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走投无陆
115 风雨(3)
这场被所有人所畏惧的暴风雨终究还是降临了,首席元老的女儿里斯缇娜被袭击固然是一场惊天大案,但那些刺客是如何获得这么多的马匹和武器?如何在离首都这么近的地方隐藏下来?他们又是从什么道路赶到这里的…………每一点仔细纠察起来,都会有一大批人倒霉。
皇帝在第二天就下达了严查此事的命令,负责那片区域剿匪治安的驻军立刻就倒霉了,几个军官都被带来帝都问责,没过多久,那片区域的城镇长官也遭到了免职和抓捕。
首都监狱的黑色狱卒们也四处出动,将所有有嫌疑的人都抓进马车,送回了帝国的首都接受调查和询问……一时之间整个首都和周边地区全都人心惶惶。甚至这波浪潮还正在以不可阻挡的速度迅速扩大,将越来越多的人牵连进来。
因为那些刺客出现在附近,而且能够一直守株待兔暴露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有人泄露了首席元老女儿、军团统帅的妻子里斯缇娜的行踪!
这一点一下子就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所以在无数的推波助澜之下,这场风暴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每天都有人被马车运进帝都,哪怕他们是无罪的也免不了受苦,各级官员和贵族们都人心惶惶,没过多久就有元老当众弹劾自己的同僚无能失职。
就像特索律斯之前所料想的一样,一定会有人用这个机会大肆攻击异己,为自己谋取权利和利益。
元老院的贵族们并不是一个紧密的整体,或者说恰恰相反,如果不是皇帝的压力他们绝对不可能团结在一起,权力是甜美而致命的东西,没人想要让出去,如果不是首席元老一直平衡着他们之间的矛盾和争端,元老院的贵族们自己就会陷入疯狂的内斗之中。
而这件事所引起的风波,就像是一种催化剂一样催动着他们的野心,让很多人开始不安分起来,试图获得更多的权力。
一场无法避免的混乱和风波正在帝国的首都肆虐。但因为早有准备的缘故,皇帝和元老终究还是约束住了这股混乱,没有让帝国的首都真正的被血腥所笼罩。
只有首席元老斯克利普斯知道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些东西……贵族们的矛盾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凸显,而他却只能不断的以自己的威望和手段弥补裂痕,但他们之间的联系却注定已经没有以前牢固。
利益和财富能够让一个人变得短视,让他看不清真正的要害……或者说绝大多数人在有足够多的诱惑时都是很难看清的,始终保持冷静的反而是少数。
即使知道自己得手的可能性不高,但当这个机会真的落到手中的时候,真的有机会打压一下别人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会这样做。
斯克利普斯知道他们的弱点——贵族们太过骄傲了,在很多人看来,哪怕是如今看起来得势的皇帝也不可能和所有贵族作对,必须要向他们妥协。
毕竟贵族们掌握着帝国很大一部分的力量,他们的势力在各个行省盘根错节,不少历史悠久的家族底蕴深厚,也给了他们充足的底气。
但斯克利普斯知道他们所谓的权势和地位是怎么来的……所以就更能意识到目前情况的不妙。
局势对他们来说已经有一些微妙起来,也让这个老人决心要做一些事………………
令人不安的局势笼罩着帝国的首都整整一个星期,才终于没有人因为过错被抓走,那种人心惶惶的气氛也终于消散,帝国的首都终于恢复了之前的样子,只不过人们在交谈的时候依旧心有戚戚,议论着那刚刚过去的风暴。
经过一个星期的严查,元老女儿遇刺的详情没有查出多少,倒是抓住了不少贪赃枉法之人,很多原本见不得光的事直接被揭破,摆在了台面上,自然也就没有了遮掩的可能。
最后这一场风波最大的成果就是几个收受了陌生人贿赂的驻军军官和城市关口书记,还有将自己的猎场出租给身份不明之辈的一个村绅……
