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烽烟 第71章

作者:希灵使徒00

  ——ID重巡能代研究员·《碧海蓝天太平洋》

  -------------------------------------

  “马吉芬跑了?!”

  潘兴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几乎有些难以置信。

  你怎么能跑了呢?!

  现在地面上,双方基本上处在谁能够添上一把柴火,谁就能够压倒对面的僵持局势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联邦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离开了战场,这不就等于把陆军和陆战队都卖给了敌人么?

  在极度的震惊、愤怒与恐惧下,潘兴甚至不顾风度的直接扯过了那个向他前来汇报的海军联络官的领子,把那名军官直接扯到了自己面前,咬着后槽牙一字一句的问道:“他为什么要跑?!你们海军是不是里通外敌?!他才损失了几条船就要跑?我们在陆地上牺牲了那么多人,那些小伙子们的生命都因为你们那个懦弱的司令官白死了!”

  虽然脸上被喷了一脸的唾沫星子,但是这名海军的联络官依旧保持着一名海军军官特有的冷静,毕竟绝大多数的船长要的就是哪怕你的军舰被鱼雷命中了、弹药库着火了、动力舱进水了,在其他人都陷入慌乱的情况下你也必须要保持镇定与风度,用平静的语气道:“我们遇到了一些小问题。”

  “将军阁下,我希望您能够明白,海军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输掉整场战争的军种,我们的太平洋舰队也同样有可能在一个晚上的时间内葬送掉全部的主力,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支援陆军继续作战了,您那个时候恐怕只能祈祷您能够划着一条舢舨游回联邦。”

  说完,这名海军的联络官把潘兴扯住自己领子的手掰开,整理了一番自己的领口之后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12个小时以后,最多24个小时以内,敌人的炮击舰队就能够抵达东都外海,您现在要做的应该把距离海岸线20公里之内的部队撤回到更远离海岸线的地方,同时着手准备如何撤军。”

  潘兴没有再继续放狠话,也没有继续对他咆哮,此刻的潘兴看起来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他就像一头年老的狮子,死死的盯着眼前这个海军的联络官,直到这名联络官转身离开了他的指挥部,潘兴才猛然来到墙上挂着的地图旁,一把扯下了墙上的地图,用手撕了个粉碎。

  潘兴此时此刻相信,海战的结果敌人现在肯定也已经收到了,对面的华人部队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在他们海军的支援下发动反扑。

  虽然仅仅只是试图征服一个东方的海外封国,但是潘兴自己实际上很清楚,征服这里的难度远比他们之前料想的要高太多了,联邦在这里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太大了。

  他们到现在都不愿意放弃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巨大的沉没成本,而战线没有办法继续向南推进的原因,则是对面的敌人一个又一个动员起来的动员师。

  在最初他们遇到这些动员部队的时候,潘兴还亲自嘲讽过自己所面对的那些敌人,只是给这些部队提供了最基本的轻武器,然后就在少量独立炮兵部队的支援下试图攻击他们的侧翼,这些部队的素质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吗?联邦军往往只需要一个团就能够在正面击败这样一个动员师,如果处于防御状态的话,甚至有的时候只需要一个加强营级的战斗群布置的防御阵地对面一个动员师都啃不动。

  如果只是一个两个这样的师,甚至如果只是几个十几个这样的师,那除了会给他们造成一些麻烦之外,根本不可能扭转大局,但是仗打到现在,所有的联邦陆军的指挥官都觉得对面这样的部队简直是无穷无尽。

  甚至潘兴有一次在视察部队的时候在战壕里听到了拐角处两个不知道他来了的士兵在那里窃窃私语,其中一个士兵对他的伙伴抱怨道:

  “为什么华盛顿要派我们来东方和中国人作战呢?东方的这些中国人数量简直无穷无尽,你看过东方的神话吗?他们是他们的女神用藤条甩出来的泥点变成的人,看看我们现在的战壕里面有多少泥浆,我们的对面就有多少明国人。”

