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70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这一战不像当初在东新罗湾的夜战,在白天的视野状况良好,双方的驱逐舰在越过彼此战列线之后主炮就纷纷开火,联邦军所投入的驱逐舰大多都是千吨级的平甲板驱逐舰,有五英寸的主炮,而唐军这边驱逐舰有1500吨和800余吨两种,分别装备120毫米主炮和105毫米主炮。

  双方一个照面,联邦人的驱逐舰就体现出了在火力上的优势,虽然联邦人的平甲板驱逐舰从火炮布局到舰体设计都比较随意,一共4门5英寸舰炮是以十字形布置的,单侧只能发挥出其中三门的火力,可是奈何对面的驱逐舰够多,而且口径更大的五英寸舰炮在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也比105毫米的舰炮更容易校射。

  在另一个世界当中的二战时期,IJN就发现了自己在战争后期生产的只有三门五英寸舰炮的松级驱逐舰仅从炮战能力上来说并不亚于有8门长100的秋月级,就是因为五英寸舰炮的炮弹水柱更容易观测。

  尽管唐军这边的区域已经试图勇敢地突破到中距离,然后使用机关炮在这种驱逐舰的内斗当中压制联邦军,但是在双方的这种数量差距下,唐军的驱逐舰虽然在数量劣势的情况下依旧打出了与联邦军相当的交换比,但是这一波鱼雷攻势确实被联邦人的驱逐舰部队阻挡了下来,20分钟的时间内双方一共损失了超过10条驱逐舰,这些灵活的精灵在这片修罗战场上几乎是像泡沫一样消失了。

  但是这些驱逐舰的牺牲,确实给主力舰这边争取了喘息之机,发动雷击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因为马吉芬那边在拉开距离的时候,就接收到了来自马可波罗号战列舰的电报,马可波罗号上的丹尼尔少将汇报前卫舰队现在已经基本丧失了战斗能力,而唐军一共6条战列巡洋舰正在向主力舰队的方向驶来。

  这份电报也充分体现了联邦海军当中的春秋笔法,任何一个人在第1次看到这份电报的时候,肯定都会以为丹尼尔少将此前是在率领三条联邦军的战列巡洋舰对抗六条唐军的战列巡洋舰。

  因为丹尼尔少将并没有汇报,他的船并没有和后面出现的4条战列巡洋舰进行交手,互相就那样非常和平的错身而过。

  马吉芬自然也下意识的以为,这是丹尼尔在带着舰队本来在和另外两条唐军的战列巡洋舰进行厮杀的过程当中,和那四条唐军的战列巡洋舰遭遇之后,三条战列巡洋舰奋力交战但是依然受伤惨重,此时唐军的战列巡洋舰在受到了主力舰队这边的状况之后掉头赶来主战场。

  丹尼尔不容易啊——马吉芬如此想着。

  正是因为这份电报的“误导”,马吉芬并没有选择唤回丹尼尔舰队,在双方的驱逐舰厮杀完毕,远处的水天线上逐渐显露出新的烟柱的情况下,马吉芬果断的下令舰队进行转向。

  在如何用低速舰对抗高速舰上,联邦海军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战术理论。

第160章 旋转木马

  交战进行到现在,联邦军和唐军的主力舰队已经开始来到索龙岛东边的转角处,联邦海军舰队开始按照计划沿着岛屿的海岸线转向,把交战地点从一开始选择在这里,就是马吉芬准备依靠着地理因素来限制唐军高速舰的发挥。

  虽然说唐军的战列巡洋舰从西北方向而来距离他们现在还有30公里以上的距离,考虑到双方的速度差如果联邦军不改变航向的话,对方追上来纳入到正常的交战距离——也就是15,000米以内,这追击的时长事实上需要几十分钟的时间。

  在这几十分钟的时间内,他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击溃唐军战列舰最前面的这几条无畏舰。

  但是马吉芬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即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这几十分钟的时间内他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接下来如果他想要进一步扩大战果的话,就必须要面对已经追上来的敌军战列巡洋舰,而到时候有绝对速度优势的敌军战列巡洋舰可以选择从尾部或者是在自己舰队的前方来横切自己,到时候陷入被动的就是自己这边了。

  更为重要的是,实战当中的敌人不是游戏里面的npc,不是某魔法海战游戏当中的电脑AI,现实当中的人是会根据战场上的情势来作出临机决断的,唐军这边在自己的援军已经要抵达战场的情况下,他们反倒会暂时选择避战。

