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装骑兵,在全是mod的世界里生存 第61章

作者:走投无陆

  等到特索律斯率领骑兵们进入城市,这座城市里剩余的伊里斯人已经被屠戮过半,剩下的也像猪羊一样被驱赶到了城市的中央广场,用皮索绑住脖子互相连接。

  血债血偿的呼声震动着周围的瓦片和房梁,愤怒的军团士兵们高举着自己的盾牌和刀剑,为自己到来的军团统帅让开道路。

  一直到现在,那个伊里斯人的使者依旧是一副呆呆傻傻的样子,就好像完全无法接受自己面对的事实,陷入了一种自我逃避的状态。

  特索律斯扫视了一下周围,看着那些惊慌失措的伊里斯人,然后微微点头,数十名骑兵便四散开来开,向这些残留的暴徒们宣布着皇帝的命令:

  伊里斯人被宣布为叛乱者,他们不再受到任何法律的保护,不再得到任何形式的赦免,无论老幼、无论男女都将失去一切的权利,包括他们的生命权!

  特索律斯没有去管耳边响起来的哀嚎,他纵马跃上中央广场的高台,用残酷而冰冷的目光扫视着那些绝望的暴徒,然后用他的决定带来了几乎掀翻整座城市的欢呼声。

  ……………………

  伊里斯人的使者发出绝望而悲惨的叫声,他拼命的试图挣扎,但两个强壮的士兵让他动弹不得,只能被一路拖向了远方那个简陋的木桩子。

  从城市燃烧的废墟中找出还能用的木头,然后在地上挖出一个深坑,立起这根炭化的木桩,用粗壮的铁钉钉穿他的手腕和脚腕,用绳子把他固定在上面,然后扒掉外衣,让炽热的阳光照射他的全身…………

  这样钉着人的简漏木桩从城市的大门口一路向远方排列,足有上千人在特索律斯的命令下被钉上了木桩,他们将在太阳的炙烤下缓慢的流血致死,这个过程会持续2~3天……

  上千人同时惨叫和哀嚎却无法压制住城市里的欢呼声,所有幸存的帝国人都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欢呼雀跃的从藏身的角落中冲了出来,欢呼着特索律斯的名字,痛哭流涕,用自己的脑袋撞着墙面和雕塑,直到血流满面也不愿意停下。

  一场针对幸存伊里斯人的复仇立刻开始了。这些经历了地狱一般生活的帝国人不会对任何罪魁祸首手下留情,除了被钉上木桩的强壮男人之外,剩余的伊里斯人也被屠戮一空,没有一个留下。

  士兵们对此视而不见,只是封锁着街道和城门不让任何人逃出去,直到城市被彻底清理干净为止。

  遭受酷刑的男人们已经开始变得有气无力,他们的诅咒和谩骂也变得软弱起来,树梢上的乌鸦已经敢站在他们脑袋上啄食他们的眼睛,地上的蚂蚁已经爬上了他们的身体开始啃咬柔软的皮肤。

  而这样可怕的折磨还会持续很长时间,直到野狗也来参加这场盛宴,这些暴徒才会得到最后的解脱……这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是最为奢侈的事。

  属于帝国的旗帜再次出现在了刻尔亚特的城头,士兵和平民们站满了每一个角落,他们对着帝国的旗帜大声欢呼,高举着自己手里的武器。

  下沉的夕阳把整座城市都撒上了血色的光辉,在这朦胧而温和的光线之中,到让人一时分不清,洒在地面上的究竟是光还是血………………

补充一下地图设定

  

  作者根据自己的大纲设计了一下世界的地图,本来想用ai画的,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对劲,所以还是自己手动来吧(;′⌒`)……不少地方挺粗糙的,大家见谅,凑合着看一看,可能有些地方不太严谨。

  ………………………………………………

  色块标注版……水彩晕染的太厉害了,边界都变得模糊不清

  

123 库里斯特人(1)

