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式模式
“哦?”
“因为不走的话,便会死,会让苦难依旧存在。”
“慢着,这是奎师那的典故吧……”
后知后觉的悉达多用开玩笑般的爽朗语气继续说道,“老师你活了那么久?”
“活久了,会麻木的,不如说活得久活得短,区别不大。”
迦维亚清了清嗓子,他觉得已经是很久前的事儿了,两千年多年前,在那千年难见的激流河水之中,他指导着奎师那的父亲富天让奎师那摆脱出生时的困境,亲眼见证出生,亲眼见证死亡,就是这样。
“所以说老师你才和我一起去苦修啊。”
悉达多笑了。
自从成为弃绝者后,他就常常很少笑了,大概是心里还有着对于自己的承重负担导致的吧,但因为是第一次的自由之旅,因此稍微有些兴高采烈,当然,最重要的他的老师陪着他一同‘吃苦’吧。
“不亲自体验感受,只是占据高的视角地去注视的一切的话,那是毫无作用的,毕竟环境本身会连同思想等方面改写。”
“……这样看,作为刹帝利的我反而是一个异类啊。”
“我也不是吗,而且悉达多你此前也说过,在是刹帝利之前,你首先是一个人……这样便足够了。”
尽管肩膀都泡在水里,但两人依旧还是有说有笑地交谈着。
度过一日后,两人顺利到达了阿罗逻仙人所在净修林中。
一眼望去,净是朴素的草色小屋,以及诸多穿着黄色苦修服的人们在进行‘禅定’。
禅定,是古印度人描述为摆脱外界干扰。抑制各种杂念,保持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源于奥义书,常与智慧相联系,与现代所说的禅大不相同。与瑜伽关系紧密,努力进入这种境界是重要的修行。
在之后,在阿罗逻仙人的一位弟子的带领下,两人顺利地看到了正在河水中进行‘三昧瑜伽’调息的阿罗逻仙人。
三昧又称“等持”,是瑜伽修行最高阶段,指超脱外界纷扰,心与禅定对象冥合为一而毫不散乱的境界,主观意识如完全不存在,瑜伽派认为处于这种状态能认识真实的世界,是通往终极解脱的重要途径。
而调息也是瑜伽八支行法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控制呼吸。
“万安,尊师,我是悉达多。”
悉达多双手合十,对着阿罗逻仙人说。
“我离家修行,特来求道,领悟真理。”
阿罗逻仙人笑了笑,但当望着悉达多身边的迦维亚时,微微皱眉。
作为数论派的上师,作为支持吠陀的他自然感受到了迦维亚身上那与正法相对的‘六师’的气息,这让阿罗逻产生了立刻赶走两人的想法,但话还未说出口,迦维亚就开口了。
“阿罗逻,我们是来感悟你所见之道,所见之闻的,并无恶意。”
“嗯……”
这让阿罗逻有了些许犹豫,毕竟虽然道路不同,但对方如此友善,那就无所谓了。
于是他对悉达多说道:
“你会乞行吗?”
“我和老师正是为此而来。”
“不,我说的不是知识,是乞食,倘若你求道,那便去乞食吧。”
乞食就是讨饭,让别人施舍食物给你。
不过阿罗逻可不是故意刁难悉达多,而是他和其下弟子真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已经有所觉悟的悉达多自然答应了,而陪同他的迦维亚也和其一起。
“老师,我想问一下,怎么样才能乞食呢?”
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之中,悉达多抿了抿嘴,问向身边的迦维亚。
“这样。”
迦维亚微微低着头,然后让双手捧着一个碗在头顶。
“‘尊者,请您施舍’说这样的话。”
学着迦维亚这样的悉达多很快就开始寻得了第一户人家乞食,而在乞食后他下意识竖着举起左手,这让绿发青年大为不解,有些发愣地望着自己的举起来的手。
“怎么了?”