  而事实上当联邦军这边开始转向的时候,唐军这边也确实没有第一时间跟随联邦军转向、紧紧地贴上来,他们继续保持原本的航向航行了一段距离之后才开始进行转向,而且在转向的过程当中,前面4条无畏舰转向的角度是10个罗经点,而后面以开远号为首的唐军舰队的转向角度是12个罗经点。

  这就让这两个编队之间转向的角度有了很明显的差距,前面这4条损伤不轻的无畏舰转向角度要更大一点,转弯的半径也更大一点,因此他们在转向的过程当中运动到了主力舰队的右侧,看着后续的友军舰艇一艘又一艘的超过他们后,这4条无畏舰中受伤相对最轻、速度还能够保持19节的两条无畏舰在所有的友军舰艇都通过之后,直接跟在了整个编队的最后面。

  这一番转向过程当中的机动和变阵同样也展现出了大唐皇家海军的卓越素质,此时,明军这边的战列舰队保持着19节的速度,追赶前方保持速度在十七节的联邦海军舰队。

  如果此时旁边并没有这座岛屿的话,那么从西北方而来的六条战列巡洋舰可以很从容的直接在联邦舰队的前方向南展开一条战列线,以一个无可挑剔的T字横头给冲在最前面的联邦军主力舰以致命打击。

  可是此刻的联邦军保持在距离海岸线大约5海里的距离上机动,因此对于唐军的战列巡洋舰来说,如果他们还准备继续向南展开横切联邦军的话,那么迎接他们的就只能是冲向海岸线搁浅。

  背靠着海岸线,联邦人的舰队此刻就像是一头壮硕的野猪,把屁股抵在墙上,把锋利的獠牙向外,任何想要发动攻击的对手都要面对被这头野猪反咬一口的风险,更由于你没有办法绕到他的屁股后面,所以你只能从正面堂堂正正的与之对决。

  在华盛顿号战列舰的舰桥上,马吉芬看着和他们相对驶来的唐军战列巡洋舰,他努力的把自己摆在对面的角度上来思考该怎么样破局,向南方展开进行横切肯定是不行的,那么如果选择更靠海岸线的航线,然后向北方转向向北展开呢?

  虽然理论上这确实是一种解决的手段,但实际上正常的指挥官都不会冒险让舰队那么靠近海岸,虽然这一代海域的大部分水深挺深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靠近海岸的地方就没有暗礁浅滩,这一代的岛屿很多都和火山地质活动有关,所以在这一代海域,完全有可能一边是数百米深的海水,而另一边是差几米就能够冒头的海底山脉。

  联邦舰队保持在五海里的距离,那是因为联邦所拥有的关于这一代海域的水文信息以及相关海图所能够支持的安全航线最多就到这一步,巴士海峡更靠近东大的本土,唐军对于自己家门口的海域海图的丰富程度和水文信息的积累肯定要比他们更强,但是马吉芬相信就算如此,对面也不敢随便再进一步的选择更靠岸的航线。

  毕竟横切这样的机动是需要距离来展开的,他们留给唐军的距离只有五海里,对方如果不一口气压到两三海里的距离上,只是把航线稍微往里面挪个几百一千米,就算展开机动也不能够占据非常有利的T字位。

  毕竟船只在海上是航行的,你总不能像WOWS那样把船横过来之后停在海上开炮吧?

  在经过各种各样的设想,马吉芬确信敌人并没有能够有效针对自己这种战术的应对方法,尤其是对方选择的航线也确实和他们一样,距离海岸线只有四五海里,像这样如果他们向北进行横切展开,自己这边只需要闷头向前稍微冲一下,就能够轻松地从敌人的编队屁股后面钻过去。

  双方现在的距离已经来到了15,000米,行驶在最前面的联邦军战列舰的四门15英寸舰炮已经开始轰鸣,可是对面编队向前的唐军战列巡洋舰却依旧没有横切,他们继续闷头向前,只是简单的用处在最前面的靖远号上的6门330毫米舰炮向联邦人还击。

  14,000米、13,500米、13,000米、12,500米..........

  随着距离一点一点拉近,唐军的战列巡洋舰队却始终没有进行机动的打算,这场景简直就像是在智商海峡这张地图里面,双方一起钻海峡的玩家撞到一起的时候一样。

  难道说他们就准备像这样让两只舰队撞在一起吗?那死的不肯定是只有六条主力舰的唐军战列巡洋舰队吗?