  尸体的处理不是什么好工作,对那些血肉模糊,腐烂发臭表情狰狞的尸体,人们总是满怀着恐惧和厌恶,这种厌恶归根结底是对死亡的排斥,人们发自本能的远离着死亡。但尸体堆积必然会带来瘟疫和环境的剧烈恶化,于是处理尸体的职业也自然应运而生,那些横死之后无人认领的尸体都由他们来处理。

  但这座城市的收尸人已经无法完成他们的工作了,那处于城市边缘被人排斥的小屋已经变得臭不可闻,身穿黑袍的收尸人早就死去,尸体都已经膨胀腐烂。在地上流出黑黄相间的恶臭汁液,连他们的尸体都需要有人来处理了。

  丧心病狂的伊里斯人屠杀掉了城市3/5的其他人口,这些家伙在城市之中突然掀起了叛乱,纵火焚烧了城市守卫的营地,甚至给来袭的库里斯特人打开了城门,才让这座城市以可怕的速度陷落。

  之后他们便迅速掀起了屠杀,在燃烧的火把和肆无忌惮的狂笑声中,将平时相处甚好的邻居们破家灭门搜刮财物。在城市之中到处掠夺财物,杀戮居民。让整个城市在短短的几天内彻底变成了地狱,遍地腥膻,死尸枕藉。

  所幸的帝国的居民从来都不只是普通的手工业者、商人和农民,即使面对这样突然的状况,面对有组织的暴徒们,他们也以街道为单位结成了抵抗,用自己找到的简陋武器对抗试图谋财害命的暴徒,这才没有在这段时间里被屠杀殆尽。

  等到帝国的军团到来,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一点的伊里斯人陷入了绝望之中,到了如今他们再多的求饶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怜悯,亲人和朋友被杀害的帝国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这些懦弱的,狠毒的,残忍的,无耻的伊里斯人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他们抢到的财富终究不是他们的,只有那些仇恨和愤怒是真真切切的,而且会回报在他们的头上。

  所有的伊里斯人都被扒掉了衣服,大多尸体都变得破破烂烂,因为满怀仇恨的帝国人不会愿意只是让他们毙命就好,乱刀滚下砍为肉泥的情况也不罕见,自己亲人邻居和朋友的尸体被还活着的人掩埋安葬,无人认领的尸体也被妥善掩埋,但很少有人愿意去碰伊里斯人的尸体,强烈的仇恨和报复心理,让人们更愿意看到这些躯体以凄惨无比的方式腐烂之后,被野狗啃食、乌鸦撕扯、滋生蛆虫。

  但特索律斯不可能容忍这座城市就这样败坏下去,这里的人民毕竟还要生活下去,他们也不可能在瘟疫横行的地方安居乐业,所以在他的命令下,整个城市都被彻彻底底的清理了一遍。

  凝固在地面上的积雪,被用清水清洗干净,尸体则用板车一辆一辆的运送到城外去,那早已经挖好了一个大坑,足以妥当掩埋,不会被野狗刨出引起瘟疫。

  身为城市的拯救者,没有人会违抗他的命令,更何况很多人冷静下来之后,也无法容忍在自己的城市中有着肮脏腐烂的尸体堆积,在所有平民和一部分士兵参与进来的情况下,只用了短短的一天时间城市里的尸体就已经被清理了出去,大坑也被填埋完善。

  被钉在木桩上的犯罪者和暴徒们已经有人流血而死,剩下的也在苟延残喘,他们每天都要忍受炽热的阳光照射,把皮肤都晒得发红脱皮,却不会有任何人施舍给他们一滴清水,只能在每天早上雾气凝结的时候,拼命的伸出舌头去舔自己脸上流淌下来的水滴。

