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魔法师与旅行 第697章

作者:紫真

  希笛侧头看过去,是两张熟面孔:喜欢戴红色鸭舌帽的偏胖男性,帽子上的文字经常更换,上次是“萌”,这次是“肉食系”,却穿着“草食系”的T恤,和一个眼睛有些小,留着长发的男人。

  是经常活跃在秋叶原的那三个人中的两个,当初还教过他使用售票机,第三人是戴着眼镜,头发乱糟糟的经典御宅形象。

  看起来不太记得希笛了,毕竟对这些人来说,他大概是那种偶尔看见的皮套好看的VTB,不合口味后就换一群人单推了,没有印象很正常。

  “一边打工一边努力当偶像,诺艾尔酱她真的……我哭死……”

  “我要每天都来这里,无论是专辑还是周边都要买三份、不,十份!”

  他们一边哭一边吃饭,说实话这样下去会吓到周围的客人吧?

  “一直以来感谢你们的支持了,这是用我的工钱买的炒豆芽,请你们喽。”

  波波隆带着职业偶像的微笑,放下盘子,两个中年人又是猛男落泪。

  “真好打发啊……”

  走过去的时候,她好像这样说着。

  “果然还是那个恶劣的家伙啊。”

  小邪神一脸预料之内的表情。

  希笛则摇头表示不认可。

  “我不这么认为哦,夹心酱,虽然是最便宜的豆芽,但也确实是她送的,不管怎么说,怎么想,她在行动上表明了她是个关爱粉丝的偶像。”

  放下筷子,希笛用纸巾擦了擦嘴角,坚持刚刚的判断。

  “是个别扭的家伙,熟悉后说不定很好相处,只有嘴上不饶人。”

  “嗯。”

  百合铃跟他的看法一致,她的感觉也一向敏锐。

  “真的是这样吗?”

  小邪神质疑着这点,仔细观察在店里活跃的金色身影。

  手脚麻利,口齿清晰,态度热情,在这份工作上,毫无疑问是投入了让人感觉“浪费”的精力,想必在舞台上也是如此吧。

  “看不出来,”夹心酱摇摇头,“不过无所谓啦,只要不惹我就好。”

  “她大概也是这样想的。”

  ……⒏㈤■☆㈦⒍㈥£△㈢咝∈〉si·侕玥▲〕费“羣∮:

  下午本来准备继续逛街,但是希笛手机上的消息让他不得不中断了行程。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希笛只会在需要联络人的时候想起来手机这件事,其他时候基本都会放在一边。

  而前两天集体出行的时候,第一天晚上玩游戏前他把手机收到背包里,这几天都没怎么看,刚刚查资料的时候,一排的来电显示和好友信息,让他稍微有些在意。

  “……简直难以置信!希笛老师,这可是你的书出版诶!”

  电话那边传来严肃认真的女声,隔着电话都能想象那张年轻的脸蛋上带着怎样的愤怒和苦恼。

  “抱歉,是我的疏漏,请问有需要我的地方吗?”

  即使对面看不见,希笛这里还是露出了歉意的表情,那种让对方跑来跑去,结果当事人完全不上心的情况,不管经历多少次都是让人火大的。

  不过还是先弄清是有什么意外状况,还是需要什么配合。

  另一侧的曼特宁——真手凛(Mate Rin)小姐还未见过如此诚恳的致歉,一时只觉得心口堵得慌。

  ——这么诚恳的道歉,一定是话说得过分了吧?都怪我只有跟青山学姐交流的经验,平时一定是学姐关照我,才从来没有生气,现在第一次接触外人……我刚刚的话语一定很严肃很伤人吧?

  凛小姐完全没有考虑过,这才是正常状况。

  “那个那个……对不起!没有责怪的意思,不喜欢用手机的作者也很多啦……青山学姐就是那样的……”

  她先慌了一会儿,反过来被希笛安慰了半天。

  “……冷静下来了吗?编辑小姐。”

  “咳嗯,我没事了,感谢。”

  “该承认一的错〇误我不会避讳0,现㈦在请您详6细说明jiu下事情吧。⒈”⒋_⑶=`liu∽∩

  “明白了。”

  熟悉的主动权易位,真手凛也不想太多,开始说明现在的情况,不过她确实有一些疑惑需要解答。

  “您在不用手机的同时,也不使用电脑之类的工具阅览网络吗?”