  这简直就是在用鸡蛋碰石头啊。

  然而接下来唐军战列巡洋舰的举动却着实震惊了马吉芬,因为当双方的距离开始来到11,000米以后,对面的战列巡洋舰终于开始进行转向了,当然这自然在意料之中。

  可是意料之外的是,正在转向当中的唐军战列巡洋舰亮出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武器。

  鱼雷!

  没错,就是鱼雷,这年头绝大多数的主力舰上面依然都是有鱼雷的,虽然并不是像提尔比兹一样在舰体的表面增加旋转式的鱼雷发射管。但是这年头大多数的主力舰都有水下鱼雷发射管。

  靖远号作为曾经大明皇家海军最先进的战列巡洋舰,在各项仔细头上都用上了当时最好的装备,这其中也包括鱼雷——550毫米的重型鱼雷。

  这些550毫米的重型鱼雷被布置在舰体两侧的固定发射管当中,这些固定鱼雷发射管的发射角度是由军舰的转向角度来决定的,这一点想必某些魔法海战游戏的玩家肯定也是有过经验的。

  在眼下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威力巨大之九三素酸鱼雷”,这年头的热动力鱼雷就是最普通的那种热动力鱼雷,比如唐军这款550毫米的重型鱼雷,在正常情况下的有效射程也就7千米。

  但是奈何此时双方的舰队是迎头行驶的,这就像讨论中距空空导弹射程的时候,那些看起来花里胡哨的数据,其实都是双方战斗机的迎头攻击距离,此时发射的这些鱼雷其实就像那些中距空空导弹,依靠鱼雷本身的射程肯定是跑不了11,000米这么远的,但是奈何对面本身也在向前行驶,鱼雷射程不足的部分对面会自己迎上来的。

  当白色的航迹出现在海面上的时候,马吉芬才意识到自己失算了,对方快速舰队的指挥官怎么感觉像是把这些主力舰当成驱逐舰来带啊,这年头有哪个正常的指挥官会拿着主力舰上来进行雷击啊?

  但是恰巧,程恒启就是这样一位不是特别正常的指挥官,因为他在此之前虽然指挥的都是快速舰队,但是他带的基本上都是小学生和中学生,也就是驱逐舰和巡洋舰,带惯了这些中轻型作战舰艇之后,在指挥起战列巡洋舰来,也就不由自主地把以前的一些风格给用上了。

  不管怎么说,这一手用战列巡洋舰来进行雷击的做法真的是歪打正着,面对迎面而来的鱼雷,马吉芬只能有些不甘心的咬着牙下令舰队向北转向,毕竟这世界上没有人会和鱼雷过不去。

  这些鱼雷想要躲开很容易,也并不能够取得任何战果,但是这些鱼雷却成功的迫使联邦海军舰队跟着对手被迫转向——那头把屁股倚靠在墙角的猪,终于被迫把自己的屁股给露出来了。

  此时此刻,联邦海军舰队被迫跟着唐军的战列巡洋舰一起转向,而且双方的速度差至少在7节以上,因此在逼迫自己这边转向离开海岸线之后,对方在短时间内在局部是可以保持数量优势的,比如说像现在这样集中全部的六条战略巡洋舰猛攻联邦人最前面的几条正在转向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而在联邦舰队的后面,唐军战列舰的主力也正在不紧不慢的追上来,这种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感觉,对于一些初临战阵、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人来说,那几乎已经和世界末日差不多了。

  但是在马吉芬的脸上,你依然看不到半分的慌乱,刚才敌人打出来的鱼雷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但是联邦海军依然有底牌可用。

  “发信号,准备旋转木马战术。”

  马吉芬下令发出只有联邦人自己知道的暗号,这事实上是本森上将留下来的遗产,当初在长达一年的时间,联邦海军缺乏高速主力舰的情况下,联邦人在大洋上确实开始试验了一种用于“以慢制快”的战书。

  而这种战术听起来复杂,其实非常简单,甚至对于士兵操作的要求都不是很高,因为这种战术机动只是要求整个舰队在海上像一个圆圈一样,如同旋转木马一样开始旋转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舰队首尾相连,敌人的高速舰根本就没有一个能够切T优的机会,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在海上的“结硬寨、打呆仗”。

  我们联邦海军对于高速舰做的准备,绝不仅仅只是靠着地理优势而已!

第161章 战场上的默契?

  对于联邦人摆出的这个“八卦龙门阵”,李彻有些难以置信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阿珍,你来真的呀?