  虽然他当时在暴怒之下把那两名士兵派到了死亡率最高的一线战壕,但是他很清楚,这两名士兵所抱怨的本质并不会因为这两名士兵在战场上的死亡而一并消失。

  从那个时候开始,直到现在,这事实上都已经只是这场战争漫长的结算阶段了,而他只是难以接受陆军在战争当中所发动的南下进攻作战遭遇全面的失败。

  而且作为一名陆军的军官,他也确实很难理解海军为什么不能够再硬气一点?一共就损失了4条主力舰,这很多吗?他们不也干掉了3条唐军的主力舰么?(双方的损失数字都包括被潜艇收掉的人头)

  而且刚才那名海军的联络官还说什么海军是能够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输掉战争的军种,潘兴也不止一次的从海军那边听到类似“海军建造一条军舰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因此海军在进行战斗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这样的言论。

  但是陆军的一个小伙子从一个婴儿成长为能够参军的男人,那也要18年啊!

  “将军!”这时候又一名军官跑进了指挥部:“敌人在整条战线上发起了全面炮击!他们应该是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

  “我听得到。”潘兴摆了摆手,远处响成一片的隆隆炮声,他当然能够听得见,现在想起来的还只不过是敌人地面部队的炮声,想必要不了多久从海边就能够传来更加震耳欲聋的大炮轰鸣了。

  “把我们在海边沿海地区的部队都给撤出来。”在沉默了片刻之后,潘兴最终还是下达了命令:“没有办法带走的物资全部就地炸毁,命令各部队就地进行抵抗,参谋长从即日起带人制定我们的撤退计划。”

  “撤退计划?撤到哪里?”参谋长问道。

  从参谋长的角度来说,潘兴将军现在能够认得清局势,对于联邦上下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问题在于现在联邦人在婆罗洲上已经部署了超过100万的部队,包括作战部队、工程部队、后勤部队和医疗部队等等,这100多万人想要撤走可没有那么容易。

  对于参谋长来说,他肯定没有看过另一个世界当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不过哪怕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敦刻尔克,不列颠人也从来没有要面临撤出100多万人的状况。

  用脚趾头想一想都知道,像这样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根本就不是他一个集团军级的参谋长能够解决的,这是需要整个国家投入全部的能力才能够完成的。

  而且100多万人的撤退,必然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在没有完成撤退之前,进行撤退的港口和登陆场都会面临敌人的攻击和威胁。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联邦军可刚刚才有一个在新罗半岛的失败的撤退行动,海军不仅仅损失了好几条无畏舰、赔掉了几乎全部的浅水重炮舰、各巡洋舰驱逐舰上的官兵损伤惨重,更重要的是陆军被包围在元山周围的部队最终也没有多少能够成功回家。他们到现在还待在敌人的战俘营里面呢,并且成为了敌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在北边损失了10万人,难道说这次要在南方刷新记录?

  最最重要的是,从婆罗洲上撤出来的人,是要往哪里撤呢?是先撤到吕宋?还是直接撤往瀛洲?

  从距离上来说,撤到吕宋自然是最安稳的,因为这么撤的话距离最短,运输起来的效率也就更高,而且因为距离更短的原因,联邦人甚至可以动员瀛洲的很多渔民来进行撤退行动。

  可是,很清楚自己曾经下达过什么命令的潘兴很清楚,自己还有手底下的部队同这片土地上的人之间究竟有怎样的深仇大恨,此时此刻对于双方来说攻守之势发生了转变,那些黄种人是绝对不愿意看到自己以及手底下的这些小伙子们,安然的从这个岛上面撤出去的。

  他们肯定希望把。自己对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情施加在联邦军队的头上,潘兴甚至毫不怀疑相较于在北边的新罗半岛上那被俘的10万人,这边的敌人很可能都不愿意接受战俘。

  但是他从来不会为自己所发布的命令而感到后悔,因为他当初收到的命令就是为联邦夺取这座岛,作为来自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的潘兴很清楚,就算他们当初最轻视延平抵抗力量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国家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想要单纯的依靠移民和子宫武器来征服这个国家,无异于天方夜谭。

  你能比他们还能生?你能比他们还能移民?他们大多可都是从福建移民来的,据说在东方古国的福建地区一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无论你想去什么地方,只要妈祖点了头那你就肯定能到。

  所以,想要把这样的一片土地彻底的归入哥伦比亚联邦的版图范围之内,需要做什么?

