锦衣卫的所作所为对于任何中央政府来说都有些后背发凉,这一次虽然有着国家大义的名分,但是这显然很遭政府的忌讳。
所以锦衣卫的指挥使在晋王入京之后主动引咎辞职,他这么做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进行的政治投机。
前明所留下的这个堪称全世界最大规模、历史最为悠久的情报机构的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李仁炽在入京之前就已经获悉了海军内部同潮王有联系的一些人的小心思,他此前就已经把相关的情况给李宗棣汇报过了,只是现在看来,自己老爹对此好像毫不在意。
不过,似乎确实没必要大惊小怪,毕竟潮王就算把公主给接过去难道还能拥戴公主作为女帝?武则天之后天朝就再也没有过女皇帝了,大明的牌子也不是一个小女娃能够撑起来的。
何况现在大敌当前,虽然吕宋、延坪二地到现在都还打着大明的旗号,名义上还是大明王朝下面册封的两个封国,在临时政府时期的从属关系有些微妙,现在的关系虽然更不好谈,但是大家的敌人都是一致的。
就像当初隆武帝一样,越是这个时候,大家就越是要相忍为国。
“那爷爷您把我给留下来是?”
“小子,我给你交代一个任务。”李宗棣笑眯眯的盯着自己的好大孙:“你要是办的好了,爷爷给你奖励,就是需要你稍微牺牲一下自己。”
???
李彻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联想到刚刚提到的那个公主,自己的爷爷不会是有了什么大胆的想法吧?关键是他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那个公主高矮胖瘦,性格脾气之类的,老爷子不会是想强行拉郎配吧?
“早在几个月以前,德川家就派人来找到我了。”
“德川家?瀛洲那个德川幕府的德川家?”
“不然还能有哪个德川家?”李宗棣嗤笑一声:“老大,德川幕府这一阵子主要是你在联系,你来和你的大儿说一说。”
李仁炽轻轻的咳了咳:“彘儿,你也知道德川家对我们中华向来是非常亲善的,此前明军在瀛洲遭到保皇派主导的背刺的时候,德川幕府始终站在我们这边,而且最后是随驻瀛洲明军一同撤往了新罗。
现在的德川家等于是一个流亡政权,麾下除了当初撤回来的万余幕府军以及幕府的一些相关人等便再无人可用了,可以说现在他们在大陆上无依无靠,因此他们现在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寄托的根基。”
“那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李彻两手一摊:“德川这不就是想要找一个大腿抱吗?爹,你难道觉得我的腿很粗吗?他们要抱肯定是来抱爷爷的大腿啊。”
“德川家是来找我们抱大腿的,但是我们不能这么去看他们,不能把他们当做是走投无路来投靠我们的穷亲戚。”李宗棣肃容道:
“人家愿意在瀛洲天皇以及士族举国背刺我们的情况下,依然坚定地和我们站在一起,甚至举全族上下携最后的幕府孤军同明军一同撤往新罗,我们就必须要把他们当做是自己人,德川家的所作所为配得上。”
“我明白,千金买马骨,如果我们不像这样善待德川的话,三宣六慰剩下还在我们手中掌握的部分,恐怕都难以稳定。”李彻立刻就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关键:“可是我还是觉得这样的国家大事和我现在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我现在就是个小小的..........”
“德川家达准备把他的小女儿送给你。”李宗棣言简意赅
李彻:?
“小姑娘已经送到你母亲那里去了,照片我和你的父亲都过目过了,容貌是没得挑的,性格上你的母亲也很满意,过几天就会随同入关的官员一同来到应天府,到时候让他直接到你的.........”
“等一下!等一下!”李彻连忙打住自己爷爷的话:“德川家达他好歹也是幕府将军吧?他把他的小女儿送给我算是什么意思?而且爷爷我现在可是挂着军职就在军中,您这总不能让我带个姑娘在军队里吧?这不是带头违反军纪吗?你就是想枪毙你的孙子也不用给我下这样的套吧?”