  每一个人都被折磨的疯疯癫癫,嘶哑的求饶声、忏悔声和诅咒辱骂的声音都低微的几不可闻,手脚的伤口也已经发红变肿,这反而让血液不再流出多少,变相延缓了他们死亡的时间。

  在城墙上看着沿着道路一路向远方排开的木桩,就好像一种从城市建立开始就给商人和旅客设立的标志一样,虽然有一种出奇的和谐感。

  帝国从来不是一个仁慈的国度,这里的人民也从来没有过剩的宽恕之心,在这四面环敌的庞大国土,他们能够牢牢地占据着被一条水源充沛平坦宽广的大河穿过、灌溉方便、能够养活大量人口的肥沃平原,从来都是靠的刀剑与血,这个国家的尚武传统向来令邻国胆寒。

  帝国人乐于复仇,并把正义的复仇看作是一种至高的荣耀。而且有着极强的凝聚力,每一个有能力有决心的年轻人想要出人头地最好的选择便是加入军队,受到冤屈和不公难以伸张第一反应也是用手中的刀剑解决问题……此刻血仇得报,虽然依旧为自己死去的亲人朋友和邻居感到悲伤,但一种炽热的欢欣已经在城市之中开始蔓延。

  那些沾着血迹的酒馆被清理出来,人们聚集在大街小巷,凑出一点吃喝,便或哭或笑的点燃了夜晚的万家灯火,让自己积压的情绪发泄出来,缓解心中的忧愤和悲痛。

  城市之中幸存的居民大多是青壮男女,还有一些被保护起来的孩子,年老体衰的老人基本十不存一,很多街巷直接变成了空的,曾经在其中居住的市民都已经变成了尸体,那些曾经繁华的商铺,如今也已经凋敝不堪,为城市之中的居民提供大部分工作的各种作坊和工场也不复存在。

  完全可以说这个城市已经被毁掉了一大半,5000人的军队驻扎进来,才让这里多了几分人气,夜晚,四处升起的火盆和灯光照亮了大半座城市,特索律斯的军团完全接管了整座城市的防御,让这座原本就修筑的坚固的大城再次变得固若金汤。

  城市的城主府也被清理了出来,这座城市长时间没有管理者,却是因为一些司空见惯的利益扯皮所致,也导致属于管理者的府邸被灰尘所堆积,长时间没有清理。

  特索律斯踏上几百级台阶才登上了这个平台,在他的身后便是那修建的大气雄浑的城主府邸,整座城市的地势为东高西低,而他所在的位置正位于最高的区域,向下俯瞰,能够将整座城市一览无余。

  呼啸而来的夜风吹动着他身上白狮披风的边角,却无法动摇坚固沉重的铁鳞,就像一座铁塔一样巍然不动,只有雄鹰一样锐利的目光正在扫视着城市的各个角落和城外那宽广的草原。

  空气中传来了潮湿的味道,他顿时意识到今晚会有雨,虽然不是暴雨,但也足以让地面湿滑难行,难以通行大军。

  即使是他的军团,在这种情况下也略微松懈了下来——毕竟很少有人会在下着雨的黑夜催动大军夜袭,那样所带来的非战斗减员可能比一次失败还要多,就算能够抵达敌军的营地,也往往精疲力尽,难以发起进攻。

  但他却依旧下达了命令,让自己的军队在城外也扎起营寨,和城市的守军互成犄角之势,同时撒出大量的哨探,隐藏在周围的道路四周,做足了应对袭击的准备。

  帝国的东方虽然比北方略好,但依旧贫瘠苦寒,尤其是库尔斯特人占据的东北方,那里有着连绵的巨大山山脉,常年有着积雪,不要说种地,就连牲畜都没有能够养得活的,就连库尔斯特人都不会在那里生活,每年都有部落因为争夺南方水源充沛、水草丰美的放牧地而发生争斗。

  在这种地方生长起来的民族,天生就有着极为坚韧的性格。他们在野蛮残暴的同时,也会坚韧不拔,敢冒风险,不把别人的命当命,更不把自己的命当命。尤其擅长出奇至胜,总是在敌人防不胜防的时候出现,凌厉的撕咬弱点。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谁能冒着巨大的风险试图趁机夜袭,那也只有这些坚韧凶悍的游牧民族了……面对他们,尤其需要稳扎稳打。

