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灵使徒00
李彻下意识地问出口之后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重型巡洋舰这一称谓是在伦敦海军条约之后才产生的,在此之前的时候并没有重巡洋舰这一说,因为重型本质上也是轻型,毕竟轻巡洋舰的本意并不是轻型巡洋舰,而是轻装甲巡洋舰。
不过萨鼎铭明显并没有想太多,很快就get到了李彻的意思:“世孙说的是我们现在新一代的一等巡么?目前我们一共有3艘,这个称呼确实可以把新老两代一等巡洋舰给区分开,我想接下来可以考虑在海军当中推广这个称呼,至少作为一种非正式场合下的代称。”
李彻在心里略微松了一口气,在两个世界之间来回穿得多了之后,有的时候他自己也难免把一些词给叫混了,好在萨鼎铭自己就替他给找补了。
以后这方面得多加注意,有的时候辞要是喊错了还是很麻烦的。
比如说要钱的时候说:“爹,我需要花点钱。”和“老登,给我爆点金币。”结果恐怕是截然不同的。
说起重巡洋舰,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巡洋舰大型化的过程。
在这场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时候,各国海军就已经意识到了主流的轻型巡洋舰的吨位已经有些不太够用了——3000吨到4000吨出头的舰体只不过是过去典型的二等巡洋舰的体格,主要装备的火力基本上也在120毫米、甚至是只有105毫米的速射炮这种程度,偶尔会点缀几门150毫米的火炮作为巡洋舰内战当中的狠角色。
但是伴随着热动力鱼雷的发展和驱逐舰逐渐大型化、吨位普遍突破千吨级别以后,别说是维多利亚人的四寸炮、莱塔尼亚人的105毫米炮,就是口径更大一些的4.7寸炮和5寸炮,对于这些驱逐舰而言,射程不足以在更安全的距离上阻止驱逐舰发射鱼雷,威力也不足以迅速地让发动雷击的驱逐舰丧失战斗力。
因此就像联邦的警哥在面对那些吸嗨了的尼哥更喜欢使用9毫米甚至是.45ACP来“去黑头”而不是用.22来“去黑头”一样,最早在战争爆发前夕,各国海军的新一代轻巡洋舰和战列舰的副炮上,都已经开始统一使用150毫米或者是6英寸舰炮了,这些火炮拥有更远的有效射程,炮弹弹头重量更是从20+公斤级别提高到了45公斤级别,吨位也进一步提高到了四五千吨的级别。
但是这种在原本基础上的小修小补并不能满足各国海军对于轻巡洋舰和未来的需求,因为轻巡洋舰是一类任务涵盖范围很广的作战舰艇,他们不仅要担负主力舰队中直卫、防御对方雷击舰队冲击的任务,同样也需要在必要的情况下率领己方的雷击舰队冲击敌人的编队。
在战争爆发后,轻型巡洋舰的体格迎来了进一步的膨胀,因为他们需要更大的吨位更强的火力来在巡洋舰的内战当中压制对方的轻巡洋舰。
在这方面首先做出尝试的是地主家的傻儿子联邦海军,当然这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联邦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巡洋舰队真的是规模又小又杂,这点窝窝屎玩家肯定很清楚,以联邦在游戏里那二级三级巡洋舰的实力它能够执行任务吗?你能指望只有23节的圣路易斯还是防护和火力都极其孱弱的切斯特?它们都不能!
因此联邦人在战争爆发之后,很快比历史上更早地开工了奥马哈级巡洋舰,这种吨位放大到8000吨的巡洋舰有12门6英寸舰炮,战斗力相较于此前主流的轻巡洋舰来说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相较于联邦人,维多利亚皇家海军和大明皇家海军在这方面的跨度更大,在奥马哈级巡洋舰仅仅半年之后,东西方两支皇家海军同时有两款定位极其类似的巡洋舰同步开工,那就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霍金斯”级和大明皇家海军的“长江”级。
这两款巡洋舰的吨位都达到了万吨级且拥有能够达到30节以上的高航速,霍金斯级配备了7门7.5英寸舰炮和多门4英寸副炮,而“长江”级则配备了两座双联装180毫米炮塔和4座单装180毫米炮塔。
明帝国和维多利亚帝国两国海军的这两款新一代的巡洋舰相比于过去的巡洋舰,增强的并不仅仅是吨位和火力,他们也是世界上第一批在火控设备上完全看齐主力舰级别的巡洋舰,在和传统的轻巡洋舰交战的过程当中甚至可以在敌方巡洋舰主炮的有效射程之外肆意地进行输出。
“有三艘的话..........那我看就不用对永宁级大动干戈了,就算拆了侧面的炮塔,也不知道能否提高一节的航速.........两艘永昌级,再加三艘长江级,可以各自构成一个攻势破交舰队的核心,我们的海军有航.........有载机巡洋舰吧?”