看起来好像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有那些嗅觉真正敏锐的人,能够察觉到过去这一个星期风起云涌带来的改变。
但不管怎么样,帝国终究还是要继续运转下去的,这座都城依旧会处理各个行省的大量事务,任免大量的官员,协调战争和生产…………整个国家的官僚系统始终都在全力运转,让这台庞大的行政机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
特索律斯的军团获得了扩军的许可————在元老院争吵了整整三天之后 ,通过一些政治手段,他们成功的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他再次意识到了开窗理论的适用性……如果他要求再增加一个军团,所有人都会来反对,但如果在这之后只是要求增加原本军团的规模,而且幅度不大的话,就有不少人觉得可以接受了。
再加上一些巧妙的利益交换和游说,这件事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
特索律斯对以政治手段达成目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既不觉得欣喜,也不觉得讨厌,只是他格外擅长罢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关系就是这么的奇妙,也缺乏不了一些天赋,而他正好在这上面天赋不凡。
他从南方带来的奴隶军队和山地人弓手们,在这之前还没有一个正式的编制,最多只能算作临时辅助军队,待遇自然不能和正规军团士兵相比。
如今得到扩编的许可之后,他们就能被名正言顺地编入自己的军团之中,之后想要做些什么也就方便了不少。
借着皇帝的支持,特索律斯正在不知不觉之间推进着自己的想法,至少在目前为止,除了皇帝和兄长他们之外,很难有人能看得出他的打算。
如果接下来一切都能发展顺利,那么一个月之内他就能成为行省的总督,到那时便大有可为…………
但有的时候抱着事情发展顺利的希望,往往希望就会很快落空,事情终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来发展,而这个意外也着实出乎了他的预料。
………………
身穿链甲的信使骑着一匹快马,带着信物穿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关卡,在他的马鞍上有着一杆长矛,在矛头顶端系着一条红色的长旗,各处驿站见到这旗帜,便会立刻准备快马供他换乘。
甚至就连食物都是直接打包好递到他的手上,换马不换人,直接在马背上吃睡,虽然疲惫至极,却保持赶路不断,用最快的速度把消息传递到目的地。
就这样他一路穿过帝国的城镇乡村,沿着宽阔平坦的道路,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帝国的首都,然后在晕倒之前把手中的消息送到了卫戍将军的手中。
图里亚尔斯不敢怠慢,他首先将消息的内容传达给了皇帝,然后才按照规矩告知了首席元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安静下来的帝都再次变得喧嚣起来……
特索律斯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有些不敢相信,毕竟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很难相信这样的消息————在这国家逐渐安定下来的时刻,居然有人掀起了叛乱!
叛乱的地点位于东方的切里索纳斯行省,而且规模庞大,东方草原上的库里斯特人似乎也有参与,如今的形势已经有些难以遏制,所以总督立刻派出了信使请求援助。
在这种时代,交通还远远称不上发达,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最快的马与最快的船一样,在他们接到这份消息的时候,行省的叛乱肯定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必须要立马做出决断……