第十八章 江南造船厂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人生两大喜莫过如此了。
李彻虽然算不上体验洞房花烛和金榜题名,但是四舍五入一下,一个没有见过面但是据说千娇百媚的瀛洲樱花妹正在准备给他送过来,一个比他原本副校尉参谋更高也更有实权的职务在等他赴任。
只是他现在一点都不觉得可喜可贺。
从行军床上一觉起来之后,李彻用力地锤了锤自己的脑袋,这几天晚上睡觉的时间他都在试图像以前那样让自己的灵魂前往另一个世界的那个身体里,在过去的一整个白天当中,虽然他在几乎所有人面前都表现得神态如常,但是此前在另一个世界当中意识最后关头落下的那枚杰达姆始终让他牵肠挂肚。
但是几个晚上以来的尝试没有获得任何结果,虽然说以前也不是每一次想要穿越到那个世界的时候都能够成功的,但是自从他获得这种特殊的能力以后,没有任何一次像昨天晚上入睡以后那样完全无法感应到任何东西。
以前无法穿越的时候就像是一个人闭上了眼,虽然看不到东西,但是依然有一定的光感,但是现在他感觉自己就像真的瞎了一样,不是说从原本能够看到五颜六色到只能看到黑色——他现在连黑色都看不见,真正失明的人感受到的是一片虚无,连黑暗都是不存在的。
李彻意识到自己可能永远失去那个女孩了。
从床上坐起来之后,李彻来到衣架前,开始给自己收拾衣服,他准备今天就前往松江府,因为再过两天那个德川家的樱花妹就要到应天府来了。
但是他现在却并不想见那个樱花妹,倒不是说他像另一个世界当中某些女生喜欢看的言情小说那样,因为自己的“青梅竹马”死了之后就再也无法接受其他的女生这种脑抽的原因,他只是单纯的现在心情不怎么好,不知道如何也不想去和一个突然插入他生活当中的女生打交道。
德川幕府的这一举动自然就是单纯的政治联姻,事实上他在得知德川幕府准备给他送一个姑娘过来而且还没有明确要求要任何名分的时候,他就知道德川幕府的目的并不是向晋王世孙送一个暖床丫头,他们的目的是要给未来潜在的皇太孙送一个妃子。
李彻不喜欢也不擅长处理这些政治联姻之类的事情,所以他现在秉持着“逃避虽然可耻但非常有用”的观点准备去松江府,他现在的军装已经从之前的陆军军服换成了海军的军服,甚至连军衔也从曾经的陆军副校尉到正都司一级的海军上校(明军海陆军军衔称呼不同),一夜之间连跨四级而且甚至连“专业”都换了,这背后当然是“任人唯亲”和“裙带关系”的缘故。
不过这也是他爷爷的一种无奈之举,晋王的性格是犯不着专门给自己的孙子像这样夸张的晋升以便于在战场上镀金赚取履历的,李宗棣之所以会这么做,主要原因在于晋王系在此之前确实找不到一个海军方面的专业人才。
现在整个国家依然处于一种微妙的过渡阶段,晋王和海军都算是这个国家目前的两个股东集团,虽然其中一方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对于另一方来说,他们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是毋庸置疑的。
而接下来无论是处于联合作战的角度考虑,还是出于未来进一步地掌控整个海军系统的角度考虑,现在都是一个非常适合给海军内部掺沙子的机会,李宗棣原本是准备从陆军当中选一些有较高学历的青年军官,脱下陆军军服穿上海军的军装的,不过现在他显然有了更好的选择,那就是自己的孙子。
从应天府到松江府,有大明国内少有的几条高速铁路连接,只不过这个年代所谓的高速铁路速度也就每小时120公里,和另一个世界当中的绿皮车差不多,不过这个速度也足够他早上从应天府搭车出发、在中午的时候可以到松江府用午饭了。
李彻提出的作战计划在过去的几天当中,在几位海军高层的小规模讨论当中遭到了好几位老将的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在于——如果用鱼雷艇来发动攻击的话,那么如果想要达到对于元山港的登陆场以及外围的登陆船队和护航舰队造成决定性的破坏和杀伤,那么至少需要投入300条以上的鱼雷艇。