  在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李彻在互联网上就听闻了联邦海军有许多“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当中包括指望彭萨科拉之类的重巡洋舰,用203毫米舰炮去和瀛洲的金刚级战列舰对射;

  比如说在全世界的巡洋舰都带鱼雷的情况下,联邦海军在整个间战时期新造的巡洋舰通通放弃了鱼雷,和其他国家的海军比起来,颇有一副高速公路上大家都在逆行的驾驶。

  当然和这些比起来更神奇的是联邦人的铁王八发展出了一种在海面上兜圈的战术,用来应对敌人高速主力舰依靠速度优势抢占优势阵位的情况。

  李彻本以为在这个世界当中,联邦海军并没有像另一个世界当中那样发展出类似的战术,毕竟在另一个时空当中的联邦海军长期面临最强大的敌人——来自联邦国会的打压,在没有强敌迫切威胁的情况下,联邦海军长期每年最多只能新造两条主力舰,这有限的造舰份额自然就被联邦海军留给了战列舰。

  而战列巡洋舰自然就只能不断的出现在绘图板上,直到被华盛顿条约击沉,也没有任何一条联邦海军的战列巡洋舰成功服役,这直接导致了在条约结束之后,从30年代末到40年代,联邦海军当中始终有一批人在密谋复辟列克星敦——这些人最终直到衣阿华级战列舰服役才算是得偿所愿。

  而在这个世界当中联邦海军面临着比另一个世界当中的IJN强了好几倍的EMS,在大明皇家海军的威胁下,联邦海军这一次终于得偿所愿的,可以在无畏舰时代就发展自己的高速舰,所以李彻本以为联邦人不会再拿出这种战术了。

  没想到在损失了手头上所有的战列巡洋舰以后,在战列巡洋舰一年多的空窗期内,联邦海军还是把这个战术给摸索了出来。

  李彻也并不知道联邦人把这个战术命名为旋转木马,这个名字事实上也只是一种夸张,联邦人的这种战术也不是说完全无脑的在海上首尾相连的绕圈子玩贪吃蛇,方才联邦人在海上形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闭环,那是因为唐军的战列巡洋舰始终在试图切联邦舰队的T头,而联邦舰队那边则不断的进行转向。

  实际上双方在一个画大圆,一个画小圆,虽然明军的战列巡洋舰队有着明显的速度优势,但是这种速度优势并不意味着双方在相距1万多米的情况下,联邦人进行转向的时候他们也依然能够运动到联邦舰队的前方,毕竟稍微懂点数学都知道,扇形在角度相同的情况下,根据边长的不同,扇形弧面的长度可以天差地别。

  说白了,这种战术的本质就是被动的适应对手的航向,用更小的转向半径来保证自己这边能够尽量的始终发挥全部火力,不会陷入到被高速主力舰横切然后在局部出现以多打少的状况。

  这种战术事实上在一对一的斗兽棋或者是在小编队的战术当中更常见一些,在大编队的战术当中采取这样的方法,联邦海军还是头一遭,这倒并不是说其他国家的海军想不到类似的方法,纯粹只是因为这种战术固然能够削弱敌方高速舰的速度优势,但是就像飞机的速度、高度以及能量这三者之间是不断转换而非凭空消失一样,高速舰的优势当然也不是这样就能够完全抵消的。

  唐军的战列巡洋舰绕了整整一圈,直到后面赶上来的战列舰队与之会合,也始终没有能够找到机会横切在联邦人的前方,因为联邦人秉持着只要你开始准备横切我就转向规避的原则,实在是让人有些手麻。

  但是联邦人也完全交出了自己在战役上的主动权,因为只要你采取这种战术,你向什么方向前进,你向什么方向进行转向,那就不是你能够左右得了的了,虽然唐军和联邦人在绕了整整一大圈之后这边暂时停止了横切联邦人的想法,联邦人那边也不再持续转向,双方的舰队开始由之前的兜圈子重新趋向于形成两条战列线,但是此刻双方舰队行进的主动权已经被联邦人拱手相让。

  因为接下来,唐军这边可以“控制”联邦舰队在他们想要转向的时候进行转向,甚至想让联邦人转多少度,他们就要转多少度。

  “这么窝囊恶心人的战术,他们也想得出来?”

