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54章

作者:花雪飘飘飞

  其中缘由,一则是有赖于他搞政绩的水平,二则是有赖于王老太师一脉的支持。

  说到底,哪怕王老太师一脉再是落魄,好歹也出过内阁大学士。

  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要让一个进士出身、连红袍都没穿上的小官擢升,还是问题不大。

  电视剧中,盛纮估摸着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入京,只不过应当是向王老太师一脉求助。

  这次,因江昭的缘故,盛纮却不一定向王老太师一脉求助。

  毕竟,从客观事实上来讲,王老太师一脉的影响力的确有限。

  五品以下,王老太师的名号自然好使,无人可争。

  可要是想入京,估摸着就没那么轻松。

  盛纮已经官居正六品,地方官员入京,以惯例论之,须得平级或降级跳动。

  六品的地方官不少,六品的京官可就没那么容易空缺。

  须知,六品再往上走一步,就是有资格位列庙堂的五品红袍。

  天底下,有资格上朝的官位不足四百,基本上进一出一。

  早已落魄的王老太师一脉,要想安排,怕是得费些力气。

  相比之下,江昭的人脉无疑要好使不止一筹。

  “那就入京为官吧!”

  一言落下,决定了岳丈的去向。

  如今,老师韩章已经入阁,区区一位六品官入京的事情,对江昭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

  以江昭在韩系的地位,让岳丈入京,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吏部的名单上添个名字而已!

  江昭抽出一张宣纸,就要提笔回信,禾生却走到了书房。

  “主君,宫里面来了人。”

  “宫里面来了人?”

  江昭有些不解。

  他就一个五品小官,宫里面怎会特意来人召他?

  御书房。

  江昭受到召见,走了进去。

  一入内,望见的就是富弼、韩章、文彦博、申伯远、庞籍,王钦若等六位内阁大学士。

  除了这六位位极人臣的存在,不乏一些三品以上紫袍大员,皆是面色严肃。

  还有几位红袍官员,都在低着头。

  主座,官家赵祯脸色沉郁,一举一动都透露着悲怒之意

  江昭面上平静,心头暗自一惊。

  什么大事,竟然集齐了六位内阁大学士?

  莫非?

  一个猜测闪过心头。

  翰林起居舍人章衡立于一角,负责记载起居注。

  他望见江昭走进来,便举目着重扫了一眼六位内阁大学士。

  江昭心头一沉。

  果然!

  章衡的一眼扫视,让他确信了心中的猜测。

  立嗣!

  也唯有立嗣,方才能让官家面色难看。

  江昭扫了一眼王钦若与庞籍两位内阁大学士。

  就连这两位竟然也下场劝谏,也难怪官家悲怒。

  须知,王钦若为天子宠臣,几乎不劝谏官家立嗣,庞籍是皇后同乡,也鲜少会劝谏立嗣之事。

  如今,就连这两位都下场劝谏,那可就是内阁达成了一致意见。

  “江侍读?”

  主座,赵祯举目望了过去。

  “臣江昭,拜见陛下!”江昭心头忐忑,行了大礼。

  他还是不理解为什么召见他。

  他就是个五品小官!

  “免礼。”赵祯罢了罢手。

  “谢陛下!”江昭起身,恭谨站立。

  “卿自幼诵读百经。这些日子,听闻卿读遍藏书阁典籍,已是通晓历代古籍。”

  赵祯撑着书案,沉声问道:“古来,官员忤逆上奏,以劝谏之名行威逼之事,都是什么罪?”

  哦豁!

  直入主题!

  江昭一叹,回首望了一眼,他已经知晓了官家为何要召他入宫。

  估摸着是说不过几位内阁大学士,喊他来对峙?

  赵祯的声音再次传来:“不必管他们,说出你记得的史实即可。”

  说着,赵祯明显多了几分期待。

  他希望江昭说出某个答案!

  江昭心中闪过不少思虑,举止间却并无太多迟疑。

  他拜下身子,答道:“西汉,元帝宠信傅昭仪,有意废长立幼,有大臣竭力劝谏,并未获罪。唐时,武宗李炎无子,大臣竭力劝谏过继宗室,也并未视为有罪。”

  言罢,江昭不再说话。

  主座,赵祯无奈一叹。

  史书上,肯定有过度劝谏而遭到定罪的人。

  本来,他是希望江昭说出定罪的先例,告诫这些官员莫要太过分,实则也并未有定罪的心思。

  怎料,江昭仓促而来,竟也还是没入套。

  “那朕问你,君王无子,可暂不过继宗室否?”赵祯又问道。

  并非不立嗣,而是暂不立嗣。

  “皇嗣关乎江山社稷之安危,还是早日过继为妙。若延迟一年半载不过继,倒也无妨,可若是长达三年五载,黎民百姓未免心生忧虑。”江昭谨慎答道。

  自赵祯集百官贺寿冲喜以来,已经过了九个月的时间,后宫却仍无喜讯传来。

  天下已经长达九年没有“正统”继承人。

  臣民们的耐心,早已消耗殆尽。

  这些日子,已经渐渐有了劝谏立嗣的声音再度传出。

  相比起上一次的小打小闹,要是不出意外,这一次的动静要大太多。

  百官之首都已经下场,注定是大势所趋!

  赵祯眼中的期许一下子就去了七分。

  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他不想过继宗室。

  他还能生!

  “既然江侍读说要过继宗室,那江侍读认为哪个宗室适合?”赵祯沉着脸问道。

  “臣不知。”江昭避之不答。

  “那你就说过继?”赵祯的语气有些不耐烦。

  “朕问你,过继谁?”

  “过继宗室!”

  “谁是宗室?”

  “宗室就是赵姓宗室!”

  君臣一问一答,赵祯一手撑着御案,无奈罢手。

  近一年的相处,他很清楚这位“小阁老”的水平。

  本来仓促召见就是为了打个措手不及,既然不肯入套,那也问不出什么。

  江昭识趣退到末位。

  不一会儿,又是一人走进大殿。

  吏部右侍郎张方平!

  因韩章入阁的缘故,礼部尚书的官位空了出来,原礼部左侍郎王尧臣补缺。

  而礼部左侍郎的官位,则是吏部右侍郎平调,张方平补缺了吏部右侍郎的官位。

  “臣吏部右侍郎张方平,拜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朕问你,君王无子,可暂不过继宗室否??”

  ……

  近乎一模一样的问题。

  江昭恍然,左右望了两眼。

  这些紫袍大员,不会都是这么召来的吧?

  怪不得他事先什么都不知道。

  除了他以外,那些紫袍大员,估摸着也是被紧急召见入宫。

  否则,以他在韩系的地位,知晓某个消息的速度,绝对不弱于任何一位二、三品的紫袍大员。

  至于那六位内阁大学士?

  江昭往前望了一眼,暗自摇头。

  这几个估计是临时起了决意,入的御书房劝谏。

  一柱香……

  两柱香……

  半个时辰……

  不断有臣子受到召见,不断有问话。

  但,要么是不表态,要么是劝谏立嗣。

  几乎没有蠢人。

  六位内阁大学士都已经下场,官家注定得是有力使不出。

  一个时辰过去,庙堂之上的紫袍大员几乎已经集齐。

  江昭,则是少有的红袍官员之一。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