“载机巡洋舰吗?我们在战争爆发之后一共改造了三艘,不过改造完成还在进行训练的时候爪哇海海战就爆发了,这三条主要为了主力舰队提供航空侦察能力的巡洋舰也就闲置了下来,世孙的意思是让这三条航空巡洋舰来为破交舰队提供航空侦察吗?”
萨鼎铭很快就猜到了李彻的想法,不过接着他还是有些为难地摇了摇头:“但是世孙,我必须要指出这三条航空巡洋舰在测试当中的表现并不是很理想,飞机从前甲板上起飞不难,但是从后甲板上降落就有些困难了,海况只要稍微恶劣一点,飞行员就很难安全降落。”
前甲板?后甲板?合着你们到现在还没有全通甲板啊?
在李彻的仔细追问下,果然如他所料——海军的几条航空巡洋舰其中有两条是用潜艇支援舰来进行改造的,还有一条是用一艘长江级巡洋舰的船体中途改建而来。
“你们不能把整个甲板给铲平了,弄一个首尾联通的全通甲板出来吗?”很多时候军事技术装备上的跨越式发展真的只是差打破思维惯性的灵光一现,李彻点醒萨鼎铭他们很容易,但是想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对这三条船的改造可就难了。
毕竟这种改造可不是说你把中间突兀的上层建筑简单拆掉过后铺上木头甲板就解决了,这些船的烟囱还竖在那呢,你得把这几条船的烟道给改到侧面去,考虑到现在正在逐渐恢复生产秩序的造船厂,大部分的精力都要用于处理那些鱼雷艇和改造巡洋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把这几条航空巡洋舰给完成全通甲板改造。
“改造是来不及了,这样吧,尽可能地多装飞机,机库里面尽量塞散件,甲板上再多系留一些,飞行员起飞侦查之后,如果条件好的话就尽量把飞机降下来,如果条件不好的话就直接跳伞,飞机不要了!”
这年头的飞机反正都是“飞行的破木头架子”,虽然现在国家的国事艰难,但是大明到底是留下了一个工业国的底子,为接下来的海上行动扔个几十架飞机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现在可不是21世纪,不会有那种平顶船上面带着的飞机加起来的造价比船还贵的情况,现在的飞机那真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耗材,除了带个人上天之外和俄乌战场上的FPV也差不到哪里去。
从李彻口中听到这种把飞机当做耗材的运用方法,在经历了最初的惊讶之后,无论是刘敦诚还是萨鼎铭都意识到了.........这他妈是可行的。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进行无限制的袭击战吗?”
刘敦诚问出了一个最敏感的问题,联邦人在明面上介入战争的理由就是莱塔尼亚人在战争初期发动的无限制袭击战。
“当然要进行无限制的袭击战了。”李彻毫不犹豫的答道:“我们能够组织起破袭舰队,不等于我们能够对于大洋上每一条船都组织临船登检,一来这样本身就费时费力,徒增我们的袭击舰队被发现和追上的概率。
二来,如果一条阿根廷的货船上面是巴西的船员运着从智利出发的前往瀛洲的货物,我们怎么辨别这些货物是否是合众国军订购的?我们有那么多精力去一一分别吗?
最后,联邦人已经因为莱塔尼亚发动无限制潜艇战而加入这场战争了,难道联邦人还能因此对我们再宣一次战吗?我们和联邦已经是战争状态了!现在我们要想的是怎么去打赢这场战争!不要担心战争罪行的问题,只有战败者才是战犯!”