  那当然是把当年来到美洲的那些白人移民对于印第安人所做的事情,再做一遍。

  -------------------------------------

  此时,在前线所享受的隆隆炮声当中,在其中一处进攻阵地上,一名军官手里拿着一封信,在战壕里对等待发起进攻的突击队员讲话:

  “士兵兄弟们!我们曾经在西北和乌萨斯人作战,我们也曾经在东北教训过这些美鬼子,现在我们来到了这里。

  我知道你们当中可能有一些人觉得,我们这来回转战的实在有点远,尤其是这一次,大家冒着风险,乘坐着驱逐舰和巡洋舰来到这里,甚至我们有的战友他们挺过了之前的恶战,却永远的留在了大海上。

  我们打了一场又一场的仗,尤其是这一次我们漂洋过海的来到这里打仗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肯定都有这样的疑问!”

  这名军官正是卫所军内相对于当初的其他明军而言相当特殊的一个职位——大义教官。

  这是一个被很多其他的旧部队所不理解的职位,此刻的战壕里面同样也有一些宋军的部队和军官,从今天开始,他们将会理解这个职位在军队当中的作用。

  因为此时的那名军官高高的举起了自己手中的那张纸。

  “这是在昨天,在我们来的路上路过的一个村子里仅有的幸存下来的几位村民递交给我们的一封信!他们恳求我们狠狠地清算我们的敌人!而我现在就把这封信念给你们听!”

第163章 转告天朝官兵的一封信

  “转告吴将军以及所有前来助战的天朝将士们:

  亲爱的战士们,看见了你们,我们又喜又悲:喜的是在这一年多以来,我们终于看到了来自天朝的援军,天朝还没有遗弃我等海外莠民,派出军队来打击美匪军,救我等于水火之中;悲的是在过去的几个月以来我们受尽了亘古未有的大灾难,这其中的血泪,于纸笔实在是一言难尽。

  自从联邦军自占领谭庄后,他们因为海上的补给受到天朝海军的打击而越发窘迫,因此便在我们这里就地征粮,谭庄即被拉去牲口两千余头,粮食被抢净光,桩上剩下来的少数丁壮和老人、半大孩子也被掳掠过去充作军队的后勤壮丁,死于其中的劳力难以统计。

  而在敌人争粮和抢掠的过程当中,一旦稍有抵抗,便肆意杀戮,他们借口我们窝藏游击队,对我们周围的镇子和庄子进行清洗,并且沿着道路设立据点,随意靠近经常会不加警示的直接开枪射击。

  直到今天,在我们庄子东边渡口据一点周围的死难同胞仍曝尸旷野,无人收拾,而敌人在最近两个月以来因为这面战场上的战事不顺,为了震慑我们残杀方式更令人闻之毛发耸然。

  把人关在木笼里,使用汽油活活焚烧已成为美匪们采用的普遍手段,对于被发现家里有人参加游击队的,不问缘由一律公开处刑。

  他们甚至用大明两百年前的极刑来处置我们,美匪军当中有一些所谓的中国通,他们按照书上所记载的凌迟的方式来处置那些被俘的战士,还有的时候他们干脆给人用滚油浇灌全身之后露出一个脑袋活埋,让人深深疼死在土里。

  在哥伦比亚匪军军到来的这一年以来,他们的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恶劣,至今为止,所有沦陷区的村庄城镇,没有任何一处地方的女性没有受到过侮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没有遭受过杀掠。

  徐家集那有一个民团团长的妻儿在被告发之后,他的妻子被吊死在村口的牌坊上,而年仅6岁的孩子也没有逃过他们的毒手,为了逼出附近的游击队,他们用绳子拴住孩子的脚,然后骑马将孩子在路上拖的血肉模糊,我们亲耳听到孩子的哭喊声越来越小,游击队在悲愤之下发动攻击试图救出孩子,最终他们所有人包括那个孩子都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

  我们现在还活下来的人,没有一个不和匪军有血仇血债,但是我们现在还活下来的人,要么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老人,要么就是缺胳膊断腿的残废,我们虽然有杀敌报国之心,有和敌人不共戴天之血仇,可是我们没有能力为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爱人、我们的同胞报仇。

  自从你们一个月前带着我们的民兵战士们收复谭庄以来,敌人被迫退到清溪以北,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人,这才得以返乡收拾死难同胞的尸体,但已骨折肉烂,不可辨认。