  而且他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预感——自己的敌手已经快要接近了……

  ……………………

  在雨点落下来的时候,托里都正在暗自叹息——虽然隐隐作痛的肩膀已经告诉了他这个事实,但他终究还是有些不死心,带着自己的大军靠近了一些。直到此时雨水落下,草叶都被泡的湿滑,连连有人坐骑翻到,摔得鼻青脸肿,骨断筋折。

  尤其是在此处聚集了如此多军队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就变得更大了——那些被马蹄踩踏的湿润的泥浆足以让一个精通骑术的勇士都小心翼翼,更不用提战马与战马之间的拥挤,黑夜之中号令不便所带来的混乱。

  他几乎可以肯定已经有了很多部落掉队了,在这没有举火的黑夜自然无法避免,他试图选出精锐,趁着对方立足未稳,连夜突袭的计划,还没开始就已经有了失败的迹象……如果要继续下去不是不行,以他的威望确实可以做到,但注定会引来很多的不满情绪,给自己留下以后的祸患。

  库里斯特人的可汗在卫士的簇拥下眺望着远方那一点星火,为了不引起警觉,他的队伍之中甚至都没有点燃任何火把,只凭口头传达号令将这支1万人的精锐带到了这里。虽然雨水越下越大,那座城市难以攻陷,但外面的那座营地似乎有着成功的希望——木桩构成的围墙总比岩石所修筑的城墙更好对付。

  托里都犹豫了起来,他的犹豫甚至表露在了外边,被其他人看了出来。

  库里斯特人的可汗略微有些焦躁的抖动着手里的马鞭,轻轻的触碰着战马的鬃毛,内心之中起伏不定,他的军队已经停下了脚步,正在等待着他的命令……做到这一点着实花了很长的时间,即使是现在都有人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是进攻还是离开?真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噼里啪啦的雨水敲打他的头盔,沾湿了战马的鬃毛,从盔甲的缝隙渗透进来,让他的里衣沾到了身上。冰冷的潮气让人浑身不舒服。身后的军队也开始骚动起来,不明白为什么要待在这里任由大雨淋湿而不做出什么行动。

  一直到三位斥候返回了可汗所在的高坡之上,托里都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之前派出去的足有八个,现在回来的却不到一半。

  只是这一点,他就意识到对方已经有所准备。

  他终究还是叹了一口气,然后拨转马头向着东方走去——这很有可能是一个为他准备的陷阱,尤其是在对手是那位特索律斯的情况下不由得他不怀疑。黑夜之中一旦发生乱战,就连他也无法约束自己的部众,对方却是以逸待劳修好了营寨,即使赶过去也占不到便宜,他们的人口远远比不上帝国,就更不能随意抛洒部众。

  做好了决定之后,托里都的心中便再无反复,随着新的号令传达,虽然依旧有些混乱和迟缓,但他们还是慢慢的向着东方移动,离开了刻尔亚特附近的平缓丘陵地带。

  只有大量的马蹄印和牲畜粪便留在了这里,让来探查的人知道这里曾经聚集着一支大军。

  ………………

  清晨的阳光缓缓照亮大地,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反射出彩色的光线,空气湿润而清新,让人闻着就精神百倍,树丛变得更加苍翠欲滴,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有大量的露水倾斜而下,让冒失的闯入者身上沾满露水。

  最为高大挺拔的树木上一双危险的眼睛缓缓睁开。看了一眼地上倒毙的战马,身上裹着油布的山地人用谨慎的动作从树上爬了下来,背上背着长弓,腰间挂着闪亮的短斧,上面还沾着一丝血迹。

  他嘬起自己的嘴唇,抬高脖子,发出了一阵清脆的鸟叫声。旁边的树林也立刻传来回应,没过多久,一个同样裹着油布的身影就穿过树丛来到了他的面前,扯掉脑袋上的树叶,露出了一张虽然满脸胡子,但依旧看得出是个年轻人的脸:

124 库里斯特人(2)

  与其他国家的贵族不同,每座城市之中的城主府并不归属城主所有,它更像是国家提供给城市管理者的办公地点和居住场所,调任之后不能带走一砖一瓦。

  但如果是自己购置的家具和其他物品则不在其中,拿走也没人会说二话。

  所以留给特索律斯的居住场所中,也就只有一张光板木床、一个木头长桌和一个柜子。把他的狼皮褥子铺上去就直接睡。

  一夜起来,因为昨天的一场好雨,空气清新而湿润,让人心旷神怡,特索律斯整理好盔甲上的束带,然后便推开门走了出去。

  阳光洒入潮湿的街道,整座城市都恍若新生。人们早早的起来打扫自己的家园,像那些依旧残留的污垢小心的去除。

  也多亏了城市的水渠并没有遭到破坏,从大河里引来的水能够随时启用冲刷街道,尽最大可能防止瘟疫的产生。

  没错,瘟疫……特索律斯深知这两个字的可怕,哪怕是科技发达的现代瘟疫都往往会带来不小的麻烦和伤亡,更不用说在这人们对瘟疫的认知还十分原始的时代,一场瘟疫往往足以让一个国家赤地千里人口死伤无数。

  在地球过去的历史上,查士丁尼时代本来欣欣向荣的东罗马帝国就被一场大瘟疫打断了上升的趋势,仅仅是军队就死伤几十万,堪称一场可怕的浩劫。

  即使他的军队里有着塔莉娜这样掌握着先进医疗技术的人存在,他也不想面对瘟疫的麻烦,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还是从源头掐灭瘟疫发生的可能。

  在防治瘟疫方面,他堪称一窍不通。于是把这件事全权交给了塔莉娜来负责,并命令自己的军队和城市的居民在这件事上完全服从医生,不得有任何怠慢和推脱。

  就在此刻,就有几十队居民手里提着麻袋往地上撒着石灰,将那些尸体曾经堆积过的角落全部都照顾到,有些尸体堆积腐烂过久的地方已经无法居住,如果周围没有其他房屋就会被直接点燃焚烧,如果有其他建筑,就会用大量的石灰消毒。

  城市之中积攒着不少的草药,在能够抢到金银的情况下,也没有暴徒打这些东西的主意,现在都被收集起来统一使用。

  尸体掩埋的时候也要撒上石灰消毒,负责填埋尸体的人都要戴上口罩,干完活之后把身上的衣服扔掉焚烧,然后再用煮过药草的热水清洗身体。

  ……………………

  即使是用到了所有自己知道的办法,塔莉娜还是有些不放心,又安排那些接触过大量尸体的人单独住在一条街区,和其他人隔离起来。

  即使是这样,女孩还是十分紧张……塔莉娜听过自己的老师描述哪些可怕的灾难————被污染的水源、腐烂的尸体流出黄脓、站在烧焦树枝上的大群乌鸦红着眼睛、呕吐排泄物和各种肮脏的东西与尸体堆积在一起…………

  那样可怕的灾难简直就像是地狱降临人间,让人们不禁怀疑是神明的惩罚,瘟疫所带来的死亡是一种庞大而宁静不可阻挡的黑色……也远比刀剑所带来的死亡更加可怕和有效率。

  她现在还记得老师当时一边熬着药水一边叹着气说的话:

  “哪怕是这么可怕的灾难,其实也不是没有对抗的方法……即使不能立竿见影,也能少死不少人,但只是难以有用武之地呀……”

  当时尚且稚嫩的她疑惑的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不能这样去做呢,老师?不是能够救很多人吗?”