大明皇家海军当然有超过300条鱼雷艇,但是大明皇家海军并没有超过300条能够被铁路运输的鱼雷艇。
想要通过火车来运送鱼雷艇,那么鱼雷艇的尺寸就必须要限制在铁路运输的限制范围内,那些大型远洋鱼雷艇自然也就被排除在外了,而大明皇家海军作为一支典型的太泙洋海军,那么自然是比较追求船只的续航力之类的指标的,就算是鱼雷艇也希望能够跑得更远一些,所以大明皇家海军列装的鱼雷艇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大型鱼雷艇。
这些甚至装备着88毫米舰炮,有三联装甚至是四联装450毫米鱼雷,如同袖珍驱逐舰一般的远洋鱼雷艇显然是不可能通过铁路来运输的,因此剩下能够通过铁路运输的鱼雷艇最多也就200多艘。
当然这个数字已经不少了,莱塔尼亚公海舰队所有的鱼雷艇加在一起也就大概这个数,如果要再考虑到妥善率之类的问题,那么这个数字恐怕还要再往下掉一些。
对于这些老将的说法,李彻自然是嗤之以鼻的,在他看来这就是纯粹的借口,可能是这些老家伙依然觉得他名不副实,之前提出的作战计划大概是背后有其他的专业人员帮他制定好的,所以妄图用这样的理由和借口来搪塞。
这些老家伙纯粹就是害怕用轻型舰艇真的能够打出战绩出来——他们担心的是在陆军出身的晋王面前,如果说这一次用一些小小的鱼雷艇和潜艇就能够成功的在元山港附近战胜联邦海军的舰队,那么难保以后的朝廷转变思想,认为这些小家伙也能花小钱办大事,减少海军在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上面的投入经费。
这在这些老将们的眼中,那简直就像天塌地陷一般可怕。
但是这些话如果拿去忽悠他的爷爷或许能够起到效果,对李彻来说可就没那么容易能够把他给骗过去了。
现役的鱼雷艇数量不够?这个李彻倒也是相信的,但问题是小小的鱼雷艇数量不够那就造新的呗,一个月的时间太赶了来不及建造?
那这就是纯粹的胡扯了,哪怕到了二战的时候,也有的是鱼雷艇都在用“三合板”来建造,比如联邦人大名鼎鼎的pt艇,这个作战计划又不要求这些鱼雷艇经久耐用,你拿木板把船体拼出来之后,往后面无脑加内燃发动机,把这玩意当成20世纪初的“大飞”来建造不就行了?
至于鱼雷?连发射管都不需要,直接从艇身两侧丢到水里去就可以了。
鱼雷粗制滥造没关系,鱼雷像这么发射命中率低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东西就是几十吨级的“武装大飞”,你说那些老将军们能够想不到这一点,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想不到,总不至于大家都想不到吧?
对于这些老将,李彻倒也并没有生气,他此行去松江府并不是为了和这些老将军们拍桌子,用自己的爷爷来以势压人、狐假虎威去的。
他是准备去给这些老将军们吃一颗定心丸的。
他来到松江府之后的第一站,并没有去选择拜会那些老将,也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去海军部报到,而是直接乘车前往郊区,因为在那里有一座大名鼎鼎的造船厂。
江南造船厂。
作为战争爆发之前世界上年造舰吨位最大的几个造船厂之一,江南造船厂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赶工出一批能够用铁路的板车运走的小型鱼雷艇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李彻此行更加关注的,是在江南造船厂的第3号和第4号船坞当中正在施工建造的两条巨舰。
虽然在路上的时候就曾经想象过这两条巨舰的外貌,但是当你真的站在了这雄伟的舰体前的时候,你才能够感受到实际看到的和自己此前所翻阅的冷冰冰的数字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