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雪飘飘飞
二则,什么也不管。
反正,哪怕解决了欠条问题,官人也还是收点租金,实际上到手的钱财一点也没变。
区别就在于,佃户的日子会非常煎熬,时刻都得还管事者的钱。
这种做法,无疑窝囊,最受益的就是管事者。
三则,驱赶佃户。
佃户欠管事者的钱财,赶走了佃户,债务自销。
不过,这种做法,肯定不太利好名声。
四则,不还管事者的钱,并且还消掉借条。
“让官人解决吧。”盛华兰轻声道。
江氏清流门第,世代簪缨。
这种门户,岂能让区区一个小管事的欺辱?
书房。
“两万余两?”
江昭望了一眼欠条,暗自摇头。
这些皇庄管事,仗着宫里面有人,成了皇庄说一不二的人物。
时间一长,膨胀起来,分不清大小王是吧?
须知,顾廷烨毁财消灾,那是是太后垂帘听政时期。
作为从龙之臣,太后党就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要找出错处。
文官一方,也有不少人注视着新帝的举动。
如此,顾廷烨肯定是不敢胡来。
否则,蛮横一点,让管事者住所“不小心”着了火,恰好烧死了管事者,烧了借条,宫内的人又能如何?
一个管事者,也敢这么横,不知所谓!
“娘子且去处理御宅的事情吧。”江昭抚了抚妻子秀发,安抚道。
“嗯。”
盛华兰乖乖点头,退了出去。
江昭起身,缓缓走动起来。
不足几息,已然有了决意。
“禾生,青嶂庄管事是何人?”
“回主君,乃是一名姓刘的管事。”
禾生恭声答道:“据他的话分析,头上应该是有内官长辈。”
“内官?”江昭摇头一笑。
要是上个版本的末期,亦或是下个版本后期,太监还能福威作福。
可惜,这是大周!
“让他问问他主子的意见,要是他主子也支持他的做法——”
江昭负手而立,举目向外望去:“那就试试究竟是宦官当道,还是文人治世。”
此举,却是给宫内的人一个机会。
当然,不管刘姓管事传不传话。
反正,他是给了机会的。
事后,具体的细节传出去,起码也算是先礼后兵。
“是。”
第100章 皇庄事毕!
青嶂庄。
“主君说,让你问问背后人的意见。这种做法,你背后之人究竟是否同意。”
禾生面色冷冽,出声喊话。
宰相门前七品官。
要是在江府,他就是书童禾生。
出了江府,哼!
“小哥莫要忘了。这是皇庄!”刘管事面色轻松,悠然答道:“涉及皇庄,还是得顾及皇家颜面吧?”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那些借条,可没有半分造假,都是佃户一点一点的借下。小阁老贵为三品大员,应该也是顾惜名声的人物,可不能赖账吧!”
天下皇庄不少,账簿都是宦官记录。
偶尔武将有了战功,就有机会受到皇庄赏赐。
皇庄管事,相互间都有联系。
这些钱,从账簿上讲,都是佃户欠下的钱。
一旦稍有异动,佃户可就活不下去。
要让佃户活下去,唯有销账!
这一招,一些管事已经实验过。
百试百灵!
“呵!”禾生淡淡瞥向几人:“话已带到,后果自负,勿谓言之不预也。”
“来人,送客。”
一介书童,强势的语气,让刘管事心头微烦。
“老大,这可是两万两银子,可万万不能上报李公公啊!”禾生一走,一位壮汉就急切的走上前去。
两万余两银子,一旦吃定,足足够子孙后代花几辈子。
财帛动人心啊!
刘管事缓缓点头,他也是一样的决定。
这事要是上报上去,李公公说不得拿他消灾。
与其上报,不如赌一把。
以往,也有武将得以赏赐皇庄,结果还是没什么办法。
说到底,皇庄是皇家的东西。
那些大人物,还是得顾忌影响。
武将有苦说不出,文官估摸着也是大差不差。
七日,匆匆而过。
卯时七刻,晨雾未散。
文武百官,有序排列。
班列之中,自三品以下,官员排序,齐齐退了一个位子。
今日朝班,三品大员添了一人。
不少官员,隐晦向前望去,暗自惊骇。
江昭一袭紫袍玉带,腰挂金符鱼袋,举止淡然,不时与六部尚书级数的人物,谈笑风声。
这个年纪,实权三品大员!
太过惊人!
要真论起来,怕也唯有入仕六年就拜相的吕蒙正,方可稳压江昭一头。
余下的一些人,无论是入仕十二年官居二品的大相公丁渭,亦或是入仕十五年就入阁的大相公富弼,都方才堪堪伯仲之间。
几乎可以预见,这就是一位朝着人臣巅峰发展的人物。
“吴大人,有劳。”
江昭平和一笑,向着右副都御史吴中复拱了拱手。
“哈哈!”吴中复抚须而笑,摆摆手:“客气,客气。”
小阁老的人情,可是少见啊!
江昭颔首,微闭双目。
这几天,并没有人找过他。
也就是说,要么是皇庄管事没有上报,要么是宫里的太监漠视了他。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影响他的做法。
反正,先礼后兵,已经到位。
至于其他的?
不管了!
反正,他要弹劾李内官,关李内官何事?
欺负武将也就罢了,竟然敢招惹文官?
“噹!”
钟声长响。
“宣,百官进殿——”
司礼掌印太监尖锐的声音传出,文武百官齐齐入殿,山呼道:
“陛下圣安!”
丹陛之上,赵祯罢了罢手:“免礼。”
“诸位卿家,可有事上奏啊?”
说着,赵祯向下扫视百官,常规性的问道。
礼部尚书王尧臣走出一步:“臣谨奏:伏念陛下御极膺图,圣寿遐昌。今逢千秋令节,恳请遵旧典以崇礼,备嘉仪而称庆。
拟选良辰,率文武群臣诣南郊恭祀昊天,其仪制程式、用度钱粮,已谕礼部详加拟议,具折奏闻。”
贺寿奏请!
赵祯略微沉吟,点头道:“准!”
今岁,有了开疆拓土的功绩。
虽说不至于泰山封禅,但祭祀一下祖先,还是没什么问题。
吴中复闻言踏出班列,分板击地有声:“臣,右副都御史吴中复,有事弹劾。”
豁!
文武百官,齐齐注目过去。
吴中复可不是普通的御史。
这是入了三品的谏官。
这样的人物出言弹劾,定然不是什么小事。
赵祯双袖合拢,示意继续。
御史一道,一向受到重视。
相比起其他官员的上奏,御史的弹劾更容易上史书。
“启奏陛下,迩来皇庄贪墨成风,竟有管事者假托圣威、欺凌朝臣、鱼肉百姓!”
上一篇:聊天群:我的群友全在反派阵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