第二十二章 坏消息
海军这边虽然在内部还有一些分歧,但是海军目前的掌门人萨鼎铭坚决的站在了支持李彻的这一边,再加上包括刘敦诚在内的一批在海军当中颇有影响力的将领的态度,整个海军上下已经有条不紊地按照不同的分工、不同的任务去运转起来了。
就像是大萧条时期的联邦社会上的经济贸易活动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大家都没有钱的情况下被恶化的经济给卡住了一样,大萧条可以用以工代赈这样的方式让社会重新逐渐运转起来并且走出困境,而曾经属于大明皇家海军的战争机器现在也开始局部高速运转起来。
虽然整台战争机器现在依旧远不能达到全功率运转的程度,但是现在也没有需要这台机器像以前那样全项全能。
当然对于是否展开无限制破交战这一点,李彻的态度当然不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事情自然要留给晋王李宗棣来拿主意。
不过晋王并没有在这方面有半分的纠结和犹豫,很快就批复海军——准备进行全面无限制破交战。
至于联邦人会不会因为无限制破交战而恼羞成怒?那你要是恼羞成怒可就太好了,我想看的就是这个.jpg
在这个时空联邦人刚刚参战的时候,事实上有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联邦人早就已经准备好介入这场大战了,这一点是和另一个时空当中的联邦完全不同的。
因为如果大明和莱塔尼亚在这场战争当中取胜的话,一个置于大明秩序之下的东方,再加上一个置于莱塔尼亚秩序之下的欧洲,联邦人将会永远地被世界岛排除在主流游戏之外,联邦人的势力范围将会永远局限在新大陆上。
联邦人当然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所以联邦人找了一个借口介入了这场战争,而这个借口就是莱塔尼亚人当时的潜艇击沉了一条联邦的邮轮,联邦人以莱塔尼亚发动的无限制潜艇战为理由“向邪恶的同盟国宣战”。
但是就像已经死去的人,你没有办法再杀死他一遍一样,大明和联邦在这场战争当中已经打出了血海深仇,那么眼下对于联邦发动无限制破交战,联邦人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说他们还能再宣战一次不成?
随着时间进入919年3月,距离晋王率军入金陵仅仅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普通人就已经能够感觉得出来,整个国家的气象已经“不大一样”了。
工厂正在逐渐地恢复生产,那些边疆区调来的卫所官员在世子李仁炽的领导下用他们过去最惯用的手段来调整经济——计划。
在金陵的几所高等院校里许多数学系的教授讲师甚至是学生都被集中了起来,他们被要求协助新政府和军队来计算大大小小数百个行业成千上万家工厂分门别类地需要生产什么、制造什么,随后将计算出来的结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给这些工厂,要求他们按照指示来进行生产。
这些工厂当中有不少在战争后期停工濒临破产,而现在这些工厂以及能够召集起来的工人被要求首先无条件地展开生产工作,最初的时候这种和内地地区完全不同的作风不仅引起了许多企业家的反感,就是工人们也不太支持。
毕竟很多工厂停工的原因是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起了,打工人没有喜欢打白工的。
但是工人们很快发现,新政府虽然不能给他们足额发放工资,但是新政府可以给他们提供眼下非常急需的生活必需品,比如食品、药品以及各种生活必需品。
怎么说呢?
一个馒头在普通日子里可能只值5毛钱,但是如果这个馒头在灾荒年间,那么这个馒头很可能需要一块金子才能够交换。
虽然现在的国内还没有到那种地步,但是很显然,这些很多生活必需品现在正常的价格早已飞涨,就算正常足额发放工资,也很难能够买回这么多东西,这两相一对比之下新政府给工人们开出的这“待遇”可就好多了。
但是就在这样一个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时候,随着一则坏消息从南边传来,李宗棣气得砸掉了自己的烟斗,李仁炽长叹一口气只觉得国运就要从手尖指缝溜走,萨鼎铭更是脸色铁青地一整天都一言不发,刘敦诚把自己的帽子摔在桌子上,表示大不了自己舍了这一条命也要和他们同归于尽。
而这个坏消息就是——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的一支快速舰队进驻了新加坡,这是旧港宣慰司沦陷之后,维多利亚人首次往新加坡要塞里面派驻大型作战舰艇。
虽然维多利亚人派过来的这支分舰队的实力并不是很强,一共也只有三条战列巡洋舰和几条用于护航的巡洋舰,三条战列巡洋舰分别是两艘“不倦”级战列巡洋舰和“无敌”级战列舰唯一的幸存者——首舰无敌号。
这三条战列巡洋舰都是实力并不很强的初代战列巡洋舰,不倦级也只不过是在无敌级的基础上进行小修小补,总的来说这些最早的战列巡洋舰无论是火力还是防护,在新一代的战列巡洋舰面前都完全不够看了。
甚至哪怕是曾经引以为傲的航速——25.5节的速度在新一代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纸面实力)面前也已经被追赶上,这些战列巡洋舰恐怕在战争结束之后就会迅速地转入预备役。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维多利亚人派出了他们手头上三条战列巡洋舰前往东方,对于这边准备要进行的无限制破交战来说,那简直就是当头一棒。
维多利亚人只要拉出这三条战列巡洋舰,协助联邦人在整个西太来进行围剿,那么到时候恐怕大明这边也除了“永丰”这个能够跑31节的新锐之外,其他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恐怕就没有能够承担破交职责的了。
而且哪怕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那三条“永丰”级的身上也不现实。
维多利亚人现在只派了三条最老的战列巡洋舰过来,但是如果维多利亚人接下来把声望再派来怎么办?