这样波及一个行省的叛乱是大事中的大事,于是就在那座宏伟的元老院中,即将决定帝国命运的决策正在酝酿之中。
行省总督写的信极为详尽,基本上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由一个声音洪亮的宣讲官站在最底端的石台上大声朗读了一遍之后,所有的贵族元老基本上都已经有所了解。
在宣讲结束之后,一阵小小的议论声立刻爆发开来,但基本上都没有人对评判有什么反对意见,在这一点上,所有人的看法都相当一致————帝国的权威不容挑衅,这场叛乱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最有震慑力的雷霆手段平息下去。
既然已经决定了基本的对策,接下来的具体执行阶段却又开始扯皮,在利益的驱使下,基本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开始在此处争吵不休,把自己的唾沫喷到别人的脸上。
眼看事情有拖延下去的趋势,首席元老斯克利普斯站了起来,打断了所有人的争吵:
“各位,请听我一言…………陛下,其他的军团分驻各地难以调动,北方军团又要防备基尔人的骚动……如果要用最短的时间平息叛乱,我提议派出特索律斯元老统帅的军团,这是最好的处理。”
皇帝的眉头微微一跳,便打定主意要开口否绝……在他们本来的规划之中,特索律斯和他的军团要在中央行省驻防,而他也会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央行省的总督……现在如果派去东方平息叛乱,之后就不一定会怎么样了。
更何况皇帝也不认为这个老人真的那么大公无私……或许他的这个提议无可挑剔,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为了帝国的利益着想,但克劳缇娜不会幼稚到认为他的目的只是这么简单。
但就在皇帝即将开口的时候,她却突然注意到特索律斯的眼神……于是即将说出口的否决,也顺势一转变成了赞同:
“斯克利普斯阁下说的很好,这就是目前最好的处理方式,我的将军虽然刚刚经历战争回来,但这样的敌人应该还难不到他……”头戴金冠的皇帝转过头来看向特索律斯。手中的权杖微微向地上一点“只好再次辛苦你了,特索律斯,我于此授予你调动军团的权力,尽快将这场叛乱平息下去。”
没有人开口反对,首席元老和皇帝难得的达成一致的意见,在这一刻,这个决定不是谁都有勇气站出来阻拦的。
更何况他们也看不到这个决定的坏处——特索律斯实在是有些厉害的过头了,回来没有几天就已经让他们觉得束手束脚,让他走远一点,远离帝国的权力中心也不是什么坏事。
于是这个决策正式生效,特索律斯将带领大军出征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注定要在城市里再次掀起一场骚动………………
“为什么要答应下来?这场叛乱完全可以调动其他的军队去处理,没有必要打乱我们先前的布置。”
皇帝的金殿之内、宽广的厅堂之中,两个人正在并肩行走,克劳缇娜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不知道特索律斯为什么要用眼神示意自己答应下来?……
“我的陛下,依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特索律斯带着胸有成竹的表情,或者说他有了新的打算:“这场叛乱既是一个威胁,也是一个机会,如果叛军势大的话,这个行省注定会经历一次洗牌,原先被他们牢牢掌握的权力会变得松动起来,事情就会好做很多……”
“也许斯克利普斯有他自己的打算,但我们毕竟没法读懂他的心思……与其钻牛角尖,倒不如顺其自然,见招拆招,趁势将结果引导到有利于我们的地方才是合适的做法。”
皇帝笑着轻轻摇头,绣满了暗纹的华丽紫袍在光滑的石板面上滑过:
“既然你有自己的打算,那我也就不再强求了…………只不过这次叛乱没有那么简单,特里卡洛斯其实还给了我另一份信,我并没有把信息公布出去,就是担心会节外生枝。”
皇帝的表情严肃了起来,脸部优美柔软的线条也变得冷硬:
“这场叛乱不只有库里斯特人的参与,而且叛乱的主谋是哪些伊里斯人!”