“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我会下意识地举手赐福。”
“这很正常,当有人尊敬你时,你的灵魂自然想祝福他们。”
得到解惑的悉达多又开始了乞食,当地的人基本很友好,而且也没几个人认识悉达多,因此悉达多倒是感觉挺好的。
“尊者,请您施舍。”
“等等,我见过你,你是迪毗罗卫的王储,乔达摩悉达多,对不对?我之前和别人看过你的王祭,您为什么在乞食呢?您还是和我一起进屋吃点好的东西吧,这些都是不知放了多久的了。”
正当悉达多一如之前那般喊着时,施舍的人发出了颇为惊讶的声音。
有人曾说,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
对于此刻的悉达多来说无比适合,虽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抛弃自己,可这才刚开始,这又谈何容易?
人的尊严是无比奇妙之物,原本悉达多已经认为自己因为抛弃了,然而此刻被知晓自己的人看见自己正在做这种事的时候,顿时心里有些难受。
“我……”
悉达多抿了抿嘴,有些不敢直视这个人的视线,有那么瞬间他真的很想直接逃跑,但是他又想起和自己一同乞食的老师,饱受诸多苦难的人们,冠以‘不可接触者’的人们的绝望,战火纷飞的大地。
很多人说,我必然成为统一世界的转轮圣王,让正法继续辉煌下来,也是我存在的理由。
因此决不能逾越,绝不能做出不是王的事。
可即便如此。
即便如此,对于在炽热的太阳下,因正法从出生时就悲痛的人们,我也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不是从今天,而是从那一天,就已经决定好了‘吃苦’。
所以,悉达多吸了口气,抬起头直视着这个人,一字一字地说道:
“我不是王储,我只是比丘,不能进你的屋子里进食,请原谅。”
比丘的来源是“乞行”,意为乞食者,不单指佛教僧侣,印度教徒在遁世期也称为比丘。
见此情形,知晓悉达多过去身份的人也只能无言地望着他的离去。
对此迦维亚也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对于已然下定了决心的人来说,没有必要再去多说什么了。
更何况,阿罗逻的苦修是印度先前苦修的老一套,对于悉达多的超脱其实作用不大,不过这种事还是得让其本人亲自感悟才行。
而两天之后,由于悉达多的天赋实在是过于惊人,阿罗逻产生了想要收为弟子的念头,因此找到迦维亚说能否同意他这一请求,迦维亚自然是同意了,而知道迦维亚同意了的悉达多也自然同意了。
毕竟原本的发展中,阿罗逻本身就是悉达多的老师之一,因此在迦维亚来看问题不大。
之后的某日,万里无云的蔚蓝苍穹,耀眼而澄澈,附近的河流在透亮的阳光照耀下,如水晶一般焕发光泽。
那一刻的迦维亚正在一棵树下冥想的悉达多身边,给其烧起了一堆篝火。
“为何一脸忧色?阿罗逻。”
迦维亚望着走过来的阿罗逻,如此问道。
“悉达多已经禅定数日,滴水未经,是我无法做到的地步……”
阿罗逻担心地望着闭目的悉达多,“他不会出什么事吧。”
迦维亚摇了摇头:
“不会的,你也应该明白现在的悉达多已经达到了禅定的最高境界,肉体的束缚早已摆脱,以内心的愉悦为食,不如说,悉达多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绝非易事,就连六师和诸道之中也无法有着这样的速度。”
“若阁下您……”
阿罗逻望着完全不遮掩的迦维亚,轻声叹气,“非六师之人,而是正法之人,想必是一番幸事。”
“是吗?这个话题还是算了吧,阿罗逻啊,放心吧。”
银发青年一笑,“母亲即便入睡也依旧会照看自己的孩子,我会一直照看悉达多的,走吧,回去好好休息吧。”
“……我的毕生所学都交给了悉达多,真希望他能够接替我守护这个净修林,希望阁下为我转达。”