人家可是有32节的!而且是将近4万吨的船跑32节。
第二十三章 可靠盟友英吉利
如果是在这场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维多利亚人把三条战列巡洋舰给派到东方来的话,大明皇家海军只会笑出声来——就你派这几只阿猫阿狗过来是想干什么?战争爆发的时候来给我们送人头吗?
这几条战列巡洋舰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的性能不说跟不上时代吧,但是也基本上处在将要淘汰的边缘了,但是目前在联邦人的战列巡洋舰已经全部损失、明军的战列巡洋舰队成建制的被围困在泗水港内至今无法脱困的情况下,这三条战列巡洋舰作为东方目前仅有的三条战列巡洋舰,它们的到来已经几乎把海军这边制定好的作战计划几乎逼到了悬崖边上。
首先这三条战列巡洋舰当中,除了无敌号的速度相对比较慢,只有25.5节以外,两艘不倦级战列巡洋舰都能够达到27节的速度,这个速度对于明国海军所有的万吨级及以上的水面作战舰艇来说,已经高于除了三条长江级重型巡洋舰和一条同样以长江级作为舰体的航空巡洋舰以外,所有的大型水面舰艇了。
尤其是此前被寄予准战巡期望的永昌级装甲巡洋舰现在的处境就相当的尴尬了,你甭管再怎么被当做“准战巡”,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战列巡洋舰!
维多利亚人这三条战列巡洋舰的装甲确实不是很好,但是据悉至少两条不倦级战列巡洋舰在日德兰海战之后的改造当中已经加厚了弹药库段的穹甲。
哪怕明军的穿甲弹质量非常优秀,虽然目前新的硬被帽穿甲弹还没有铺开换装,但是明军此前主力装备的软被帽穿甲弹也至少是俄国穿甲弹或者是合众国军1916米德维尔穿甲弹的水平(俄国人拥有着在绿弹服役之前同口径下全世界最好的穿甲弹),可是没有人知道240毫米的舰炮能否以此来威胁不列颠战列巡洋舰的核心区。
毕竟莱塔尼亚人在日德兰干掉维多利亚人的战列巡洋舰至少也用的是280毫米的舰炮啊。
如果说永昌面对的情况可能是打不过的话,那么长江级战列巡洋舰的状况就可能是跑不过。
可能有同学就会说了,这长江级不是至少能跑到30节吗?怎么会跑不过维多利亚人最快只有27级的战列巡洋舰呢?可问题在于如果遭遇到了恶劣海况的话,维多利亚人那几乎2万吨的战列巡洋舰估计只掉一两节的速度,但是你只有1万吨而且长宽比特别大舰体特别细长的巡洋舰掉5节的速度都是有可能的。
一个可能打不过,一个可能跑不过,这tnd原本制定的作战计划还怎么进行下去?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彻是首先对此做出了决断的人,他立刻给海军部和自己的爷爷分别发去了电报,电报的内容都传达了相同的意思——所有的准备工作继续进行,所有的作战计划不做更变。
很显然,李彻这是准备顶着维多利亚人三条战列巡洋舰的风险,强行推动原定好的作战计划。
于是在电报发出去之后的第二天,李彻不出意外地在自己的临时办公室里等到了从应天府亲自坐火车颠簸了一晚上赶来的老爹。
“你小子到底想要干什么?我知道你到现在为止这辈子都过得顺风顺水,但是你可千万不要因此而生出一些非要争一时之高下的想法,为了一口气强行推动你原本的计划,一条路不行咱们就换一条路再试试,历史上那些自负且独断专行的人有几个是好下场的?”