116 切里索纳斯之乱(1)
随着黑色的旗帜与亲卫骑兵们涌入营地,这横跨数里里的庞大军营立刻就骚动起来,新的命令不断传达,士兵们开始收拾自己的行囊,带好水和食物,还有自己的武器与工具,捆扎好绑腿,检查鞋子、衣服和腰带。
他们以小队为单位开始集结起来,每个小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旗帜,在执旗手和队长带领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百人队,每个百夫长在确定已经没有遗漏之后,便会带领着自己的士兵加入千夫长的麾下。
用来运送物资的牲畜和马车早已准备好,按照军队条例,每个小队都要有两头运来运送物资和装备的骡子或是驮马,作为皇帝的近卫军团,这支军队的各个方面都没有一丝打折扣的地方,牲畜都是健壮健康的,临近出发之时,它们挤满了整座地,到处都是动物身上特有的膻骚味道,各种各样的物资和行李正在它们的背上打包,以千人队为单位各自准备,然后一个接一个的走上道路,向着东方进发。
在他们离开之后只留下满地狼藉,随处可见的牲畜粪便堆积的到处都是,但等到太阳抵达头顶以最为炽热的温度炙烤大地的时候,便有一群附近的农民进入了军营。他们得到了许可将这些粪便带走为土地施肥。
这坚固的永久营地也只剩下了1000多人的驻军……这些留守下来的士兵纷纷抱怨着自己的糟糕运气,为自己失去获得荣耀的机会感到惋惜,但却依旧严守纪律,接管了所有的防区。
而在此时,大军已经全部出发,正在沿着状况良好的道路前进。早在两天之前修缮道路的命令就已经传达到各个村镇,每个村子的村长,每个集市的负责人,每个镇子的护民官……都要组织起人手,修缮道路破损的地方,如果大军经过的时候仍有延误,便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从他们出发的帝都郊区到最终的目的地,数不清的仓库都在清点粮食,将上年秋季收进来的粮食从干燥通风的粮仓里运送出来,他们将一路前进,一路接收粮食补给,在最终到达叛乱区域时,储备足以支撑三个月的粮草。
除此之外还有草料、皮革、布匹、盐块、干肉、干菜……一些种类繁杂的消耗品需要补充,士兵有所损坏的工具和装备也需要在中央矿山附近的大型军械库进行补充和更换,在真正投入战争之前,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人类的社会中不会有任何东西比军队和战争还要耗费资源,一支强大的军队对于国力不够的国家来说是一种致命的奢侈品,尤其是这种精锐的常备军,每天都要花掉大量的金钱,消耗掉海量的资源。
更不用说战争对于生产和建设的巨大破坏,军队的交战的地方往往都会变成一片焦土,如果是连年战乱,甚至会将一个国家都变成人间炼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在说这种情况。
但偏偏一个国家要想变得强大绝对不能缺少军队,如果没有军队,即使再繁荣富饶也只是一大块儿任人宰割,谁都可以咬上一口的肥肉罢了。
军队保护国家,国家供养军队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
而要统帅一支军队,就更是一种技巧和艺术,军队的职责是战争,但在绝大多数时候军队都在赶路和休整。在真正胜利之前,所做的一切前期准备都是必要且不可缺少的。就像凯撒说过的:
“胜利是靠双腿走出来的,而手只是把它捡起来而已。”
能够组织好军队行军,保证队伍不混乱和走散、妥当侦查周围的环境,防备敌人的偷袭、在休息的时候扎好营寨,防止夜袭和炸营、能够得到士兵的认可,将自己的意志传达下去、合理的利用地形为自己争取优势…………
这是一个合格将军的素养,只要能够做到这些,在绝大多数时候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这却只是一种理想的情况,在现实之中往往上限和下限差距极大,最糟糕的指挥官会因为自己的愚蠢徒劳的葬送成千上万士兵的性命。而最优秀的指挥官却能够用远比敌人少得多的兵力取得辉煌的大胜。
行军是一个枯燥而漫长的过程,但却是战争和胜利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对一支军队组织力和纪律性的考验。
………………
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在道路上前进,无数只脚踩踏着坚固的石板路面,扎紧的绑腿能够让他们走得更远更轻松,喧嚣而上的黄尘扑打着飘扬的旗帜,连绵的踏地声就好像天边滚滚的雷霆。