  “编辑小姐,前两天我跟朋友去了海边,通常闲暇的时候我喜欢看书、雕琢零件,以及和朋友看恐怖电影。”

  “啊,我一直不敢看恐怖片……咳,我明白了,那么请听我说。”

  简单说明现在的情况,就是《妮可的冒险谭》达到了预想中的成绩,并且比预想的更快。

  正论社采取了保守的营销方式,《妮可》在出版三日内硬是靠读者的自来水,在非传统文学向的网络论坛中高速传播,后两日的销量在首日的基础上不减反增,还是暴增、倍增。

  “市场部的人说,他们没有考虑到会形成一时的网络风潮,不仅是相关论坛的讨论,一些粉丝粘性高的专业向博主还自发推荐了《妮可》,如果用常规的营销手段,需要砸下数亿日元才有可能达成接近的效果。”

  这还是保守的估计,自来水和硬推可不一样,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过犹不及。

  但在沙雕群里,忽然有人聊起一个你不认识的二次元妹子,好多人在附和,而你完全没有了解,至少会对名字产生好奇吧?

  如果是门槛比较高的圈子就算了,但只是一部番剧、一本漫画、一本小说,推荐的人那么多,多少会有人产生兴趣,要是聊得内容还戳到了好球区,那就不得不品鉴了。

  就像群里有人一口气发了十几张不像健全游戏能出的皮肤,令你大开眼界,两个脑袋都有了反应,不得回复句“什么游戏”?

  (答案是碧蓝航线。)

  “……这种事情以往不是没有发生过,但往往需要口碑的铺垫,像您这样猝不及防的大火是十分罕见的。”

  往常一个游戏还没有发售,各种论坛、聊天群里就梗图满天飞,比如《给他爱5》、《恶魔五月哭》、《波兰蠢驴2077》,以及某黄色柑橘属水果社团的新作、官中登录等等。

  如何㈡看待这九种现象⑷呢?这0种宣传突出四一个混沌和san自发,在五传播的过程6中可能肆会形成梗,可能会融合,最后出现在任何地方都不奇怪。

  有时人们自己都不知道是在宣传,而大范围扩散后,总有那些个人产生了兴趣。

  如果它需要一定门槛,比如注册啊、收费什么的,那么云观众就会很多。

  要钱啊?我不要.JPG

  但在阅读氛围浓厚的国家,路过书店看到一本书,塞到包里带走,这种事情就像买早餐一样自然。

  在正论社的主要市场欧洲地区,《妮可》就像曾经一块突然火起来的餐点、蛋糕或者其他什么,引发了广泛的好奇、疑惑与追捧。

  风潮一旦形成,就不好说盲不盲目了,那跟销售者和希笛都没有关系,在这一刻希笛理解了伊蕾娜的心情:买家越盲目越好。

  曾经《变成兔子的咖啡师》打开的市场,再一次为《妮可》开放,前两日进货保守,后两日疯狂追加的书店可不是一家两家。

  希笛按照编辑小姐所说,坐在电脑前打开了网站,搜索“妮可”,相关内容一下子刷满屏幕。

  WS书店月度推荐、名人提及、书友讨论……

  现代网络的信息量令人咋舌。

  不愧是维多利加阿姨啊,真厉害。

  希笛无声感慨了句。

  继续回电话。

  “是宣传上出了问题,还是有其他事情呢?”

  “主要是跟您报喜啦,没想到您完全不在意的样子……”

  “因为毕竟只是受人之托发表,根据人家的要求,稿费我会捐给慈善事业。”

  “真了不起啊……”

  “借花献佛罢了。”

  “不,说真的,如果是别人说要全部捐出去我会觉得他在说谎,但如果是您的话,我完全信服,”另一边的真手凛小姐转着笔:“打比方的话,就像在路上捡了一大笔钱,能够分文不取找到失主,就是值得赞美的品质了。”

  “因为我不算缺钱吧。”

  “不缺钱的人多了,也没见……”

  “咳,”不太擅长接受表扬的希笛,有些生硬地打断了编辑的话,“还是提正事吧。”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真手㈠凛暗暗记下,0增进了对合0作者七的了解⒍,开始说后续9的安排。①≮「⒋(叁〕【㈥$(