  “在所有人都相信瘟疫是神明的惩罚,只有虔诚的祈祷才能得救,妄图对抗便是违逆神的旨意的时候,我们这样的人就太不合时宜了,也太碍事了……运气好的话只会挨一顿打,运气差的话连命都要赔进去…………你可要记住,以后千万不要掺和到这种事里去,听到消息就要躲得远远的,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

  当时懵懂的她还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直到此时开始指挥着城中的军民预防瘟疫,她才知道老师当初遇到的困难究竟有多么的可怕……

  哪怕得到了特索律斯的命令,很多居民还是会为此感到犹豫和抗拒,做事也开始敷衍,必须要士兵们监察到位,才不会出什么差错,而这还是尊奉战争与律法的帝国,就更不用想其他对此更为严酷的国家了。

  ……………………

  一整个白天都在城市的清理和瘟疫的防治中过去。等到夜幕降临,这座城市甚至比发生叛乱之前还要干净整洁,再加上城市人口少了一大半,更是多了几分宁静。

  特索律斯正在听着塔莉娜的汇报,他的房间为了照明点起了三根珍贵的蜡烛,但灯光还是十分昏暗。

  他面前的羊皮纸上记载着大大小小各个街道巷落的具体人数,尸体污染情况,处理措施等信息,一行一行排列整齐,很容易就能找到对应的部分。

  只是纸张价格昂贵珍稀,就算是他在如今的状况下也不可能敞开了用,所以上面的字也写得细小,在灯光之下很费眼力。

  “好了,看起来我们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那些被处刑的罪人也要及时处理,死去的同样要用石灰填埋……”

  “不仅如此,这座城市的居民都需要被动员起来,这个行省没有得到和平,这座城市也不会得到,战争的准备要立刻开始。”

  …………

  大多数情况下是特索律斯在说,其他人在听,这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基本上每隔三天,军团千夫长以上的军官就会聚集在他的住处,对接下来的计划和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

  塔莉娜虽然只是一个医官,但没有一个人会反对她来到这里——能够坐上这个位置的没有蠢货,自然也能明白医生的重要性,女孩出色的能力更是轻易地赢得了他们的尊敬。即使对方是个荷尔斯人…………

  帝国的军队中不乏其他民族的成员,只要他们真的有足够的能力,往往就会被很快接纳成为军队的一员,习以为常的士兵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在军团之中经常能够看到帝国人和荷尔斯人、基尔人、库里斯特人并肩作战。

  尤里耶多斯,他的第三大队队长,虽然有一个典型的帝国名字,但就是一个库里斯特人,军团里的轻骑兵也有不少北方的基尔人和东方的库里斯特人。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加入帝国的军队是梦寐以求的好事,不但能够在气候温和肥沃的中央平原居住,虽然有的不能享受到帝国平民的权利(这需要在帝国的土地上居住一代人,之后的第2代就会被承认是一个帝国人)但却依旧能攒下积蓄,衣食无忧。

  在帝国的境内就有很多亲近国家的部落受到帝国的庇护,发生战争时也能从他们那里征召骑手,成为军团的辅助兵种。

  这一次特索律斯同样向南方的这些部落发出了征召令,用不了多久,依靠他的第三千人队,他就能组织起一支规模不小的轻骑兵,这样就不会在面对库里斯特人时陷入被动。

  但到时候随着人数的增加,粮食的问题也必然会摆上桌头……他又不可能像库里斯特人一样依靠劫掠来维持军队,与其到时候再头疼,还不如现在就规划出一条妥善的补给线路。

  切里索纳斯如今已经满目疮痍,难以收集到粮食,来去如风的库里斯特人又对补给线威胁极大,这就对隐蔽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思来想去还是多里斯科尔山的那一条路最为合适,虽然道路并不宽阔,但却算不上难走,几任总督都下了大力气来修筑这条道路,而且也能够处在军团的保护之中,最为安全稳妥。

  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直到困意上涌,特索律斯才下令解散,同时不忘强调做好哨探和防守工作————库里斯特人曾经出现在城市附近的消息,早已经被侦察的山地人和斥候传了回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所以也都不敢怠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