  程恒启刚才也是倔脾气上来了,和联邦人整整绕了一圈,结果联邦人的舰队都绕成衔尾蛇了,也没有给他们机会横切。

  而这么一个大圈兜下来,六条战列巡洋舰和联邦人最前面的几条战列舰之间的交手,还真没怎么讨到便宜,虽然在这种兜圈子的情况下双方的命中率都出现了下降,彼此被命中的并不多,但是因为始终未能够找到在局部集中火力发挥优势的机会,这导致了在整个转向的过程当中,双方之间更类似于捉对厮杀。

  靖远和海圻也就算了,这两条船起码在吨位上和联邦人的科罗拉多级是一个档次的,但是后面跟着的4条绥远级战列巡洋舰,如果不是这四条战列巡洋舰上面的官兵经验丰富,在海上“扭秧歌”扭的比较好,那么刚才转了这一圈双方炮击下来,不知道是否会有倒霉蛋被打的半身不遂呢。

  虽然嘴上因为被联邦人的战术恶心到了在那里忍不住对其口吐芬芳,但是程恒启心里很清楚,联邦人一开始大概是准备使用岛屿来作为地理因素限制自己这边高速舰的发挥,被自己带着主力舰上去撒雷把联邦人的这个盘外招给破了之后,眼下这种只能算上是联邦人的备选方案。

  对联邦人来说,都已经选择备选方案了,那么也就意味着联邦海军已经基本放弃了现在海上机动的主导权,准备就像这样把战局拖向垃圾时间。

  “虽然联邦人自己丢掉了主导权,但是从炮战的战术角度上来说,他们最大化的保留了自己的优势。”

  在绥远号战列巡洋舰上的杨雨臣放下了望远镜,他现在已经完全猜出了联邦人的打算——我现在的确是放弃了主导权,但是现在距离天黑没多少时间了,等到这边天黑之后联邦舰队那边立刻就能够借着夜色的掩护离开战场,而唐军这边大概率是不会在夜间进行追击的。

  联邦人怕夜战,唐军的主力舰难道就不怕夜战了?夜间交战对于双方来说都是竹竿打狼两头怕的事情,联邦人只要保证在日落之前他们不被唐军抢到T优,那么就算打的战术难看一点,联邦人也能够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甲坚炮利的优势。

  “那我们难道就这样和他们耗下去?”绥远号战列巡洋舰的舰长问道:“让驱逐舰上去发动雷击呢?”

  “我们带出来的驱逐舰和巡洋舰没有他们多,想要用轻型舰艇来打开局面,恐怕没那么容易。”杨雨臣摇了摇头:“你没看出来吗,我们对面的联邦军指挥官,他既然都摆出了这样一副架势,那就像是在足球比赛当中采取密集防守的战术,把现在的比分守到比赛最后时刻一样。”

  “把现在的比分守到最后?现在的交换比还是我们占便宜啊,他们能甘心?”

  “战报这种东西是可以灵活定义的,如果只是要给国内交差的话,可以把被击沉和被击伤的数字放在一起统计,那不就差不多了吗?”杨雨臣展现出了对于联邦海军的丰富了解,如果李彻在这里的话肯定会鼓掌认同,联邦人的部队虽然没有瀛洲那样的大本营战报,但是联邦人也是很喜欢在战报上咬文嚼字,甚至是采取各种春秋笔法的那一个。

  包括并不限于伤亡数字、战场交换比等等要素,总之这些在另一个世界当中日后联邦军队没少干的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想必也是同样的精通。

  “长官,陈司令发来了旗语,询问是否从尾部来横切联邦人。”

  旗号官这个时候又从前面传来了来自旗舰的询问,对于这个建议,杨雨臣倒也确实有些眼前一亮,现在双方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9,000米,彼此之间的炮火都暂时停了下来,这个距离是唐军自己保持的,虽然说现在交战的主动权在他们的手里,但是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试图交战的话,双方又会回到此前那种兜圈子的状况,而唐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取得局部的优势。

  程恒启所说的从尾部横切,其实就是从联邦舰队的最后方展开T字,和在前方展开不同,这种在尾部展开的方式虽然因为双方之间的距离是在始终不断拉大的,从效率上来说比不上从舰艏,但是从这里横切的敌军战舰必须要根据前方军舰的机动轨迹来机动,他们自己是不能够擅自进行转向的。

  这或许能够成为打开僵局的钥匙?

  -------------------------------------

  “如果敌人从后面横切我们怎么办?”