  “目前后续企划是,先考虑多语言版本的发行,扩大销量和名气,我们留意到已经有些民间社团开始自发翻译,在市场被扰乱前需要尽快行动。正论社的重要市场还有日本,我们这边已经在准备翻译工作了,希望完成后您能给出意见。”

  “翻译吗……”

  希笛打开抽屉,看到那一叠厚厚的手稿。

  嗯……忽然很想给维多利加阿姨打个电话,可惜打不了。

  说实在的他对《妮可》不算上心,因为连维多利加也没太关注,那个世界已经证明了《妮可》在魔法界会成为不朽,她不过是出于对新世界的好奇,而选择委托希笛。

  这就是当事人都不上心的工作。

  至于报酬、名气之类的事情,希笛和维多利加都不需要。

  另外这事情也不算好听,如果两个世界相通,两人就得吃出版社的官司了。

  但是不能。

  维多利加有灵活的底线,做这事显然是为了找点乐子。

  思索了一圈,希笛叹了口气。

  不管怎么说,就当是为了伊蕾娜,翻译这事还是他来吧。

  对一个国家没有深入了解而去翻译它的作品,不闹出笑话是不可能的事情,两个世界虽然有共通之处,可仅魔法带来的改变,就让两者天差地别。

  魔法,魔力,魔物,有这些的世界里,谁也不知道微小的地方潜藏着多少细节与线索,生硬地翻译后,对不了解的人来说或许还是一本佳作,但让希笛来看,他是没有勇气翻页的。

  ——第一章:魔力化马。

  那种事情还是8算了,伊蕾娜5要是知道了,柒会在他脖子六上咬出几个月⑹见不㈢得人的4伤痕吧㈣。贰〃≠

  “翻译工作就交给我吧,我对现代日语略有了解,目前姑且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

  “诶?这样吗?”真手凛那边有些意外,没有立即给出答复,“恕我失礼,我没有权限立即同意,需要申请。”

  “理解,一本书出版后就不仅是作者的东西了,商业上的考虑是必须的,我等着答复。”

  “能遇到您这样宽容的合作者真是太好了!不过也请放心,以这个态势看,除非您明天爆出来杀人放火打劫强X之类的恶行新闻,否则等月初销量下来,您在内部的评价就会晋升到仅次于青山学姐的位置,不可能不考虑您的意见。”

  以最近火起来的举例,青山蓝山在正论社的地位,就像没有心、我的精神病人之于jump,甚至还有过之,毕竟人家人才济济,没了鳄鱼、长山小春,还有鸟山明、打麻将的、完美生物、猩猩、御三家(久、岸、尾)……枝繁叶茂,群英荟萃。

  而正论社从建立到蓬勃发展,不过几年的时间,没了青山小姐,不说完蛋,也只剩下这几年新人赏的作者,稀稀拉拉小竹竿,萝卜开会。

  现在有一个“青山第二”,甚至有希望并列的人出现,谁都该知道,放鸡蛋的第二个篮子来了,脑袋进水才会交恶。

  只要希笛的遣词造句水平在线,译本通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翻译这种事情嘛,大家都很宽容的,拿工资的上班喝水摸鱼,打白工的呕心沥血逐字匹对,都是常见的。

  “辛苦了。”

  “这是编辑的工作嘛……不过最近确实有些忙,下次回去,您可要请我喝咖啡……”

  “编辑小姐果然在和神秘咖啡师聊天了!”

  “果然智乃还是……”

  “没有别的意思啦!智乃的咖啡也很棒哦……”

  之后大概是一阵哄孩子的声音。

  希笛歪了歪头,挂断了电话。

  又有工作了啊。

  ……

  在本人忙着的时候,《妮可》这本小说也在这个国家有了些名气。

  无论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还是家花不如野花香,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多少会认为,不了解的东西逼格高一些。

  尤其是当它还没有广为人知的时候。

  十几年前,在咖啡店坐着的时候,捧着一本《指环王》、《哈利·波特》乃至于《暮光之城》,都可以称之为文艺。

  现在人们大概不会这么做了,就算拿英文原版,也没有那个时候的效果好。

  在非专业的流行小说领域,大部分人不是因为有趣而去读某本书,他们的目的往往简洁明了:提升逼格,或者把妹。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