  死难的老少爷们,在临死时都殷切盼望为他们复仇,杀尽昂撒匪,我们在村里发现了一个孩子刻在主板上的字,他希望我们的部队能够把龙旗有朝一日也插在联邦人的国会山上。

  亲爱的天朝战士们,我们已经听说了你们曾经的功绩,你们来到这片土地上,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这段时间,也同样用你们的所作所为、用你们与那些禽兽截然不同的军纪证明了你们是如同你们宣传的一样,是我们广大华夏子民的子弟兵,你们屡打胜仗,有了你们就有希望,有了依靠,你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我们希望你们能够拿出在西北战场上、在新罗半岛战场上的英勇,我们恳切的请求你们你们给我们报仇,要求你们象在贝加尔湖畔、在元山一样消灭敌人,在这片土地上也留下英雄的胜利,用敌人的鲜血来祭奠死去的英灵,用敌人的血肉来成就你们的勋章。”

  大义教官在念到一半的时候,即便事先已经阅读过这封信数次,但是他的声音却依旧哽咽,这封信里面包含着最真挚、最朴素的情感,正是因为能够与这些人们感同身受,所以当他读完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满含热泪的攥破了纸张的边缘。

  “士兵兄弟们!大同派的同志们!”大义教官此刻把手中的那封信纸高高的举起,用力在空中挥舞, 他看着那些同样或是红了眼眶,或是已经泪流满面的战士:“我想你们现在应该已经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越洋跨海过来来这里打仗!”

  “这一次,给我们下达战斗命令的,并不是兵部、不是曾经的晋王殿下,不是你们的长官,你们的上级!你们这次收到的命令,是来源于这片土地上最朴素的人民,在我们来到这片土地上的这段时间以来,海陆运输受限于敌我双方在海上的交锋难称顺畅,除了武器弹药之外我们很多给养根本无法足额送达。

  我们大家在过去这一段时间,都吃过这里的父老乡亲送给我们的大米,我去过某些老乡的家,因为战争他们甚至在吃苦菜,在吃芭蕉叶!但是他们把最后的米面送给了我们!

  上个礼拜我们连队的重伤员在医院里面手术时候用的麻醉剂,是当时同样在医院里隔壁手术台上一个生孩子的孕妇为了以防顺产生不下来给剖腹产准备的,但是孕妇把麻醉剂让给了我们的伤员!结果那个孕妇双胞胎生了12个小时才生下来,那个姑娘差点没有下得了手术台!

  这是一群多么可亲可爱的人民啊!

  曾几何时,在中华大地上,人们形容军队的军人,说我们是丘八,说我们是臭当兵的,说我们是灰色牲口,就算在民间也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样的话,甚至就在这场大战之前,在关内的很多地区,人们对于曾经大明朝的陆军也是这么看的。

  士兵兄弟们!我们为什么自豪于我们军人的身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不是为了扛枪吃粮!最初老晋王带领我们只是单纯的为了抵御外辱,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军人的想法都是很纯粹的,后来我们是希望把我们关外的家乡建设的更好,再后来到了现在,我们理应如同当年马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要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我们和这里的人民说着不一样的方言,但是我们流着相同的血液,写着相同的文字,有着共同的祖先,他们把我们当做他们的子弟来供养,我们在今天、在这里!就是要为他们去死的!!!

  就在刚刚!我们的舰队在海上已经驱逐了联邦人的海军主力!我们海军的兄弟们已经从失败的阴影当中彻底走了出来,他们又取得了辉煌而光荣的胜利,为我们的反攻已经奠定好了基础!

  我们能够让海军的兄弟们专美于前吗?”

  “不能!不能!不能!”

  士兵们的怒吼声响彻云霄,一时之间甚至比后方炮兵阵地上的炮声更加震耳欲聋。

  “现在我们的敌人就在我们的阵地前!你们知道你们一回应该要做什么吗!”

  “杀贼!杀贼!”

  “复仇!复仇!”

  ..........