一半骑兵们当仁不让的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而阿尔卡则带着另一半在最后压阵,整支军团都以一个合适的速度声势滔天的前进,军官们的呵斥声时不时的就在其中回荡,约束着士兵的行为。
绝大多数的甲胄都被放在牲畜的背上和车辆运输,毕竟这里是帝国境内,不用考虑大股敌人袭击的可能性,也就不用随时披甲警戒,绝大多数人身上只是穿着作为内衬的夹衣。
但等到接近敌军控制区的时候就没有这么轻松了,遇到突发情况,临时披甲肯定来不及,就必须要早做准备。
而此时的特索律斯正在梳理着自己的思绪,为接下来即将要到来的战争和其他复杂情况进行着准备,同时人也在思考着自己昨天从皇帝手里得到的情报……
帝国虽然没有客观意义上的世界地图,但帝国全境的地图却有不少,而且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首都图书馆的学者们总是很热衷于干这样的事,每当一块新的土地并入帝国,就会有大量的学者去勘探新土地的地理环境、地貌特征、资源分布……然后在每五年一次更新的地图上加入进去。
最为详尽的地图连每一个行省的乡村道路森林都能标注出来,北方和东方大片苦寒荒芜之地被游牧民族占据,北方的基尔人和东方的库里赛特人时常会骚扰帝国边境,试图抢一把就跑。
南方的荷尔斯人依仗着地形的险要牢牢的守着自己那一片的国土,而更南方的阿瑟勒人有着很多优秀的商人,在帝国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他们,这个拥有广阔领土的红沙之国同样不容小觑。
而西方则是一群相对帝国来说要弱小的多的国家,他们之间常年爆发着战争,但关系却又盘根错节,称得上是一片混乱和复杂的区域。也是帝国主要的扩张方向,来自帝国的强大压力总是逼迫着这些小国在关键时刻结成同盟,才不至于被迅速击败。
而他这次的目的地——位于帝国东边的边境行省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那里的土地虽然平坦,却灌溉不便,以普遍的标准来看算不上肥沃的好地。虽然难以大规模发展农业,但却十分适合养马,帝国一小半的战马都是这里出产。
如果此处陷入混乱和战争,整个帝国的战马供应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帝国中央才能够以那么快的速度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仅仅在收到消息的第三天就派出了军队。虽然等他们到达时情况肯定会有新的变化,但目前看来还在掌握之中。
而根据克劳缇娜得到的密报,当地反叛的主力是伊里斯人——这些人在100年前还是一群流民,流离失所,狼狈不堪,从南方游荡而来,向当时的皇帝献上黄金和面包,祈求得到接纳。
这些人哪怕千里流亡却依旧舍不得自己的财富,也因此被四处劫掠,损失惨重,能够抵达帝国的只有1/5左右。
但他们却在到达帝国之后,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全部财富换取了一个获得庇护的机会,当时帝国的东方边境行省正好人口稀少,那位著名的疯皇帝就这样答应了下来,也让伊里斯人在东部边境扎下了根来。
而现在仅仅100年的时间,这些家伙就已经开始不安分了吗?……甚至意图裂土封疆,在那里建立自己的国家?!!
在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几乎以为这些人全都是疯子……帝国又不是什么陷入混乱四分五裂的地方,反而是一个国力强盛,土地辽阔,军队强大。肆意进取的国家,不管怎么看他们都是以卵击石,就像是一只麻雀胆敢用它的尖嘴去叼雄鹰的羽毛——他们怎么敢的?
难道真以为得到了库里赛特人的支持,就能够占领帝国的行省吗?就连库里塞特人自己花了这么多年也没能做到,难道加上他们这群臭鱼烂虾就能做到了?
他有些苦恼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完全无法理解这些人的想法,如果他们真的是表面上的这种打算……他们的依仗到底在哪里呢?难道真就那么自信,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吗?