李仁炽一见面就像唐僧一样对自己开始说教了起来,对于自己的这个老爹的表现,李彻有些无奈的笑了笑:“谁说我独断专行了?我就算想要独断专行,我也得有独断专行的权力吧?是爷爷给我这个权利了,还是你给我这个权利了呀?世子爷?”
“我.........你............”李仁炽一时语塞:“那你不是独断专行,你这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我只是给出我的建议。”李彻两手一摊:“维多利亚人的那三条战列巡洋舰,我认为不用去管,而且就算维多利亚人真的过来干涉的话影响也不大。”
“这还不大?我跟你说,你小子可不要站在干岸上看热闹不嫌事大,非要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也把那几条声望级战列巡洋舰给派过来还是咋滴?”
“老爹,你知道你和爷爷最大的差距在哪方面吗?”李彻给自己的老爹翻了个白眼问道。
“行军打仗?”没想到世子爷还真认真的回答起来了,不过很快世子爷就反应过来:“我和我爹有什么差距,跟你小子有什么关系?我是你爹,你小子不要总把我当傻子一样好不好?”
“我可从来没有觉得老爹你是傻子,管着爷爷钱袋子的老爹,你如果是傻子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正常人了,我只是说大家各有擅长的地方,而你和爷爷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眼光,爷爷看的永远比你更长远。”
李彻老神在在地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却并没有坐下,而是摆出了纸牌屋里男主角的那个经典的姿势,用双手撑着桌面,身体微微前倾:“我听说爷爷得知维多利亚人把三条战列巡洋舰派到新加坡之后砸了茶杯。”
“是把自己的烟斗给摔了。”
“那爷爷在收到电报之后有让我停止工作吗?”
“没有,但是你爷爷对你一向纵容,当爷爷的不管,我总得过来问问你吧?”
李彻摇了摇头:“老爹你得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爷爷砸了东西并不是因为觉得我们原本制定的作战计划会被维多利亚人给破坏,爷爷只是单纯的恼怒于维多利亚人这个时候还要继续敲竹杠而已,不过所幸的是,维多利亚人也只是准备敲竹杠。”
“敲竹杠?”李仁炽略微有些迷惑了:“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维多利亚人不愿意看到我们被联邦彻底击败。”李彻的脸上浮现出了充满自信的微笑:“维多利亚人并没有识破我们的作战计划,不要把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想的那么神,军情六处的创立者甚至是一个情报的门外汉,维多利亚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向亚洲增兵纯粹只是一个巧合,并不代表着维多利亚人准备协助联邦人进行作战。”
“什么?”李仁炽虽然在处理内政问题和财政问题上是一把好手,但是他很显然对于国际关系或者准确地来说,他对于维多利亚帝国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
“爹,联邦人已经在这场战争当中展现了他们恐怖的工业生产能力,尤其是联邦人的造船业,虽然现在联邦海军的规模和存量巨大的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只要看看造船台上的军舰,就知道未来海洋霸权最有可能落在哪个国家的手中。
皇家海军已经为了这场战争几乎倾尽了所有,除了在声望级战列巡洋舰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海军上将级以外,维多利亚人现在已经没有其他的大型水面舰艇还在建造了,维多利亚帝国的造船业现在就像是一个肌肉拉伤的巨人,已经跑不动了,他们已经饱和了。
老爹你刚才问我说历史上那些想要独断专行的人有几个有好下场的?那么老爹你为什么不想想——历史上那些已经垂垂老矣但是又不愿意放弃权力的皇帝,和那些同样不想继续提心吊胆当下去的太子之间,又有几个能有好结果呢?”
“你是说维多利亚人和联邦人之间现在已经有嫌隙了?”