  有的士兵大声嘶吼着已经涨红了脸颊,而有些老兵此时此刻已经默不作声的开始给步枪上刺刀。

  大义教官在士兵们的呐喊声当中再次攥紧拳头举起了手,于是士兵们的声浪顷刻间安静了下来,那名大义教官再次鼓足了嗓门道:“这一次我们当面的敌人,是联邦陆军第16步兵师,他们的指挥官是小维兰特·史密斯。

  这个畜生的父亲就是上世纪末哥伦比亚-伊比利亚战争当中在古巴进行屠杀的雅各布·H·史密斯,他在这片土地上下达了和他父亲一样的命令——‘我不需要战俘,我希望你们去放火和杀人;你们烧的越多,杀得越多就越是能取悦我!’

  在他命令下,任何超过十岁或有能力扛枪的人都要被杀,而这位史密斯少将也正是谭庄周围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他所率领的第16步兵师在过去的几个月以来始终在进行着屠杀和劫掠,因此,应天府已经下令,所有的作战部队不接受联邦军第16步兵师所有官兵的投降。

  这个第16步兵师当初是第1批登陆瀛洲、也是第1批攻入怀庆府的部队,是联邦军当中的王牌部队之一,我们38师打的就是王牌!”

  随着大义军官的话音落下,从刚才至今响彻了30分钟的炮火也暂时停歇了下来,此时在战壕里面无论是来自于唐军38师的部队的官兵,还是其他一些配合他们作战的地方动员部队的战士们,在这片修罗战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他们都很清楚火力准备已经结束了,该是他们这些步兵登场的时候了。

  和欧洲那边动辄准备几个小时的炮击不同,在经过双方这么长时间的拉锯之后,无论是此前的宋军还是现在的唐军,不管说是出于后勤补给的角度也好,又或者是处于实战经验也罢,火力准备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因为事实上火力准备杀伤效率最高的就是最开始的那几分钟。

  在一开始的那几分钟之内炸不死的,那么在接下来几个小时的炮击当中恐怕也很难炸死,尤其是在婆罗洲上,唐宋两军能够拿出手的绝大部分火炮口径都是75毫米级别的,对方大部分的加固工事除非运气非常好的直接正面命中,否则75毫米级别的火炮是很难摧毁野战工事的,过长时间的炮击就是在浪费炮弹。

  因此,现在这半个小时的火力准备目的也并不是指望用炮弹,就把对面的联邦军16师的作战意志给打垮,这一批联邦军虽然非常的禽兽,但是这些来自于联邦南部的红脖子部队确实作战非常勇敢。

  75毫米的弹幕主要是为了把它们压制在二线战壕当中,让他们进入防炮洞避炮,给自己这边的部队在炮击结束之后开始进攻之时争取一些时间,顺带指望这些炮弹用概率敲掉敌人一些火力点,降低敌人阵地上的防守火力密度。

  毕竟无论是敌人布置在阵地上的轻型步兵炮还是重机枪,这些东西在突然遭遇炮击的时候是来不及撤走的。

  而当38师的官兵们带着满腔怒火,在大义教官身先士卒的率领下冲出战壕的时候,配合他们作战的地方民兵却有些傻眼了,因为他们在此之前就被告知这是来自于天朝的精锐部队,所以他们早就听闻了这种精锐部队的一些拿手好戏,比如说他们的突击队战术,比如说他们那出神入化的步炮协同。

  据说,这些来自天朝的卫所精锐并不像那些大陆货色一样作战风格呆板教条,他们的战术风格灵活多变,而且技战术水准极高,步炮协同的徐进弹幕和步兵进攻的散兵线之间的距离甚至可以压到50米!

  但是今天他们并没有见到传说当中的50米内的徐进弹幕,这些部队就仿佛忘了有徐进弹幕这种战术一样,他们居然就像人海战术一样用最快的速度冲出战壕开始狂奔。

  这个速度肯定是不够,对面的守军从防炮洞中冲出来进入阵位之前冲进敌人战壕的。

  果然,这边刚刚冲出去大概百米左右,对面的枪声就响了,而接下来才是让这些地方的动员民兵部队感到震惊的时刻。

  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那些原本在狂奔的38师的战士们几乎是在枪响之后顷刻间向前扑倒在地,他们冲击的速度加上惯性,让他们匍匐在地上之后,还向前方划出了一大截距离,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贴在地皮上往前飞一样。

  而更加震惊的是,后方原本沉寂的炮声又突兀的响了起来,空气中伴随着炮弹划过的尖啸声,一轮仅仅两分钟的爆发射击精准地落在了敌人的第一道战壕之上,那些原本以为躲过了炮击弹幕的联邦军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这边离开掩体进入阵地之后,居然还能够劈头盖脸的挨上一轮精准的爆发射击。

  这就是西北老卫所精锐部队的步炮协同吗?