一直到夜晚扎营,特索律斯才停下了自己的思绪,不是因为他想清楚了,而是因为要开饭了,具体怎么回事等他到了叛乱的区域自然能够搞清楚,在这之前只需要谨慎准备就好。
--------------------------------------------------------------------
特索律斯为自己所看的东西感到惊讶,甚至在那么一瞬间,他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眼前这座高耸的山峰和中间的洼地被挖出了两个巨大的矿坑,无数的奴隶和矿工们就如同蚂蚁一样在其中劳作,矿工们还好,但奴隶们却如同瘦弱的病牛一样有气无力,虫子般在坑中蠕动。
这里的奴隶数量多的惊人,他们身上穿着破烂的衣服,脚上穿着已经磨损的草鞋,在周围手持利刃的士兵监督下,一次又一次的钻进矿洞里,将矿石挖掘运输,等到积攒到一定的数量,便会有牲畜驱动巨大的吊车将铁矿石运上地面,而在山峰的另一侧就是连绵不绝的熔炉,熔炼铁水的黑烟密密麻麻,就如同大片黑色的树苗正在随风摇摆。
挖掘矿石的是奴隶,运送矿石的是奴隶,驱赶牲畜的是奴隶,添加煤炭的是奴隶……不管是什么地方都能看到奴隶的身影。这里的奴隶恐怕数量足足有上万,再加上上千人的驻军,将这里变成了一座庞大的血肉工厂,源源不断的挖掘出矿石熔炼钢铁。
奴隶居住的地方是南侧的一大片窝棚,用树枝杂草搭建而成,风一吹就会被刮到,旁边就是随时准备弹压奴隶的军营,用鞭子和刀剑让奴隶服从,维持着这里残酷的秩序。
北侧则是一片永久性的营地——那里是工匠的住所。工匠的待遇相当不错,不但只需要打造军器甲胄就能衣食无忧,攒下积蓄。而且如果做得够好,还有额外的赏赐,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就能为自己置办下一份差不多的家业。
帝国境内多好铁矿,有的甚至已经都不能叫做好铁矿了,挖出来稍加熔炼就是差不多的粗铁。熔炼之后的矿渣都比很多地方的上好铁矿含铁量还要多,开采容易,运输方便,再加上连年战争所获得的大量奴隶作为劳动力,和数量庞大的工匠阶层,让帝国的军队有着可怕的披甲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在帝国的军队中哪怕是辅兵也能分到胸甲和头盔,当整只军队做好准备列阵而行时,就好像一片钢铁的海洋翻涌而来,足以让任何敌手见之胆寒,最为精锐的军团步兵甚至有着铁人的称呼,向来坚韧不拔,不可阻挡。
每次战争过后大量的俘虏都会被送进帝国境内成为奴隶,这些廉价的劳动力又能够反哺帝国的各项产业,让整个国家都更加繁荣,从而能够长期维持数量庞大的精锐军团,在四面环敌的情况下依然占尽优势,甚至还能接连不断的进取…………
117 切里索纳斯之乱(2)
“打开武库。”
随着特索律斯命令的下达,掌管仓库的官吏们打开了巨大的铜锁,将两侧都包裹着铁板的厚重大门缓缓打开,一个拿着书册的官员,随同他一起走了进来。
冰冷的钢铁味涌入鼻腔,用于保养的油脂散发出古怪的味道,大量用于防潮的石灰石堆满了地面。一一件又一件闪烁着银光的锁子甲和鳞甲被排列整齐,坚固的头盔上装饰着擦得闪闪发亮的黄铜铆钉。
打磨光亮的武器泛着一层冰冷的油光,堆放在夹杂着稻草的箱子里,锋利的长矛和笔直的箭矢一捆接一捆的如同草垛一样树立着,下面松散的木屑不会对它们有任何的损伤,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轻易的夺人性命。
每一种武器都有一个专门的区域堆放,每一件盔甲上都有着属于工匠的编号,只有经过了检验的产品才能被送到这里,那些淬火失败的,产生裂纹的都会被回炉重造。确保这些甲胄武器坚固耐用。
这里的武器装备只提供给帝国军团,受到严格的管控,除此之外任何一件的遗失都会引来追责,仓库的钥匙至少要有两个人来保管,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清查,但却依旧挡不住有人贪赃枉法……
上一篇:这队里就我不是奥特曼?
下一篇:返回列表