  考虑到菊花的并不仅仅只有程恒启和杨雨臣,在联邦人那边也同样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毕竟从前面没办法来的话,是个人都会想办法走后门。

  “他们不会那么做的。”马吉芬摇了摇头:“他们毕竟只有那几条战列巡洋舰,如果他们要真的用战列巡洋舰来从后面横切我们,我大不了把排在最后面的几条无畏舰送给他们,然后剩下的舰队沿反方向掉头,去找他们的战列舰主力交战。”

  他说话的语气是那么的笃定,就好像确定一切都会按照他所预想的来发展下去一样。

  “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战术,我现在其实已经向对面的指挥官透露出了到此为止的信号,如果他们选择接受这种信号的话,那么今天的交战基本上就到此为止,如果他们选择不接受的话,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和他们继兑子,相比起我们,他们更不能够接受惨痛的伤亡。”

  马吉芬是一个东方通,他和很多所谓的东方通并不一样,那些家伙研究的大多都是东方的历史,他们试图从历史的经验当中总结东方人的风格和传统,但是马吉芬却更喜欢关注于当下。

  他自己本质上并不想打这“最后一仗”,他相信对面的东唐肯定也不愿意舰队损失过重。

  因为毕竟现在理论上他们还是在和整个协约国处于交战状态,在曾经位于欧洲的盟友接连倒下之后,东方的这个大国面临的局势迫使他们必须要更加珍惜自己手头上的海军力量。

  马吉芬在一开始的时候也试图正面击败唐军,毕竟他虽然反对打这一仗,但是真的开打了之后他肯定要尽量打好。

  但是交战的一开始马吉芬就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劲,虽然他在战前给手下的士兵们强调自己这方有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但是当看到那些原本应该在维护的无畏舰出现在战列线上的时候,他对今天交战的预期就已经降低了几分。

  而等到快速舰艇那边的交战分出胜负之后,马吉芬面对和自己高速舰完全汇合的唐军主力舰队,他现在所追求的,就只剩下了把现在这个“比分”保持到终场。

  大决战有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打到双方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程度,这一战打到现在,基本上已经能够打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联邦海军在不获得大量新锐高速战舰补充的情况下,即便把海军所有的兵力全部压上,也不可能继续支持陆军和陆战队的地面作战了。

  而对于唐军来说,他们和自己来打这一仗,也并非是指望打一场如同特拉法尔加海战一般的决战,他们所有的行动目的自然都是为了给地面战场创造机会,所以以现在双方保持着向北方行进的航向,大概双方是能够保持这种默契到天黑的。

  马吉芬带着联邦海军在经过一番英勇的搏斗之后,可以向国内宣称干掉了三条唐军的主力舰,这个战国算是能够交得了差了——快速舰队已经遭到重创,就靠着一群铁王八你还指望能够打出多大的战果?交战的主动权在对方手里。

  而对于唐军来说,他们在这场大战当中也拿到了更好看的交换比,而且还把联邦海军逐出了巴士海峡以南,有力地支援了陆军的行动。

  这个结果对于双方海军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有谁无法接受的呢?

  联邦陆军/联邦海军陆战队:???

第162章 清算时刻!

  “马吉芬是一个卑鄙可耻的逃兵!他抛弃了陆军的泽袍,他必须要为我们的失败承担全部责任!”

  ——潘兴

  “马吉芬将军作为太平洋舰队司令,必须首先要为哥伦比亚联邦最宝贵的财富——即太平洋舰队主力的安全负责,在这一战当中我们损失了包括两艘超无畏在内的总共4条主力舰,海军已经为了这场胜利拼尽所有,我们只是在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时候选择保留尽可能多的底牌来,保证合众国在这场战争当中已经获得的利益不受损失。

  陆军向南开辟战线的冒进并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后果,不应由海军来承担,如果不是马吉芬将军选择向北撤往瀛洲脱离战斗将舰队主力安全同唐军脱离,那么在接下来的山打根撤退行动当中,陆军根本不可能撤出45万人。”

  ——斯普鲁恩斯回忆录《舰队指挥官》

  毋庸置疑的是,联邦海军在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尝试之后,他们并不愿意冒风险陪着陆军豪赌到底。毕竟联邦可以承受损失几十万陆军,但是如果联邦海军太平洋舰队在这个时候遭遇惨重损失,那么联邦人可能要连刚刚得到手的东瀛王国也要再次失去。

  但是由此所产生的联邦海军和陆军之间的军种恩怨以及双方之间彼此破产的信任所引发的危机,将会在日后一系列动荡的事件当中逐步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