  而在敌人一线火力被压制的同时,这些原本看起来似乎是以人海撞发动进攻的部队已经开始纷纷组成5人制战斗小组,对于这些动员部队来说百闻不曾一见的突击队战术,也近乎同时开始崭露锋芒。

第164章 条约雏形

  不列颠 白厅

  在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心脏所在之地,此刻一群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高层头脑却聚集在一起,神色复杂地讨论着东方落幕的又一场大海战对于未来世界局势的走向以及对于皇家海军的影响。

  今天的这个会议首相并没有参加,但是第一海务大臣和大舰队司令都到场了,现在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第一海军大臣是当年日德兰海战不列颠大舰队司令杰里科上将,而现在的不列颠大舰队司令则是戴维·贝蒂。

  16年11月28日,杰利科取代亨利·杰克逊被任命为第一海军大臣。在另一个世界当中面对莱塔尼亚潜艇的威胁,他反对以削弱主力舰队为代价对商船进行大力护航而是努力采取其他的反潜措施,因此在917年平安夜,杰利科突然被首相劳合·乔治解职,这是因为杰利科反对在大西洋战役中采取首相所赞赏的护航体系,而杰里科也因此退出现役。

  不过在这个世界当中,这样的情况并未发生。

  毕竟无论是这个世界当中面对更强大的莱塔尼亚公海舰队,还是在巴拉特洋方向面对来自东方那条巨龙的威胁,任何试图削弱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主力舰队的方案都不可能得到通过,所以杰里科从16年底至今一直都担任着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第一海军大臣的职务。

  面对这位战功赫赫的元帅,即便戴维贝蒂在今年也刚刚受封成为海军元帅,同时还获封北海和布鲁克斯比的贝蒂第一伯爵,可是在杰里科面前,骄傲的贝蒂却相当老实。

  毕竟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杰里科都在自己身上。

  “情况大家面前的文件上都有,地球另一边,联邦海军和明.........哦,是唐皇家海军刚刚结束了在巴士海峡的新一轮交锋,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

  杰里科看着自己手中由军情六处搜集过来的消息,虽然眼下这个时代军情六处在世界大战当中的表现并不是特别出色,但是这种可以通过半开源的消息获得的情报还是能够整理的好的。

  “唐军宣布自己获胜的原因是他们击沉了四条联邦军的主力舰,并且还另外重创了多艘联邦海军的主力舰,尤其是联邦人从叙拉古人手中租借的几条高速舰,现在除了被命名为马可波罗号的卡拉乔洛级战列舰之外,剩余两艘都已经基本上失去了作战能力。

  而联邦人宣布自己获胜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也干掉了唐军三条主力舰,而且他们宣称他们干掉了唐军大洋舰队的司令官刘敦诚,而根据我们获得的消息,刘敦诚将军确实在这场海战当中牺牲了,唐军也在交战的过程当中交换了旗舰。”

  杰里科说完这些,抬头看向众人:“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和未来最大的敌人又打了一场大海战,从规模和烈度来说这一次的交战要比日德兰海战更加庞大,我想听听大家对于东方局势的看法。”

  “真正的获胜者毫无疑问是唐军,无论是从实现战役目标上来说,还是从交换比上来说,唐军都是这场巴士海峡海战的胜利者,现在联邦海军主力已经被驱逐出了西南太平洋,目前已经暂且撤退到东瀛王国,还在婆罗洲作战的联邦部队现在只能在夜间得到轻型舰艇护航的补给船队,双方对于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权控制已经易手,总不能因为联邦人打死了唐军的司令官就说他们获胜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难道我们失去了纳尔逊将军,也就意味着我们特拉法尔加海战打输了?”

  首先发言的是海军托马斯上将,而他的发言自然也立刻得到了在场几乎所有皇家海军将军们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