“我会对他说的。”
得到迦维亚的允诺后,然后阿罗逻便离去了。
而当迦维亚重新坐下之时,悉达多却突然睁开了眼,有些无措地望着周围。
“你已经禅定数日了。”
迦维亚为其解释道。
“可我并未感受到时间流逝……”
悉达多有些激动地说,“这次,我感到我如羽毛般轻盈,在蓝天起舞,开始像鸟儿那样飞翔,然后又像云朵在上升,渐渐失去了身体的感知,我又感觉自己是一棵树,扎根于大地,树干却伸向远方,随后无尽的虚空包围了我,那是一种犹如无限的平静……”
绿发青年抬起头仰望天空,接着说。
“那是我从未体验过的感觉,从我的心底流淌而出,老师,这就是我感受到的。”
“你的境界已经很高了,悉达多,常人需要上百年才能达到的境界,你只用了几个月……”
迦维亚继续望着悉达多,“刚刚,阿罗逻让我为你转达,希望你成为这个净修林的上师,他什么都交给你了,已经没有东西给你了,所以希望你代替他守护这个净修林。”
闻言,悉达多愣了愣,随即迅速回神:
“老师,阿罗逻上师对我有知遇之恩,我理应回报,但——”
青年露出了坚定的眼神,望着迦维亚点起了那正在熊熊燃烧的篝火。
“火本性至善,为寒者送去温暖,为饥者烹熟饭食,而当之他囿于寸尺,仅侍一户人家,岂不陷众生于黑暗与痛苦,阿罗逻上师的思想对我有着很大的帮助,但之中我明白上师乃正法的支持者,这非我所愿。”
“因此,我不能就此裹足不前,我要寻得解脱生死轮回之法。”
“而且,正法理应被解脱,在各种种姓存在之前,我们都是共同的人。”
和悉达多视线对视的迦维亚不知为何,突然笑了,并说出了和悉达多的话相似的话。
“‘天理应不生人上之人,亦不应生人下之人’。”
自己终究会消失于世吧。
不过,要是他一一还有他们都能够走出‘里拉’——
“如此一来,我这辈子就赚了。”
那一瞬间,悉达多仿佛看见了自家的老师身上,仿佛能窥见充斥于穹阊之上的银河,充斥宇宙之漆黑的灰尘存在,犹如重物一般压在身上,而给其带来的作用却仿佛近乎零,不如说不能带来作用,反而会让其受伤……
可本人却愿意如此,就是这样的感觉。
除此之外,却很美,灰尘如水晶一般有着淡淡的光泽,并在无穷之黑暗中时不时地闪耀一下。
一副非常脱离现实以及虚幻的光景,如同存在于还未到来的未来,也好像存在于未曾改变的过去,但却因现在的痛苦从而显在现在的‘现在’。
因此,仅仅在注视这幅静谧而美丽的光景,悉达多就觉得,真实的灯火就存在于无尽的犹如杂草一般的灰尘之中,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样。
……
次日,面对阿罗逻在众人面前的当众请求,悉达多拒绝了。
“……是吗。”
阿罗逻露出苦笑。
“有您做我的上师是我的荣幸,您从不过问我的私心。”
“你还能更进一步,悉达多,摩揭坨的郁陀罗摩子可以指引你一下。”
阿罗逻看着迦维亚和悉达多,“希望你们成功之时,但愿我的寿数未尽。”
话音落下后,两人一同朝着摩揭坨的方向而去。
望着两人的背影,阿罗逻捧起两人启程的地点的泥土,涂抹在自己的额头。
“您,您在做什么,老师?”
阿罗逻的弟子不解地问老师此举的含义。
“你们也将他们践过的泥土涂抹到前额上吧在,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阿罗逻伸出手,“看看那离去的背影,多少个时代才会有如此的存在出现,令大地,令天空,令宇宙,令万物诚伏于脚下。”
于是上百名苦修者,接二连三地模仿之前的阿罗逻将泥土涂抹在额头上。
不过,和阿罗逻设想的不一样的是,悉达多确实会如他所言那般伟大,但会超越里拉成为佛的超越者,而迦维亚会到‘印度’的对面,那应该是黑夜所在,至于黑夜的源头,就不知是何处了。
但黑夜之中终究会有光显现的吧,毕竟——
上一篇:我在综漫叠心之钢
下一篇:长生了,你告诉我这是碧蓝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