李仁炽还是在潜意识当中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毕竟在此之前的爪哇海海战当中,维多利亚和哥伦比亚两国海军的配合可以称得上是天衣无缝,双方海军在两个大洋之间的兵力调动,不仅成功地进行了战略欺骗,更重要的是最终成功地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了绝对优势。
这种配合放在日漫里面,那就是需要男主和男二号之间高喊着什么友情啊、什么羁绊呀才能打出来的效果,更不用说维多利亚人和联邦人大多都是昂格鲁萨克逊人,两个国家都说英语,可以称得上是同种同文,你跟我说这样两个国家现在已经到了会互相拆台的地步了吗?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联邦人和维多利亚人现在虽然是盟友,但是正如维多利亚人曾经的那位索尔兹伯里首相所说的那样,维多利亚帝国唯一的价值就是维持英镑和她的海军。
皇家海军是维护不列颠殖民体系和世界金融霸权的根本,而金融又是支持维多利亚人,维持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皇家海军的支柱,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联邦在事实上在这两方面都同时向维多利亚人发起了挑战,只不过相较于莱塔尼亚人那种傻缺来说,联邦人的挑战要更隐蔽而已。
李彻今天的神奇妙妙小课堂可以说是对自己的老爹倾囊相授:“对于维多利亚人来说,如果我们被联邦人彻底击败的话,那么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洋将会被联邦海军完全纳入囊中。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被联邦海军所击败的话,那么联邦人就必须要和我们平分这个大洋,联邦海军的主要精力都会被牵制在这个大洋上,而大西洋将依然以维多利亚皇家海军为主导,对维多利亚人来说现在就是养寇自重的时候了,我们就是维多利亚人眼里的贼寇。”
“可是维多利亚人和联邦人都是协约国的成员,他们是盟友啊...........”
“维多利亚人和联邦人当然是亲密无间的盟友了,所以老爹你相信我,你接下来将会看到维多利亚人愿意给予联邦人除了实际帮助之外的一切支持。”李彻自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维多利亚人的人了,他比维多利亚人自己都更了解不列颠:“而且别忘了老爹,维多利亚人此前就曾经两次试图组织之前那个临时政府同联邦之间的和谈,维多利亚帝国是这个世界上现在最希望我们和联邦之间停战的国家。”
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维多利亚人都是众所周知的“可靠盟友”,凡是和维多利亚人并肩作战过的国家,几乎没有哪个没被维多利亚人坑过的,在这方面咱们的远征军可以说是深受其害。
维多利亚人的所有出发点只有一个核心不会变,那就是为了维多利亚帝国的利益,你可以骂维多利亚人无耻,因为维多利亚人无耻起来,不仅坑外国,他们连自己国家的水兵都会坑。
比如二战当中充满着重重疑点的——光荣号及随行驱逐舰被莱军击沉的时候,路过的德文郡号重巡收到了求救电报但是谎称自己正在同时进行主炮齐射训练(维多利亚人自己都觉得巧,收电报那一刻恰好重巡主炮开火了),然后擦肩而过了,事后1537个不列颠水兵900多爬上救生艇但就活下来46个。
不列颠海军部编造了一个拙劣借口后,直接把这事的保密级别升到100年,直到世纪末这事还在不列颠国会被质询过,答复是未解密。
考虑到40年搅屎棍还在和德佬勾兑,而挪威王室和德佬关系不浅,那么——温莎王室为了通德把正在和莱军作战的1500水兵扔在海上等死且事后直接定了失踪没去管。
这句话一个字值几个大臣呢?
再加上那位当初莫名其妙驾驶飞机落在不列颠的副元首,他到底和维多利亚人谈了什么?
他们谈的那些话如果放出来的话,一个字又值几个大臣呢?
当所有的环节都非常巧合,能够对上的时候,正常人就应该明白,这极大概率不是巧合。
话虽如此但是更需要明白的一点是——维多利亚人固然无耻,但是维多利亚人并不无能。
维多利亚帝国在世界霸主的位置上治理全球的能力比哥伦比亚联邦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三条比较老的战列巡洋舰是一个很微妙的力量,你很难界定维多利亚人派出这种规模的舰队究竟是威胁.........还是一种示好,毕竟现在莱塔尼亚人已经投降,维多利亚皇家海军现在可以解放出足够数量的作战舰艇来到东方。
别说是三条12寸炮的战列巡洋舰了,就算是把狮子老虎甚至是声望派过来也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这些军舰完全可以长期部署,不用像上次那样打完了仗之后就匆匆赶回本土。
“虽然你这么说,听起来也有道理,可是维多利亚人到底是图啥呢?就只是为了一个有些虚无的未来?笃定我们未来会在太洋上牵制联邦人?”
上一篇:救命,我被病娇舰娘包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